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谢谢大家

      pic of user:lisa369

      lisa369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谢谢大家

      你们好,我儿子现在1岁15天前得了支气管肺炎,打了很多针了,但一点效果都没有。请问有什么方法吗?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肺炎是小儿一种主要常见病,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婴幼儿肺炎不论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统称为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
        孩子得了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肺炎的发病可急可缓,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数天后发病。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或咳嗽,体温一般38~39℃,腺病毒肺炎可持续高烧1~2周。身体弱的小婴儿可不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可有咳嗽、呛奶或奶汁从鼻中溢出。普遍都有食欲不好、精神差或烦闹睡眠不安等症状。重症病儿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周发青等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病儿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孩子得了肺炎应及时诊治,重症肺炎必须住院治疗,轻症肺炎可以在家进行治疗和护理。

        这几个都是对婴儿的
        1萝卜蜂蜜饮(治疗咳嗽)
        用料: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温热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风寒、止呕下气的常用药,大枣多作和胃养血及调和药物使用。蜂蜜润燥止咳,本饮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
        治疗伤风咳嗽,以风寒感冒咳嗽为宜。
        注意事项:体弱屡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复迁延的婴儿,可试用。但风热咳嗽,见发热痰黄者,则不宜选用。

        2百合蜜(专治:咳嗽)
        用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此蜜制百合可作点心让婴儿吃。
        功效主治: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药理试验其煎剂对氨水引起的小孩咳嗽有止咳作用,并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蛛哮喘。与蜂蜜同用,加强其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咽干燥咳,特别是入秋之后的干咳,伴大便秘结更宜。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婴儿不宜选用。本法服食方便,以秋、冬季选用为宜。

        3百合款冬花饮(专治:咳嗽 )
        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上料同置砂锅中煮成糖水。
        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www.zhong-yao.net
        功效主治:百合润肺止咳。款冬花辛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气管略扩张,对组织胺引起的痉挛,有解痉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两药合用有润肺止咳、下气化痰之功效。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秋冬咳嗽、咽喉干痛,久咳不愈。
        注意事项:本饮以秋冬咳嗽,略见有痰者适宜,对支气管哮喘或痉挛性支气管炎,则药力不及,但可作辅助治疗用。

        4荸荠百合羹 (专治:咳嗽 )
        用料:荸荠(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l个,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净后,三者
        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适量冰糖煮至熟烂汤稠。
        温热食用。
        功效主治:荸荠味甘,性微寒,能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化痰消积等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C和荸荠素等成分,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百合润肺止咳。三者合用则起滋阴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痰热咳嗽,痰黄稠,咽喉不利。用于婴儿慢性气管炎见痰热症者。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选用。血虚体弱的婴儿忌用。

        5川贝母蒸梨(专治:咳嗽 )
        用料: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 中药网www.zhong-yao.net
        制法服法: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母研成粉未后。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
        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
        功效主治:贝母为化痰止咳良药,与雪梨、冰糖并用,则起化痰止咳,润肺养阴功效。
        治疗久咳不愈,痰多,咽干,气短乏力。
        注意事项:民间常用验方。婴儿久咳,多为慢性支气管炎,本方性味平和,对久咳体弱儿适用。复有外感者不宜用。本方以选用地道药材川贝母其效佳。

        2008-08-17 16:06:2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WSKhenanquan31

          WSKhenanquan31

          历史

          建议去妇幼看一下。宝宝的肺炎是不能拖的,如果转成慢性的了治起来就更难了,宝宝也受罪。
          要严格观察宝宝的体温,不可超过39.5,如果超过,就该及时降温,简单的可以用毛巾敷,还可以用冰袋。

          2008-08-15 22:32:52

            avatar of springMYBABY

            springMYBABY

            历史

            是输液体的吗?这种病最好住院治疗。你可以给他输点头孢噻肟钠,加点羧苄西林,青霉素类的,如果喘的话可以加点细辛脑,有痰的话加点去痰的盐酸氨溴索,大概这几组就可以了,这种病都是要7--9天才能彻底好的。我儿子六个多月的时候得病就是输这些好的,你可以试下,不过不同的医院医生开的方子是不同的

            2008-08-15 22:46:12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小儿支气管炎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见于深秋及寒冬。由感染(细菌、病毒)、刺激(物理、化学)、变态等所引起气管及支气管黏膜的急性反应,分急、慢性。成人多见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儿童则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引起。
                急性支气管炎起病急,可有畏寒、低热、头痛、鼻寒、流涕、喷嚏、咽痛、声嘶等感冒症状。以后出现咳嗽,初始为刺激性干咳,后有黏痰或脓性痰,少数人痰中带血,一般持续3~5日后逐渐好转,有时咳嗽可能持续2~3周。肺部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咳嗽后罗音减少或消失。少数病儿可有白细胞增高,提示为细菌感染或合并感染。过敏性者在鼻涕和痰液内含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X线检查大多正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
                慢性支气管炎常伴有呼吸道反复感染和变态疾病,有长期吸烟或吸入刺激性气体、烟雾、粉尘史,咳嗽或咳痰可延续3个月以上。两肺可有散在性干性或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有下肺纹理增加,呈条状或网状。如并发肺气肿时,则两肺透亮度增强,两侧膈肌低位。
                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原则相同,不再赘述。
                (一)中医治疗
                1.汤药
                (1)风寒咳嗽型:咳嗽声重较急,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咽痒,发热或不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用杏仁、半夏、荆芥各6克,前胡、苏叶各10克,麻黄3克,生姜3片。水煎沮服,每日2次,每日1剂。
                (2)风热咳嗽型:咳痰不爽,痰黄稠粘,口渴咽痛,鼻流浊涕,发热头痛,有汗,舌苔微黄,脉浮数。用桑叶、菊花、连翘、枇杷叶各10克,杏仁、前胡、桔梗、黄芩各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热痰壅肺型:咳嗽痰多,稠粘难咯出,发热面赤,目赤唇红,烦躁不安,小便黄少,大便干燥,苔黄,脉滑数。用麻黄3克,生石膏15—20克,杏仁、黄芩、前胡、苏子各6克,川贝母、瓜萎仁各10克,莱菔于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必要时可每日2剂。
                (4)痰饮咳嗽型: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咳出,胸脘痞闷,食欲不振,苔白腻,脉滑或濡滑。用半夏、橘红、杏仁、白术、茯苓、太子参各10克,苏孑6克,白芥子、细辛各1.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5)阴虚燥咳型:咳嗽日久,干咳无痰或少痰,口渴咽干,或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稍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用百部、沙参、知母、杏仁、枇杷叶、前胡各10克,紫菀、乌梅各6克,青黛3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中成药
                (1)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片,每日2次,每次3片,周岁内儿酌减。
                (2)川贝枇杷糖浆,每日2次,每次5毫升。或养阴清肺膏,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周岁内儿酌减。
                (3)银黄口服液,每日2—3次,每次5毫升。

                (二)西医治疗
                1.咳嗽:复方甘草合剂,每岁每次1毫升,每日3次。剧咳:咳必清5岁以上每次6.25—12.5毫克。
                2.咳痰不畅:氯化铵每日每公斤20—60毫克,分4次,口服。
                3.高烧不退:新诺明干糖浆,2—5岁一次1/2包,6—12岁一次1~2包,一日3次口服。或乙酰螺旋霉素片,每日每公斤体重20—30毫克,分4次口服。

                2008-08-17 16: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