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打麻疹疫苗后第二天发烧,第五天全身出疹,老医生确诊为麻疹

      pic of user:ytwjj0816

      ytwjj0816

      历史

      悬赏:100分

      回答:5

      打麻疹疫苗后第二天发烧,第五天全身出疹,老医生确诊为麻疹

      宝宝8个月打完麻疹疫苗后第二天开始发烧,有时高至39度多,吃了阿莫西林颗粒,臣工再欣,退烧发烧反复,不见起色到医院化验血血项高,血小板偏低,喉咙红肿,说是有炎症,挂了两天盐水烧退了,又过了三天宝宝身上脸上出疹子伴有高烧38-39度,又烧了三天现在体温正常了,包包现在颜色越来越深越来多了。

      我在网上查询了很多资料,大多都说打完麻疹疫苗后会有发烧也会烧退后出疹子,但好像没有又出疹子又伴有发烧的情况。

      出疹后第二天,先后到鹰潭市中医院和市人民医院检查,小孩非常受罪,到一家医院就要做一次血项,可两个大医院的儿科医生都没有说是麻疹,而是说是风疹或者药疹,结果开了一大罗药单打吊针,不过我没有让打,因为两家检查的结果不一样,我想起了隔壁邻居家认识的大姐在家老资格的诊所里做护士,我就让他带这去问问他那的医生能不能看。

      我带宝宝到了这家诊所,医生是退休的老医生,老医生检查了下宝宝的口腔,一下子就确认是麻疹。

      可是打疫苗打出来的麻疹我还从来没有听过,气愤中!!

      因为刚开始几天不会认为是麻疹,也就和网上说的一样可能是幼儿急诊。

      现在是第七天,还没有完全的出疹出出来,真是担心死了,回家听邻居说,麻疹病人要和女人坐月子一样,在家里一个月不能吹风出门的。结果前几天我和我妈妈即给宝宝洗澡吃蛋又吹风扇空调的。



      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宝宝会不会落下病根啊,没有出出来的麻疹会怎么样,以后还会再发吗?



      急求现在需要实施的护理方法和不补救措施。。

      谢谢!!!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我的孩子有一回发烧,也是的,退烧药才吃下去,不一会就退下去了,过了几个小时又烧起来,如此反复。送去医院看了,验了个血,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病毒性感染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发烧。



        医生并没有开退热针,也没吊瓶,只是开了3针抗病毒针,打了3天果然就没再高起来过。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

        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

        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

        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

        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

        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



        发烧伴下列情况者应送医院治疗:



        (一)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烧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二)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三)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有颅脑病变的可能,应去医院。



        (四)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五)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上述各种合并症出现,尽管退烧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必担心,应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二)发烧是机体对抗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38.5℃以下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体温超过38.5℃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三)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温升得更高。



        (四)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五)保持大便通畅。

        从婴儿期以至成人,每个人都要接受数次的预防接种,尤其在婴儿期施打预防针的次数更多,已经成了幼儿预防保健项目中最重要的部份。然而,预防接种注射后,常有不少的反应与副作用,常让初为人父母者不知所措。

        打预防针时应注意:

        1. 打防疫针前,应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

        2.向医生说清孩子的健康状况,对发热,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及恢复期、器质性疾病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等以后补种。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3.有明确过敏史和免疫功能缺陷的儿童不予接种。

        4.孩子打过预防针后,要在接种场所休息15-30分钟,接种后如出现高热或其他接种反应,要请医生及时诊治。

        5.回家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多喂些开水,如孩子有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6.有些疫苗需按一定的间隔时间连续接种多次才有效,所以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

        接种日期进行预防接种,不要半途而废。

        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身体好的时候进行,如果正在患病可暂时不要接种,有接种的禁忌证者(见下述)不能接种。

        如孩子腹泻时,不要服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空腹饥饿时,不宜注射预防针,以防止血糖过低而引起严重反应。

        打针前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消除紧张害怕心理,鼓励孩子勇敢地接受注射。打针后要注意接种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预防针接种后,有的孩子会有不良反应,如何去处理这些反应,提供一些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卡介苗:注射部位可以照常沐浴,如果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是注意不要弄破,如果不小心弄破了,只须擦干并且保持干燥。腋下淋巴结肿大如果直径超过一公分,应至医院检查。

        乙型肝炎:轻微发烧通常照一般发烧处理即可。

        三合一疫苗:这是反应最激烈而且频率最高的疫苗,幼儿接种后,可以轻揉二下,如果有些许红肿可先用热毛巾热敷,多喝开水,如果发烧肛温超过38.5度以上,可先服用医师开予之小儿普拿疼,但如果发烧超过39.5度以上则要送医。

        口服小儿麻痹疫苗:服用小儿麻痹疫苗,前后半小时内不要进食,以增加疫苗在体内繁殖效果,如果有神经方面的症状,如四肢麻痹无力、痉挛等应速送医。

        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注射后应多喝开水,少出入公共场所,避免感冒,如果在注射后一、二天就有发烧,应立刻就医诊治。 日本脑炎:多喝开水,避免感冒即可。 另外如果小宝宝出现神智不清、四肢麻痹、哭闹不安、痉挛、休克时,应即速送医治疗。


        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和疫苗“亲密接触”了。1岁以内的宝宝,几乎每个月都要接种疫苗。预防接种可以使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使宝宝免受疾病的侵袭或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但是,它毕竟是通过人工的方法使宝宝接触某种病原体,像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等常用的减毒活疫苗,实际上就是人为地制造一次轻度感染,所以接种后或多或少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反应一:局部红、肿、热、痛

        代表疫苗:注射类疫苗

        宝宝接种疫苗后,注射处出现短暂的红、肿、热、痛的局部炎性反应是很常见的,几乎每种经注射接种的疫苗都可能引起这种局部反应。其中比较明显的如破伤风疫苗,还可能同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注射部位有瘙痒感等反应。这些局部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大多在两三天后自行消退,属于接种疫苗的正常反应。

        处理方法:用清洁毛巾热敷注射部位,可以减轻疼痛感和不适感。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果接种疫苗部位的红、肿、热、痛持续性加剧,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疼痛,说明有可能出现继发性感染,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反应二:发热

        典型疫苗: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

        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全身反应是发热。比较容易引起发热的疫苗有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其中以宝宝3个月时首次接种的百白破疫苗所引起的发热较为明显。而且,由于许多宝宝是出生后第一次发热,所以令很多新妈妈担心不已,不知所措。这种发热一般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出现,发热的同时还常常伴有乏力、嗜睡、烦躁和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少数宝宝还可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宝宝的体温都在38.5℃以下,可持续1~2天。

        处理方法:如果发热在38.5℃以下,宝宝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就不必进行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一般1~2天内体温就能恢复正常。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同时还伴有较严重的烦躁、呕吐等症状,或体温2天后持续不退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要考虑是不是在此期间宝宝又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这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反应三:皮疹

        典型疫苗:麻疹活疫苗、水痘疫苗等

        皮疹也是常见的接种疫苗后全身反应之一。如接种麻疹活性疫苗后会出现类似麻疹样的皮疹;接种水痘疫苗后1个月内出现类似水痘的皮疹。这是因为这些疫苗本身是活性的减毒疫苗,接种以后可以引起类似相应疾病的轻度感染。脑膜炎疫苗、甲肝疫苗等也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皮疹,常常是一过性的。

        处理方法:这些皮疹相比真正感染疾病而引起的皮疹要轻微得多,而且大多可以在数天内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治疗或处理。

        特别提醒

        ●极个别的宝宝有可能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异常反应,如注射部位化脓、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这些反应是极其罕见的,一旦发生异常反应,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时机,加重病情。

        ●在宝宝注射疫苗后,不要马上离开医院,而要观察20分钟左右,没有异常情况再离开。如果宝宝以前出现过不良反应,就更应如此。一旦出现意外,能够及时救治。

        接种卡介苗反应最明显

        接种卡介苗的反应比较特殊:接种后的局部反应最明显,持续时间也最长。接种后2~3天内,注射部位的皮肤略有红肿并很快消失。接种后2周左右,注射局部出现红色的丘疹和硬结,硬结大约有0.5~1厘米左右。随后硬结中央逐渐开始软化,形成带有类似黄色脓液的小疱,这个小疱可以自行消退,也可能破溃,破溃后的溃疡直径一般不超过0.5厘米,可能流出少量黄色液体,2~3周后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形成一个略凹的皮肤瘢痕。整个过程大约为2~3个月左右。这些现象都是接种卡介苗的正常反应,不需要特别处理。在此期间仍然可以给宝宝洗澡。如果脓疱破溃,注意保持局部干燥,等待结痂就可以了。

        如果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局部皮肤红肿,溃疡严重,经久不愈,局部的硬结超过5厘米、溃疡部位3~4周后仍不愈合,或出现接种同侧腋窝下淋巴结异常肿大、表面皮肤发红等情况时,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诊治。



        孩子在接受预防接种后,多数没有或有很轻反应。少部分孩子可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些属于正常反应,包括局部的和全身的反应。局部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反应局部寒战、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痛等。这些情况一般都不需要治疗。只要让小儿多喝水并减少活动,过1—2天后,这些反应都会消失。

        还会出现异常反应:
        (1)局部有菌化脓性感染,接种部位有红、肿、热、痛等表现,一般以浅部皮肤较多见。患儿常伴有发热、头痛、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脓液排尽后,体温降至正常,全身症状减轻或消失。炎症初时,可热敷并涂用消炎止痛膏,脓肿形成后,宜去医院用注射器反复抽脓,并注入青霉素于脓腔,每1—2天1次,直至痊愈。
        (2)无菌性脓疡 多数是使用百白破、乙肝疫苗等含吸附剂疫苗,因注射部位选择不正确注射过浅,剂量过大,使用前未充分摇匀等原因引起。
        (3)晕厥 又称晕针,大多在接种后数分钟或接种当时出现心慌、手足发冷等.经过短时间休息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面色苍白、冷汗、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并失去知觉,数十秒至数分钟即可恢复清醒。应让患儿平卧,保持安静和空气新鲜,头部放低松解衣扣,给予饮用糖水,严重者可皮下注射1:1000的肾上腺素。 .
        (4)过敏性皮疹 各种疫苗接种后都可能出现此种反应,多见于过敏史者。
        皮疹形态呈多样,以荨麻疹最常见,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常伴有恶心、呕叶、腹痛等症状,皮疹消退快,退后不留痕迹。可给予抗过敏药。
        (5)接种后全身性感染 原有免疫缺陷或医源性(如长期使用激素)免疫功能不全儿童,在接种后发生全身性感染。必须立即注射特异免疫球蛋白或输血,并迅速送医院治疗。对于这类儿童严禁接种活疫苗。
        (6)诱发潜伏的感染 如夏季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可能诱发小儿麻痹症;伤寒可诱发单纯疱疹,种痘可诱发脑炎等。
        异常反应只是个别人或少数人发生,发生的多少与疫苗种类和接种者体质有密切关系。异常反应的发生率虽然很低,但家长还是应该注意自己的孩子有无高度精神紧张及过敏体质。如果出现晕针或过敏性休克,应让病孩平卧,口服温开水或糖水,头部放低,还要采取相应的紧急对症处理措施。

        2008-09-05 12:51:4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jinshan0315

          jinshan0315

          历史

          我儿还有11天也要打麻疹疫苗了,所以进来关注,楼下有经验的赶紧来回答哈子吖~

          2008-09-05 08:08:14

            avatar of rainsky27

            rainsky27

            历史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一种急性出疹性疾病,是感染病毒导致的疾病,患病的小儿往往突然高热,持续3~4日后体温骤降,同时皮肤出现细小红疹。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多见于冬春两季,发病年龄多为2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内婴儿发病率最高。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很少两次得病。本病俗称奶麻。
            [幼儿急疹主要症状]
            患幼儿急疹的小儿先有发热,体温高达39~41℃,高热持续数日自然骤降。热退后周身出现红色皮疹(即热退疹出),少数小儿在退热的过程中出疹。皮疹最初出现在颈部及胸背,很快波及全身,腰部、臀部最多,皮疹于1~2日内消退,不留色素,也无脱皮。小儿虽然体温很高,但精神好,情绪正常,与其他高热的小儿有所不同。奶麻的小儿症状不多,如果见突然发热,常伴咳嗽目赤,纳呆呕吐,或有烦躁,惊厥,咽微红肿,是热蕴肺胃证。发热3日后热退,全身皮肤出现玫瑰红色小丘疹,可融合成片,出疹1~2日消退,是热透肌肤证

            2008-09-05 09:19:41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接种前
              ∵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

              ∵腹泻时不要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

              ∵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繁盛低血糖等严重反应

              ∵打针前做好宝宝的工作,让勇敢的宝宝先打,以消除胆小宝宝的紧张害怕心理

              接钟后

              ∵局部反应

              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涂紫药水.

              ∵全身反应

              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度,中度为37.6-38.5度,39度以上为重度发热.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居家护理

              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过多

              保护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用手抓

              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多喝开水

              家长随时观察宝宝接种后的反应

              打针后两三天内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从婴儿期以至成人,每个人都要接受数次的预防接种,尤其在婴儿期施打预防针的次数更多,已经成了幼儿预防保健项目中最重要的部份。然而,预防接种注射后,常有不少的反应与副作用,常让初为人父母者不知所措。

              打预防针时应注意:

              1. 打防疫针前,应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

              2.向医生说清孩子的健康状况,对发热,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及恢复期、器质性疾病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等以后补种。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3.有明确过敏史和免疫功能缺陷的儿童不予接种。

              4.孩子打过预防针后,要在接种场所休息15-30分钟,接种后如出现高热或其他接种反应,要请医生及时诊治。

              5.回家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多喂些开水,如孩子有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6.有些疫苗需按一定的间隔时间连续接种多次才有效,所以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

              接种日期进行预防接种,不要半途而废。

              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身体好的时候进行,如果正在患病可暂时不要接种,有接种的禁忌证者(见下述)不能接种。

              如孩子腹泻时,不要服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空腹饥饿时,不宜注射预防针,以防止血糖过低而引起严重反应。

              打针前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消除紧张害怕心理,鼓励孩子勇敢地接受注射。打针后要注意接种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预防针接种后,有的孩子会有不良反应,如何去处理这些反应,提供一些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卡介苗:注射部位可以照常沐浴,如果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是注意不要弄破,如果不小心弄破了,只须擦干并且保持干燥。腋下淋巴结肿大如果直径超过一公分,应至医院检查。

              乙型肝炎:轻微发烧通常照一般发烧处理即可。

              三合一疫苗:这是反应最激烈而且频率最高的疫苗,幼儿接种后,可以轻揉二下,如果有些许红肿可先用热毛巾热敷,多喝开水,如果发烧肛温超过38.5度以上,可先服用医师开予之小儿普拿疼,但如果发烧超过39.5度以上则要送医。

              口服小儿麻痹疫苗:服用小儿麻痹疫苗,前后半小时内不要进食,以增加疫苗在体内繁殖效果,如果有神经方面的症状,如四肢麻痹无力、痉挛等应速送医。

              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注射后应多喝开水,少出入公共场所,避免感冒,如果在注射后一、二天就有发烧,应立刻就医诊治。 日本脑炎:多喝开水,避免感冒即可。 另外如果小宝宝出现神智不清、四肢麻痹、哭闹不安、痉挛、休克时,应即速送医治疗。


              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和疫苗“亲密接触”了。1岁以内的宝宝,几乎每个月都要接种疫苗。预防接种可以使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使宝宝免受疾病的侵袭或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但是,它毕竟是通过人工的方法使宝宝接触某种病原体,像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等常用的减毒活疫苗,实际上就是人为地制造一次轻度感染,所以接种后或多或少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反应一:局部红、肿、热、痛

              代表疫苗:注射类疫苗

              宝宝接种疫苗后,注射处出现短暂的红、肿、热、痛的局部炎性反应是很常见的,几乎每种经注射接种的疫苗都可能引起这种局部反应。其中比较明显的如破伤风疫苗,还可能同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注射部位有瘙痒感等反应。这些局部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大多在两三天后自行消退,属于接种疫苗的正常反应。

              处理方法:用清洁毛巾热敷注射部位,可以减轻疼痛感和不适感。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果接种疫苗部位的红、肿、热、痛持续性加剧,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疼痛,说明有可能出现继发性感染,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反应二:发热

              典型疫苗: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

              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全身反应是发热。比较容易引起发热的疫苗有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其中以宝宝3个月时首次接种的百白破疫苗所引起的发热较为明显。而且,由于许多宝宝是出生后第一次发热,所以令很多新妈妈担心不已,不知所措。这种发热一般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出现,发热的同时还常常伴有乏力、嗜睡、烦躁和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少数宝宝还可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宝宝的体温都在38.5℃以下,可持续1~2天。

              处理方法:如果发热在38.5℃以下,宝宝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就不必进行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一般1~2天内体温就能恢复正常。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同时还伴有较严重的烦躁、呕吐等症状,或体温2天后持续不退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要考虑是不是在此期间宝宝又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这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反应三:皮疹

              典型疫苗:麻疹活疫苗、水痘疫苗等

              皮疹也是常见的接种疫苗后全身反应之一。如接种麻疹活性疫苗后会出现类似麻疹样的皮疹;接种水痘疫苗后1个月内出现类似水痘的皮疹。这是因为这些疫苗本身是活性的减毒疫苗,接种以后可以引起类似相应疾病的轻度感染。脑膜炎疫苗、甲肝疫苗等也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皮疹,常常是一过性的。

              处理方法:这些皮疹相比真正感染疾病而引起的皮疹要轻微得多,而且大多可以在数天内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治疗或处理。

              特别提醒

              ●极个别的宝宝有可能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异常反应,如注射部位化脓、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这些反应是极其罕见的,一旦发生异常反应,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时机,加重病情。

              ●在宝宝注射疫苗后,不要马上离开医院,而要观察20分钟左右,没有异常情况再离开。如果宝宝以前出现过不良反应,就更应如此。一旦出现意外,能够及时救治。

              接种卡介苗反应最明显

              接种卡介苗的反应比较特殊:接种后的局部反应最明显,持续时间也最长。接种后2~3天内,注射部位的皮肤略有红肿并很快消失。接种后2周左右,注射局部出现红色的丘疹和硬结,硬结大约有0.5~1厘米左右。随后硬结中央逐渐开始软化,形成带有类似黄色脓液的小疱,这个小疱可以自行消退,也可能破溃,破溃后的溃疡直径一般不超过0.5厘米,可能流出少量黄色液体,2~3周后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形成一个略凹的皮肤瘢痕。整个过程大约为2~3个月左右。这些现象都是接种卡介苗的正常反应,不需要特别处理。在此期间仍然可以给宝宝洗澡。如果脓疱破溃,注意保持局部干燥,等待结痂就可以了。

              如果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局部皮肤红肿,溃疡严重,经久不愈,局部的硬结超过5厘米、溃疡部位3~4周后仍不愈合,或出现接种同侧腋窝下淋巴结异常肿大、表面皮肤发红等情况时,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诊治。



              孩子在接受预防接种后,多数没有或有很轻反应。少部分孩子可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些属于正常反应,包括局部的和全身的反应。局部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反应局部寒战、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痛等。这些情况一般都不需要治疗。只要让小儿多喝水并减少活动,过1—2天后,这些反应都会消失。

              还会出现异常反应:
              (1)局部有菌化脓性感染,接种部位有红、肿、热、痛等表现,一般以浅部皮肤较多见。患儿常伴有发热、头痛、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脓液排尽后,体温降至正常,全身症状减轻或消失。炎症初时,可热敷并涂用消炎止痛膏,脓肿形成后,宜去医院用注射器反复抽脓,并注入青霉素于脓腔,每1—2天1次,直至痊愈。
              (2)无菌性脓疡 多数是使用百白破、乙肝疫苗等含吸附剂疫苗,因注射部位选择不正确注射过浅,剂量过大,使用前未充分摇匀等原因引起。
              (3)晕厥 又称晕针,大多在接种后数分钟或接种当时出现心慌、手足发冷等.经过短时间休息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面色苍白、冷汗、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并失去知觉,数十秒至数分钟即可恢复清醒。应让患儿平卧,保持安静和空气新鲜,头部放低松解衣扣,给予饮用糖水,严重者可皮下注射1:1000的肾上腺素。 .
              (4)过敏性皮疹 各种疫苗接种后都可能出现此种反应,多见于过敏史者。
              皮疹形态呈多样,以荨麻疹最常见,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常伴有恶心、呕叶、腹痛等症状,皮疹消退快,退后不留痕迹。可给予抗过敏药。
              (5)接种后全身性感染 原有免疫缺陷或医源性(如长期使用激素)免疫功能不全儿童,在接种后发生全身性感染。必须立即注射特异免疫球蛋白或输血,并迅速送医院治疗。对于这类儿童严禁接种活疫苗。
              (6)诱发潜伏的感染 如夏季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可能诱发小儿麻痹症;伤寒可诱发单纯疱疹,种痘可诱发脑炎等。
              异常反应只是个别人或少数人发生,发生的多少与疫苗种类和接种者体质有密切关系。异常反应的发生率虽然很低,但家长还是应该注意自己的孩子有无高度精神紧张及过敏体质。如果出现晕针或过敏性休克,应让病孩平卧,口服温开水或糖水,头部放低,还要采取相应的紧急对症处理措施。




              2008-09-05 22:21:40

                avatar of li-xm

                li-xm

                历史

                还是去正规医院去咨询下巴,别耽误了孩子的病情。

                2008-09-12 19: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