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爱出汗

      pic of user:lichang415

      lichang415

      历史

      悬赏:200分

      回答:6

      爱出汗

      我的宝宝4个多月了,晚上睡觉后背和头下边总爱出汗,不知道是不是缺什么? 还有我想给她吃点安利蛋白粉可以吗?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要先搞清孩子出汗原因.

        小孩子体质处于发育阶段,肌肉、皮肤都还很薄弱,比成人容易出汗。如果小儿只是单纯少量出汗,生长发育良好,精神活泼,而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的现象。反之孩子根本不出汗,就应该考虑汗液排泄有问题了。如果出汗量过多,而兼有其他症状,应该考虑是否有病。孩子出汗,可以表现为手足汗、心胸汗、半身汗、自汗、盗汗等。

        盗汗亦称“寝汗”,睡时出汗,醒后即止。一般孩子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但是我们所见到的是孩子入睡不久,头、胸、背等处出许多汗,常浸湿枕巾、睡衣等。这是因为孩子刚入睡体温上升,此时爱出汗的孩子盗汗就很明显,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比较爱出汗的孩子大多在三四月份或11月份出现盗汗。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盗汗只是在夜里12点前(就是前半夜)出汗,到后半夜汗会自动地没有了。中医认为孩子阳气旺盛,前半夜阴气尚未到最盛之时,在前半夜就会出汗,到了后半夜阴气渐盛而抑制了孩子体内的阳气外越,所以到了后半夜,孩子的汗自然就收回去了。

        孩子因为疾病而兼见出汗的症状时,除了请医生检查、治疗外,在家还可以选择合适的饮食调理的方法。

        在家里时,家长如果还分不清孩子出汗应该属于哪方面的症候,就可以按照自汗多为阳虚,盗汗多为阴虚。所以在饮食调理上就可以按自汗调补阳气,吃健脾益气的食品;盗汗就可以用滋补阴虚,养阴生津的食品。

        婴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儿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结核病的病儿白天活动时易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孩子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线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心脏病、糖尿病(低血糖时)、结核病或睡眠时呼吸不顺畅,因身体内在的压力(病变)促使交感神经始终处在紧张状态,也会出现“夜睡盗汗”或是“手脚出冷汗”的现象,此则为长期的症状,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带宝宝到儿科诊所或医院检查,听听心跳声有否异常、摸摸肚子有无肿块(瘤)、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或有无过敏体质等,以除却心中的疑虑。


        临床观察所见,盗汗患儿以内热多见,一是脾胃积热,一是阴虚内热,热逼津液外出,于是盗汗不停,热不清,汗就不可能止。欲除盗汗,必清其热。


        脾胃积热的患儿,可见饮食旺盛或减退,精神好,大便秘结,常数天一行,虽然消瘦也不感疲乏,一天到晚玩耍不停治疗原则须清热通便,使热下出。


        最多的要数阴虚内热类型,由于长期盗汗,使津液耗损过多,出现一种阴虚现象,这种患儿表现为唇舌红干,手足心热,口干,大便数天一行,粪干且呈粒状。治疗宜清热养阴使热内消,汗也就能很快地消除。


        盗汗患儿经常易患感冒的,真正属体虚的极少,大多因出汗而在梦中将被子蹬掉,受寒所致,这与体虚感冒应当有所区别.盗汗患儿中也有个别人不属于内热所积,表现为出汗多、易感冒咳嗽、怕冷,平时稍运动也易出汗,对这样的患儿,治疗时不宜盲目用补品补剂,可以调和脾胃。


        体质弱的小儿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发生营养不良造成的。护理上要注意调整喂养方法,促进小儿食欲,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摄人量。必要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胃不合。


        因此,对小儿睡眠中的出汗,应仔细区别,必要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微量元素,发现异常及时治疗。祝宝宝健康快乐!
        有些孩子经常在睡眠时出汗,汗水浸湿了衣衫、枕巾,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盗汗。许多家长为此担心,虽到处求医,但仍然见效不大。 其实,小儿盗汗并不一定是病态,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盗汗。因为小儿皮肤内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倘若小儿入睡前活动过多,可使机体产热增加,或在进食不久,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随之增加。这些都可造成小儿睡后出汗较多,尤其是在出汗后2小时内。

        病理性盗汗多见于佝偻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为主,主要表现在上半夜出汗,这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患儿同时还有低热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

        一旦发现小儿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调整生活规律,消除生活中得致热诱因。如入睡前适当限制小儿活动,尤其是剧烈活动;睡前不宜吃得太饱,更不宜在睡前给予大量热食物和热饮料;睡觉是卧室温度不宜过高,更不要穿着厚衣服睡觉;盖的被子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对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维生素D等。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进行抗结核治疗。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皮肤,更换衣服,还要勤沐浴。要让小儿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也会随之而止。

        孩子睡觉多汗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多汗是由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过多或被子太厚等原因造成的。有的家长喜欢在小孩临睡时喂一瓶牛奶,喂奶后小儿安静睡着了,但这时正碰上小儿吃奶后的产热阶段,因此常满头大汗。这类出汗都是属于机体调节体温所致,常在刚睡着时出汗较多,以后就逐渐减少。因为小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较高,微血管分布较多,植物性神经发育不成熟,因此出汗较多,这完全是正常的。

        病理性多汗则出现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汗量很多。患佝偻病的小儿在入睡后就开始多汗,尤其是头部,能湿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秃和惊哭。患活动性结核病的小儿,不仅上半夜出汗,下半夜及天亮前也常出汗,称为盗汗。同时,小儿可伴有低热、咳嗽、消瘦、无力、脸色潮红等症状。因此,如果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儿,睡觉时出汗较多,可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分着急。

        小儿睡觉时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孩子睡眠时出汗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些家长因此而忧心忡忡,首先想到的就 是孩子是不是缺钙了?孩子是不是体质虚呀?

        其实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汗液可以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和一些诸如尿酸、脂 肪酸等代谢产物。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所产生的热量及代谢产物 也相对较多。同时,小儿植物神经发育不健全,在入睡时,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经会因失去大 脑的控制而一时兴奋,出现汗多现象,这完全是正常的。只要孩子无其他症状,如烦躁、哭闹、易醒等,就不必管他。这样出汗往往见于入睡后半小时之内,且以额头汗出为主,一般在睡后2小时之内慢慢停止,多见于3~7岁的小儿,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有人称之为生理性多汗。

        但如果孩子平素身体虚弱,夜间入睡时大汗淋漓,如同水浇,甚则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湿衣 ,且伴有烦躁、哭闹、消瘦等症状,则属于病理性多汗。常见的原因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病。除夜间多汗外,还伴有烦躁、睡眠不宁、易惊醒、方颅、忱秃、鸡胸等症。如果有上述 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饮食时也应注意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 如鱼、虾皮等。通过积极治疗,多汗可被很快纠正。

        如果小儿常在天亮前出现多汗,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则有低血糖的可能,这 时可给孩子喝些糖水或进食些糕点,即可纠正。

        对于生理性多汗,可采用自制的浮小麦糯米粥,能有效止汗。即每天取糯米、浮小麦各50克 ,加水适量,文火煮粥,频饮。或用黄芪15克,大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煮汤,喝汤食枣 ,每日1剂。

        此外,小儿患结核、贫血、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时也可引起汗多现象。故小儿多汗时,应及 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盗汗
        小儿属于纯阳之体,体质娇嫩柔弱,肌肉皮肤都很薄弱,和成人比较就特别容易出汗。如果小儿只有单纯少量汗出是正常现象。反之孩子根本不出汗,就应考虑汗液排泄有问题了,如果汗出量过多,而兼有其他症状,则应考虑是否生病了。孩子出汗,可以表现为手足汗、心胸汗、半身汗、自汗、盗汗等。
        自汗是指没有用发汗药或排除气候炎热、衣被过厚、剧烈活动等其他刺激因素而昼夜稍动则自然出汗者。这样的孩子多是阳气不固,津液外泻。
        盗汗亦称“寝汗”,睡时汗出,醒后即止。一般孩子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自汗,要注意孩子是否有精神萎靡,容易疲劳,面色淡白,活动时爱出汗,易患感冒,语声低等。这样的孩子要注意忌口,平时不要吃生冷冰镇的食品和坚硬不宜消化的食物。而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如粳米、苡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等,这些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可以煮粥食用。
        盗汗,孩子在睡觉时出汗,醒时汗止,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无泽,两颧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黄,烦躁不宁等,属于阴虚表现,要忌煎、炸、烤、熏、油腻不化的食物和辛辣食物等。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制品,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水果、蔬菜也应多吃,特别是要多吃苹果、甘蔗、香蕉、葡萄、山楂、西瓜等含维生素多的果类。
        护理多汗的孩子,应注意勤换衣被,并随时用软布擦身,或外用扑粉,以保持皮肤干燥。身上有汗时,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受凉感冒。多汗易造成阴津亏损,阳气受伤,因此要多给患儿饮水,饮食要忌辛散、攻伐之品,以防止正气受伤,汗出更甚。
        婴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儿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结核病的病儿白天活动时易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孩子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线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心脏病、糖尿病(低血糖时)、结核病或睡眠时呼吸不顺畅,因身体内在的压力(病变)促使交感神经始终处在紧张状态,也会出现“夜睡盗汗”或是“手脚出冷汗”的现象,此则为长期的症状,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带宝宝到儿科诊所或医院检查,听听心跳声有否异常、摸摸肚子有无肿块(瘤)、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或有无过敏体质等,以除却心中的疑虑。


        临床观察所见,盗汗患儿以内热多见,一是脾胃积热,一是阴虚内热,热逼津液外出,于是盗汗不停,热不清,汗就不可能止。欲除盗汗,必清其热。


        脾胃积热的患儿,可见饮食旺盛或减退,精神好,大便秘结,常数天一行,虽然消瘦也不感疲乏,一天到晚玩耍不停治疗原则须清热通便,使热下出。


        最多的要数阴虚内热类型,由于长期盗汗,使津液耗损过多,出现一种阴虚现象,这种患儿表现为唇舌红干,手足心热,口干,大便数天一行,粪干且呈粒状。治疗宜清热养阴使热内消,汗也就能很快地消除。


        盗汗患儿经常易患感冒的,真正属体虚的极少,大多因出汗而在梦中将被子蹬掉,受寒所致,这与体虚感冒应当有所区别.盗汗患儿中也有个别人不属于内热所积,表现为出汗多、易感冒咳嗽、怕冷,平时稍运动也易出汗,对这样的患儿,治疗时不宜盲目用补品补剂,可以调和脾胃。


        体质弱的小儿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发生营养不良造成的。护理上要注意调整喂养方法,促进小儿食欲,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摄人量。必要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胃不合。


        因此,对小儿睡眠中的出汗,应仔细区别,必要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微量元素,发现异常及时治疗。祝宝宝健康快乐!






        小儿多汗可以分为生理性多汗与病理性多汗两大类。生理性多汗常常可以找到明显的原因,如衣服穿得过多、剧烈的运动、吃了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把引起多汗的原因排除以后,多汗的现象就消失了。而且,这类小儿一般健康状况较好,没有发现其它疾病。

        小儿病理性多汗原因比较复杂,是多种疾病共同作用出现的症状。所以,必须准确地诊断出小儿多汗的相关疾病,找出病根,才能有效地治疗小儿多汗症。

        多汗出现的时间如在晚上睡后多汗,深睡以后汗液逐渐减少,伴有枕秃(即俗称小儿脱帽圈)和方额头、肋骨串珠等骨骼改变者,多为缺钙所引起;宝宝可能有缺钙的现象,囟门大多在宝宝18个前后关闭的。建议去医院检查微量元素。

        而夏天宝宝长痱子了,你可以一、用炉甘石给宝宝涂很有效的,止痒又治痱,1-2天就会好的,二、夏天你可以到中药房买点野菊花熬了水经常给宝宝洗澡,每天洗也可以天然植物对宝宝的皮肤没有伤害,三、洗完澡后可以给宝宝扑松花粉(中药房有的买)效果比痱子粉好,是纯中药的,四、药店里买瓶金银花露给宝宝喝,每天2次,每次1小勺,金银花露没味的可以直接喝也可以放在其他饮料里同喝.同时注意天热要多给宝宝喝白开水、西瓜汁....以上几点你不妨试试,祝宝宝健康快乐!

        2008-09-05 17:35:0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snop2007

          snop2007

          历史

          你可以把孩子的头发拿去测试看缺哪些微量元素,估计是缺钙
          测头发 查健康

          大多数年轻的妈妈带宝宝到医院体检,每当抽血时看到小小针头扎进宝宝柔嫩的皮肤里,心里都会忍不住咯噔一下,比扎在自己身上还疼,但为了更好地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一点办法也没有。

          其实有些时候,要了解宝宝的健康,并非一定要抽血。剪一小绺头发,就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长着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因为这样的宝宝不仅透着灵气,让人疼让人爱;这样的宝宝更是充满着生机,意味着健康。不过,你知道吗?头发不仅起着修饰美容的作用,头发还与健康有关。

          在自然界里天然存在的92种元素中,头发中已查明的就有72种。头发作为人体营养素的排泄途径之一,其新陈代谢缓慢,能够记录人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元素的变化情况。随着头发元素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对少量头发进行元素分析,就可知宝宝的健康状况了,这样不仅取样方便,而且没有创伤,是一种非常易被妈妈和宝宝们接受的方法。

          做头发微量元素的检测,一般是由专门的儿童保健医生取宝宝头枕部距头皮约0.5-3cm头发,重量约为0.1-0.5g ,再送当地微量元素研究所进行检测,主要检测的微量元素为:锌、铜、铁、钙、镁、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饮食习惯营养状况等都将影响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所以通过头发检测,不仅可知宝宝的健康,还能根据检测结果来调整宝宝的饮食,让宝宝成长得更健康、更科学。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在小儿生长、发育、智力和疾病的各个环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生通常通过采集血样测定血中的微量元素,其实血样反映的是机体对环境微量元素的吸收和排泄的情况,因而在不同的时间血中各成分含量也不同。加之采血过程对宝宝带来疼痛,也会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头发反映的是体内微量元素的蓄积情况,它反映的是过去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内微量元素的营养状况,因而能真实地反映微量元素的储存情况,也就能更好地帮助判断宝宝近期的营养状况。



          对宝宝健康的意义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也是维持多项生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元素之一。判断宝宝是否缺钙主要是观察有没有缺钙的症状表现,如缺钙的宝宝早期症状为:多汗、枕秃、睡不踏实、受惊后抽动、烦躁、哭闹、出牙延迟,严重者会出现方颅、鸡胸、肋骨外翻、“X”或“O”形腿等。
          日常补钙
          重视各月龄宝宝的钙需求0~5个月的宝宝每天对钙的摄取量为300毫克,只要每天饮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到了4~6月时,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每天的喝奶量逐渐减少,而5~11个月的宝宝对钙的摄取量每天增至400毫克,因此,从这时起应开始补充钙剂;1~3岁时,宝宝对钙的摄取量每天增至600毫克。可饮食是从以奶类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谷类为主,因此,每天还应为宝宝补钙150~300毫克,每天最好饮奶400毫升左右,同时注意安排骨头汤、小虾皮、鱼类等富钙食物。
          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日常食物中,钙的来源以牛羊乳及乳制品为最好,不仅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另外,虾头虾壳中含钙量很高,达2000毫克/100克,溶解度好,是一种理想补钙物,所以可多给宝宝吃海米。其它含钙丰富的常用食物还有豆类(黄豆、青豆、黑豆等及其制品)、核桃、芝麻、发菜、海带等。
          晒太阳能够帮助补钙宝宝皮肤内储存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光化学作用可转化为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利用。而且经过阳光照射体内合成的维生素D是最安全的,不会导致维生素D过量。
          要警惕会妨碍钙吸收的食物有些蔬菜如菠菜、竹笋、苋菜、毛豆、茭白、洋葱等含有草酸盐,它可以和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妨碍钙质的吸收。所以在烹调这些蔬菜前,应先在沸水中烫一下,除去其中的草酸。另外,脂肪进食过多时,消化后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容易与钙结合,使钙的吸收减少,所以应避免宝宝摄入过多的脂肪。
          缺钙时怎么办
          遵医嘱服用钙剂如果缺钙可调整饮食,并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钙剂。碳酸钙含钙量高,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吸收率高,可以达到40%,与牛奶相似,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钙制剂。
          提高钙的吸收能力补钙还有一个吸收的问题,补得再多,不吸收也是白搭。同时补充AD(鱼肝油)能帮助钙的吸收,多晒太阳也会帮助钙的吸收。另外,婴儿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会减少钙的吸收,所以补钙的同时应补充一些肠道有益菌,如妈咪爱、合生元等。


          对宝宝健康的意义
          缺铁会使细胞色素和含铁酶活性减弱,致使供氧不足,使氧还原及能量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更严重的是导致贫血症,1000毫升血中血红蛋白小于100~90克为轻度贫血,小于90~60克为中度贫血,小于60克为重度贫血。当宝宝出现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活动、反应减慢、食欲减退及异食癖等现象时,就?u>锌赡苋?u>铁了。一旦发觉口唇、口腔黏膜、甲床、手掌、足底变得苍白,则肯定有贫血。
          日常补铁
          使用铁锅烹饪妈妈用铁锅炒菜、煲汤,并适量放一点醋,让铁锅溶出微量的铁元素,就可满足宝宝的正常需要。
          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肉类是铁质的宝库。肉类当中含有血红素铁,这可是最容易吸收的铁,可以直接用来合成人体的血红蛋白。肉的颜色越红,所含血红素铁就越多,肝脏、心脏、肾脏、红色瘦肉都是补血的好东西。
          缺铁时怎么办
          选择合适的铁剂传统的铁剂以二价铁盐为主,常用的有硫酸亚铁、乳酸亚铁等,副作用较大。现在,有以血红素铁为主要成分的铁剂,辅以黄芪等中药,不但可以提高铁的吸收率,还可以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副作用也相对较小。
          尽量减少铁剂的副作用铁剂常见的副作用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尤以服药的最初几天为重。为减少铁剂的副作用,可以改变服药的方法和次数。餐前服用铁剂胃肠道反应常较大,可以将铁剂改在餐后服用。如果副作用还是较大,可与牛奶、果汁或其它食物同服。一般1岁以下的宝宝较少有胃肠道反应,可试着将全天的剂量在早餐前半小时一次给予,可增加铁的吸收。
          多摄入维生素C以促进铁吸收在宝宝服用铁剂的时候,加服维生素C或多吃富含维C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柑橘、猕猴桃等,都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


          对宝宝健康的意义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视觉及性发育密切相关。宝宝每日锌的需要量与年龄有关:4个月以内的婴儿3毫克,6~12个月5毫克,1~3岁儿童10毫克。因此,一般的宝宝,除非严重挑食、长期慢性腹泻,应该不会缺锌。宝宝缺锌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下降、精神萎靡、厌食等,严重时会造成缺锌性侏儒。
          日常补锌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锌的吸收率可达62%,初乳的合锌量很高,平均浓度为血清锌的4~7倍,所以宝宝不需要特别的补锌,只要坚持吃母乳就行了。
          多吃发酵性的主食应多吃面包、馒头等发酵性的主食,部分替代未发酵的米饭和面条。这是因为,米面中存在一种叫植酸的物质,它能与锌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使得人体无法正常吸收食物中的锌元素。
          合理安排日常饮食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中含锌较多的有牡蛎、胰脏、肝脏、血、瘦肉、蛋、粗粮、核桃、花生、西瓜子等,一般蔬菜、水果、粮食均含有锌,平时只要饮食合理安排好,一般不会造成缺锌。
          缺锌时怎么办
          遵医嘱服用锌制剂按医生嘱咐服用锌制剂,如葡萄锌、硫酸锌、甘草锌、醋酸锌糖浆和复合维生素锌糖浆等。应根据缺锌的原因和程度决定补充剂量和服药时间,在服药期间应观察其疗效,以调整治疗方案,这样是比较安全的,不至于补锌过多。


          对宝宝健康的意义
          硒被称为主宰生命的微量元素,它在人体内的总量只有3~20毫克,大部分存在于人体的肝、胰、肾中,以眼睛的含硒量为最高。硒元素?u>锌刂瓢┫赴⒂淖饔茫善苹党粱诙鲅鼙谏系牡ü檀迹乐涡哪匝懿H蔽潜Ρκ恿ο陆档闹饕颍彩潜ΡΨ锤搭净己粑兰跋兰膊〉闹匾蛩刂弧?/font>
          日常补硒
          通过饮食补充食物中含硒丰富的有肉类,尤其是动物的肝、肾,还有海产品、谷物、蘑菇、洋葱、大蒜、芦笋等制品,蛋类、金枪鱼及牡蛎等含硒也很丰富。
          缺硒时怎么办
          选择强化硒元素的食物补充有机硒,如硒酸酯多糖、硒酵母、富硒蘑菇、富硒麦芽、富硒大米等。当前市场上还有一种含硒量高的鸡蛋,是给母鸡喂以含硒高的饲料,以致所产鸡蛋的含硒量比普通鸡蛋更高,而且进食这种鸡蛋不必顾虑产生硒过高的毒性反应。

          2008-09-05 17:28:26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婴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儿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结核病的病儿白天活动时易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孩子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线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心脏病、糖尿病(低血糖时)、结核病或睡眠时呼吸不顺畅,因身体内在的压力(病变)促使交感神经始终处在紧张状态,也会出现“夜睡盗汗”或是“手脚出冷汗”的现象,此则为长期的症状,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带宝宝到儿科诊所或医院检查,听听心跳声有否异常、摸摸肚子有无肿块(瘤)、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或有无过敏体质等,以除却心中的疑虑。


            临床观察所见,盗汗患儿以内热多见,一是脾胃积热,一是阴虚内热,热逼津液外出,于是盗汗不停,热不清,汗就不可能止。欲除盗汗,必清其热。


            脾胃积热的患儿,可见饮食旺盛或减退,精神好,大便秘结,常数天一行,虽然消瘦也不感疲乏,一天到晚玩耍不停治疗原则须清热通便,使热下出。


            最多的要数阴虚内热类型,由于长期盗汗,使津液耗损过多,出现一种阴虚现象,这种患儿表现为唇舌红干,手足心热,口干,大便数天一行,粪干且呈粒状。治疗宜清热养阴使热内消,汗也就能很快地消除。


            盗汗患儿经常易患感冒的,真正属体虚的极少,大多因出汗而在梦中将被子蹬掉,受寒所致,这与体虚感冒应当有所区别.盗汗患儿中也有个别人不属于内热所积,表现为出汗多、易感冒咳嗽、怕冷,平时稍运动也易出汗,对这样的患儿,治疗时不宜盲目用补品补剂,可以调和脾胃。


            体质弱的小儿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发生营养不良造成的。护理上要注意调整喂养方法,促进小儿食欲,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摄人量。必要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胃不合。


            因此,对小儿睡眠中的出汗,应仔细区别,必要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微量元素,发现异常及时治疗。祝宝宝健康快乐!
            有些孩子经常在睡眠时出汗,汗水浸湿了衣衫、枕巾,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盗汗。许多家长为此担心,虽到处求医,但仍然见效不大。 其实,小儿盗汗并不一定是病态,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盗汗。因为小儿皮肤内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倘若小儿入睡前活动过多,可使机体产热增加,或在进食不久,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随之增加。这些都可造成小儿睡后出汗较多,尤其是在出汗后2小时内。

            病理性盗汗多见于佝偻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为主,主要表现在上半夜出汗,这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患儿同时还有低热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

            一旦发现小儿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调整生活规律,消除生活中得致热诱因。如入睡前适当限制小儿活动,尤其是剧烈活动;睡前不宜吃得太饱,更不宜在睡前给予大量热食物和热饮料;睡觉是卧室温度不宜过高,更不要穿着厚衣服睡觉;盖的被子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对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维生素D等。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进行抗结核治疗。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皮肤,更换衣服,还要勤沐浴。要让小儿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也会随之而止。

            孩子睡觉多汗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多汗是由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过多或被子太厚等原因造成的。有的家长喜欢在小孩临睡时喂一瓶牛奶,喂奶后小儿安静睡着了,但这时正碰上小儿吃奶后的产热阶段,因此常满头大汗。这类出汗都是属于机体调节体温所致,常在刚睡着时出汗较多,以后就逐渐减少。因为小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较高,微血管分布较多,植物性神经发育不成熟,因此出汗较多,这完全是正常的。

            病理性多汗则出现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汗量很多。患佝偻病的小儿在入睡后就开始多汗,尤其是头部,能湿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秃和惊哭。患活动性结核病的小儿,不仅上半夜出汗,下半夜及天亮前也常出汗,称为盗汗。同时,小儿可伴有低热、咳嗽、消瘦、无力、脸色潮红等症状。因此,如果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儿,睡觉时出汗较多,可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分着急。

            小儿睡觉时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孩子睡眠时出汗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些家长因此而忧心忡忡,首先想到的就 是孩子是不是缺钙了?孩子是不是体质虚呀?

            其实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汗液可以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和一些诸如尿酸、脂 肪酸等代谢产物。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所产生的热量及代谢产物 也相对较多。同时,小儿植物神经发育不健全,在入睡时,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经会因失去大 脑的控制而一时兴奋,出现汗多现象,这完全是正常的。只要孩子无其他症状,如烦躁、哭闹、易醒等,就不必管他。这样出汗往往见于入睡后半小时之内,且以额头汗出为主,一般在睡后2小时之内慢慢停止,多见于3~7岁的小儿,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有人称之为生理性多汗。

            但如果孩子平素身体虚弱,夜间入睡时大汗淋漓,如同水浇,甚则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湿衣 ,且伴有烦躁、哭闹、消瘦等症状,则属于病理性多汗。常见的原因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病。除夜间多汗外,还伴有烦躁、睡眠不宁、易惊醒、方颅、忱秃、鸡胸等症。如果有上述 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饮食时也应注意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 如鱼、虾皮等。通过积极治疗,多汗可被很快纠正。

            如果小儿常在天亮前出现多汗,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则有低血糖的可能,这 时可给孩子喝些糖水或进食些糕点,即可纠正。

            对于生理性多汗,可采用自制的浮小麦糯米粥,能有效止汗。即每天取糯米、浮小麦各50克 ,加水适量,文火煮粥,频饮。或用黄芪15克,大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煮汤,喝汤食枣 ,每日1剂。

            此外,小儿患结核、贫血、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时也可引起汗多现象。故小儿多汗时,应及 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盗汗
            小儿属于纯阳之体,体质娇嫩柔弱,肌肉皮肤都很薄弱,和成人比较就特别容易出汗。如果小儿只有单纯少量汗出是正常现象。反之孩子根本不出汗,就应考虑汗液排泄有问题了,如果汗出量过多,而兼有其他症状,则应考虑是否生病了。孩子出汗,可以表现为手足汗、心胸汗、半身汗、自汗、盗汗等。
            自汗是指没有用发汗药或排除气候炎热、衣被过厚、剧烈活动等其他刺激因素而昼夜稍动则自然出汗者。这样的孩子多是阳气不固,津液外泻。
            盗汗亦称“寝汗”,睡时汗出,醒后即止。一般孩子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自汗,要注意孩子是否有精神萎靡,容易疲劳,面色淡白,活动时爱出汗,易患感冒,语声低等。这样的孩子要注意忌口,平时不要吃生冷冰镇的食品和坚硬不宜消化的食物。而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如粳米、苡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等,这些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可以煮粥食用。
            盗汗,孩子在睡觉时出汗,醒时汗止,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无泽,两颧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黄,烦躁不宁等,属于阴虚表现,要忌煎、炸、烤、熏、油腻不化的食物和辛辣食物等。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制品,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水果、蔬菜也应多吃,特别是要多吃苹果、甘蔗、香蕉、葡萄、山楂、西瓜等含维生素多的果类。
            护理多汗的孩子,应注意勤换衣被,并随时用软布擦身,或外用扑粉,以保持皮肤干燥。身上有汗时,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受凉感冒。多汗易造成阴津亏损,阳气受伤,因此要多给患儿饮水,饮食要忌辛散、攻伐之品,以防止正气受伤,汗出更甚。
            婴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儿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结核病的病儿白天活动时易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孩子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线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心脏病、糖尿病(低血糖时)、结核病或睡眠时呼吸不顺畅,因身体内在的压力(病变)促使交感神经始终处在紧张状态,也会出现“夜睡盗汗”或是“手脚出冷汗”的现象,此则为长期的症状,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带宝宝到儿科诊所或医院检查,听听心跳声有否异常、摸摸肚子有无肿块(瘤)、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或有无过敏体质等,以除却心中的疑虑。


            临床观察所见,盗汗患儿以内热多见,一是脾胃积热,一是阴虚内热,热逼津液外出,于是盗汗不停,热不清,汗就不可能止。欲除盗汗,必清其热。


            脾胃积热的患儿,可见饮食旺盛或减退,精神好,大便秘结,常数天一行,虽然消瘦也不感疲乏,一天到晚玩耍不停治疗原则须清热通便,使热下出。


            最多的要数阴虚内热类型,由于长期盗汗,使津液耗损过多,出现一种阴虚现象,这种患儿表现为唇舌红干,手足心热,口干,大便数天一行,粪干且呈粒状。治疗宜清热养阴使热内消,汗也就能很快地消除。


            盗汗患儿经常易患感冒的,真正属体虚的极少,大多因出汗而在梦中将被子蹬掉,受寒所致,这与体虚感冒应当有所区别.盗汗患儿中也有个别人不属于内热所积,表现为出汗多、易感冒咳嗽、怕冷,平时稍运动也易出汗,对这样的患儿,治疗时不宜盲目用补品补剂,可以调和脾胃。


            体质弱的小儿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发生营养不良造成的。护理上要注意调整喂养方法,促进小儿食欲,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摄人量。必要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胃不合。


            因此,对小儿睡眠中的出汗,应仔细区别,必要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微量元素,发现异常及时治疗。祝宝宝健康快乐!

            2008-09-05 21:32:40

              avatar of fss1213

              fss1213

              历史

              我也在给我家宝宝吃安利的蛋白粉呢,挺好的,但一定要少给,因为吃多了会让便便干的,在吃安利的钙就挺好的,我的宝宝汗也多,如果这两样都吃了我想也不能少什么了吧?

              2008-09-08 12:02:46

                avatar of qianqian-

                qianqian-

                历史

                如果夜里出汗多就要注意了,要帮他把汗搽干,否则容易受凉会生病的。

                2008-09-10 01:11:07

                  avatar of li-xm

                  li-xm

                  历史

                  小儿多汗可以分为生理性多汗与病理性多汗两大类。生理性多汗常常可以找到明显的原因,如衣服穿得过多、剧烈的运动、吃了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把引起多汗的原因排除以后,多汗的现象就消失了。而且,这类小儿一般健康状况较好,没有发现其它疾病。 小儿病理性多汗原因比较复杂,是多种疾病共同作用出现的症状。所以,必须准确地诊断出小儿多汗的相关疾病,找出病根,才能有效地治疗小儿多汗症。 多汗出现的时间如在晚上睡后多汗,深睡以后汗液逐渐减少,伴有枕秃(即俗称小儿脱帽圈)和方额头、肋骨串珠等骨骼改变者,多为缺钙所引起;宝宝可能有缺钙的现象,囟门大多在宝宝18个前后关闭的。建议去医院检查微量元素

                  2008-09-12 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