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口吃怎么办

      pic of user:amy-zhangmama

      amy-zhangmama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3

      口吃怎么办

      我女儿5周岁,经常在发“不”“我”等一些音时要停顿,重复几次以后才能发出下一个音,大概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如果讲得慢一点会相应的好一点。不知道这个如何治疗,是否需要到专门的机构去,不知道能否治好,我不希望女儿长大后讲话有缺陷。谢谢!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口吃并非生理上的缺陷或发音器官的疾病,而是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的言语障碍.常见于衰弱或特别易兴奋的儿童.

        口吃的表现有:1发音障碍 常在某个字音,单词上表现停顿,重复,拖音等现象,说话流畅性. 儿童口吃以连发性口吃较多,发音之际,在某个字音要重复多遍才能说下去.也有难发性口吃,说第一个字要很使劲才能发出声音.
        2肌肉紧张 由于呼吸和发音器官的肌肉紧张,而妨碍这些器官的正常运动.说话时唇舌不能随意活动.
        3伴随动作 为摆脱发音困难,常有摇头,跺脚,挤眼,歪嘴等动作.
        4常伴有有其他心理异常,如易兴奋,激怒,胆小,睡眠瘴碍等.

        口吃的诱因;1模仿 大部分口吃患者是幼小时学别人口吃所致.小儿喜模仿,常因看到口吃者滑稽可笑加以模仿,而感染上口吃.
        2精神因素,受惊吓为常见的诱因.如见到某种动物,听了可怕的故事,看了可怕的影片等,致情绪不安,易致口吃.或家庭不和睦,家长态度粗暴,打骂孩子,使孩子经常处于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下,易致口吃.
        3成人不能正确对待幼儿学语阶段的不流畅现象.幼儿正处于在学习口头语言的阶段,词汇逐渐丰富,说话时可能为了选择词汇而有忧疑,暂停或重复某个单词的现象,这并非口吃.若家长或周围的人为此表现出恐慌,焦虑,甚至加以斥责,耻笑,或硬逼着幼儿把话说流畅了,不许"结巴"就会适得其反,使幼儿对说话过分紧张,更加张口结舌.

        口吃的矫治: 无论是模仿,精神受刺激,还是初学口头语言时的不流畅现象,最初并非真正的口吃.真正口吃,必须有心理因素掺杂进去,即对自己口吃的高度注意和嫌恶,对说话的恐惧心理.若没有以上心理因素,口吃只是一时性的.
        1 正确对待小儿说话时不流畅现象.幼儿说话时发生"口吃",周围的人应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不加批评,不必提醒:"你结巴了".不使幼儿因说话不流畅而感到紧张和不安.
        2 消除环境中可致幼儿精神过度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家庭和睦,教育方法合理,生活有规律,都可使幼儿的"口吃"成为一时性的现象.
        3 成人用平静,柔和的语气和幼儿说话,使他也仿效这种从容的语调,放慢速度,使说话时呼吸正常.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教他慢慢地,有节奏地说话,朗读.


        不知你的孩子属于上面原因中的哪一种,那就根据因,找到果吧.
        口吃者,在发下面的汉语拼音为开头的句子时会口吃,S,X,B,G,P,J等,这些几乎是爆破音的首字母。
        例如:Breaking,Glass,猫细猫细,等等。

        方法1.如果一个人时,平时,对着镜子,练习说话,说话时要看着镜子中自己的嘴即可结束口吃,注意不要特意口吃,慢慢来,不要急。
        方法2.如果有人帮助时,不口吃的人说两句,口吃的人跟着慢慢学即可。

        使用方法1的人要注意,如果没有了镜子,口吃又会回来,这样的话,口吃者,要有充分的想象力,想象在眼前有镜子,并且能看到自己的嘴,即可结束口吃。
        具体方法1的原理我不清楚,但是很见效。
        回答者:_TESTOK - 经理 五级 7-26 16:11

        口吃并非生理上的缺陷或发音器官的疾病,而是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的言语障碍.常见于衰弱或特别易兴奋的儿童.

        口吃的表现有:1发音障碍 常在某个字音,单词上表现停顿,重复,拖音等现象,说话流畅性. 儿童口吃以连发性口吃较多,发音之际,在某个字音要重复多遍才能说下去.也有难发性口吃,说第一个字要很使劲才能发出声音.
        2肌肉紧张 由于呼吸和发音器官的肌肉紧张,而妨碍这些器官的正常运动.说话时唇舌不能随意活动.
        3伴随动作 为摆脱发音困难,常有摇头,跺脚,挤眼,歪嘴等动作.
        4常伴有有其他心理异常,如易兴奋,激怒,胆小,睡眠瘴碍等.

        口吃的诱因;1模仿 大部分口吃患者是幼小时学别人口吃所致.小儿喜模仿,常因看到口吃者滑稽可笑加以模仿,而感染上口吃.
        2精神因素,受惊吓为常见的诱因.如见到某种动物,听了可怕的故事,看了可怕的影片等,致情绪不安,易致口吃.或家庭不和睦,家长态度粗暴,打骂孩子,使孩子经常处于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下,易致口吃.
        3成人不能正确对待幼儿学语阶段的不流畅现象.幼儿正处于在学习口头语言的阶段,词汇逐渐丰富,说话时可能为了选择词汇而有忧疑,暂停或重复某个单词的现象,这并非口吃.若家长或周围的人为此表现出恐慌,焦虑,甚至加以斥责,耻笑,或硬逼着幼儿把话说流畅了,不许"结巴"就会适得其反,使幼儿对说话过分紧张,更加张口结舌.

        口吃的矫治: 无论是模仿,精神受刺激,还是初学口头语言时的不流畅现象,最初并非真正的口吃.真正口吃,必须有心理因素掺杂进去,即对自己口吃的高度注意和嫌恶,对说话的恐惧心理.若没有以上心理因素,口吃只是一时性的.
        1 正确对待小儿说话时不流畅现象.幼儿说话时发生"口吃",周围的人应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不加批评,不必提醒:"你结巴了".不使幼儿因说话不流畅而感到紧张和不安.
        2 消除环境中可致幼儿精神过度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家庭和睦,教育方法合理,生活有规律,都可使幼儿的"口吃"成为一时性的现象.
        3 成人用平静,柔和的语气和幼儿说话,使他也仿效这种从容的语调,放慢速度,使说话时呼吸正常.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教他慢慢地,有节奏地说话,朗读.

        2008-09-09 22:54:0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snop2007

          snop2007

          历史

          最好去相关部门看,比较准确点,有问题就治疗,没问题就图个心安

          2008-09-09 08:30:16

            avatar of songtairu

            songtairu

            历史

            3—5岁的孩子最容易口吃

            “口吃”即平时所说的“结巴”,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流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说话时某些字或音的重复和拖长。3—5岁的幼儿口吃的发生率最高,此阶段正处于孩子语言的快速发展期,大约有5%的孩子会出现口吃,但绝大多数能自然缓解或被纠正。

            口吃原因多,模仿最多见

            形成口吃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幼儿患重病,破坏了听力和大脑语言运动中枢。有的是因环境不利或父母教育不当,过于严厉地训斥、恐吓孩子,对孩子在语言方面要求过高,使孩子担心说不好而精神过度紧张。或者受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影响。孩子刚开始学语时,词汇贫乏或说话过急过快,以致语言和思维脱节,说的赶不上想的,时间长了,形成口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模仿。即孩子与口吃者接触,认为好玩,自己也学着说,久而久之,自己也口吃了,来就诊的口吃孩子中,模仿是最常见的原因。

            孩子有口吃,家长态度很重要

            口吃是一个人能力的一种缺陷,并不是先天的,只是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发生的障碍。做父母的不必比孩子更紧张。应知道口吃的毛病能够改正,但是改正的好坏与父母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孩子口吃时父母不要强调说“你又口吃了”“你怎么连话都说不清楚”之类的话,否则,只能加重其口吃症状。有一点值得注意,由于偶然的口吃就遭受嘲笑,更易造成孩子的自卑、焦虑和退缩等负面情绪,从而更害怕说话或说话时更胆小畏缩,而所有这些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重口吃症状。

            怎样帮孩子摆脱口吃

            让孩子模仿你正确的说话方式。既然孩子能模仿口吃,就能模仿正常的说话方式,但你必须用比较慢的节奏与孩子交谈,话语要清晰、简洁,不要太多形容词,不要用儿语,最好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字词、电报语与孩子交流。如“喝水”就是“喝水”,不要说“喝水水”。

            给予帮助。如孩子想喝水又说不出来时,你可以启发他:“你想喝水吗?”孩子点头,“请跟妈妈说一遍‘我想喝水。’”明确地告诉孩子怎样说比批评和建议(比如“慢一些”“再来一遍”)会更有效。

            说不好就唱。口吃的孩子有个特点,唱的时候就不口吃了,可以平时让孩子学唱歌,背诵朗朗上口的歌谣,用说唱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节奏感,这对矫正口吃也很有效。

            不要“保护”孩子。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说话口吃已经够不幸了,所以格外溺爱他,这样做对孩子没有好处。应该让他知道,自己虽然有口吃的缺点,但还有更多别人不具备的优点(如打球、画画等),使孩子正视自己的这一毛病,这样当孩子接触到外界环境,就能勇敢地对待嘲笑。

            2008-09-09 08: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