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出生40天的宝宝头上有一软软的水包

      pic of user:wl8437

      wl8437

      历史

      悬赏:200分

      回答:5

      出生40天的宝宝头上有一软软的水包

      出生40天的宝宝头上有一软软的水包,不高出皮肤。也不是血肿?帮帮忙啊
      谢谢大家了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是囟门吧,是不是会跳动。

        了解新生儿囟门 浏览3566次

        囟门是婴儿头顶颅骨互相连接处还未完全骨化的部分,由额骨、顶骨、枕骨合并而成,有前囟、后囟两个囟门。婴儿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囟门的表面是头皮,其下面是脑膜,其次是大脑和脑脊液。将手指轻放入在囟门上,可以摸到跳动。那是脑脊椎压力随着心脏搏动、血压变化而变化,与脉搏一致。正常婴儿坐位时,囟门略微凹陷。

        颅内的脑脊液和身体的血液、组织液不断交换,保持平衡。当身体丢失较多水分时,脑室的脑脊液也会减少,压力降低,囟门便会明显凹陷。如婴儿因呕吐、腹泻后出现这种症状,说明身体已中等程度的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因婴儿自然调节能力差,耐受力不足,可能发生循环衰竭,有生命危险;由于喂养不当造成重度营养不良的极度消瘦婴儿也会出现囟门凹陷,此时需加强营养,合理喂着。

        极少数婴儿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小头畸形;头小而尖,前额狭窄,鼻梁塌陷,下颌小而后缩,同时伴有智力落后。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症患儿,囟门也会迟迟不闭;同时有眉毛少而淡,鼻梁塌陷,两眼距离宽,智力迟钝等,可用甲状腺素治疗。

        婴儿时期生长特别迅速,骨骼发育需要维生维D和钙。如不及时补充,容易患佝偻病。囟门在出生后18个月仍迟迟不闭合,出现“方颅”畸形,颅骨摸起来像乒乓球壳(颅骨软化症)。此外,还可形成骨串珠样改变、鸡胸、“O”形或“X”形腿等畸形。

        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只留下指类大小,似乎快要关闭,但实际上并未骨化,这不属提前闭合,只要头围不少于出生时33-34厘米,1周岁时不少于46厘米,2岁时不小于47厘米-48厘米就是正常,不必担心。

        有人认为囟门不能摸,甚至说摸了会变哑巴,婴儿因此囟积下污黑的痂皮,这很不卫生。囟门要像其他部位的头皮一样清洗,不过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些。

        可曾注意到小婴儿的头顶上方有一小片摸上去较软的地方,有时还可见到它在上下跳动,这就是小婴儿的前囟门。它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 新生儿出生时他的对边中点连线约1.5-2厘米, 头几个月头围增长快,前囟也随着变大,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以后随着颅骨逐渐骨化,前囟逐渐变小,有的小儿1岁时前囟己闭合,最迟在1岁半时也应闭合。

        在前囟后方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形成一三角形间隙为后囟,出生时多已闭合或很小,仅能容一指尖的大小,但早产婴几例外。

        各颅骨间的骨缝出生时如为顺产经过产道娩出的新生儿可有重叠,出生后随着头围增大颅骨缝可稍分开,至生后3-4个月时闭合,前囟及骨缝的闭合反映颅骨的骨化过程,闭合过早形成了头小畸形;闭合太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或呆小病(甲状腺机能低下),如有囟门、骨缝早闭或晚闭情况,要及时就医。

        正常时前囟是平坦的,当小婴儿呕吐频繁或腹泻次数大多大量丢失水份可致前囟凹陷;脑膜炎、脑炎、维生素A过量,有时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烧如幼儿急疹都可致前囟膨隆或凸起,小婴儿发烧或吐泻时,要多注意前囟的改变,凹陷或膨隆都就立即去医院看病。



        颅骨共有6块骨头组成,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前囟门--沿着头顶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骨在前后各有一个开口,摸起来软软的,前端的称为前囱门,呈菱形。 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会有轻微博动。宝宝出生 6 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骨化而面积变小,到 1 周岁,最迟不超过 18 个月闭合,为骨质所取代。

        后囟门--后囱门位于宝宝的脑后方,枕骨与两块顶骨之间的骨缝交点,尺寸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太到。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 2-4 个月闭合。
        您宝宝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后囟门未闭合,另是可能长期仰睡引起宝宝骨骼的改变,引起内陷。可让医生做相应检查以明确。



        宝宝的囟门虽然不大,却是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宝宝1岁之内,通过观察这个小窗口,就可及早发现多种疾病,从而让宝宝早日得到诊断和治疗。因此,妈咪应该对宝宝的囟门正常发育过程以及容易出现的异常现象多了解一些。
        囟门正常发育过程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时前囟门和后囟门已经形成。

        *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相互衔接的部位存在着缝隙。

        *宝宝出生后,头的顶部及枕后部形成了两个没有骨头、只有头皮覆盖的特殊区域。这两个特殊区域,医学上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前囱门大约为1.5×2cm大小,外观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

        *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在宝宝6个月后,由于颅骨逐渐发生骨化而渐渐变小。

        *通常,宝宝到了1岁-1岁半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

        *后囟门很小,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大多在宝宝出生后的2-3个月时就关闭了。

        宝宝的囟门异常发育现象

        囟门鼓起

        *前囟门原本是平的,如果突然间鼓了起来,尤其是在宝宝哭闹时,并且用手摸上去有紧绷绷的感觉,同时伴有发烧、呕吐,甚至出现抽风,说明宝宝的颅内压力增高。通常,颅内压力增高是由于颅内感染所引起,宝宝可能是患了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病。

        *如果宝宝的前囟门逐渐变得饱满,可能是颅内长了肿瘤,或是硬膜下有积液、积脓、积血等。

        *长时间服用大剂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或四环素,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不过,在停用维生素A及四环素后,前囟门还会变得逐渐平坦。

        *由于某种原因给宝宝使用肾上腺素,如果突然停药,也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

        囟门凹陷

        *囟门凹陷下去,最多见于宝宝的身体内缺水,如腹泻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前囟门由此凹陷下去。这种情况下,需要马上为宝宝补充液体。

        *为了降低颅内压,使用了大剂量的脱水剂,从而使前囟门因脱水而凹陷。应该及时给宝宝的身体补充水分,以防脱水过度造成体内代谢紊乱。

        *营养不良、消瘦的宝宝,他们的前囟门也经常表现出凹陷现象。

        囟门早闭

        *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脑发育不良。

        *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在5-6个月时,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关闭了,其实并未骨化,应请医生鉴别。

        囟门迟闭

        *囟门迟闭,主要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但前囟门还未关闭,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病。

        *囟门迟闭,有少数是脑积水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引起,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囟门过大

        *囟门过大,一般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门就达到4-5厘米大小。

        *囟门过大,首先的可能是宝宝存在着先天性脑积水,其次也可能是先天性佝偻病所致。

        *先天性脑积水的宝宝在出生时,经过产道时头颅受挤,因此在刚出生时囟门并不大。但在出生后的几天后,前囟门通常就会逐渐大了起来。

        *先天性佝偻病的宝宝出生后,不但前囟门大,而且后囟门也大,正中的一条骨缝(矢状缝)也较宽,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

        囟门过小

        *囟门过小,主要是指囟门仅有手指尖大,这样的宝宝很可能存在着头小畸形。

        *囟门过小,也可能是颅骨早闭所造成,特别是矢状缝早闭,会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被称为舟状畸形的头颅,即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

        *宝宝囟门过小时,要定期测量头围,即观察在满月前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每个月或每两个月都应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并与正常的宝宝做比较,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落后。




        前囟为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又俗称“天门盖”位于头顶部前中央。婴儿出生时前囟对边直径大小约为1.5-2.0厘米,出生头几月内前囟会随头围的增大而扩大,一般6个月后随着额骨和顶骨逐渐骨化而缩小,到了18个月左右闭合。



        后囟为顶骨和枕骨形成的三角间隙,位于枕部,一般约在婴儿出生后6~8周关闭。



        在正常情况下,未闭合的囟门外观平坦,稍微内陷。



        新生儿的头颅,除了比成年人小之外,其头骨的结构也与成人有极大的不同。而且在出生后一两年内会有一连串的变化,使他们头形及结构逐渐成熟,因此,新手爸妈在照顾新生宝宝的时候,要注意宝宝的头部发育,而囟门就更要多加留意了。



        了解宝宝的囟门



        人的颅骨共有 6块骨头组成,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前囟门



        沿着头顶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骨在前后各有一个开口,摸起来软软的,前端的称为前囱门,呈菱形。 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会有轻微博动。宝宝出生 6 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骨化而面积变小,到 1 周岁,最迟不超过 18 个月闭合,为骨质所取代。



        后囟门



        后囱门位于宝宝的脑后方,枕骨与两块顶骨之间的骨缝交点,尺寸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太到。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 2-4 个月闭合。



        不能随意抚摸、按压宝宝的头



        整个婴幼儿颅骨的结构在前囱门最弱,没有骨片的保护,而大脑组织就在正下面;前囱门凸出时可以用手感觉到颅内有跳动的情形,这反映出脑内动脉的振动波;还可以感觉到好似有凹凸不平的东西在下面,这就是大脑表面的脑面。妈妈们要注意不要让别人随意摸宝宝的头,千万不能用力压,否则有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伤。



        观察囱门的标准姿势是将宝宝抱起呈直立的状态,且最好是在睡觉、吃奶或安静的时候。饱满而突出的囱门表示脑压有上升的现象,应多加小心。但一个正常的宝宝在用力哭泣时,他的囟门也可呈现突出的状态。偶尔较大的前囱门只是正常的变异,并不是有什么疾病。



        窥探囟门疾病



        囟门发育变化是婴儿颅骨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看上去仅方寸之地,却能反映身体内部的情况,很多儿科疾病都可引起囟门的变化。 因此,儿科医生常把囟门看成窥测小儿疾病的“窗口”。在体格检查时,总要对囟门尤其是前囟认真检查一番,注意囟门的外观、紧张度和闭合迟早等情况,并追究其产生原因。



        前囟门的变化有早闭、晚闭、扩大、缩小、膨隆或凹陷等,这种变化都会带来对疾病的启示;而后囟门因闭合较早,不能提供有关疾病的线索。



        爸爸妈妈了解了有关婴儿囟门的科学知识后,平时应多注意宝宝头部的保护,避免撞击致伤并注意囟门的变化、定期量头围,评估宝宝的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发现上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请医生检查,以便作出判断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爱心计划 塑造完美头型



        ☉ 不要使用材质太硬的枕头,如绿豆枕、砂枕,否则宝宝头部容易变形。



        ☉ 不要固定一个睡姿,想要宝宝的头型完美,就要经常为他翻翻身,改变一下睡姿。



        ☉ 宝宝喜欢光线,如果他习惯侧向某一边睡,可以在另一侧用光吸引他。



        ☉ 当宝宝左右侧躺时,避免他的耳轮被挤压变形。



        ☉ 斜颈会影响脸部形状发育,如有斜颈现象,应及时就医。



        ☉ 如有“特异”头型,亦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 注意家中家具,避免尖锐硬角弄伤宝宝的头部。

        宝宝囟门的哪些异常须警惕



        囟门早闭——是指囟门在五六个月前过早闭合。



        脑发育不良 妈妈发现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请医生为宝宝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又有其他智力发育方面的异常,可能是脑发育不良。



        补钙过多 也可使婴儿囟门过早闭合,有可能限制宝宝脑发育。



        囟门迟闭——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前囟门还未关闭。



        佝偻病 宝宝的额顶部出现对称性颅骨圆突,俗称“方颅”。一般因妈妈孕期缺乏一些微量元素所致。宝宝出生后生长停滞,发育落后,囟门延迟闭合,表现为智力低下、聋哑、身体矮小等。



        囟门过大——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逐渐增大,可达4~5厘米。



        脑积水 最常见的是阻塞性脑积水,患儿的头形扩大,头围比正常儿增加,前囟难闭,发育欠佳,智力迟滞。做头部CT,可见其侧脑室、第三脑室扩大等,需及时请神经外科医生做手术治疗。



        先天性佝偻病 宝宝出生后,不但前囟大,而且后囟也大,正中的一条骨缝(矢状缝)也较宽,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



        囟门过小——是指宝宝的前囟仅有手指尖大,或小的摸不到囟门。



        小头畸形 多为颅骨早闭,尤其是矢状缝早闭,可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的“舟状畸形的头颅”。



        2008-09-10 21:10:49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猫爱老鼠

          猫爱老鼠

          历史

          在什么位置呢?是不是囟门哦?如果是,那就不用担心。

          2008-09-10 19:44:53

            avatar of agui0115

            agui0115

            历史

            宝宝没什么不良反映就不必担心,如果宝宝吃母乳,那妈妈每天应额外补些钙,如果吃奶粉,应该选择合适钙质品给宝宝补一补,比如:葡萄糖酸钙,应加上鱼肝油。或龙牧壮骨冲剂。

            2008-09-10 20:57:29

              avatar of agui0115

              agui0115

              历史

              宝宝头顶上那个门要等一岁左右才会闭合,闭合前宝宝只要有运动,心跳加快时那儿都可以看到一跳一跳的。尽量不要去动它。

              这个没有闭合是因为大脑还没有长好,要是闭合了,大脑就没有生长的空间了,阻碍了大脑的生长,当然不好了。

              2008-09-10 20:59:29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婴儿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囟门的表面是头皮,其下面是脑膜,其次是大脑和脑脊液。将手指轻放入在囟门上,可以摸到跳动。那是脑脊椎压力随着心脏搏动、血压变化而变化,与脉搏一致。正常婴儿坐位时,囟门略微凹陷。

                颅内的脑脊液和身体的血液、组织液不断交换,保持平衡。当身体丢失较多水分时,脑室的脑脊液也会减少,压力降低,囟门便会明显凹陷。如婴儿因呕吐、腹泻后出现这种症状,说明身体已中等程度的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因婴儿自然调节能力差,耐受力不足,可能发生循环衰竭,有生命危险;由于喂养不当造成重度营养不良的极度消瘦婴儿也会出现囟门凹陷,此时需加强营养,合理喂着。

                极少数婴儿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小头畸形;头小而尖,前额狭窄,鼻梁塌陷,下颌小而后缩,同时伴有智力落后。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症患儿,囟门也会迟迟不闭;同时有眉毛少而淡,鼻梁塌陷,两眼距离宽,智力迟钝等,可用甲状腺素治疗。

                婴儿时期生长特别迅速,骨骼发育需要维生维D和钙。如不及时补充,容易患佝偻病。囟门在出生后18个月仍迟迟不闭合,出现“方颅”畸形,颅骨摸起来像乒乓球壳(颅骨软化症)。此外,还可形成骨串珠样改变、鸡胸、“O”形或“X”形腿等畸形。

                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只留下指类大小,似乎快要关闭,但实际上并未骨化,这不属提前闭合,只要头围不少于出生时33-34厘米,1周岁时不少于46厘米,2岁时不小于47厘米-48厘米就是正常,不必担心。

                有人认为囟门不能摸,甚至说摸了会变哑巴,婴儿因此囟积下污黑的痂皮,这很不卫生。囟门要像其他部位的头皮一样清洗,不过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些。

                可曾注意到小婴儿的头顶上方有一小片摸上去较软的地方,有时还可见到它在上下跳动,这就是小婴儿的前囟门。它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 新生儿出生时他的对边中点连线约1.5-2厘米, 头几个月头围增长快,前囟也随着变大,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以后随着颅骨逐渐骨化,前囟逐渐变小,有的小儿1岁时前囟己闭合,最迟在1岁半时也应闭合。

                在前囟后方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形成一三角形间隙为后囟,出生时多已闭合或很小,仅能容一指尖的大小,但早产婴几例外。

                各颅骨间的骨缝出生时如为顺产经过产道娩出的新生儿可有重叠,出生后随着头围增大颅骨缝可稍分开,至生后3-4个月时闭合,前囟及骨缝的闭合反映颅骨的骨化过程,闭合过早形成了头小畸形;闭合太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或呆小病(甲状腺机能低下),如有囟门、骨缝早闭或晚闭情况,要及时就医。

                正常时前囟是平坦的,当小婴儿呕吐频繁或腹泻次数大多大量丢失水份可致前囟凹陷;脑膜炎、脑炎、维生素A过量,有时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烧如幼儿急疹都可致前囟膨隆或凸起,小婴儿发烧或吐泻时,要多注意前囟的改变,凹陷或膨隆都就立即去医院看病。



                颅骨共有6块骨头组成,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前囟门--沿着头顶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骨在前后各有一个开口,摸起来软软的,前端的称为前囱门,呈菱形。 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会有轻微博动。宝宝出生 6 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骨化而面积变小,到 1 周岁,最迟不超过 18 个月闭合,为骨质所取代。

                后囟门--后囱门位于宝宝的脑后方,枕骨与两块顶骨之间的骨缝交点,尺寸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太到。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 2-4 个月闭合。
                您宝宝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后囟门未闭合,另是可能长期仰睡引起宝宝骨骼的改变,引起内陷。可让医生做相应检查以明确。



                宝宝的囟门虽然不大,却是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宝宝1岁之内,通过观察这个小窗口,就可及早发现多种疾病,从而让宝宝早日得到诊断和治疗。因此,妈咪应该对宝宝的囟门正常发育过程以及容易出现的异常现象多了解一些。
                囟门正常发育过程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时前囟门和后囟门已经形成。

                *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相互衔接的部位存在着缝隙。

                *宝宝出生后,头的顶部及枕后部形成了两个没有骨头、只有头皮覆盖的特殊区域。这两个特殊区域,医学上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前囱门大约为1.5×2cm大小,外观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

                *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在宝宝6个月后,由于颅骨逐渐发生骨化而渐渐变小。

                *通常,宝宝到了1岁-1岁半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

                *后囟门很小,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大多在宝宝出生后的2-3个月时就关闭了。

                宝宝的囟门异常发育现象

                囟门鼓起

                *前囟门原本是平的,如果突然间鼓了起来,尤其是在宝宝哭闹时,并且用手摸上去有紧绷绷的感觉,同时伴有发烧、呕吐,甚至出现抽风,说明宝宝的颅内压力增高。通常,颅内压力增高是由于颅内感染所引起,宝宝可能是患了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病。

                *如果宝宝的前囟门逐渐变得饱满,可能是颅内长了肿瘤,或是硬膜下有积液、积脓、积血等。

                *长时间服用大剂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或四环素,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不过,在停用维生素A及四环素后,前囟门还会变得逐渐平坦。

                *由于某种原因给宝宝使用肾上腺素,如果突然停药,也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

                囟门凹陷

                *囟门凹陷下去,最多见于宝宝的身体内缺水,如腹泻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前囟门由此凹陷下去。这种情况下,需要马上为宝宝补充液体。

                *为了降低颅内压,使用了大剂量的脱水剂,从而使前囟门因脱水而凹陷。应该及时给宝宝的身体补充水分,以防脱水过度造成体内代谢紊乱。

                *营养不良、消瘦的宝宝,他们的前囟门也经常表现出凹陷现象。

                囟门早闭

                *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脑发育不良。

                *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在5-6个月时,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关闭了,其实并未骨化,应请医生鉴别。

                囟门迟闭

                *囟门迟闭,主要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但前囟门还未关闭,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病。

                *囟门迟闭,有少数是脑积水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引起,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囟门过大

                *囟门过大,一般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门就达到4-5厘米大小。

                *囟门过大,首先的可能是宝宝存在着先天性脑积水,其次也可能是先天性佝偻病所致。

                *先天性脑积水的宝宝在出生时,经过产道时头颅受挤,因此在刚出生时囟门并不大。但在出生后的几天后,前囟门通常就会逐渐大了起来。

                *先天性佝偻病的宝宝出生后,不但前囟门大,而且后囟门也大,正中的一条骨缝(矢状缝)也较宽,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

                囟门过小

                *囟门过小,主要是指囟门仅有手指尖大,这样的宝宝很可能存在着头小畸形。

                *囟门过小,也可能是颅骨早闭所造成,特别是矢状缝早闭,会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被称为舟状畸形的头颅,即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

                *宝宝囟门过小时,要定期测量头围,即观察在满月前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每个月或每两个月都应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并与正常的宝宝做比较,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落后。

                *如果宝宝头围的发育尚且正常,并在随访后的3-4个月后还能继续保持,即使囟门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2008-09-10 22: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