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多动症儿童入睡难的问题?

      pic of user:liujunli8358

      liujunli8358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多动症儿童入睡难的问题?

      我儿子今年六岁,身体瘦小,除睡觉外他总是精力充沛地动个不停,后被医院诊断为冲动型多动症,每晚入睡相当难,我家同时睡觉,有时我都睡了一小觉醒来,他还自己玩呢,大夫让他每天八点半睡觉,我们每天八点就上床,但想八点半就睡着是困难的,在网上看到多动症的孩子吃镇静剂是不好的,但他这样能否小剂量的在晚睡前用一点,如罗通定片(据说是一种纯中药提炼的助眠药,没有什么副作用。)因为他现在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白天听课难,已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此问题亟待解决。希望有经验者或专业人士回答

        avatar of abcd120

        abcd120

        历史

         

        许多孩子爱活动,家长就怀疑自己的孩子得了多动症,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诊断多动症呢?儿童多动症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据国外报道,其患病率为5%~10%,男孩多于女孩。





        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





        (1) 活动过多,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2) 异乎寻常的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无抵御环境干扰的意志力量。


        (3) 情绪不稳,多冲动行为,做事不考虑后果,任性而行。


        (4) 行为不良,好打架斗殴,爱发脾气,横行霸道,不服管教。


        (5) 学习困难,成绩低劣。智力发育虽基本正常,但学不进去,有厌学情绪。





        儿童多动症患儿在婴幼儿期就有异常表现,如易兴奋、喂养较困难,不易养成大小便定时的习惯。以后活动增多,动作不协调,尤其是精细动作差,注意力不持久,行为无目的,情绪易冲动并缺乏控制能力。入学后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话多,小动作多,常常违反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一般。多数患儿到青春期其症状明显减轻,少数患儿在成年后还留有性格上的缺陷。过去由于对此病缺乏认识,常把这类有严重行为障碍的儿童视为调皮捣蛋、桀骜不驯,一味批评惩罚,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家长与子女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对抗。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迄今无定论。一般认为环境因素如产前、产时和产后的轻微脑损伤为最主要的原因;也有人认为与遗传、脑外伤、神经代谢异常、中毒等因素有关;还有人认为与教育方式不当、精神紧张及不良的家庭社会环境影响有一定关系。





        1. 治疗:如果早期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即应及时给予适当的行为指导并予以治疗, 预 后还是较好的。目前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行为治疗:主要是训练儿童采用合适的认知活动,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其次是通过特定训练程序,减少儿童过多活动并纠正不良行为。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行为指导,儿童行为趋向良好时应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对患儿进行教育,要改善方式,循循善诱,切忌粗暴批评、讽刺打骂等损害儿童自尊心的不良做法。





        (2) 饮食治疗:在食物中尽量免用某些人工色素调味品、防腐剂和水杨酸酯等。酌加咖啡因,配合兴奋剂的治疗,可增加疗效。





        (3) 药物治疗:用药前要进行详细的生理和神经系统检查,查明病因。儿童行为障碍由先天体质缺陷引起的,应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





        a. 兴奋剂:如右旋苯异丙胺和利他林。用药1~2周后,有显著疗效;





        b. 安定剂:如氯丙嗪和硫利达嗪,在兴奋剂治疗无效时可采用;





        c. 大量服用维生素,对改善多动症儿童的行为有一定效果。


        行为疗法是利用学习原理来纠正孩子的不适宜行为的一种方法。当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适宜行为时,就及时给予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改进。并求巩固;而当有些不适宜行为出现时,就要加以漠视或暂时剥夺他们的一些权利,这样就会促使这些行为逐渐消失。如教师把患儿在上课时间内屁股扭动的次数记下来,倘使减少了,就加以表扬,并且每天给家长带一份报告去,扭动次数减少了,家长就根据报告给予奖励。而奖励的办法可根据各家的具体条件确定,如准许其晚上看电视,或假日去动物园,或奖励给玩具等


        行为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特有的技巧。但是,我们也不要把它看得太神奇,可以把它搞得简单化、通俗化一些。下面介绍几种对多动症患儿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





        (1)阳性强化法





        可用于多动症、行为问题患儿和学习困难的儿童。当多动症患儿出现一些良好的行为或比以前有进步的行为时,例如做作业时注意力比以前集中,小动作比以前减少,作业中错误率降低,不再说谎等,根据情况可分别给予表扬、鼓励或奖励,这样做可以使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发展,这叫阳性强化。





        奖赏在阳性强化的行为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奖赏要得法,不一定都要物质奖励,可以采用:





        1)社会性奖赏: 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奖赏,很容易实行。如果多动症患儿做对了某些事情,父母可以对他微笑、点头赞许、鼓励、表扬等,让孩子逐渐懂得和理解这种社会性奖赏。在社会性奖赏的作用下,促使他们保持和增加某些良好的行为。





        2)活动性奖赏: 孩子的活动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孩子所喜欢的,如看电视、玩游戏机等;另一类是他们不喜欢的,如做作业、背书等。但每位多动症患儿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活动各不相同,父母必须弄清楚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一般让喜欢的活动(活动性奖赏)紧跟在不喜欢的活动(需要加强的行为)的后面,连续出现,多次反复后,孩子对不喜欢的活动也会逐渐自觉地去做。如:先做作业,作业完成后看电视半小时或玩游戏机半小时,多次重复后,孩子对做作业就会变得自觉起来。





        3)一般奖赏: 包括钱、好分数、奖状、代替物等,这种奖赏的优点是可以兑换,范围大,灵活性大,但这种奖赏必须能兑换成其他奖赏时才能起作用,否则会失去效益。例如孩子因学习进步得到五角星,若不能将几个五角星兑换成其他奖品,则日久后五角星就会失去奖赏的价值。





        有位多动症患儿,因为按时交了作业,对他进行了阳性强化法,以后,不仅一直按时完成作业,而且课堂纪律也有了进步,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这说明阳性强化疗法的结果逐步排斥了不良行为,可以间接地矫治不良行为。





        (2)阴性强化疗法(消退法)





        对多动症患儿的某些行为,采用不予理睬的方法,使之逐渐消退(消退法常与阳性强化疗法同时采用,效果很好)。采用消退法时,重要的是寻找不良行为的加强因素是什么,并予以撤除,从而减少这种不良行为的发生。要有思想准备的是,消退疗法开始时,不良行为反而恶化,情绪反应也非常激烈。此时父母必须坚持,不能妥协,只有这样才能收效。例如有位一年级的多动症患儿,声称写字有时手太酸,不肯写,一定要母亲扶着写,否则不写。母亲为了让孩子写字,天天扶着孩子的手做作业。母亲的依从,强化了孩子不肯写字的不良行为,治疗开始时,母亲不是采?;写不写由你"的方法,而是对儿子说明一定要写字,否则明天交不出作业你自己负责,今天我是不会再扶着你的手写字了。于是母亲走出门外。儿子在房内就是不写字,后来大哭大叫要母亲帮,母亲不理,儿子哭得更凶。当天作业未完成,第二天被老师批评。连续几天,儿子哭后就去自己做作业,母亲给予奖赏,要人扶着写字的不良行为也就逐渐消除。


        (3)矫枉过正法





        这是对多动症患儿的不良行为采用一种非肉体惩罚的惩罚疗法。因为没有肉体上不适感,所以较少引起反感,容易取得合作。采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减少不良行为,而且可以帮助患儿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矫枉过正法的方法之一是恢复原状性的矫枉过正法,此法要求患儿对于自己的不良行为给环境带来的不好后果亲自动手给予恢复原状,还要求比以前安排得更好一些。例如一名多动症患儿用粉笔在家中墙上乱涂,母亲要求他先把墙上的污迹擦掉,然后把桌椅排好,抹干净,把粉笔收藏好。这样做,不仅使他认识错误,纠正错误,还能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法与阳性强化合用,收效好。





        (4)静坐疗法





        多动症患儿,往往显得兴奋性过高,常因此出现"人来疯"或无法自拔的过度兴奋,以及由此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为了避免产生过度兴奋的现象,父母不要为孩子提供兴奋性较高的游戏如打电子游戏机,看武打电视片等。应该多为孩子安排一些较文静的活动,如下棋、画图、制作航模、看书等。除此以外,家长还可安排时间,每天与孩子一起静坐2~3次。静坐的时间可从5分钟到15分钟,根据年龄及具体情况不同而作不同安排,还可根据情况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时间。静坐的方法是父母与孩子面对面而坐,不言不语,不思不想,不东看西看,双手放在膝上,相对而坐,坚持得好,可给表扬。这对多动症的不宁行为的矫正很有帮助。但父母要有耐心和恒心。





        (5)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是从美国、香港、台湾等地引进到北京又转来郑州的一种特殊训练,用于有多动症及学习技能障碍的儿童。有理论证明,认为这两种疾病的患儿,常有协调不佳,共济失灵,感觉过分敏感,因此表现为四肢动作笨拙不灵,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协调不好,跳绳、拍皮球时双脚双手配合失灵。注意力容易分散。实践证明,系统训练可以改善以上状态,帮助患儿减少多动,增强注意,提高学习能力。但感统训练需有特殊设备,固定场所,不是每位多动症患儿都有条件参加的,因此可以选择其中若干项目在家中进行训练。有哪些项目呢?有拍皮球、跳绳、踢毽子,俯在地上对着墙推球,沿着地上直线来回跳跃等。所有项目加起来共进行30分钟,每天一次,可以起到类似感统训练的作用


        儿童多动症的发症与食物中含有水杨酸盐类、加入的调品、大量食用富含酷氨酸食品、依用受铅污染的食品,以及饮食中缺换等均有密切关系。这就为对多动症进行饮食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多动症进行饮食治疗,可采用下列办法:





        (1)不吃含水杨酸盐类多的食物。有些食物,如番茄、苹果、橘子和杏子等含甲基水杨酸盐类较多,就不要给多动症患儿吃。





        (2)限用某些调味品。科学家研究发现,限制患儿食用胡椒油等调油等调味品和酒石黄等食用色素后,大多数患儿的多动症状消失。恢复吃含这些色素食品和调品后,患儿的多动症状又重新出现。因此家长要注意,不要在患儿的饮食中加胡椒油等调味品和用酒石黄着色的食物等。





        (3)不吃含酷氨酸食品。让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以保护孩子消化道的正常功能。不要给患儿吃含酷氨酸的挂面、含酷氨酸的糕点以及乳类、乳制品等富含酷氨酸的食品等。





        (4)不使用含铅的食器。不要给多动症患儿使用含铅的食器,不让患儿吃可能受铅污染的食物和含铅量高的食物,如贝类、大红虾、向日葵、莴苣、甘蓝、皮蛋、爆米花,在冶炼厂周围种植的蔬菜、以及含酒精的饮料等。





        (5)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如适当进食红肉和动物肝脏,以增加铁和其他营养素的摄入。


        http://special.fh21.com.cn/ill/ddz/zl/20060328/16083790.shtml


        国内外专家对多动症的认识虽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是,初期并不为人们所重视。直到50年后,文献报道才日渐增多,继而采用药物治疗,有的取得不俗疗效。但是,世界各国专家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和判断并不完全统一,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学述论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专家也开始关注儿童多动症问题,起步虽晚,却取得了重要突破。国内一些专家认为,多动症儿童的一些症状主要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意志和毅力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也就是个性或性格的问题。在深入研究儿童多动症的病因病理的同时,我国医学专家也在临床治疗和观察上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并进一步认识到儿童多动症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轻微脑组织损害;


        2.遗传因素;


        3.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


        4.与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


        5.家庭环境不良及教育方法,此外,环境污染以及铅污染(如含铅玩具)或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铁、锌)等也是导致本病的原因。





        随着工业的日渐发展,污染也随之接踵而来,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是铅中毒。铅中毒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在人体内长期蓄积,可以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抑制小儿免疫功能,使小儿易患病(如感冒、肺炎、肝炎等)。同时,可对儿童中枢神经造成伤害,使其表现为烦躁不安、冷淡、嗜睡等,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等多动症的一些表现。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铅的接触是多方面的,有资料表明,婴幼儿每天通过吸吮自己的手指可食入尘土0.1-0.5g,而尘土中即富含大量的铅;用食品袋盛装食品时,食品上的印刷字、绘画的彩色油墨亦含有大量的铅;油漆、陶瓷用品、生活器皿上的绘画亦含有铅;含铅量过多的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等。此外,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污染也是儿童铅中毒的罪魁祸首,都与多动症有明显的关系。





        人们注意到了铅是必须禁止进入人体的物质,但锌却是人体内必不可缺的微量元素之一,锌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的吸收、伤口愈合、智力发育都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铁也是机体的重要营养元素,新生儿约为75mg/kg,每日需要量6-16mg,铁缺乏可引起贫血,造成各脏器的供血不足,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从而引发儿童多动症。





        蔬菜和肉类含有大量铁元素,有的多动症儿童偏食,不愿吃肉和蔬菜,所以极易引起本病的发生。因此,多动症儿童有必要多吃一些含铁、锌的食品,有利于抵制多动症的发生。





        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本病的内因,加之后天失调、产伤以及教育不当等皆可导致本病。一般认为,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如能及早发现,加强教育,改善生活环境,有些病人可不用药物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青春期,活动过多会逐渐减少,即使还有一些注意力涣散和情绪不稳,也不致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但对那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必须服用药物或配合其他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有可能发展成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或形成“成人多动症”,甚至转变为其他精神疾患。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精神状态,是阴阳保持对立统一协调的结果,反之则易引起疾病。“阴亏阳躁”,神不宁、志无恒、情无常、性急躁,系由动静变化有所失制,阴静不足,阴不制阳,而阳动有余,阴阳失调所致,主要涉及心、肝、脾、肾四脏。在弄清多动症病机特点之后,治疗强调调整阴阳平衡,从肾入手,突出“少年治肾”这一原则,以治肾为本,兼以平肝、清心、健脾、安神益智、祛痰化瘀、标本同治,调整内脏机能,平衡阴阳,消除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阴静阳躁”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两者充盛和谐,相辅相诚,则机体调节功能(如动与静,兴奋与抑制,亢进与减退等),协调而无病。小儿脏腑娇嫩,生机旺盛,有“纯阳”之称,由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常常有精、津、液等物质的不足,所以小儿常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生理特点,阴不足则阳有余,阴亏不能制阳,阳失制约则出现兴奋不宁,多动不安,烦躁易怒等症,这种阳动有余的表现,并非阳气独盛,而是阴静不足所致。不足为虚,有余为实,多动症患儿多表现为神态涣散、健忘、动作迟缓、粗钝笨拙、有时尿频或遗尿等特点,脉象偏细,所以多动症儿童实质为本虚,标实。首都儿科研究所专家在大量临床观察治疗中摸清该病症机理特点,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专家们经过多年实践研制出“益肾静神颗粒”,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多动症儿童都有心理障碍存在、他们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困难、易受外界不良影响和引诱、成绩下降、行为不能自控,对待他们应该严格管理,即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过份宠爱,更不能动不动就打、骂。多些鼓励,少些批评,耐心辅导.根据他们实际情况,不要过高的要求,要关心他们正确交友、做家长也要在各方面提高素质及修养,做好榜样,戒除恶习,生活要有规律,也要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切忌发怒打骂,要和孩子谈心,沟通心灵,多倾听他们的陈诉,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加以启发诱导.做教师对待多症儿童特别要关心爱护,不应歧视和厌烦,对他们不能自控行为及学习时的小动作应加以理解,多加督促及鼓励,特别是老师对课堂上做小动作的多动症儿童不能训诉为调皮,故意捣乱的而加予惩罚,这是不应该的。总而言之,不管家长、老师都应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处罚要慎重,多和他们交心.使他们感到关心和温暖,表扬他们每个小小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医治。

        由于工作繁忙,很多父母没有时间管教孩子,于是一日三餐,尤其是晚餐,往往成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时机,美其名曰“餐桌教子”。



        但有关专家提醒, “餐桌教子”不可取。餐桌是全家团圆、感情汇聚的欢乐地,父母若将进餐时间当作教孩子的课堂,将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在全国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吃饭时挨过父母批评。



        专家指出吃饭时训子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和吸收,甚至导致胃病。容易导致孩子厌食。孩子受到训斥后,边吃边哭很容易在抽泣时将食物吞咽到气管里去,引起强烈的呛咳,甚至呼吸受阻,危及生命。此外还会造成孩子心理压抑、情绪低落,使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影响感情。

        错误观点一:入园、入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别让孩子呆在家里,长期跟着妈妈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这种说法不对,那些被送到托儿所的日托的孩子,更极易发生反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他们过分活跃,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做事笨拙,心情浮躁。



        错误观点二:学前教育并不妨碍妈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至少有四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表明,那些入托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与妈妈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太稳定,这种母子之间的稳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小与妈妈关系密切的孩子,一般来讲,要喜欢交往,在处理问题时,不畏缩、不犹豫、更自信、更有技巧,能够寻求帮助,忍受挫折。所以,很明显,孩子由妈妈一手养大并没有什么不好。



        错误观点三:妈妈上班幸福,孩子入托也幸福



        这种错误观点认为,妈妈被禁锢在家里,不能工作是不幸的。但是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工作的妈妈,尤其是那些孩子被送托的妈妈,与那些呆在家里看孩子的妈妈相比,心情更紧张,更不幸。似乎有这样一种相关性,就是妈妈工作的小时数越多,孩子的IQ下降的越多。最近在英国和法国所进行的几次调查表明,有80%的妈妈愿意在家里带孩子而不愿意去上班;75%的儿童愿意在家玩而不愿意入托。不幸的是,现在家庭的财政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妈妈去上班挣钱,这对妈妈和儿童来说都是不利的。



        错误观点四:最好是政府为那些愿意入托的孩子办高质量的育儿机构,使孩子受到良好学前教育



        这种想法是不实际的。目前就有很多出色的学前教育机构,设施很好、工作人员与儿童的的比例很高、职员也很敬业,但就是达不到那种比较高的学前教育水平。其实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较简单办法,就是设法让家庭的财政压力降下来,使那些愿意在家里带孩子的妈妈,能够如愿,家庭经济生活不受影响。

        在儿童心理门诊,常遇见孤独症的孩子被家长误以为是多动症前来咨询。孤独症的孩子可以出现一些类似多动的行为,但和多动症却有很大的不同。



        儿童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时期的一种严重的全面发育障碍,常起病于3岁以前,主要临床表现为:



        一、社会交际障碍:这些儿童突出表现为对父母无感情,当父母离去时无依恋的情感,父母回来无愉快的表示,把他抱起时身体不知贴近人,受到伤害也不知向父母寻求安慰;他们非常孤独,不会与小朋友交往,不参加小朋友的游戏,常常独自一个人玩耍。



        二、言语发展障碍:有的儿童表现为沉默少语,喜欢用手势或叫喊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有的常常自顾自地说话,不管对方听不听、回答不回答;他们常常用词不当,以致使人不知所云,有的甚至不会用你我他等代词。



        三、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这种儿童常墨守成规,反对对生活习惯作任何变动;他们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游戏不感兴趣,而对一些不是玩具的东西例如锅盖、热水瓶、电插头、车轮、砖头、光滑的墙面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他们经常来回踱步、转圈、反复蹦跳、摇摆头部,甚至有自伤行为,如以头撞墙、咬手等。



        这些儿童多有智力低下,但有的在某些方面却具有特殊的能力,如对路线、数字、地名、人名、日期等有超常的记忆,很快即能掌握电子琴、钢琴弹奏等。



        他们在体格发育方面一般都正常,常规的体格检查也不会发现异常的体征,因此这些孩子常不会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以致得不到早期发现和鉴别。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遗传、脑损伤等引起的脑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家系中有同样疾病、精神发育迟滞、言语发育迟缓及精神病者比一般人群发病率要高。孤独症的治疗,主要靠特殊培训教育,且愈早发现,愈早干预训练,效果愈好。近年南京、长沙、北京等地均成立了孤独儿童训练中心,将这些孩子集中起来训练,或有专职的心理医生定期指导家长开展家庭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有父母反映我们家的孩子比较顽皮,活动太多,是否患有多动症呢?下面就是对多动症的快速鉴别法

        一、 注意力是否集中
        多动症儿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包括看电视、电影、连环画等,正常多动儿童能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而且讨厌别人的干涉。

        二、 活动是否有目的性
        多动症儿童的行动常没有明确目的,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一点小事应喊叫哭闹,脾气暴燥,做事易冲动而不顾后果,而正常多动的儿童做事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胡乱吵闹。

        三、 学习是否困难
        多动症儿童一般表现为:文字书写潦草难认,分不清左右、颜色、地点的方向,把词、、 句子念错或念倒,如上海读成海上,思路不严密,注意力不集中。而正常儿童没有上述症状,可以集中思想完成某件事。
        另外,我们为父母们提供目前常用的一种量表--康纲氏儿童多动症评定量表,用它来进行评定和鉴别。

        项目 程度
        无(0分) 有一点(1分) 较多(2分) 很多(3分)
        1 动个不停
        2 容易兴奋或冲动
        3 打扰其他小孩
        4 做事有头无尾
        5 坐不住
        6 注意力只能短暂集中,易随环境转移
        7 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
        8 好大声叫喊
        9 情绪改变快
        10 脾气暴躁,有不可预料的行为

        注:可按数字级别判定症状,逐次打钩,然后将每次得分累加成总分,总分在15分以上者,应怀疑有多动症,要尽快查明原因,以便及早治疗。
        1)要提倡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配偶的选择要注意对方是否有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2)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3)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机会,应提倡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所占比例较高。

        (4)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禁用药物,禁用烟酒,避免中毒、外伤及物理因素的影响。

        (5)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度过童年,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

        (7)尽量避免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2008-09-18 11:24:4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虽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还是很感谢

          avatar of HHma

          HHma

          历史

          多动症要靠药物治疗的。没有彻底治愈的。

          2008-09-18 11:24:07

            avatar of   苗苗

            苗苗

            历史

            让他玩的很累是不是会睡到比较早比较安稳呢,试试看那

            2008-09-18 1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