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妈☆
问答历史
|
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4--6周时,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象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医学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马牙”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它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有的婴儿因营养不良,“马牙”不能及时脱落,这也没多大妨碍,不需要医治。
有些人不知道“马牙”的来历,以为是一种病,拿针去挑,或用布去擦,这都是很危险的,因为婴儿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粘膜下血管丰富,而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针挑和布擦损伤了口腔粘膜,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发生口腔炎或凳骨髓炎,甚至发生败血症,危及婴儿生命,如果“马牙”过大,影响婴儿吸奶,可用2%红汞消毒,用消毒针挑破“马牙”,放出内容物,即可愈合。
在新生儿口腔的两颊部,各有一个隆起的脂肪垫,欲称“螳螂嘴”。这两块脂肪垫能增加婴儿吸奶的力量,切忌用刀去割以免引起感染。
在新生儿的牙龈上,有时会看到一些淡黄色凸直的米粒大小颗粒,俗称“马牙”。“马牙”的出现不是异常现象,它的产生是由于粘膜液腺管阻塞、上皮细胞堆积而形成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几个星期后就会自行消失。
一般来讲“马牙”的存在不会妨碍吃奶,更不会影响日后乳牙的萌出。因此“马牙”千万不能用针挑刀割或用粗布擦拭。因为婴儿时期口腔粘膜极为柔嫩,比较干燥,易受破损,细菌极易由损伤的粘膜处侵入,发生感染。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如影响宝宝吃奶,应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