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营养  > 宝宝不肯吃饭怎么办?

      pic of user:luckie_123

      luckie_123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宝宝不肯吃饭怎么办?

      我的宝宝现在一岁一了,只有十五斤重,就是不肯吃饭,总是等喝奶,我们现在喝的是雅培的小安素,很多方法都试过了,老人家说这是肝火重,脾气暴躁,厌食,凉茶也喝过了,开胃茶也喝过了,还是这样,很烦恼哦!请教一下,有没有办法解决,谢谢!

        avatar of HHma

        HHma

        历史

         

        厌食症是以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要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引起厌食症的原因很多,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消化不良及长期便秘等都是厌食症的潜在原因。小儿性情变化,长期摄取低盐饮食均可导致食欲低下。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吃浓甜油腻食物过多,吃零食,生活不规律均为本病的原因。其调理方法如下:

        一、西医:对厌食治疗,包括治疗原发病和恢复消化功能两方面:首先寻找原因,做必要的检查,发现结核、肝炎等慢性病,针对该病积极治疗,同时改善消化功能,以促进食欲。另外还要注意小儿情绪变化和不良习惯,并给予纠正。

        帮助消化,促进食欲,西药可用:

        ①胃蛋白酶合剂:2岁以下每次2.5~5毫升;2岁以上每次5~10毫升,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②乳酶生:5岁以下每次0.1~0.3克;5岁以上每次0.3~0.6克,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③多酶片(含胃蛋白酶、胃淀粉酶、胰酶等):5岁以下1次半片;5岁以上1次1片,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二:中医:从中医理论看,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引起厌食的直接原因是脾胃功能失调,而饮食停止,脾湿及脾胃虚弱都可影响脾胃运动功能,出现食欲减退。总的可分为虚症、实症两类。厌食症的常见类型和辩证用药分述如下:

        乳食积滞。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小儿哺乳进食应该有时有节,如果饮食不节制,或父母缺乏喂养知识,片面追求营养价值,忽略小儿的消化能力,当乳食超过消化能力时,就会造成乳食积滞,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吐出不消化乳块或食物,烦躁哭闹,腹部胀满,手、脚心热,舌苔厚腻,脉滑等,用消食导滞法治疗:霍香5~10克、陈皮5~10克、鸡内金4~6克、焦三仙10~15克、连翘5~10克、六神曲4~6克、炒枳壳3~6克、知母3~6克。

        在上述症状基础上,出现两颊发红,口渴喜欢喝水,尿色发黄,大便干燥等,是滞热偏盛,胃肠不足,可用:陈皮10克、知母5克、胡黄连3克、生地10克、石斛10克、竹片5克、焦四仙20克、煎水温服。

        中成药可用:香桔丹,百寿丹,至宝锭,小儿化食丸等每次0.5~1丸,日服两次。

        1.脾湿型:暑天多见。暑天湿盛,小儿感受暑湿之邪,湿邪困阻中焦,影响脾胃运化,湿邪也由人体内部产生叫内湿,脾湿的主要表现:脸色黄白,疲乏无力,不思饮食,小便不利或尿色混浊,舌苔白腻,脉缓。用健脾燥湿法治疗。可用:霍香10克、白扁豆10克、生薏米10克、白寇仁10克、白术10克、姜半夏6克、茯苓10克、厚朴6克,水煎温服即可。

        2.脾胃虚弱:由于久病久泻损伤脾胃,或由于喂养不当,过食生冷油腻损伤脾胃功能所致。可见:面色苍黄,消瘦,肌肉松软,好卧懒动,精神发呆,经常腹泻,舌质淡、少苔,脉细弱。用健脾益胃法治疗。可用:党参6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连肉10克、陈皮10克、神曲6克、炒谷稻芽各6克,水煎温服即可。

        中成药:启脾丸,小儿健脾丸每次服0.5~1丸,日服2次

        2008-10-07 14:52:5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亲亲皓然

          亲亲皓然

          历史

          妈妈有给宝宝去检查过身体吗?宝宝如果贫血,缺锌都会厌食,不喜欢吃饭的。最好带宝宝去验个血吧,对症下药!

          2008-10-07 14:46:33

            avatar of HHma

            HHma

            历史

            不要简单地以为宝宝食欲不好就是厌食,医学上对宝宝厌食症的诊断是有标准的:
            (1)厌食时间:6个月以上(含6个月)。

            (2)食量:蛋白质、热能的摄入量不足供给标准的70%~75%;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供给标准的5%;3岁以下宝宝每天谷类食物摄取量不足50克。

            (3)生长发育:身高、体重均低于同年龄人正常平均水(遗传因素除外);厌食期间身高、体重未增加。

            (4)味觉敏锐度降低,舌菌状乳头肥大或萎缩。

            (5)一般的厌食时间应持续2周以上。

            由此可见,很多宝宝的饮食问题不能认为是“厌食”,更谈不上患了“厌食症

            2008-10-07 14:52:21

              avatar of 糖炒栗子

              糖炒栗子

              历史

              妈妈在宝宝的饮食上多变化花样,可以用骨头汤给宝宝熬饭,也可以用肉末之类的给宝宝做饭吃,要记得加少许的盐,如果没有味道宝宝也是不爱吃的。
              除了饭和粥之外,还可以给宝宝吃肉丸子,要多给宝宝吃蔬菜

              2008-10-07 15:30:59

                avatar of baby85230121

                baby85230121

                历史

                如果宝宝总是厌食,常见的原因有: 1、婴儿时期未能及时添加辅食:在婴儿4_—6个月辅食添加的关键时期,没有按月龄逐渐给宝宝添加辅食,缺乏适宜的锻炼,使宝宝的咀嚼吞咽能力落后于同龄儿童。现在急于添加辅食,使宝宝一时无法适应。 2、饮食习惯不良:宝宝挑食、偏食,或餐前零食过多。或是在宝宝添加断奶食品期间,发现宝宝爱吃的食物就一任多吃,使之产生厌烦;也可能是在宝宝不想吃的时候强给硬塞,使宝宝产生逆反。 3、维生素B、微量元素锌缺乏: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的缺乏可引起宝宝味觉功能和胃粘膜消化功能的降低,使宝宝没有食欲和消化能力减弱。 4、疾病原因:营养性贫血、佝偻症、慢性消化道疾病、肝炎等都可引起厌食。 5、 其他因素:喂养不当、夏季酷暑、宝宝哭闹、过于兴奋、活动过度等。 家长应分析下原因,如果是宝宝是生病引起的厌食,应尽早带宝宝就医,以便对症治疗。如果不是生病的原因,应调整宝宝的进食、活动、睡眠尽量有规律,适当增加活动量,减少零食、饮料的摄入。另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些调整消化功能的药物,如益生菌类或健脾合胃的中药,在孩子食欲不太好的时期一定要注意喂养的方法不要出现太大的偏差,如强迫吃、哄骗着喂或进食时分散孩子注意力,如看电视、边吃边玩追着喂等。这种方式会使孩子的进食过程出现恶性循环,不利于消化液分泌和营养的吸收。
                西兰花炒猪肝

                原料: 猪肝100克,西兰花200克,绍酒5克,酱油3克,葱段5克,姜末2克,精盐、味精、生粉适量。

                制法: 猪肝洗净后切成小片,放入碗内,加精盐、味精、绍酒、酱油拌匀,再拌入生粉拌匀备用。将西兰花洗净切成小块,用滚水氽熟,沥干水备用。 武火烧锅下油,爆香葱姜,放入猪肝,炒至将熟时,倒入西兰花,加入盐、味精,对好口味,翻炒匀透,浇上少许熟油,装盘即成。

                点评: 该菜式色泽嫩绿,鲜香爽口,含各种营养素比较丰富,特别是含铁、钙较高。西兰花是绿色蔬菜中的佳品。

                番茄青椒炒蛋

                原料:鸡蛋2只,番茄100克,青椒100克,葱花5克,麻油5克,精盐、味精少许。

                制法:将鸡蛋打在碗内打散,番茄和青椒分别切小块备用。将锅放火上,加入少许油烧热后,投入葱花煸香,倒入鸡蛋炒至熟透时盛出。锅内再加少许油放火上烧热,倒入番茄和青椒稍炒一会儿,再放入炒熟的鸡蛋,并加入精盐、味精,调好口味,翻炒匀透后淋上麻油,装盘即成。

                点评: 该菜式色泽鲜明,香嫩爽口,含矿物质及维生素比较丰富,可作为小儿经常食用的菜肴。

                雪菇肉粒汤

                原料: 雪耳3克,湿冬菇10克,瘦猪肉20克,鸡蛋1只,番茄30克,绍酒、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 将雪耳用冷水浸开,再用开水浸泡,然后剪去根部杂质,剪成小块,瘦猪肉切粒,用湿生粉拌匀,番茄切粒。冬菇洗净切粒,鸡蛋打匀待用。起锅放油,溅酒,放汤(或水)200克,然后放冬菇、雪耳、番茄、味精,烧开片刻,放上肉粒,待肉粒熟时加蛋浆搅匀即成。

                点评: 该菜式色泽清雅,鲜香味美。具有滋润、开胃的功能

                2008-10-07 15: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