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十万火急58天的婴儿感冒!

      pic of user:langlangyu

      langlangyu

      历史

      悬赏:200分

      回答:8

      十万火急58天的婴儿感冒!

      我家宝宝前几天鼻塞,竖抱起来的时候呼吸时喉咙里有呼哧呼哧的声音,到医院医生说感冒了还有些缺钙,开了艾畅,五维萄钙,还有一种消炎的抗生素,吃了三四天了也不见有效果,反而鼻塞更重了,好像宝宝火气也上来了,老是口干,真是着急呀,怎么办?他还太小,药也不能总吃吧?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秋冬交替的时节,宝宝很容易生病,许多父母总抱怨——稍不加注意宝宝的鼻子就塞住了,真叫人防不胜防。宝宝鼻塞后,呼吸不畅,难过得直吵闹,影响到他的吃、玩、睡,真是麻烦啊!

        专家表示:鼻腔是小宝宝呼吸的主要通道,能润湿及过滤吸进的空气,维护身体健康。但宝宝呼吸不畅了,不能总以为他感冒了,这里我们介绍最能引起鼻塞的五种疾病,并给出针对性的防止方法,供父母参考。

        感冒鼻塞

        表现:

        鼻塞流涕,鼻翼两侧微红,有的伴有发热。

        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十分完善,鼻黏膜嫩弱,呼吸道抵御能力差,容易感冒。随后鼻黏膜发生急性水肿,引起鼻塞。

        防治对策:

        1.宝宝出生后半月左右,开始适量补充鱼肝油;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A,可喂些肝泥、胡萝卜泥、菜泥,增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2.使用空调时,室内与室外温度不可反差太大,宝宝房间以28~30摄氏度左右为宜。

        3.用温湿毛巾放在宝宝的鼻部进行热敷(不能太烫),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

        急性鼻窦炎鼻塞

        表现:

        除了有鼻塞、流脓鼻涕、张口呼吸等鼻部症状外,较重的还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

        宝宝反复上感可累及鼻窦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阻塞窦口引起急性鼻窦炎。

        防治对策:

        1.若宝宝患了上感,应积极进行治疗。

        2.一旦得了急性鼻窦炎,及时带宝宝到耳鼻喉科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素,以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3.宝宝鼻塞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0.5%麻黄素呋喃西林滴剂,在吃奶前10~15分钟每侧鼻孔滴一滴,一般几分钟就能够起作用。但麻黄素对小宝宝有副作用,不适宜过多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萎缩性鼻炎,影响鼻的嗅觉灵敏度。

        4.宝宝脓鼻涕多时,可请医生做置换疗法,将鼻窦中的脓性分泌物清除出来。

        鼻痂阻塞

        表现:

        鼻痂粘附于鼻腔外口或深处,阻塞狭窄的鼻道。

        鼻黏膜每天都会有正常量的分泌物,由于宝宝不会擤鼻涕,妈妈没不及时给宝宝清除鼻腔里边的分泌物,会使分泌物积存在鼻道,时间久了,积聚的分泌物会干燥变硬而形成鼻痂。

        防治对策:

        1.及时为宝宝清除鼻腔分泌物,如较多,可使用吸鼻器吸除。

        2.清除鼻痂时忌用手抠宝宝的鼻子,以免损伤嫩弱的鼻腔黏膜,引起出血和感染。

        正确方法:如果鼻痂堵在鼻孔口,可用消毒小棉签轻轻将其卷除。如果鼻垢在鼻腔较深处,可先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母乳往鼻孔内滴1~2滴,让鼻痂慢慢湿润软化,然后轻轻挤压鼻翼,促使鼻痂逐渐松脱,再用消毒小棉签将鼻痂卷除。

        异物堵塞

        表现:

        绝大多数为一侧鼻腔堵塞,通气不畅;若继发感染,黏液逐渐变为脓性;如果异物停留过久,可使鼻黏膜糜烂,长出肉芽,流出血性鼻涕,发出臭味。

        两三岁的宝宝好奇心强,有时玩一些小石头、小积木块、小哨子、扣子、小橡皮头、瓶盖、纸团,爱把这些小东西往鼻子里边塞;有时会边吃葵花籽、花生米、炒豆、果仁边把这些东西塞入鼻腔。因宝宝的鼻腔小,这些东西塞进去,自己就取不出来,也不敢对爸妈说,过后又忘记了,异物便留在鼻腔内。有的宝宝患有鼻前庭湿疹,因刺痒,就用塞东西摩擦来缓解瘙痒。

        防治对策:

        1.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往鼻子里乱塞东西,一旦塞了要及时告诉爸妈,及早取出异物。

        2.爸妈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一旦发现宝宝有一侧发生鼻堵现象,或不明原因的流脓鼻涕、有臭味时,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过敏性鼻炎鼻塞

        表现:

        鼻塞明显,喷嚏多,常流涕。

        过敏性鼻炎分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一年到头都可发病,多由真菌、尘螨、昆虫的分泌物、动物皮毛等引起。

        防治对策:

        1.避免宝宝接触尘土、螨虫、真菌、动物皮毛、羽毛等过敏原。如不用羽绒枕头、羽绒被和席梦思床垫;不要让宝宝亲近猫、狗、鸟等宠物。在花粉播散的季节,不带宝宝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能随便采摘和闻花草。

        2.居室里经常带湿除尘,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不给宝宝吃辛辣食物、烹炸食品及海鲜,不滥喝饮料;多吃新鲜蔬果,多喝白开水。

        4.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养成用冷水洗脸洗手的好习惯,提高身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有利于防病。

        5.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全身和局部抗过敏药物治疗。


        最好是食疗,宝宝缺铁应该多吃瘦肉 肝 蛋黄 动物血 绿色蔬菜及豆类,动物性食物以及花生中都含有丰富的锌,4个月的宝宝这些都能吃了,就是要煮烂些,煮熟透,由细到粗,有淡到浓,由一种到多种。

        由于宝宝从出生到1岁生长发育特别快,这样新陈代谢也很快,故如不注意体内会缺钙铁锌,如何给宝宝正确补钙,什么钙宝宝最易吸收:
        1、药物钙:需含碳酸钙成分的钙最好,在补钙的同时需服维生素A+D浓缩鱼甘油滴剂。0-6个月宝宝的每日钙量为400毫克;6个月-1岁的宝宝日需要量是600毫克。
        2、辅食补钙:牛奶、蛋黄、鱼泥、虾泥、紫菜、海带汤、豆浆等,
        3、辅食补锌:肝泥、瘦肉末、鸡、鸭、鹅、肉泥、鱼泥、蘑菇、贝类等;药物可服葡萄糖酸锌,硫酸锌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辅食补铁:多吃蔬菜、西红柿、油菜、芹菜等,杏、桃、李子、橘子、大枣、瘦肉、蛋黄、动物肝脏、肾脏等,由于食物中的铁质不易吸收。故需同时服用维生素E。

        首先,要明确宝宝是否缺乏营养素。对缺钙的孩子最好先了解他的饮食情况,是否缺乏鱼肝油(维生素D),含钙较多的食品如牛奶等是否摄入得足量?宝宝有贫血现象,不是马上补铁,而要先排除是不是地中海贫血(一种先天性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是不是缺铁性贫血,是不是炎症引起的,或者是铅中毒导致的。现在食品极其丰富,含铁食物也很多,如果宝宝是缺铁性贫血,完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从食物中获取。

        其次,各种营养素吸收有其特异性。给宝宝补充营养,要抓住不同营养素的吸收规律才能见效。钙的吸收主要在近端小肠,是一个需要能量的主动吸收过程,而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当饮食中含钙较低或机体对钙的需求增加时,肠道会立即活跃起来,主动吸收钙。钙的吸收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钙的吸收率越高。铁的吸收也在近端小肠。铁吸收的特点是受三种反馈机制的影响,间歇性,小剂量补铁,再加点维生素C和B2,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设法排除营养素吸收的干扰因素。不同营养素进入体内,机体吸收时,可能会互相干扰,所以要提高营养素的吸收效率,应该设法排除营养素在吸收时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过去认为高磷食物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丢失,所以先进的配方奶粉大都调整了钙磷比例,使之有利于钙的贮留。无机铁和无机锌之间有较强的竞争作用,互有干扰吸收作用。钙、铁、锌都是以二价离子状态被吸收的,肠道吸收时它们之间会互相竞争,最好不要同时服用。

        另外,在补充钙、铁营养素时,还要注意避免有些饮食和药物因素的影响。如含草酸和植酸多的蔬菜会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膳食纤维,乙醇(酒类),四环素、肝素等药物干扰钙吸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也不利于钙的吸收。蛋黄中的卵黄高磷蛋白干扰铁吸收;茶和咖啡含有多酚类物质,不利于铁的吸收;抗酸药物会中和胃酸,有碍于铁的吸收

        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钙?
        宝宝对钙的需求是随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的。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1年修订的推荐每日膳食中钙的供给量是:
        *.1~6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需要约300毫克,人工喂养的宝宝约400毫克。
        *.7~12个月:每天需要约500~600毫克。
        *.1~3岁:每天需要约600~800毫克。

        如何知道宝宝是否摄入了足够的钙
        建议你给宝宝做一段时间的饮食日记,计算他每天钙的摄入量,时间久了,你的心里就有数了。对于袋装食品,你可以看包装上的成分表,如果含钙是40%,那此袋食品钙的摄入量就以400毫克计。但如果是散装食品,计算钙的含量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你也可以上网或查询有关的教科书,一般都会有标注。将查询的钙摄入量相加,如果低于宝宝每天钙的所需量,就证明宝宝每天补充的钙是不足的。

        如何发现宝宝缺钙了
        宝宝缺钙时,最先出现的症状是颅骨软、囟门大,压颅骨有触乒乓球的感觉。严重缺钙时,可出现胸骨突起如鸡胸,下肢因长时间站立造成"O"形腿或"X"腿。除骨骼的变化外,还可出现夜汗多、睡眠不安稳、乳牙萌出延迟、枕部形成枕秃等表现。
        董医师的建议:宝宝是否缺钙,不能仅根据上述表现来判定,但如果宝宝出现这些表现应引起家长注意。最准确的方法是到医院监测钙的含量,如膳食钙的测定、血清钙的测定、尿钙的测定及骨矿密度的测定等。

        预防宝宝缺钙的加减乘除法
        加——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
        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钙的需要量比成人多,因此,应给宝宝补充足够的钙。母乳是天然补钙剂,其中钙和磷的比例最适于宝宝吸收,所以我们提倡母乳喂养宝宝。处于哺乳期的妈妈应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这样可以提高母乳的含钙量,间接给宝宝补钙。对于已添加辅食的宝宝,牛奶和奶制品是补钙的最佳选择,因为奶制品是目前被公认的含钙质最丰富的食品,而且吸收率也很高。另外,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也含有少量的钙,坚果和海产品也是钙源丰富的食物,同时还含有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减——维生素D不可过量补充

        维生素D具有生物活性,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因此在给宝宝补钙的同时,应适量补充维生素D。但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D并不是营养品,不可过量补充,如果宝宝过量服用维生素D,会使体内维生素D蓄积过多,出现中毒的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和消瘦等。董医师建议父母: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给宝宝科学地补充维生素D。

        乘——晒太阳能够帮助补钙
        宝宝皮肤内储存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光化学作用可转化为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利用。而且经过阳光照射体内合成的维生素D是最安全的,不会导致维生素D过量。但父母们应注意,在炎热的夏季不要晒伤宝宝。

        除——科学食用抑制钙吸收的食物
        有些蔬菜如菠菜、竹笋、苋菜、毛豆、茭白、洋葱、草头等,含有草酸盐,它可以和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影响钙质的吸收。所以 在烹调这些蔬菜前,应先在沸水中烫一下,除去其中的草酸。
        钙剂不应与油脂类食物同食,因为脂肪进食过多时,消化后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容易与钙结合,使钙的吸收减少,所以应避免宝宝摄入过多的脂肪。
        膳食纤维摄入过多时,其中的成分与钙结合也会降低钙的吸收,因此不提倡宝宝吃较多的粗杂粮。
        补钙应注意的那些问题

        * 补钙不能被广告牵着鼻子走。有段时间钙剂产品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宣传全民补钙,导致人们补钙跟着广告走。实际上,有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了一些不实之词,夸大效果。研究表明,各种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40%左右,与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或以上显然是有很大出入的。对待这些,需要在购买钙品时有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跟随广告走。

        * 简单的测试不能确定是否缺钙。其实缺钙的意思是非常笼统、含糊不清的。医学上并无“缺钙”这一名词,只有表现缺钙的具体疾病如佝偻病、低钙血症、骨质疏松症等,而造成这些疾病的因素不仅是补钙不足,还有其他复杂因素。因此,单用一种仪器的简单测试不能确定宝宝是否缺钙。最近一项长达7年的研究认为钙片和维生素D对治疗骨质疏松不但作用甚微,甚至还有引发肾结石的潜在危险。可见缺钙的诊断是复杂的,补钙更不可随意而行。

        * 补钙产品要注意质量。目前补钙产品不计其数,常人难以选择,医生也难以适从。妈妈们在选择产品时,不能认为卖得越贵,含钙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补钙品宣称“沉积好、吸收快”、有的宣称“颗粒小”,甚至还推出了“原子钙”、“纳米钙”,让人们觉得钙越细小越易吸收。实际上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和钙产品的颗粒大小无关,关键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专家提醒:直接从骨骼、牡蛎等含钙丰富的物质中提取的钙制剂,可能会有铅、砷等有毒物质的污染,一定要选购有国家检验认可的药字号制剂安全产品。

        儿童易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并且发病率较高,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饮食习惯不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大约在10%~40%之间。儿童缺铁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疲劳,面色苍白,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贫血诊断比较容易,化验血常规结合病史和体检就可初步确定诊断,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由于铁剂对胃肠道粘膜具有一定剌激作用,小儿多不用片剂,而服用糖浆,配合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疗程通常需3个月左右,以补足储备铁。临床上很多孩子治疗1个月后症状显著好转,父母就擅自停药,结果容易导致复发。因此,即使症状好转,也要继续补充铁剂,同时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改善膳食结构,多增加富含铁的精肉、动物血等食物,必要时进行驱虫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铁剂具有较强的副作用,如果孩子不存在贫血或缺铁的情况,千万别把铁剂当作补药服用,擅自购买补血铁制剂给儿童食用,如有贫血应请医生诊治,严格遵照医嘱合理用药,否则不仅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导致铁中毒。预防应该从日常的膳食结构和饮食搭配着手,避免偏食、挑食。

        锌对促进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增强体质非常重要。缺锌可引起食欲减退、异食癖(例如吃土、吃墙皮等)、免疫功能减低;严重缺锌可导致认知行为改变,影响智力发展。但如果大量补锌,又会导致高锌血症,甚至锌中毒,同样危害健康。因此,如果孩子存在上述的缺锌症状,父母怀疑孩子可能缺锌,可以到正规医院进行血清锌水平测定,得到确诊后根据缺锌的程度,一般可先采用食补的方法,多吃海产品、肉类、动物肝脏、禽蛋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等锌制剂进行适当补充治疗,疗程通常在2~3个月。父母切勿盲目给孩子补充锌制剂,尤其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制剂是不科学的。

        对锌缺乏症的实验室诊断,最好采用火焰法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分析儿童血清中的锌含量,而化验头发锌经常受到被检者头发生长速度、环境污染、发样洗涤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往往不准确;而目前许多医院开展的取末梢血测一滴血测定的全血微量元素的方法同样不够准确。所以,诊断锌缺乏症应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如厌食、异食、生长发育落后等,结合实验室血清锌的测定。

        服用锌制剂时,应当与其他元素制剂分开服用,以免相互竞争转运蛋白,抑制吸收。比如钙制剂会影响锌的吸收,而锌不大会影响钙的吸收,早晚吃钙,中午吃锌,应间隔3小时以上。




        补充......................................................

        含锌的食物。含锌量最高的食物首推牡蛎肉,其他如牛肉、牛奶、鸡肉、鸡肝、蛋黄、贝类、花生、谷类、豆类、马铃薯、蔬菜、红糖等都含有一定量的锌。


        食物中奶及奶制品含钙量较丰富,而且吸收率也较高,蔬菜和豆类含钙亦较高,但是由于受草酸、柿物酸等的干扰而使钙吸收率减低。常见食物含钙量:每100克食物如下;大米9~14毫克、小米29毫克、面粉38毫克、黄豆367毫克、绿豆80毫克、豆腐277毫克、毛豆100毫克、黄豆芽68毫克、大白菜41毫克、小白菜163毫克、油莱140毫克、芹菜160毫克、黄瓜19毫克、大头莱357毫克、芹菜300毫克、海带1177毫克、柑桔56毫克、苹果11毫克、草莓32毫克、香蕉9毫克、人乳34毫克、牛乳120毫克、羊乳140毫克、鸡蛋55毫克、鱼类24—43毫克。人乳虽然含钙量低,但由于钙磷比例适宜,吸收率高,故人乳喂养者很少发生低钙血症。


        动物性食物中含铁量最高的是猪肝,其次为鱼、瘦猪肉、牛肉、羊肉等。在植物性食物中,以大豆的含量为最高。新鲜蔬菜的含铁量较高的依次是菲菜、荠菜、芹菜等,果类中桃子、香蕉、核桃、红枣含铁量也较多。其它食物中黑木耳含铁量也相当高,海带、紫菜、香菇等也不小。人乳与牛乳中含铁量都很低。

        在上述食物中,动物性食物和大豆不仅含铁量高,而且铁吸收率很高。食物中含铁量与铁的吸收率并不一定成正比,如蛋黄中含铁量较高,但因为蛋黄中铁常与磷的有机物结合,故吸收率降低。母乳中含铁量虽低,而铁的吸收率高。食物的搭配对铁的吸收也有很大影响,如蔬菜、谷类中含有草酸、植物酸,因此与这些食物同时吃时抑制铁的吸收,食物与维生素C同时吃时,能促进铁的吸收。

        家长应该选一些即含铁量丰富,又为铁吸收率高的食物,同时注意食物间的搭配,这样防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效果才最好。


        由于宝宝从出生到1岁生长发育特别快,这样新陈代谢也很快,故如不注意体内会缺钙铁锌,如何给宝宝正确补钙,什么钙宝宝最易吸收:

        1、药物钙:需含碳酸钙成分的钙最好,在补钙的同时需服维生素A+D浓缩鱼甘油滴剂。0-6个月宝宝的每日钙量为400毫克;6个月-1岁的宝宝日需要量是600毫克。

        2、辅食补钙:牛奶、蛋黄、鱼泥、虾泥、紫菜、海带汤、豆浆等,

        3、辅食补锌:肝泥、瘦肉末、鸡、鸭、鹅、肉泥、鱼泥、蘑菇、贝类等;药物可服葡萄糖酸锌,硫酸锌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辅食补铁:多吃蔬菜、西红柿、油菜、芹菜等,杏、桃、李子、橘子、大枣、瘦肉、蛋黄、动物肝脏、肾脏等,由于食物中的铁质不易吸收。故需同时服用维生素E。



        首先,要明确宝宝是否缺乏营养素。对缺钙的孩子最好先了解他的饮食情况,是否缺乏鱼肝油(维生素D),含钙较多的食品如牛奶等是否摄入得足量?宝宝有贫血现象,不是马上补铁,而要先排除是不是地中海贫血(一种先天性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是不是缺铁性贫血,是不是炎症引起的,或者是铅中毒导致的。现在食品极其丰富,含铁食物也很多,如果宝宝是缺铁性贫血,完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从食物中获取。



        其次,各种营养素吸收有其特异性。给宝宝补充营养,要抓住不同营养素的吸收规律才能见效。钙的吸收主要在近端小肠,是一个需要能量的主动吸收过程,而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当饮食中含钙较低或机体对钙的需求增加时,肠道会立即活跃起来,主动吸收钙。钙的吸收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钙的吸收率越高。铁的吸收也在近端小肠。铁吸收的特点是受三种反馈机制的影响,间歇性,小剂量补铁,再加点维生素C和B2,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设法排除营养素吸收的干扰因素。不同营养素进入体内,机体吸收时,可能会互相干扰,所以要提高营养素的吸收效率,应该设法排除营养素在吸收时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过去认为高磷食物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丢失,所以先进的配方奶粉大都调整了钙磷比例,使之有利于钙的贮留。无机铁和无机锌之间有较强的竞争作用,互有干扰吸收作用。钙、铁、锌都是以二价离子状态被吸收的,肠道吸收时它们之间会互相竞争,最好不要同时服用。



        另外,在补充钙、铁营养素时,还要注意避免有些饮食和药物因素的影响。如含草酸和植酸多的蔬菜会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膳食纤维,乙醇(酒类),四环素、肝素等药物干扰钙吸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也不利于钙的吸收。蛋黄中的卵黄高磷蛋白干扰铁吸收;茶和咖啡含有多酚类物质,不利于铁的吸收;抗酸药物会中和胃酸,有碍于铁的吸收



        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钙?

        宝宝对钙的需求是随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的。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1年修订的推荐每日膳食中钙的供给量是:

        *.1~6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需要约300毫克,人工喂养的宝宝约400毫克。

        *.7~12个月:每天需要约500~600毫克。

        *.1~3岁:每天需要约600~800毫克。



        如何知道宝宝是否摄入了足够的钙

        建议你给宝宝做一段时间的饮食日记,计算他每天钙的摄入量,时间久了,你的心里就有数了。对于袋装食品,你可以看包装上的成分表,如果含钙是40%,那此袋食品钙的摄入量就以400毫克计。但如果是散装食品,计算钙的含量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你也可以上网或查询有关的教科书,一般都会有标注。将查询的钙摄入量相加,如果低于宝宝每天钙的所需量,就证明宝宝每天补充的钙是不足的。



        如何发现宝宝缺钙了

        宝宝缺钙时,最先出现的症状是颅骨软、囟门大,压颅骨有触乒乓球的感觉。严重缺钙时,可出现胸骨突起如鸡胸,下肢因长时间站立造成"O"形腿或"X"腿。除骨骼的变化外,还可出现夜汗多、睡眠不安稳、乳牙萌出延迟、枕部形成枕秃等表现。

        董医师的建议:宝宝是否缺钙,不能仅根据上述表现来判定,但如果宝宝出现这些表现应引起家长注意。最准确的方法是到医院监测钙的含量,如膳食钙的测定、血清钙的测定、尿钙的测定及骨矿密度的测定等。



        预防宝宝缺钙的加减乘除法

        加——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

        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钙的需要量比成人多,因此,应给宝宝补充足够的钙。母乳是天然补钙剂,其中钙和磷的比例最适于宝宝吸收,所以我们提倡母乳喂养宝宝。处于哺乳期的妈妈应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这样可以提高母乳的含钙量,间接给宝宝补钙。对于已添加辅食的宝宝,牛奶和奶制品是补钙的最佳选择,因为奶制品是目前被公认的含钙质最丰富的食品,而且吸收率也很高。另外,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也含有少量的钙,坚果和海产品也是钙源丰富的食物,同时还含有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减——维生素D不可过量补充



        维生素D具有生物活性,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因此在给宝宝补钙的同时,应适量补充维生素D。但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D并不是营养品,不可过量补充,如果宝宝过量服用维生素D,会使体内维生素D蓄积过多,出现中毒的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和消瘦等。董医师建议父母: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给宝宝科学地补充维生素D。



        乘——晒太阳能够帮助补钙

        宝宝皮肤内储存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光化学作用可转化为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利用。而且经过阳光照射体内合成的维生素D是最安全的,不会导致维生素D过量。但父母们应注意,在炎热的夏季不要晒伤宝宝。



        除——科学食用抑制钙吸收的食物

        有些蔬菜如菠菜、竹笋、苋菜、毛豆、茭白、洋葱、草头等,含有草酸盐,它可以和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影响钙质的吸收。所以 在烹调这些蔬菜前,应先在沸水中烫一下,除去其中的草酸。

        钙剂不应与油脂类食物同食,因为脂肪进食过多时,消化后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容易与钙结合,使钙的吸收减少,所以应避免宝宝摄入过多的脂肪。

        膳食纤维摄入过多时,其中的成分与钙结合也会降低钙的吸收,因此不提倡宝宝吃较多的粗杂粮。

        补钙应注意的那些问题



        * 补钙不能被广告牵着鼻子走。有段时间钙剂产品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宣传全民补钙,导致人们补钙跟着广告走。实际上,有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了一些不实之词,夸大效果。研究表明,各种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40%左右,与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或以上显然是有很大出入的。对待这些,需要在购买钙品时有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跟随广告走。



        * 简单的测试不能确定是否缺钙。其实缺钙的意思是非常笼统、含糊不清的。医学上并无“缺钙”这一名词,只有表现缺钙的具体疾病如佝偻病、低钙血症、骨质疏松症等,而造成这些疾病的因素不仅是补钙不足,还有其他复杂因素。因此,单用一种仪器的简单测试不能确定宝宝是否缺钙。最近一项长达7年的研究认为钙片和维生素D对治疗骨质疏松不但作用甚微,甚至还有引发肾结石的潜在危险。可见缺钙的诊断是复杂的,补钙更不可随意而行。



        * 补钙产品要注意质量。目前补钙产品不计其数,常人难以选择,医生也难以适从。妈妈们在选择产品时,不能认为卖得越贵,含钙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补钙品宣称“沉积好、吸收快”、有的宣称“颗粒小”,甚至还推出了“原子钙”、“纳米钙”,让人们觉得钙越细小越易吸收。实际上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和钙产品的颗粒大小无关,关键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专家提醒:直接从骨骼、牡蛎等含钙丰富的物质中提取的钙制剂,可能会有铅、砷等有毒物质的污染,一定要选购有国家检验认可的药字号制剂安全产品。



        儿童易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并且发病率较高,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饮食习惯不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大约在10%~40%之间。儿童缺铁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疲劳,面色苍白,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贫血诊断比较容易,化验血常规结合病史和体检就可初步确定诊断,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由于铁剂对胃肠道粘膜具有一定剌激作用,小儿多不用片剂,而服用糖浆,配合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疗程通常需3个月左右,以补足储备铁。临床上很多孩子治疗1个月后症状显著好转,父母就擅自停药,结果容易导致复发。因此,即使症状好转,也要继续补充铁剂,同时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改善膳食结构,多增加富含铁的精肉、动物血等食物,必要时进行驱虫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铁剂具有较强的副作用,如果孩子不存在贫血或缺铁的情况,千万别把铁剂当作补药服用,擅自购买补血铁制剂给儿童食用,如有贫血应请医生诊治,严格遵照医嘱合理用药,否则不仅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导致铁中毒。预防应该从日常的膳食结构和饮食搭配着手,避免偏食、挑食。



        锌对促进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增强体质非常重要。缺锌可引起食欲减退、异食癖(例如吃土、吃墙皮等)、免疫功能减低;严重缺锌可导致认知行为改变,影响智力发展。但如果大量补锌,又会导致高锌血症,甚至锌中毒,同样危害健康。因此,如果孩子存在上述的缺锌症状,父母怀疑孩子可能缺锌,可以到正规医院进行血清锌水平测定,得到确诊后根据缺锌的程度,一般可先采用食补的方法,多吃海产品、肉类、动物肝脏、禽蛋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等锌制剂进行适当补充治疗,疗程通常在2~3个月。父母切勿盲目给孩子补充锌制剂,尤其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制剂是不科学的。



        对锌缺乏症的实验室诊断,最好采用火焰法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分析儿童血清中的锌含量,而化验头发锌经常受到被检者头发生长速度、环境污染、发样洗涤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往往不准确;而目前许多医院开展的取末梢血测一滴血测定的全血微量元素的方法同样不够准确。所以,诊断锌缺乏症应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如厌食、异食、生长发育落后等,结合实验室血清锌的测定。



        服用锌制剂时,应当与其他元素制剂分开服用,以免相互竞争转运蛋白,抑制吸收。比如钙制剂会影响锌的吸收,而锌不大会影响钙的吸收,早晚吃钙,中午吃锌,应间隔3小时以上。









        补充......................................................



        含锌的食物。含锌量最高的食物首推牡蛎肉,其他如牛肉、牛奶、鸡肉、鸡肝、蛋黄、贝类、花生、谷类、豆类、马铃薯、蔬菜、红糖等都含有一定量的锌。





        食物中奶及奶制品含钙量较丰富,而且吸收率也较高,蔬菜和豆类含钙亦较高,但是由于受草酸、柿物酸等的干扰而使钙吸收率减低。常见食物含钙量:每100克食物如下;大米9~14毫克、小米29毫克、面粉38毫克、黄豆367毫克、绿豆80毫克、豆腐277毫克、毛豆100毫克、黄豆芽68毫克、大白菜41毫克、小白菜163毫克、油莱140毫克、芹菜160毫克、黄瓜19毫克、大头莱357毫克、芹菜300毫克、海带1177毫克、柑桔56毫克、苹果11毫克、草莓32毫克、香蕉9毫克、人乳34毫克、牛乳120毫克、羊乳140毫克、鸡蛋55毫克、鱼类24—43毫克。人乳虽然含钙量低,但由于钙磷比例适宜,吸收率高,故人乳喂养者很少发生低钙血症。





        动物性食物中含铁量最高的是猪肝,其次为鱼、瘦猪肉、牛肉、羊肉等。在植物性食物中,以大豆的含量为最高。新鲜蔬菜的含铁量较高的依次是菲菜、荠菜、芹菜等,果类中桃子、香蕉、核桃、红枣含铁量也较多。其它食物中黑木耳含铁量也相当高,海带、紫菜、香菇等也不小。人乳与牛乳中含铁量都很低。



        在上述食物中,动物性食物和大豆不仅含铁量高,而且铁吸收率很高。食物中含铁量与铁的吸收率并不一定成正比,如蛋黄中含铁量较高,但因为蛋黄中铁常与磷的有机物结合,故吸收率降低。母乳中含铁量虽低,而铁的吸收率高。食物的搭配对铁的吸收也有很大影响,如蔬菜、谷类中含有草酸、植物酸,因此与这些食物同时吃时抑制铁的吸收,食物与维生素C同时吃时,能促进铁的吸收。



        家长应该选一些即含铁量丰富,又为铁吸收率高的食物,同时注意食物间的搭配,这样防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效果才最好。

        2008-10-09 11:28:5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这个我要试试,每次给宝宝清鼻痂,手都想发颤,担心伤到他,他也不乐意让掏。

          avatar of xiang2088

          xiang2088

          历史

          再去医院看看,或换一家

          2008-10-09 10:51:42

            avatar of xiaobao2008218

            xiaobao2008218

            历史

            不要急,我家宝宝十几天的时候也感冒过.抗生素少吃,对宝宝不好.你去大医院看看

            2008-10-09 10:52:39

              avatar of changwu77

              changwu77

              历史

              我的宝宝和你说的情况差不多,可是他不是感冒,鼻塞是因为上火了,还有漾奶的的原因。喉咙里也有声音,可是那是我给宝宝喂母乳,而我吃的盐重了点,他的喉咙里就会有声音。不知道你的宝宝是不是和我的情况一样,你可以观察一下。这么小的宝宝吃药是有点心疼。

              2008-10-09 10:53:42

                avatar of f8k11000324

                f8k11000324

                历史

                宝宝鼻子堵才导致他火气大!我家宝宝就是这样,只要鼻子通了,她就会开心得多!我家是用土方子,拿一根很细的吸管,往宝宝鼻子里吹一点香油,过一段时间,宝宝的鼻涕就会自己出来的!!!很有效哟!宝宝不会反感!还有就是多给他喝水!
                不用担心,我去医院复查的时候问过好多家长,大多数宝宝都会这样的,因为现在宝宝身体中缺钙,抵抗力各方面都还很弱,嗓子中会发出声音,是因为喉骨很软(这是我问过医生的),所以及时补钙,宝宝长大些就会好的!

                2008-10-09 11:02:06

                  avatar of dudu15

                  dudu15

                  历史

                  如果仅仅是感冒,不要吃消炎药。你试试猴枣散,可以放在奶里吃,中药,效果听好的。我家宝宝就常吃这个

                  2008-10-09 11:08:34

                    avatar of xiahuixia

                    xiahuixia

                    历史

                    喉咙里有呼哧呼哧的,应该是正常的,很多一二个月的宝宝是这样的,到三四个月就好了,我家宝宝以前也是这样的,感冒了多喝点白开水,因为宝宝在半岁以前抵抗力比较好,能不吃药最好不要吃药,吃了药以后就会有依赖性
                    祝宝宝健康快乐

                    2008-10-09 11:22:26

                      avatar of hxldd

                      hxldd

                      历史

                      我宝宝也是流鼻涕35天了,医生说是过敏性鼻炎,可吃药能好两三天又复发,真不知怎办

                      2008-10-09 1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