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2loss
问答历史
|
以往, 人们一致认为小脑只有运动功能, 如维持身体平衡、调解肌张力和协调运动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小脑是有非运动功能, 如认知及语言功能。近20 年来, 许多研究者注意到小脑顶核在脑血流量调节中占重要地位, 小脑顶核电刺激可增加缺血局部大脑血流量, 直接诱导病灶区脑细胞表达- 生长相关蛋白, 提高神经细胞可塑性, 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效果, 对小儿的脑损伤有防治作用。
脑瘫是一种出生前到出生后1 个月内各种因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常伴随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视听障碍等, 一般不能治愈。临床强调早发现、早治疗, 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和减轻残疾, 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 例脑损伤患儿利用小脑电刺激治疗和神经细胞疗法治疗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病例均为2007 年4 月至2008 年3月本院康复训练室脑损伤患儿, 小脑电刺激治疗组20 例, 男14 例, 女6 例, 年龄3 个月至2 岁, 其中痉挛型脑瘫6 例, 迟缓型4 例, 其余为轻度以上障碍,轻度智力低下4 例; 对照组20 例, 男12 例, 女8 例,年龄2 个月至115 岁, 其中痉挛型5 例, 迟缓型3例, 共济失调1 例, 其余为轻度障碍。
2) 治疗方法 ( 1 ) 小脑电刺激治疗组在对照治组疗外增加小脑电刺激治疗, 采用脑循环治疗仪, 主电板置于双耳后乳突处, 选用模式4 , 频率181 ~198, 强度65% ~95% , 每天1 次, 30 min / 次, 连续25天/ 疗程, 连续3 个月。( 2 ) 对照组进行康复功能训练( 主要为Bobath 和Vojta 法等神经生理学疗法) 智力训练, 低频脉冲电治疗, 中频电疗、水疗等, 每天由治疗师康复训练1 次, 此外指导家属家庭功能训练,连续3 个月。
2 结果:
1) 疗效评价 评估采用盲法干预实施者及评估者均为专业训练人员, 由专人负责, 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和丹佛发展筛查测验表对治疗当天和治疗1 月后各评价1 次。显效: 患儿大运动、精粗细动作、适应能力, 语言及社交行为明显改善, 与同龄人正常标准相近、有效: 经治疗后有所好转, 但仍低于正常标准; 无效: 治疗后无变化。
2) 两组评价结果 小脑电刺激治疗组显效5 例,好转14 例, 无效1 例, 治疗组总有效率95% , 对照组显效3 例, 好转13 例, 无效4 例, 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105) 。
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和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和反应, 均未发现明显变化, 除个别患儿在刚接受治疗时哭吵外, 绝大多数患儿能耐受电极处局部轻刺激感, 治疗中无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 个月内发育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基本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 导致大脑传导功能失常。康复治疗可促进脑细胞功能重建的理论基础是中枢神经可塑性理论, 其机制为外周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 诱发潜伏道路和使突触启用。以正确的手法抑制异常与运动模式, 协助产生正常反应,通过反复刺激和训练使其逐步发展正常运动模式,电刺激小脑顶核后缺血性局部脑血流增加, 脑循环改善, 从临床角度说明小脑电刺激有减轻脑瘫儿童脑损害, 改善脑功能的作用, 提示其作为脑瘫儿康复的一种手段, 应当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