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不确定是不是急性胃肠炎

      pic of user:SZ6829600

      爸妈爱猪宝宝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1

      不确定是不是急性胃肠炎

      昨天晚上突然间呕吐两次。搞的床上都是那些吃的东西。带去医院检查。在医院也呕吐啦两次。不过已经没东西吐啦。白细胞是22.3正常的是:4-10.医生就说要住医院。由于担心还是住啦下来。打啦四瓶吊针,没过多久就开始啦个不停。到现在还是啦。啦。啦。。。啦的基本全部是水。今天一天都没吃东西啦。医生说是胃肠炎。

      为什么感觉打完针之后还感觉不到什么效果。反而加深啦。嘴唇和舌头都红啦。又拼命的啦。给他什么都不吃。

      大家能给个意见吗?医生说弄点葡萄糖跟盐水给他,说的很模糊。不是很清楚。正确的应该放多少啊?

      希望大家能给个家庭式的处理方法给我。还有就是我有没有必要继续住院?我感觉住院一点效果都没!看到儿子那样心里真的很酸很酸。。。他精神到现在都很活泼。还有点就是屁股啦的很红。疼的直哭。。。。谁能帮助下我的宝贝儿子啊 !

        avatar of carolbao

        carolbao

        历史

         

        宝妈不用着急,以下是我为你查找的资料,请参考!
        重型腹泻:临床症状复杂,主要表现如下:
        a全身症状:全身一般情况较差,大多数有发热,体温可增至39℃~40℃,少数可高达41℃以上,小儿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萎靡、意识朦胧,甚至昏迷,随着全身症状加剧,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肝、肾等功能失调。
        b消化道症状: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样液体,腹泻频繁,每日大便十几次到几十次,粪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向外溅射,外观为黄绿色、黄色或微黄色,水量多而粪质少。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

        婴幼儿腹泻时常用的混合溶液有下列几种:
        (1)1∶1液:是5%葡萄糖溶液1份与0.9%氯化钠1份的混合溶液,其渗透压约为血浆的一半,即1/2张,适合于对单纯性呕吐和继续丢失液量的液体补充。简便配制方法可用5%葡萄糖500ml加入10%氯化钠溶液20ml即可。
        (2)3∶2∶1液:即3份10%葡萄糖溶液、2份0.9%氯化钠溶液及1份1.87%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溶液的混合溶液。其简单配制方法为:5%葡萄糖溶液500ml加入10%氯化钠溶液15ml及11.2%乳酸钠溶液15ml(5%碳酸氢钠溶液24m),其张力为1/2张。
        (3)3∶4∶2液(有的单位将混合液的顺序变动为4∶3∶2溶液):是3份10%葡萄糖溶液、4份0.9%氯化钠溶液及2份1.87%(1/6克分子)乳酸钠溶液(或1.4%碳酸氢钠溶液)的混合溶液,总份数为9,其中电解质(有渗透压作用的)占6份,所以是6/9张,简化为2/3张(约相当于血浆渗透压的2/3,即2/3张)。主要用于补充以丢失的液体量(即累积损失量)。
        配制方法:先用总份数9除以丢失的液体总量,求出1份是多少毫升,然后用1份的毫升数分别乘以3、4和2,所得乘积即为各种溶液的毫升数。
        例如:一个9kg的小儿,估计已丢失的体液量是体重的10%,则总丢失量为900ml,900ml除以9份,则1份为100ml,那么3份是10%GS,即100ml×3=300ml,依此类推,400ml为生理盐水,200ml为1/6克分子乳酸钠溶液。
        简便配制方法:用5%葡萄糖溶液500ml加10%氯化钠溶液20ml及11.2%乳酸钠溶液20ml(或5%碳酸氢钠33ml)。
        (4)6∶7∶5液(一般称5∶6∶7液):是6份5%~10%葡萄糖溶液、7份0.9%氯化钠溶液及5份1/6克分子乳酸钠溶液的混合液,总份数是18,其中含电解质的占12份,所以是12/18,简化为2/3张,它与4∶3∶2液有相同的张力,所不同的是5∶6∶7液中乳酸钠含量较4∶3∶2液为高,故纠正酸中毒时,以5∶6∶7液为佳,配制方法与4∶3∶2液相似(不含简便配制法)。
        (5)6∶3∶1液:是6份5%葡萄糖溶液、2份0.9%氯化钠溶液及1份1.87%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为1/3张液。
        简便配制方法:用5%葡萄糖500ml,加入10%氯化钠溶液10ml与11.2%乳酸钠溶液9ml(或5%碳酸氢钠溶液16ml)。
        (6)生理维持液:即4份10%葡萄糖溶液,1份0.9%氯化钠溶液,再加10%氯化钾溶液15ml的混合溶液,张力为1/3张。
        (7)3∶1或4∶1溶液:是3份或4份10%葡萄糖溶液与1份0.9%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溶液,总份数是4或5,即为1/4张或1/5张(约相当于血浆渗透压的1/4或1/5)。多作为婴儿时期维持生理需要的维持液。因新生儿肾功能尚不健全,对氯化钠的负荷量较小,故用1/5张溶液为佳。用于新生儿的4∶1溶液亦可称基本液。
        4∶1液的简便配制方法:5%葡萄糖溶液500ml加入10%氯化钠溶液10ml。
        (8)2∶1等张含钠液:即2份0.9%氯化钠溶液与1份1.87%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溶液的混合溶液。
        2∶1等张含钠液简单配制方法:5%葡萄糖溶液500ml加10%氯化钠溶液30ml及11.2%乳酸钠溶液30ml(或5%碳酸氢钠溶液47ml)。

        婴幼儿腹泻脱水时为什么需用混合溶液?
        为纠正脱水、酸中毒,临床常将不同液体按比例配成混合液应用。为什么不能用单一的生理盐水或5%、10%GS液去纠正脱水、酸中毒呢?这是因为严重的婴幼儿腹泻,除丢失碳酸氢钠而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外,还存在着营养失调性(即所谓“饥饿性”)酮中毒及大量电解质和水分的丢失。所以就需要有既能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克服酮中毒,又能补充水分及热卡的混合液。单独用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是达不到上述病理生理要求的。单用生理盐水输液,当氯化钠已经补足而脱水尚未补够时,如继续用生理盐水就会造成盐性利尿,严重者可产生盐中毒。单纯用5%~10%GS输液时,则会造成细胞外低渗状态,于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造成利尿,严重者可出现水中毒,引起神经症状,临床表现为越补液尿越多,道理就在于此。但成人由于肝肾功能健全,脱水病人除可应用混合液外,还可用生理盐水和5%或10%GS溶液交替静点的方法,即输入一瓶500ml的生理盐水,再输一瓶500ml的GS液,纠正酸中毒时把碱性溶液加入GS液瓶内滴注。

        婴幼儿腹泻脱水时静脉补液量如何计算?
        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有明显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
        (1)补液总量: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①累积损失量:指病后(急性脱水)减轻之体重数量,这部分液体最主要。这部分液量可根据脱水程度加以估计,例如中度脱水患儿入院体重为9kg,其累积损失量计算如下:
        按病前体重为100%,患儿脱水时体重减轻平均为病前体重的8%,故现有体重9kg代表病前体重的92%(因100%-8%=92%)。
        设病前体重为X公斤,则:
        X∶9=100%∶92%即X∶9=1∶0.92
        X=(9×1)/0.92=9.77
        故累积损失量=病前体重-入院体重
        =9.77-9
        =0.77(即770ml)
        累积损失量也可按体表面积计算,轻度脱水为1200ml/m,中度脱水为2000mL/m2,极重度脱水为3000ml/m2。
        ②继续损失量:按实际损失补充,一般在禁食条件下为40ml/kg·d,电解质包括钠、氯及碳酸氢离子各40mmol/L。继续损失量也可以用口服补液盐(ORS)补充。
        ③生理需要量:急性期一般可按基础代谢需要量计算,即5%~10%葡萄糖50~60ml/kg·d,钠钾各1~2mmol/kg·d(生理盐水10ml含钠15mmol,10%氯化钾溶液10ml含钾13mmol),或按1500mL/m2体表面积给予糖60~75g/m2体表面积,钠、钾各50~70mmol/m2体表面积。生理需要量也可以用3∶1溶液补充。高渗脱水时,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远段的吸水作用,因而有人认为高渗脱水时,生理需要量宜酌减1/4。
        上述三部分之和即为第一天输液总量。为便于临床应用,一般将上述三项概括为以下数值,可适用于大多数病例。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个别病例必要时再作较详细的计算。

        婴幼儿腹泻脱水时其脱水性质如何区分?
        脱水性质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特征。在脱水时,水和电解质均有丢失,但不同病因引起的脱水,其水和电解质(主要是钠)的丢失比例可不同,因而导致体液渗透压有不同的改变。根据脱水时渗透压的不同,临床将脱水分为等渗性(混合性)脱水、低渗性(缺钠性)脱水和高渗性(缺水性)脱水,其中以等渗性脱水最为常见,其次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最为少见。钠是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所以常用血清钠来判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1)等渗性脱水:水与电解质成比例地丢失,血清钠在130~150mmol/L之间(300~345mg%)。各种病因所致的脱水,其失水和失钠的比例可不同,若其比例相差不大时,通过肾脏调节,可使体液维持在等渗状态,故等渗性脱水较多见。这类脱水主要丢失细胞外液,临床上表现为一般性的脱水症状:如体重减轻,口渴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力减低,前囟及眼窝凹陷,粘膜干燥,心音低钝,唾液和眼泪减少,重者可导致循环障碍与休克。
        (2)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相对多于水的丢水,血钠低于130mmol/L(300mg%)。这类脱水由于腹泻较重,病程较长,粪质钠常丢失极多;又因腹泻期间饮水偏多,输液时单纯用葡萄糖溶液,而给钠溶液较少,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过低,一部分水进入细胞内,血容量明显减少。低渗性脱水多见于吐泻日久不止的营养不良患儿,在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脱水症状较其他两种脱水严重。因口渴不明显,而循环血量却明显减少,故更易发生休克。因脑神经细胞水肿,可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或惊厥。
        (3)高渗性脱水:水的丢失相对比电解质丢失多,血钠超过150mmol/L(345mg%)。这类脱水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较高,细胞内液一部分水转移到细胞外,主要表现为细胞内脱水。如腹泻初起,有发热,喝水少,病后进食未减者,容易引起高渗性脱水。滥用含钠溶液治疗,如口服或注射含钠溶液较多(如单纯用生理盐水补液),也可造成高渗性脱水。在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其脱水体征比其他两种脱水为轻,循环障碍的症状也最轻,但严重脱水时亦可发生休克。由于高渗和细胞内脱水,可使粘膜和皮肤干燥,出现烦渴、高热、烦躁不安、肌张力增高甚至惊厥。严重高渗可使神经细胞脱水、脑实质皱缩、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扩张甚至破裂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亦可发生脑血栓。

        婴幼儿腹泻脱水需静脉补液时,溶液种类如何选择?
        补液时,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比例主要根据脱水性质而定。
        (1)等渗性脱水:此型脱水临床最多见,主要为细胞外脱水,但脱水严重的病例细胞内液亦同时损失。用1∶1液(1份5%葡萄糖溶液,1份0.9%氯化钠溶液)或3∶2∶1液(3份10%葡萄糖溶液,2份0.9%氯化钠溶液,1份1.87%乳酸钠溶液或1.4%碳酸氢钠溶液),即1/2张液体补给(张力指含晶体的电解质溶液,如含钠液的张力)。
        (2)低渗性脱水:用3∶4∶2液(3份10%葡萄糖溶液,4份0.9%氯化钠溶液,2份1.87%乳酸钠溶液或1.4%碳酸氢钠溶液)或6∶7∶5液(一般称5∶6∶7液,6份5%~10%葡萄液,7份0.9%氯化钠溶液,5份1.87%乳酸钠溶液),即2/3张液体补给。
        (3)高渗性脱水:为数较少,用6∶2∶1液(6份5%葡萄糖溶液,2份0.9%氯化钠溶液,1份1.87%乳酸钠溶液或1.4%碳酸氢钠溶液),即1/3张液体补给。高渗性脱水时皮肤弹性及周围循环尚好,脱水容易估计过低,治疗中由于迅速纠正升高的血清钠到正常水平时可引起惊厥,故恢复血清钠不宜过快,应在72小时内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
        若根据临床表现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脱水伴有循环衰竭时,应以生理盐水或血浆10~20ml/kg静脉推注,迅速扩充血容量。由于正常血浆中钠、氯比例为3∶2,故输入的电解质最好用2∶1等张含钠液(即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溶液或1.87%乳酸钠溶液的混合液)。

        2008-10-10 20:00:5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你所说的我看不懂。太专业啦。呵呵。。但是还是很感谢你。现在儿子PP红的想猴子屁股。疼的只叫。。我现在都不知道继续不继续住院啦。。。阿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