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宝宝两个月了,长湿疹怎么办?急……

      pic of user:pzzdy1980

      pzzdy1980

      历史

      悬赏:80分

      回答:7

      宝宝两个月了,长湿疹怎么办?急……

      宝宝差不多从出了满月就长湿疹,感觉是越来越痒,热了或者是哭的时候更厉害。看着她着急的样子真是心疼,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期待中……

      宝宝一直吃母乳。我也尽量注意饮食,没有吃海鲜。不过,热的东西指的是那些东西?脸上的红痘痘最多,特别是眉额部位,还有头上,都结成黄色的硬痂了。大夫说是湿疹,开了药膏,好象也不是太管用。脸上什么都不能抹吗?现在影响的宝宝睡眠都不好……

        avatar of hxf0617

        hxf0617

        历史

         

        湿疹长在哪里呢?如果在脸颊或眉额就是俗称的“奶藓”。我宝宝也长过两次奶藓,当时我都没有给她涂药膏,因为很多药膏都有激素,涂多了会影响发育。后来慢慢会好的,可是宝宝可能就会难受点。但是我觉得值得的,健康第一。后来发现宝宝脖子上红了一块,后来还出水了。迫不得已去看医生,医生说是湿疹,涂了三次艾洛松就好了。你看情况决定吧。

        2008-10-24 20:42:4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了

          avatar of wab2008

          wab2008

          历史

          你宝宝是吃母乳还是奶粉?我宝宝和你情况差不多,我们是喝奶粉的,贝因美的,湿疹一直就没断过,后来给她换了 奶粉就好了,如果你也是喝奶粉的话,给她换个 牌子看看。目前可以用点药膏抹一下,尤卓尔药膏,我宝宝一直在用挺好的,对别的小疙瘩也有效果,家里备一支会有用的。

          2008-10-24 20:40:33

            avatar of chenlingfei2008

            chenlingfei2008

            历史

            不知你家宝宝是不是母乳喂养,如是的话,妈妈的饮食也要注意,不能吃太热的东西,吃海鲜也要观察一下

            2008-10-24 20:41:54

              avatar of nlxym

              nlxym

              历史

              婴儿长湿疹一点也不奇怪 不用太紧张 不要让他经常呆在房间里 家长要带他出去透透风 身上可以让医生开店药水涂抹 脸上千万不要抹 记住不要用奶水给宝宝擦脸 湿疹最忌讳奶水了

              2008-10-24 20:48:12

                avatar of boboyu

                boboyu

                历史

                我BB也长过,后来过来的妈妈们介绍一种药给我, "娥罗纳英H软膏", 日本进口的,药店里有卖, 察了2-3次后就好,而且现在皮肤特好!

                2008-10-24 21:45:05

                  avatar of boya-li

                  boya-li

                  历史

                  两个月前我家宝宝也长过湿疹,在脖子上,因为我家宝宝较胖所有脖子上有两道渠道,全部红红的还有小疙瘩,医生说是潮湿,要注意清洁,买了“莫匹罗星软膏"
                  五天就好了。你可以先涂脖子或其他地方脸上先不要涂,至于头上的黄色的也许是黄疸吧,也就是老人常说的脐屎,经常洗头就好了。
                  【别名】 百多邦;莫匹罗星 【外文名】Mupirocin ointment 【适应症】 用于脓痤疮、疖病、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感染。 【用量用法】 外涂:每日3次,5日内为1疗程。必要时,可重复1疗程,患处可用敷料包扎或覆盖。

                  2008-10-25 01:16:26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通常把婴儿湿疹称为“奶癣”,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婴儿湿疹最早见于2-3个月婴儿,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初期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丘疹、疱疹,很痒,疱疹破损,渗出液流出,干后形成痂皮。皮损常常对称性分布。湿疹有时为干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带脱屑。也可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以后结成痂皮,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婴儿湿疹的预防

                    婴儿湿疹预防很重要。平时小儿内衣应穿松软宽大的棉织品或细软布料,不要穿化纤织物。内、外衣均忌羊毛织物,以及绒线衣衫。最好穿棉花料的夹袄、棉袄、绒布衫等。

                    要密切注意患儿的消化状态,是否对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过敏。母乳喂养的,母亲应避免进食这类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患儿要避免碱性肥皂、化妆品或者香水等物的刺激。发病期间不要作卡介苗或其他预防接种。要避免与单纯疱疹(俗称“热疮”)的患者接触,以免发生疱疹性湿疹。

                    得了婴儿湿疹以后,应采取以下几项治疗措施:

                    1、总的治疗原则是: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合理喂养,精心护理。

                    一般说来,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其次,母亲吃鱼、虾、蟹、鸡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有关,婴儿应改变喂养方法;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间母亲不吃鱼、虾、蟹等食物。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

                    2、常用的内用药有苯海拉明糖浆、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有继发感染时还要加用抗生素。

                    3、外用药要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时,用2%硼酸水溶液或0.1雷佛奴水溶液湿敷,渗液与糜烂消失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湿疹霜、祛湿油、肤轻松霜等。

                    在护理有湿疹的婴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

                    2、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

                    3、母乳喂养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

                    4、婴儿湿疹发作期间不要种牛痘(天花已消失,现已不种牛痘),也不要和有单纯疱疹的人接触,以免发生疱痘。

                    治疗婴儿湿疹,药膳方

                    菊花茶:菊花两钱,开水冲泡饮用,可清热散风解毒。

                    银花茶:银花五钱煎水,加糖适量饮用,可清热解毒、消肿痛、除疮毒。

                    荷叶粥:粳米一两,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取鲜荷叶一张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食时加糖少许,可清暑热、利水湿。

                    薏米粥:薏米一两以常法煮粥,米熟后加入淀粉少许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调匀后食用,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之效。

                    茵陈陈皮茶:茵陈、陈皮各三钱煎水饮用,可加少许糖,有助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燥湿。

                    治疗婴儿湿疹,中药方剂

                    验方一
                    组成:云苓皮4克川萆薢4克土茯苓4克白术2克枳壳2克地肤子2克春砂仁2克。
                    功用:利湿清热为主,且以健脾。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

                    验方二
                    组成: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
                    用法: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
                    功用: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主治:婴幼儿湿疹,症见前额、面部布满丘疹样湿疹,有黄色分泌物渗出,或全身处均散见,指纹紫红,舌润苔薄白。

                    验方三
                    组成:
                    (1)内服方野菊6克银花6克车前草9克生甘草5克地肤子9克白藓皮6克米仁9克茯苓皮9克苍术6克川柏4克生首乌9克干蟾皮4克
                    (2)外洗湿敷方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抗敏。
                    主治:婴儿湿疹,头面部为甚,以水泡、糜烂、渗液为著,瘙痒不宁。

                    异位性皮炎又称特应性皮炎或遗传过敏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具有遗传史,血IgE高,常伴发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慢性复发性、疡痒性、炎症性皮肤病。祖国医学中的“奶癣”及”四弯风”等可能就是本病不同阶段的表现。


                    病理原因: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遗传、免疫和对生理药理介质反应异常有关,环境因素在本病发生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约70%患者家族中有遗传过敏性皮炎、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遗传过敏史。

                    双亲均有遗传过敏史,其子女发生遗传过敏性疾病的机会比双亲中只有一方有遗传过敏史的要高。近来发现染色体11ql3部位的基因与本病的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相关。在免疫异常方面表现为血IgE增高,近来研究指出皮肤朗格汉斯细胞具有高亲和力IgE Fc受体(Fc e RI)。“吸入性”抗原进入遗传过敏性皮炎的皮肤,引起朗格汉斯细胞的活化,释放IL-1β使异位性特异的T辅助细胞亚类TH-2活化而产生IL-4、IL-5等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产生IgE,同时IL-5是人嗜酸性白细胞分化与增生的重要细胞因子。在遗传过敏性皮炎患者中,由环境变应原(屋尘螨,花粉)斑试引起的湿疹样皮肤反应的表现与皮肤迟发相反应(cutaneous late-phase reaction)相似。在皮损中有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故认为IgE介导的“接触性过敏”,在遗传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生理药理学方面,患者白细胞和表皮细胞对β肾上腺素能性激动剂的反应迟钝,所产生的cAMP水平及抑制表皮细胞核分裂功能降低,β肾上腺素能性受体与β兴奋剂亲和力下降,a肾上腺素能性受体比率增高等。此外尚发现单一核细胞内cAMB磷酸二酯酶(PDE)活性增高,从而使cAMP水平下降。

                    临床表现:

                    本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其炎症可由急性到慢性,反复发作,有剧烈瘙痒,病程较长。随着年龄的增长,皮疹的特点也有所改变。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成人期。有些患者各期症状依次发展,但也有的仅有一两个阶段。

                    婴儿期一般发病较早,约60%在生后1~6个月内发病,也有早至出生1周发病的。约90%左右在5岁内发病,超过35岁发病的不足5%。

                    (一)婴儿期临床表现与婴儿湿疹相同,损害部位主要在额、面颊、耳廓、头皮及下颊部,四肢和躯干也可发生。初起为急性红斑,渐渐,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头大的丘疹、丘疱疹及水疱,可密集成片,境界不清。皮疹呈多形性瘙痒著明。搔抓重者可有抓破,渗出浆液及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渗液干后结痂,头皮部可呈黄色脂溢性痂。病情时重时轻,某些食品或环境等因素可使病情加剧,一般常在2岁内逐渐痊愈。

                    (二)儿童期多在婴儿期缓解1~2年后,自4岁左右开始发病,少数自婴儿期延续发生。皮损常累及四肢伸侧或屈侧,常限于(月国)窝及肘窝等处。皮损潮红常比婴儿期为轻,丘疹暗红,渗出较轻,可有抓破。久之,皮疹肥厚呈苔藓样变。少数可呈痒疹样损害,正常皮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散布于四肢伸侧。附近淋巴结可肿大。

                    (三)青年成人期指12岁以后青少年及成人阶段的遗传过敏性皮炎,可从儿童期发展而来或直接发生。皮损常为苔藓样变或呈急性或血急性湿疹样损害,好发于肘窝、(月国)窝、四肢及躯干。除上述症状外,患者常伴全身皮肤干燥,或呈轻度鱼鳞病样改变,手掌纹理粗重,面色常较苍白,眼眶周围轻度色素沉着,呈淡褐色晕。皮肤经钝物刺激后呈白色划痕,冷热刺激、情绪波动、出汗及毛织品接触均易使瘙痒加剧,约60%~70%可伴有支气管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本病的特征可以诊断。

                    ① 婴儿和儿童期皮疹多见于面部及四肢伸侧或肘及(月国)窝,呈红斑、丘疹及渗出等多形性损害;

                    ② 青年和成人的损害常为肢体屈侧或伸侧的苔藓样变皮疹,呈慢性复发性过程;

                    ③ 个人或家庭中的遗传过敏史(哮喘、过敏性鼻炎、遗传过敏性皮炎);

                    ④ 瘙痒剧烈;

                    ⑤ 实验室检查可有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IgE升高。


                    治疗:

                    应特别注意对婴幼儿的防治。

                    1.指导父母除重视药物治疗外,同时应注意观察食物反应,合理避免过敏性食物及保护皮肤,勿过度洗烫,避免过多肥皂刺激及过度搔抓。

                    2.有活动性湿疹损害时,应避免接触单纯疱疹患者,以免继发感染发生疱疹样湿疹(eczema herpetiformis)。

                    3.避免毛织类衣着及其环境激发因子直接接触皮肤。

                    内服和外用疗法,可参见湿疹用药,近来有用干扰素、胸腺素及环胞素A治疗者。有明确变应原如尘螨过敏者,可试用脱敏疗法。
                    宝宝脸上红点有许多种原因,如过敏、湿疹等,建议去医院皮肤科确诊一下,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室温不宜过高,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 去正规医院接受诊治,不能随意用药已免加重病情。 婴儿湿疹有“三怕”: 一怕湿 唾液和吐的奶对口周皮肤有刺激,如果过多用肥皂和水洗对湿疹治疗会产生不利影响。 绝大多数家长每天都要给孩子洗澡,有些妈妈对孩子的小脸一天不知要洗多少次,这样反而对湿疹的治疗不利。 二怕热 大多数妈妈总是怕婴儿冷着、冻着。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使孩子整天汗渍渍的,这样会使瘙痒加重。 三怕消化不良 由于患湿疹的婴儿多是过敏体质,往往对某种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虾等过敏。因此在母乳喂养时,应注意食物中有无引起小儿湿疹加重的因素,及时纠正便秘和腹泻,避免喂养时过饱及不规律。

                    2008-10-25 1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