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六个月孩子大便次数少

      pic of user:heyuxuanmama

      heyuxuanmama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六个月孩子大便次数少

      我孩子六个月了,大便次数少,三天了只大便了一点。屁股上有点小红疙瘩。

        avatar of aobao--2008

        aobao--2008

        历史

         

        婴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其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的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绝大多数的婴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相关推荐•小儿便秘从小纠正•对便秘有什么好的建议?•二个月宝宝便秘•开始吃断奶食品后有点便秘•喂养不当1岁宝宝也会便秘•解除婴儿便秘的方法 如果婴儿饮食太少,消化后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奶中糖量不足,可以便大便干燥。如长期饮食不足,则形成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现顽固性便秘。大便的性质与食物成分有关,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质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则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数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则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稀软;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滑。某些精细食物缺乏渣滓,进食后容易引起便秘。有些小儿生活没有规律,没有按时解大便的习惯,使排便的条件反射难以养成,导致肠管肌肉松驰无力而引起便秘。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肠管功能失调,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可出现便秘症状。
        婴幼儿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质较软,若两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况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情况,就不能认为是一般便秘,应及时送医院检查。幼儿一天一次大便属于正常,但有的小儿两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质软量多,也属正常。小儿发生便秘以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硬刺激肛门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天长日久使小儿惧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这样就使肠子里的粪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状更加严重。
        人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较人工喂养儿少。如果出现便秘,可在人乳喂养的同时加橘子汁、糖或蜂蜜。牛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可酌减牛奶总量,在牛奶内增加糖量至8%--10%,还可以加橘子汁、菠萝汁、枣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肠蠕动。
        目前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便秘已经不多了,主要是营养过剩和食物搭配不当导致的便秘。很多孩子的父母一味地增加孩子的营养,让食物中的蛋白质量很高,而蔬菜相对较少。当今儿童食品工业飞速发展,许多高级的儿童食品都是些精细粮食制品,缺少渣滓,小儿很少吃粗纤维及含渣多的食物,容易导致便秘。
        对婴幼儿来说,合理的食物搭配不仅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而且对便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食物中鱼、肉、蛋与谷物的比例要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让孩子吃一些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食物。要训练小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对于发生便秘的孩子,可用如下几种简便方法:
        1、按摩法:右手四指并拢,在孩子的脐击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2、肥皂条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婴儿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3、咸萝卜条通便法:将萝卜条削成铅笔粗细的条,用盐水浸泡后插入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4、开塞露:将开塞露注入小儿肛门,可以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婴幼儿便秘的治疗偏方
        大黄粉
        药物:大黄适量
        用法:将大黄烘干研末备用。
        用时取10克,加少量酒调成糊状,涂于肚脐部,用纱布固定,再用热水袋热敷10钟,每天1次。

        婴幼儿便秘的治疗
        婴幼儿早期的排泄只是一种生理反射,和大脑无关。一般孩子到了4岁半至5岁,通常已具备排泄能力,他们往往能按规定的时间和地方排便。如果因种种原因而排不出大便,即为便秘。
        便秘根据发生时间的长短为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便秘患儿可口服轻泻剂或应用开塞露1-2次;慢性的则常常需要进行行为干预,包括饮食矫正法和建议排便的条件反射。 1、饮食矫正法 根据小儿年龄和哺喂方式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人乳哺喂的婴儿应鼓励继续哺乳,为了增加肠内发醇过程使大便变软,可给小儿吃加糖的西红柿汁、桔子汁、菜汁等;也可把蜂蜜加在温水中,每天喝60-90毫升。人工喂养的婴儿,由于牛乳中酪蛋白和钙都比母乳多,所以容易引起便秘,因此用增加碳水化合物如糖米粉等增加小儿肠内发酵过程。例如牛乳中糖的浓度可增加至8%,即100毫升奶中加糖8克;也可喂蜂蜜和加糖的桔子汁、西红柿汁等以刺激肠的蠕动。如果上述方法无仍无效,则可将牛乳量酌情减少,增加辅助食品如米粉、麦粉等。对已经吃辅助食品的婴幼儿,如出现便秘时可加用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如菜泥、水果及粥类食品。较大的幼儿则可吃粗谷食品或红薯。
        2、训练孩子排便的条件反射 对于便秘的婴幼儿应当重新训练肠道在正常习惯下的反应能力。具体的方法是:于早饭后给小儿灌肠,然后让小儿立即坐在便盆上,如果小儿没有马上排出大便,也应当让坐10分钟,连续7天后,隔天灌肠一次,再过7天后停止灌肠。也可用一些轻泻剂(在医生的指导下),直至便秘缓解后停止使用。这样均能建立排便的条件反射从而便秘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此外,最好让那些较大的幼儿多参加些体育活动,特别是可以增加腹肌的锻炼,以增强肌力,这样也有助于排便。

        小儿便秘食疗方
        便秘是经常困扰家长的儿童常见病症之一。小儿大便干硬,排便时哭闹费力,次数较常明显 减少,有时2~3天甚至6~7天排便一次,即为便秘。由于小儿肠道功能尚不完善,临床一般 不宜用导泻剂治疗,如果导等,以防引发肠道功能紊乱;而中药又因其味苦,多数婴幼儿不 予配合,所以食疗无疑是一种简便易行之法。临床按便秘的伴随症状不同,将其分为暂时性 便秘和习惯性便秘两种。前者较常见,多因饮食停滞,燥热内结,或热性病后耗伤津液造成 ,治疗宜清热通便;后者多因脾胃虚弱所致,治疗宜健脾运脾,滋润通便。
        1积热便秘 特点是大便干燥,坚硬如羊粪,排便困难,可伴有腹胀痛、口臭、手足心热等 症。治宜清热润肠。
        (1)菜汁汤:鲜菠菜或白菜适量,煮汤饮用。
        (2)萝卜汁:红心萝卜捣成泥状取汁(或榨汁机取汁),白糖适量,共煮2~3分钟,温服。
        (3)松子仁粥:大米100克煮粥,熟前放入松子仁30克,煮至粥成,加糖食用。
        (4)每日早晚空腹食苹果半个~1个。
        (5)番泻鸡蛋汤:番鸡叶5~10克,鸡蛋1个,菠菜少许,食盐、味精适量。将鸡蛋磕入碗中 搅散备用。番泻叶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鸡蛋、菠菜、食盐,煮沸加味精即成。
        (6)黄豆皮100克,水煎服,日3次。
        (7)蜂蜜30~60克,芝麻油10克,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
        2虚证便秘 特点是大便时秘,排便困难,或大便先干后稀,并伴有形体消瘦、倦怠乏力、 食欲不振等症。
        (1)韭菜汁:韭菜叶捣烂取汁1小杯,温开水送服,早晚各1次。
        (2)新鲜土豆去皮切碎,加开水捣烂,用纱布包,绞汁,每日晨起空腹服1~2匙,酌加蜂蜜 同饮,连用半月左右。
        (3)萝卜籽10~20克,炒黄研细粉,加糖,开水冲服,每日分1~2次服。
        (4)黑芝麻15克,捣碎,水煎,空腹食。或黑芝麻10~20克,炒香,打碎,与鸡蛋同煎或夹 入馒头、面包内,日1~2次。
        (5)地瓜煮食。
        (6)黄芪苏麻粥:黄芪10克,苏子50克,火麻仁50克,粳米250克。将黄芪、苏子、火麻仁洗 净,烘干,打成细末,倒入200毫升温水,用力搅匀,待粗粒下沉时,取药汁备用。洗净粳 米,以药汁煮粥。适用于气虚便秘。
        (7)杏仁羹:杏仁10~20克,山药50克,胡桃肉20克,蜂蜜适量。将前三味洗净去皮打碎和 匀,加蜂蜜,加水适量煮沸,频服。
        (8)家庭常备中成药:偏于热积便秘者,可服小儿七珍丹、小儿保赤丸、通便灵等;偏于体 虚者,可备启脾丸、灵菇合剂等。

        2008-10-28 21:01:3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可盈宝宝

          可盈宝宝

          历史

          婴幼儿便秘很常见,多喝水,吃香蕉。或者吃合生元益生菌,这个很好的,便秘,腹泻都能治。不是药,是有益菌。我家宝宝一直在吃。

          2008-10-28 21:57:41

            avatar of 海云

            海云

            历史

            同意可盈妈妈的,在这就吃妈咪爱,调整肠胃的。

            2008-10-28 22:03:15

              avatar of guozilu

              guozilu

              历史

              多给孩子喝开水。

              2008-10-29 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