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玲儿
问答历史
|
没有用的.
婴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其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的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绝大多数的婴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如果婴儿饮食太少,消化后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奶中糖量不足,可以便大便干燥。如长期饮食不足,则形成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现顽固性便秘。大便的性质与食物成分有关,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质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则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数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则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稀软;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滑。某些精细食物缺乏渣滓,进食后容易引起便秘。有些小儿生活没有规律,没有按时解大便的习惯,使排便的条件反射难以养成,导致肠管肌肉松驰无力而引起便秘。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肠管功能失调,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可出现便秘症状。
婴幼儿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质较软,若两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况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情况,就不能认为是一般便秘,应及时送医院检查。幼儿一天一次大便属于正常,但有的小儿两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质软量多,也属正常。小儿发生便秘以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硬刺激肛门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天长日久使小儿惧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这样就使肠子里的粪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状更加严重。
人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较人工喂养儿少。如果出现便秘,可在人乳喂养的同时加橘子汁、糖或蜂蜜。牛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可酌减牛奶总量,在牛奶内增加糖量至8%-10%,还可以加橘子汁、菠萝汁、枣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肠蠕动。
目前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便秘已经不多了,主要是营养过剩和食物搭配不当导致的便秘。很多孩子的父母一味地增加孩子的营养,让食物中的蛋白质量很高,而蔬菜相对较少。当今儿童食品工业飞速发展,许多高级的儿童食品都是些精细粮食制品,缺少渣滓,小儿很少吃粗纤维及含渣多的食物,容易导致便秘。
对婴幼儿来说,合理的食物搭配不仅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而且对便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食物中鱼、肉、蛋与谷物的比例要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让孩子吃一些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食物。要训练小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婴儿便秘除上述最常见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少见原因:如肛周炎症,或因硬实粪块或手指抠挖造成肛裂,使婴儿排便时肛门疼痛难忍,久而造成继发性便秘,这时粪便表面还会带血。此时除软化大便外,还应勤换尿布,清洁肛周,医治皮炎。
另有少见的便秘原因是先天性巨结肠和甲状腺功能不全。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自出生后即有大便不正常,时而数日不排便,时而拉出大量稀便,腹胀严重。因多有营养不良,皮脂菲薄,腹部常见扩张的肠段蠕动。此病必须及时请医生诊治。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又称克汀病或呆小症。患儿除便秘外,还表现为皮肤粗糙,体温低下,少吃懒动;很少啼哭,哭则声如“老鸭叫”;腹胀,面与下肢似肿非肿,面容呆板,舌常外伸。有经验的儿科医生,只要仔细检查多会考虑此病。若上述两病症状尚不明显时,则非做进一步检查不可。此两种病虽说不可不防,但毕竟少见,若经医生排除后,便不必耿耿于怀。但长期便秘者就不能单靠开塞露或食物调节,需要就诊排除可引起便秘的疾病。,
在谈新生儿便秘前,先谈一下新生儿正常的大便情况。绝大多数新生儿于生后24小时内排墨绿色、粘稠的胎粪。开奶后,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较干燥,一天大便1~2次,少数2天一次,均属正常。新生儿便秘首先要想到下列疾病:
1.新生儿巨结肠:出生后有少量胎粪排出,此后即便秘并有呕吐、腹胀,需经灌肠或手指伸入直肠后才有粪便排出,排便后腹胀减轻。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除便秘外,还有严重腹胀、喂养困难、反应迟钝、很少啼哭,经常处于深睡状态,四肢冷、体温低,出生3周后黄疸还未消退。
3.胎粪性肠梗阻:出生后出现呕吐;腹胀和便秘,应及时作X线摄片,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这个孩子患哪一种病,应尽早请医师检查、治疗。
常见病因有:
1.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上课时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4.体格与生理的异常
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5.精神因素
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诊断
应详询病史及大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疼、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体检时应注意检查会阴部,肛门周围,进行肛门指检。注意有否肛门裂、皮肤感染、尿布疹等。如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诊断可明确。
新生儿生后24小时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
便秘是大小宝宝最容易发生的症状,根据医学统计,学龄前的宝宝到小学一、二年级的学龄儿童,都容易有便秘方面的困扰。消化道疾病专家康宏?教授指出,大便形成要靠一定水份和纤维,因此要给宝宝多吃蔬菜和水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长期的便秘会引起继发性的巨结肠并发症。
宝宝便秘另外部份原因是因为感冒所引发的肠胃症状,而这个症状在感冒的妥善治疗后应该就会有所改善。但是,如果家中的小朋友平时就不爱吃青菜,而且饮水量也少时,便秘的症状可能就会持续的发生。
水分是身体不可或缺的一种成份,它可以帮助食物消化、促进肠胃蠕动,也可以调节体温、防止便秘、排除废物等;而蔬菜中富含纤维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并改善便秘现象,因此,适当补充水和蔬菜对宝宝是很重要的。
有一项医疗报导中出现一个病例:一名七岁的病患因腹痛难捱就医治疗,在医师初步听诊及照摄X光片后,发现病因是由于粪便和空气阻碍肠胃道系统所致,他的大肠内堆积了许多没有排出的粪便,且已经压迫到肺部。在给予通肠处置后,堵塞的粪便顺利排出,也解决了小朋友腹痛不适的情况。
婴儿需水量高于成人
水分是身体不可或缺的一种成分,因为水分约占人类体重的70%。水在人体中可以帮助食物消化,促进肠道蠕动,并且协助养分的输送;另外,水也可以调节体温、防止便秘、排除废物、润滑作用,以减少体内器官活动的磨擦等功能。而体内多余的水分,会伴随着身体代谢后,所产生的废物、电解质、药物等由肾脏排出。
蔬菜中富含纤维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纤维质的功能为促进肠胃蠕动,并与水结合成胶状物质,在肠道中增加粪便的体积以产生便意、改善便秘的现象。又因为纤维质本身是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素,热量低因此能降低体重及血糖;另外还能吸附胆酸,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及血脂肪的功效等。至于维生素及矿物质则参与体内的多项代谢作用,并调节各项生理机能。
婴儿比成年人体内含有的水分比例更高(约占体重的75%以上),因此需要更多的水分补充;有些食用母奶的宝宝会出现黄疸的情形,由于喝母奶的宝宝每日吸奶量较不容易计算,所以可以在每次喂食母奶之间,给予开水来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减轻黄疸的症状。而婴儿出生后至满一岁的阶段,因其口腔功能及肠胃道机能尚未发育完整,所食用的食物大多来自液体类或半固状类的食物,含水量较高,对于水分的摄取较不容易出现不足的现象。
水&蔬果皆可改善便秘
当孩子进入幼儿期及学龄期后,此时他们活动量变大、活动时间也较长,身体因为这些活动而流失的水分相对也较多;但其所食用的食物大多以固体类食物为主,故水分的获得必须额外摄取才会足够。这时如果幼儿的饮水量不足,就容易出现便秘、脱水、尿液颜色变深、尿道结石或是肾结石等症状。各年龄层幼儿的水分需求可参考下表:
年 龄
水分需求量(毫升/公斤体重/天)
3天 80-100
10天 125-150
3个月 140-160
6个月 130-155
1岁 120-135
2岁 115-125
6岁 90-100
10岁 70-85
14岁 50-60
蔬菜类的食物本身较无特殊气味,且纤维质含量高,必须经过仔细的咀嚼才好吞咽及消化,也因此造成许多小朋友不喜欢吃青菜。其实,纤维质含量高的食物虽然需要花较多动作,才能咀嚼至易于消化的程度,再此同时也加强宝宝口腔咀嚼与吞咽能力的训练,并减少食物残渣留在牙缝中,降低龋齿的发生率。
至于对肠道的帮助则是可以减少宿便的形成,改善便秘的现象并减少肠癌的发生。另外蔬菜中富含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对于造血功能的正常运作也是必需的,因此,平时就应将蔬菜类食物加入孩童的饮食中。
适量补充有益健康
水分不足会影响宝宝正常排便及生理机能,若不能确定宝宝的饮水量,可以帮他准备专用杯或水壶,来纪录一天的喝水量。有些小朋友不肯喝白开水,虽然可以暂时用果汁代替,但果汁毕竟含有甜味及热量,长期饮用会让孩子习惯只喝有味道的水,而忽略了白开水的重要性,其实只有白开水才能真正达到改善口渴的现象。
还有由于水分的饮用是在正餐以外的时间补充的,如果宝宝在专心的进行日常活动时,可能会忘了喝水;或是害怕常上厕所而减少饮水量,所以父母及老师都应提醒孩子要适时的补充水分。
蔬菜类的食物在制作时可先选用菜叶的部份,或是使用瓜类或根茎类蔬菜给予幼儿食用,以减少粗纤维难以咀嚼的问题。而在烹调前切得越细、烹煮时煮的越久就越容易下口,但相对的营养素流失量也越多,所以建议父母们每次的制作量不要太多,以新鲜供应为主要原则。
许多宝宝都有不吃青菜的问题,父母们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只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就够了,不同的食物有其特有的营养成分,因此肉类或是水果类食物是无法取代蔬菜类食物的。另外宝宝的牙齿有龋齿或是掉落的情形时,也会减少他们对蔬菜类食物的接受性,所以平时多注意幼童的口腔清洁也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