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15个月的宝宝任性

      pic of user:baobeiqiaoqiao9008

      baobeiqiaoqiao9008

      历史

      悬赏:30分

      回答:5

      15个月的宝宝任性

      我家宝宝15个月,非常聪明可爱,什么事情教一遍就会马上明白,但是宝宝非常任性,举个例子,今天晚饭前我给宝宝洗了一个大大的草莓放在桌子上,这个时候外婆把宝宝抱来喂饭,她一下就看到草莓了,外婆苦口婆心的说那是妈妈准备饭后给你吃的,你吃了饭在吃,于是她就哇哇大哭起来,好象谁把她怎么样了似的,哭的很伤心,没办法只能给她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的时候就会拿哭来吓唬我们·~~``我真愁死了!~`

        avatar of yuhudie1020

        yuhudie1020

        历史

         

        孩子都有这样的心里,如果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等事后讲给他听,效果很好.在孩子不开心的时候他根本就不理那么多.要改变一下对待孩子人性时的心态.

        2009-01-02 23:08:2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yiyixuan

          yiyixuan

          历史

          我家宝宝2岁多了还是这样呢,这样的事过后跟她讲她也明白,有时能做到不那么任性,多数时候不行。道理都明白,想想只能循序渐进 慢慢引导吧

          2009-01-02 22:05:18

            avatar of 钦妈的钦宝贝

            钦妈的钦宝贝

            历史

            孩子还小,现在只能随着他了,以后别让他看到就好了,再大些懂事了就能教了!

            2009-01-03 16:06:06

              avatar of 三宝妈妈

              三宝妈妈

              历史

              食物可调节宝宝性格

              许多父母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任性固执,脾气暴躁,或孤僻内向、胆小怕事等等。在考虑各种原因时,是否考虑过餐桌上的食物?孩子的食物不仅决定了他们的体重,还决定了他们的感觉和行为良好的程度。
              爱哭闹,任性,脾气暴躁
              对于这类孩子,父母要格外留意他们是否缺乏了富含钙镁的食物。由于钙有助于神经刺激的传导,缺乏钙,令孩子的神经无法松弛下来,造成精神紧张,脾气暴躁。同样,缺乏镁会干扰神经活动传导,引发暴躁和紧张。父母在膳食中可增加牛奶、豆制品、海带、小鱼干、泥鳅、香蕉、苹果与坚果和深色绿叶蔬菜。
              >任性的形成原因与对策坏脾气 可能是吃出来的
              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缺乏维生素b和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人工色素和食品添加剂都要负上责任。含铅、铝高的食物有相当的影响。因为重金属一旦存留体内就很难排除,最重要是影响孩子脑部的化学结构,继而出现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这时应避免吃含水杨酸盐类较多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橘子和杏子等。建议增加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酵母、糙米和其他粗粮与含锌丰富的食物,如:海鱼、贝类,还有芝麻、牛肉、海藻、泥鳅等。
              懒惰,忧郁,胆小怕事
              在我们人体内具有调节情绪功能的脑部化学物质叫做“神经传导素”,某些神经传导素不平衡时,会导致各种心理状况。
              推荐阅读>>>如何防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用游戏帮助孩子克服粗心
              孩子体内的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较低,其神经传导素的速率或思想的敏捷度就会变低,做事就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甚至会自闭。营养学家相信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能提高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促进剂的产生,同时全谷食品也能提高血清素,所以多给孩子补充含丰富蛋白质的奶类、豆制品、鱼类、禽类,尤其是红肉类(牛肉、羊肉)。如果孩子贫血,也会造成懒惰,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动物肝脏和木耳、鸡蛋也能调整这一状况。
              世界上没有坏孩子,只有不好的膳食。要想改正孩子身上不良性格,正确选择食物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9-01-03 16:32:00

                avatar of 三宝妈妈

                三宝妈妈

                历史

                什么样的孩子心理才健康?
                听话的孩子≠好孩子

                “我儿子小时候可乖了,又聪明又听话,从不跟我们吵架顶嘴,他画的画还获过奖呢!没想到他现在却成为这个样子,整天趴在网吧里不回来,看到他小时候的照片,我就忍不住流泪……”儿子严重厌学,整天沉湎于网络不思进取。 为了不让儿子放学后到网吧,父母费尽心力,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在校门口迎送监视儿子。

                一个乖巧可爱的孩子为什么突然变了,变得连父母都不认识了?回顾四周,这种小时候顺从、大时难管的事例,恐怕真不在少数,只是经常被简单的“青春期叛逆”一言以蔽之。其实若是深究的话,我们会发现,孩子越大越难管的原因正是“小时候太乖了”!

                家长挂在嘴边的总是“乖,听话”,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少让大人操心,一切听大人嘱咐,按大人的意图办事,遵守纪律,听老师的话,这样的孩子当然很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

                然而我们有没有想过,听话的背后可能是“压抑”。为了得到父母的疼爱、老师的称赞,孩子宁愿牺牲自己的主张,就算是违背自己的意愿也在所不惜。“听话”久了,孩子便会慢慢习惯按成人的指示办事,一旦失去成人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敢坚持自己的立场。

                有日本学者把这些好孩子比喻为“金丝笼”中的金丝鸟,笼子的框框就是家长和老师的“不准”、“不要”,当他们无法继续忍受时,就会将心中“不自由”的怨愤转化为问题行为。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乖孩子到青春期时就出现拒绝上学、神经衰弱、情绪不稳定或网络成瘾等退缩性行为,他们在以这种方式呼喊“以前的我是假装的”!这就是所谓的好孩子“呼吸困难”的现象。

                育儿启示

                分清“听话”与“压抑”

                孩子能听得进父母的建议当然是好事,但过于听话的孩子可能不仅仅在“听取建议”,同时可能也在压抑自己。怎样分清“听话”与“压抑”的区别呢?如果孩子的“听话”是建筑在孩子有话不敢讲、有想法不敢付诸行动,特别在乎成人的脸色的基础上,那就是一种“压抑”了。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

                改变观念

                听话的孩子不完全等于好孩子,他的内心可能潜藏着危机,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孩子,他的未来可能令人担忧。

                分析孩子得到表扬的原因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受到老师的称赞,请注意分析他之所以得到表扬的原因,是因为干净整洁、不打不闹,还是思维活跃、敢想敢说?归根到底,成为一个人云亦云的“好好先生”,并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无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能本能地知道父母的疼爱,所谓的“安全感”是指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会因为他做错事、说错话,就收回对他的爱,不需要以“表现良好”来换取母爱或父爱。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敢于尝试错误,克服困难。

                给孩子多一些集体生活的经验

                孩子太乖、缺乏自我主张并不是不可逆转的,要让他在与小朋友玩耍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生冲突时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纠纷。能够明白说“不”的孩子,自然心情会舒畅一些,也会自己主动交朋友。

                检查我们经常在哪些方面称赞孩子

                称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应只从父母省事的角度来夸孩子,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做事仅仅是为了讨父母的喜欢,而事情本身却缺少真正的价值。

                给孩子宽松的家庭氛围

                过于听话的孩子一般都是过于强势的父母的教育成果,孩子需要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有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有实现自己的想法的场合。特别是对那些本来就温和内向的孩子,更需要鼓励他提出属于自己的看法。如果动不动就以冷漠、暴怒来惩罚孩子的做法,只会使孩子压抑自己的主张。

                相关链接

                好父母为孩子的一生着想

                做父母的要有一生的眼光,“乖,听话!”这样的教导的确能给成人带来方便,但无益于孩子自身发展的考虑。

                真正的好父母应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希望他终身幸福。不要让孩子为了迎合父母的喜好,而压抑自己的天性。

                目前风行全球的“亲职教育”是对做父母的人进行一项职业化教育。“父母”作为一种

                “职业”,比起小学、中学老师,评价标准应该更高一些。不同阶段的老师负责的是孩子人生的一段旅程,而父母的工作应该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好父母的评价标准是孩子一辈子活得怎样,好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也不仅是孩子的成绩怎样、分数如何,更重要的是看孩子的快乐能力如何,这与学校老师是不同的。

                做一个让孩子智力超群的父母不容易,做一个为孩子一生幸福考虑的父母更不容易



                2009-01-03 16: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