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宝宝8天没大便了怎么办?

      pic of user:dogdog11

      dogdog11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6

      宝宝8天没大便了怎么办?

      大伙好。。。我家宝宝1个月零8天了,,这都第八天没排便了,,真着急。。怎么办?怎么办?

        avatar of 音贝宝宝

        音贝宝宝

        历史

         

        你家宝宝是喝奶粉还是母乳,如果是喝奶粉就要给他多喝水,或者奶粉里加一点清火宝,如果是喂母乳,那妈妈就不要吃上火的,饮食尽量清谈一点

        2009-03-14 17:55:1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cj0808

          cj0808

          历史

          你给他吃点清清宝香焦

          2009-03-14 17:53:22

            avatar of baodanmami

            baodanmami

            历史

            假如宝宝一天没大便,妈妈的心就悬起来了;如果是两天没排便,妈妈就会坐立不安,寻思是不是大便太干?是不是上火了?是不是吃得不合适?

            便秘与否与吃有一定的关系?0-6个月的宝贝,一般以奶类为主;6-12个月的宝贝,开始增加大量辅食,因此他们的便秘原因并不完全相同。

            Part1 0-6个月

            刚出生的宝贝,有的是纯母乳喂养,另一些为人工喂养,如果出现便秘,不能不想到与母乳或奶粉有关。

            吃母乳也便秘

            吃母乳便秘的宝贝很少见,但仍有可能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原因1:母乳不足

            如果母亲乳汁不足,宝贝总是处在吃不饱的半饥饿状态,宝贝可能二三天才大便一次。除大便次数少外,还有母乳不足的表现,例如,吃奶时间长于20分钟、吃后无满足感、体重增长缓慢、睡不踏实等等。

            对策: 及时补充配方奶粉,宝宝的情况会马上好转。

            原因2:母乳蛋白质含量过高

            母亲的饮食情况,直接影响着母乳的质量,如果母亲顿顿喝猪蹄汤、鸡汤等富含蛋白质的汤类,乳汁中的蛋白质就会过多,婴儿吃后,大便偏碱性,表现为硬而干,不易排出。
            对策: 妈妈要保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或粥,汤要适量,饮食不要太过油腻。

            人工喂养易便秘

            喂配方奶粉的宝贝,特别容易出现便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原因1:奶粉不易消化

            奶粉的原料是牛奶,牛奶中含酪蛋白多,钙盐含量也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结成块,不易消化。

            对策: 配方奶粉要按照说明冲调,不要冲调过浓;两顿奶间给宝宝喝些水或果汁(如橙子半个挤汁,加等量温水);在奶中加一勺糖也能有效缓解便秘。

            原因2:宝宝肠胃不适应

            配方奶粉是由牛奶为原料制作而成,其中添加了各种营养素,有些宝宝的肠胃不适应某种奶粉,以至于喝了特定品牌的奶粉后就便不出来。这一般与宝贝的肠胃有关,每个宝宝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宝宝吃国外品牌的奶粉不适应,但喝国产品牌的奶粉就没问题。

            对策: 试着更换其他品牌的奶粉;此外,添加双歧杆菌的奶粉有助于防止宝宝便秘,妈妈在购买时,不妨选购这样的奶粉。

            Part2 6-12个月

            此时的宝宝,已经增加了各种辅食,因此产生的问题也就跟着来了。

            原因1:宝贝进食少

            有的宝宝进食量过少,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少,在结肠内产生不了多大压力,所以不会有便意。

            对策: 宝宝进食少可能与缺乏某种营养素有关,可以给宝宝查一查微量元素:妈妈也要设法将饭菜做得好看一些,促进宝贝食欲。

            原因2:宝宝偏食

            的宝宝吃肉太多,吃菜、吃水果太少,所以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多,纤维素含量少。蛋白质成分多,大便呈碱性,容易干;植物纤维素含量太少,结肠内容物少,肠道缺乏刺激,不易产生便意。有的孩子喜欢吃干食,饮水太少,肠道刺激不足,也易发生便秘。

            对策:首先应多喂宝贝吃些菜泥、水果泥,进食菜、水果的量与肉食的比例至少在3:1,也就是说吃三口菜吃一勺肉;对于不爱吃菜的宝宝,妈妈可把菜切碎与肉放在一起,包成小饺子,也可以用菜煮粥或面片,增加蔬菜的进食量。

            如果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可适当在水中加入一些果汁,用秋梨膏冲水也不错。但不要用可乐、雪碧及其他饮料替代。

            原因3:没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如果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时间一到就想排便,这样粪质在结肠内停留时间短,大便不会太干,容易排出。有的宝宝因大便干,排便时引起肛裂,而感到疼痛,孩子因怕痛而不敢排便,间隔时间越长,便秘也就越严重。

            对策:每天早晨让宝宝坐在便盆上排便,养成习惯就好了。

            预防便秘小妙方

            1、4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萝卜、胡萝卜、芹菜等煮水喝,橙子、苹果、西瓜榨汁喝。宝宝太小,应先喝1-2勺,如没有异常,再逐渐加量。

            2、宝宝满5个月,就应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麦片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还可喂点香蕉、苹果等水果泥,有利于促进肠蠕动。

            3、养成定时排便好习惯。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帮助他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早晨喂奶后,父母就可以帮助宝宝定时坐盆,并发出嗯嗯声,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4、做做婴儿操。运动量不够也会造成肠蠕动减慢,导致排便不畅。妈妈可以常帮宝宝做做婴儿体操;对于大些的宝宝,可鼓励其自己练习翻身、爬行,或给宝宝一个球,和他一起玩。

            就医指征:

            有些疾病可引起便秘。有的宝贝因患先天性巨结肠、患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病症,致使肠壁及腹壁肌肉松弛,大便不易排出。如果经常发生便秘,且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腹胀、喂养困难等,要及时就医。

            ● 宝宝2天以上未排便,总是哭闹不安。
            ● 大便成硬球或硬块状,颜色发黑。
            ● 便中带血。
            ● 大便时哭个没完,可能是排便疼痛造成的。
            ● 大便次数少并伴有食欲差。

            2009-03-14 18:54:45

              avatar of junjunmother

              junjunmother

              历史

              小孩还小,建议快点去咨询一下医生吧,不要耽误

              2009-03-14 19:06:57

                avatar of 千金mami

                千金mami

                历史

                给宝宝吃点妈咪爱,我家宝宝当时也是吃妈咪爱!妈咪爱是有益菌的对宝宝没有副作用,放心吧!

                2009-03-14 19:58:21

                  avatar of 钰伟宝宝

                  钰伟宝宝

                  历史

                  嘻嘻!这叫攒肚!很正常的!不必担心!过几天就好了!满月的宝宝好几天没拉大便,民间俗称"攒肚".也就是以后小宝宝大便规律了,一天一到两次,不再像以前一样一天很多次或很多天一次而且没有规律..有的小孩很晚赞肚,要到半岁甚至一岁呢,建议你给孩子服用妈咪爱调理一下!

                  有许多小宝宝在出生~2个月这个阶段时,由于吃母乳,大便很稀、次数很多。可是到2个月以后,大便就慢慢变成每天1~2次,继而会2~3天拉一次大便,甚至4、5天,7、8天都不便。同时宝宝有腹胀,爱放屁、很臭。宝宝没有不适的感觉,而且大便出是酱呼呼的并不干燥。那妈妈们也很着急,宝宝每天有大便,这样妈妈才放心。老话儿管这种现象叫“攒肚儿”,还说这样宝宝才长得胖。那么,小宝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地大便情况呢?这句老话有道理吗?

                  正常的生理现象

                  到底什么是攒肚儿呢?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正常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内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这些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人体吸收利用,与人共生共存。而母乳喂养儿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这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由于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很少而不能及时形成对直肠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攒肚”的。知道了这个道理,妈妈就可放心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您瞧!这老话儿还真有点道理呢。

                  对于这种大便的状况还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调整的一些方法
                  宝宝出现“攒肚儿”虽然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妈妈不用过于着急。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也不用喝水。但是新的研究提示: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因此也应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证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和抓住时机培养小宝宝良好排便习惯,做到有效预防日后的便秘发生。

                  1、定时把大便。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多喝水。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子”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4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5、刺激肛门排便。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婴儿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分清“攒肚”和便秘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发生了改变。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还要学点小知识
                  1、 器质性疾病:肛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狭窄等均可引起宝宝腹胀和便秘。不过,一般在新生儿期即可以诊断;

                  2、 不用蜂蜜来通便。一些资料显示:蜂蜜在生产合运输的过程中有可能被肉毒杆菌污染,其芽孢生存力极强,在100度的高温下还可存活,而小婴儿的抵抗力差,一旦中毒就有很大的危险,因此1岁以内的婴儿最好不要吃蜂蜜;

                  3、 用开塞露要小心。必要用时一定要将开口处磨光,再将开塞露直管慢慢插入肛门,以防损伤宝宝稚嫩皮肤。

                  2009-03-14 21: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