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快点帮帮我:急性喉炎的怎么治?

      pic of user:xiangerbaobei123

      xiangerbaobei123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3

      快点帮帮我:急性喉炎的怎么治?

      我家宝宝得了急性喉炎已经5天了,打了一针地塞米松,吃了5天头孢克洛消炎药了,现在好些了,但是还是有连声地咳嗽,我想问问,像他这样还用吃止咳药吗 ?还 要吃几天抗生素?才好彻底 了呢 ?

        avatar of udbamdjs

        udbamdjs

        历史

         

        急性喉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喉部炎症,造成喉头充血水肿,引起气道狭窄所至。轻者声音嘶哑,重者可因气道阻塞造成窒息而死。它是婴幼儿期的多发病。由于孩子喉腔狭窄,黏膜下组织疏松,所以发炎时轻度肿胀即可出现喉梗阻。

        急性喉炎的症状特征有:



        (1)犬吠样咳嗽:即像小狗叫一样地咳嗽。这种咳嗽是由于咳嗽时,气流一下通过狭窄水肿的喉部引起的,声音厚重,与普通的咳嗽极易区别。

        (2)声音嘶哑,甚至失声。

        (3)重者有呼吸困难,主要是吸气困难,可伴有紫绀、烦躁、面色苍白。

        (4)伴或不伴发热。

        急性喉炎的常规治疗是:

        使用抗生素、激匾钥寡撞⒓跚岷硗匪住?/p>

        重者需要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激素、超声雾化药物吸入。

        对于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及窒息的孩子,需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手术,以保证气道通畅。

        急性喉炎是必须去医院治疗的重症,应急诊治疗。

        急性喉炎的家庭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时服药。有些家长一听激素两字就很紧张,其实大可不必。一般急性喉炎用激素只需3~5天,而且用量不大,但效果显著且快。家长千万不要因对激素一知半解,而不给病儿使用,致使病情加重,延误治疗。

        (2)多喝水。

        (3)少用嗓子,尽量不要让孩子大声地哭闹。

        (4)饮食要清淡。
        小儿喉炎的临床特点是:①多见于幼小儿童,1岁内的婴儿发病率最高,发病时间集中在头年的12月份至下一年的2月份期间,绝大多数患儿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②急性喉炎起病时即有声音嘶哑、干咳,咳嗽时发出“空-空-空”的声音,似犬吠状,随后因声门下区水肿的发展,出现吸气不畅并伴有喉鸣音,病情逐渐加重可发生显著的吸入性呼吸困难。③多数患儿可有不同程度发热,但高热少见,大多数为轻中度发热。由于喉阻塞与缺氧,患儿常伴烦躁不安、拒绝饮食。体检可见面色青紫、三凹症(即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显著凹陷),病情尤以夜晚为重。④直接喉腔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

        一旦小儿罹患急性喉炎,必须给予足够高度重视,家长应毫不迟疑送孩子住院治疗,防止延误病情而致患儿有生命危险。


        在小儿急性喉炎的救治中务必把握三点: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喉阻塞的程度不同选择不同治疗措施,对Ⅱ度、Ⅲ度喉阻塞要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但要尽量避免使用。二是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这是有效控制小儿急性喉炎,减少气管切开最为适宜的疗法。首选地塞米松,每次剂量可按0.2—0.6毫克/千克计算,雾化吸入并静脉滴注,每日2次,也可根据病情在4—6小时可重复给予1次,直至病情缓解。一般给药3—5天后撤停。三是尽早给予抗生素。针对绝大多数小儿喉炎的发生是因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至喉部所致,并没有特异致病菌,故应以广谱抗生素为宜。临床资料提示,庆大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是最常用给药方法,可在雾化剂中加入庆大霉素4万单位,每日2次。另外,要同时重视抗病毒药的应用,特别是在大剂量使用激素的情况下,给予抗病毒药如双黄连等静脉滴注很有必要。

        -----------------------------------------------------------------------------------

        小儿急性喉炎
        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可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成为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或并发症。以声音嘶哑,咳声如犬吠为主要特征,重者可导致喉梗阻面危及生命。中医称为“喉风、喉音、喉痹”等。

        [临床表现]
        咳嗽、声音嘶哑、咳声如犬吠样,有吸气性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发热。喉梗阻按轻重可分为四度:一度;患儿安静时如常人,仅在活动后才出现吸气性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清晰,心率正常;二度,安静时即出现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较快,可达120—140次/分;三度:除二度症状外还出现阵发性烦躁不安,口唇、指甲紫绀,口周发青或苍白,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或听不见,心音较钝,心率达140--160次/分;四度:由烦躁不安转为半昏迷或昏迷,表现暂时安静,面色发灰,听诊两种呼吸音几乎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心音微弱,心律不齐或快或慢。

        [诊断]
        急性起病,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即可作出诊断。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1~2mg/kg/日,分3—4次;地塞米松0.25mg/kg/次,肌注或静点,或用超声雾化吸人。
        (2)病因治疗:病毒感染引起者可予抗病毒治疗,选用病毒畦、威力宁、无环鸟苷等;细菌痞染引起者采用抗生素治疗,选用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头孢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
        (3)喉梗阻治疗:四度喉梗阻立即行气管切开术,三度喉梗阻经治疗无效者也应手术治疗。
        2.中医药治疗
        (1)风寒袭喉:干咳,如犬吠样,声音轻度嘶哑,不发热或低热,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在风关。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利咽。
        方药:荆芥6克、防风6克、前胡10克、桔梗6克、甘草3克、蝉衣6克、射干6克、款冬花10克、白僵蚕10克、浙贝母10克。
        中成药:锡类散。
        (2)风热袭喉:咳声如犬吠,轻度憋气,咽痛,发热,舌尖红,脉浮数,指纹浮紫在风关。
        治疗:疏风清热,利咽消肿。
        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竹叶10克、荆芥6克、牛蒡于10克、淡豆豉10克、薄荷(后下)6克、山豆根3克、桔梗6克。
        中成药:镐类散、冰硼散频频吹喉,咽违康气雾剂喷喉,每次1揿,每日2次o
        (3)痰热壅喉:高热,咳剧,旱犬吠状,咽痛,喘促,喉中痰鸣,呼吸时胸肋凹陷,口周紫绀,甚则躁扰不安,便于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指纹紫可达气关或命关。
        治法:泻火解毒,涤痰利咽。
        方药:黄芩10克、黄连1.5克、山栀6克、生石膏(先煎)25克、枳实6克、胆南星6克、山豆根3克、青礞石20克、竹茹10克、郁金10克、菖蒲10克、制军10克。
        中成药:通关散,鲜竹沥水,猴枣散等。

        [预防与调养]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
        3.做好思想工作,使患儿情绪稳定。
        4.患儿平卧或半卧位,注意观察呼吸、心率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已行气管切开术者按气管切开术后处理。
        ※急性喉炎,要立即到医院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喉头水肿导致窒息,会危及孩子的生命。

        -----------------------------------------------------------------------------------

        急性喉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常在夜间发生。初时,宝宝看上去就像感冒,会流鼻涕、伴有轻微咳嗽,也可能会伴有发热的症状,容易被家长忽视。但是这个病来势凶猛,变化快,宝宝会突然间发出一种特殊的破竹样咳嗽声,听起来如同犬吠般的空空的声音,这就是急性喉炎最显著的“警报声”了。

        由于喉头位于咽部和支气管之间,是人体呼吸的必经之路,而宝宝的气管喉腔相对狭小,一旦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因炎症发生肿胀,声门即变窄或产生喉痉挛,就会出现喉梗阻,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病情进一步加重,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就会危及生命。汪天林医师说:家长一旦发现类似情况,也不要过于惊慌,只要及时发现和治疗,急性喉炎在几小时内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大多数患儿在一两天内就能明显好转。

        汪医生建议家长让宝宝养成晨起、饭后和睡前刷牙漱口的习惯,从小保持口腔卫生,多见阳光,加强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适当多吃些有保养咽喉作用的梨等水果,帮助宝宝在感冒的季节远离急性喉炎。

        -----------------------------------------------------------------------------------

        才入深秋,13个月的外孙突然患感冒,发烧38度多,呼吸时喉咙“呼噜”声明显,显得呼吸困难。先去附近的医院诊断,结果是西医诊断为急性喉炎,并称有窒息的危险,让输液(抗生素)。父母担心抗生素的副作用,要求给开中成药,被拒绝,理由是中药太慢。于是我们决定,先用自选中成药一试,看情况,若不见好转再去儿童医院治不迟。
        马上去药店,选中了一种中成药冲剂,名字叫“小儿清肺化痰颗粒”成份如下:麻黄、石膏、苦杏仁、前胡、黄芩、苏子、葶苈子、竹茹。功能是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该药既有麻黄“宣上”,又有苏子、葶苈子等“肃下”,最合我意。
        至于用量,说明书标明“1~5岁一次6克,一日2~3次”。但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大凡中成药的用量规定都偏大,我给患者开药时都是小其量而用之。只要药对症,很小的量就可以达到明显的作用。这一点,应该向日本的汉方药学习,既节约资源,又安全。
        回家后开始服药,一包6克的冲剂用小饭碗冲成多半碗,只喂给4小匙。两个小时后,至少不见加重迹象。第二天早上,已经完全退烧。喘息声略有减轻,但仍然很明显,决定停药观察。停药的原因有二:一事希望余症能够自愈,孩子太小,尽量少用药;二是认为该药的配伍略有缺欠,没有甘草、白芍、五味子之类的调合,收敛性的成分,全是“通利”之药。“攻守不够平衡”,稍多服,便容易“伤正”(我的理解,伤正即伤肾)。
        两天后,喘息声仍不见消失,看来不用药是不行了。这时想起先父常用治疗小儿咳嗽上气的名方:“射干麻黄汤”(方出《金匮要略》)。成份:射干、麻黄、冬花、紫苑、半夏、五味子、细辛、姜、枣。买了一副,煎出药液。第一次只吃两小匙,半日后,喘息声音消减近无。隔两天又服两勺,以资巩固。剩下的绝大部分药液已经抛弃。
        总结:之所以先用中成药“小儿清肺化痰颗粒”而没有直接用汤药“射干麻黄汤”是因为“小儿清肺化痰颗粒”中的石膏当能够消炎退烧,待退烧后,再改用“射干麻黄汤”弥补其不足。直接用“射干麻黄汤+石膏”应该可以代替前两次用药。

        附,射干麻黄汤用量以及家庭制备方法

        射干(5g)、麻黄(5g)、冬花(5g)、紫苑(5g)、半夏(5g)、五味子(1g)、细辛(2.5g)、姜(生姜,自家制备,三五片)、枣(自家制备,三五颗)

        除了姜、枣,其他去药店按量抓药。回来煎制,具体方法如下:
        1.将所有药材放入非金属锅,加入凉水,没过药材,文火熬制
        2.开锅后,继续文火熬制10分钟,倒出药液
        3.再兑入等量凉水,继续熬制
        4.重复步骤2
        5.将两次熬出的药液混合,制出约有400毫升药液。
        6.可以将药液装在玻璃或塑料瓶子里,放在冰箱里冷藏,可保存1周。
        服用方法:每天一次,每次服用50毫升。如果有效,三天左右即可见效了。服用时可以加糖,要温一下。

        2009-05-14 21:11:1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如君妈妈

          如君妈妈

          历史

          我女儿经常扁桃体发炎,然后就是高烧。她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次。其他的感冒咳嗽是很少的,所以对这个我深有体会。
          扁桃体发炎有两种原因,一是内热大,比如吃东西上火引起,这种症状发烧时脸会发烫发红,舌头发红,舌胎发黄或没有。这个时候就要吃清热解毒的药,如板蓝根,小儿清热宁颗粒。必要时吃点消炎药,大量喝水排毒。
          二是宝宝受凉引起的发烧。表现为发烧时发冷,面色发白,舌胎发白。这时就不能用清热的药物了,要用驱寒的药物。可以用生姜带皮切块煮水来泡脚,泡到头部发汗,寒气就泡出来了。(记住这种方法对鼻塞流清鼻涕有特效),泡脚的时候尽量用桶,泡得深一点,同时喝点热开水效果更好。
          看舌胎是很重要的,可以知道宝宝的身体状况。舌胎黄舌头火红,肯定是内热,上火。舌胎白肯定是寒气重。
          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体会,经常看中医书,再观察宝宝,久了自己都能帮宝宝看病了。不要动不动就打针,不好的。发烧不可怕,反复是正常的,只要发烧的间隔时间一次次拉长,就在好转了。宝宝不喝白开水,可以冲奶粉,冲多点水也可以的。吃点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并且一定要好好休息,尽量少让宝宝哭。
          祝宝宝健康

          2009-05-14 23:08:09

            avatar of jiazhili1975

            jiazhili1975

            历史

            喉炎如果能进行雾化治疗的话,效果会很明显。去医院做吧。

            2009-05-15 1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