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营养  > 新生儿爱哭,而且是不分时候的哭.

      pic of user:tnt2248

      tnt2248

      历史

      悬赏:200分

      回答:2

      新生儿爱哭,而且是不分时候的哭.

      宝宝已40天了,最近老是爱哭且睡得很少一天睡不到15个小时.真不知如何是好.

        avatar of   牛牛妈

        牛牛妈

        历史

         

        刚出生的小宝宝,他根本还不会说话,也不懂得用表情、动作来作指示,他唯一晓得的就是哭。他用哭来表达他的各种需求,他用哭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所以不要小看了宝宝的哭,妈妈从中可以细辨出宝宝的各种感情哦。


        肚子饿了哭一下

        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很小,所以每次只能吃下不多的奶水,但二三个小时之后,宝宝就会饿了,他会哭着要求再次喂奶。


        这时候的宝宝,开始可能哭声洪亮,持续不断。如果妈妈没有及时给宝宝哺喂奶水,宝宝因为饥饿,力气渐渐消失,哭声也会变得断断续续,但响亮度仍然不低。


        宝宝因为饥饿而哭是有时间规律可循的。一般喂母乳的宝宝消化得比较快,二三个小时就会有再次哺喂的要求;而喂配方奶粉的宝宝,消化是要一定时间的,所以通常三四个小时才会有再次哺喂的要求。妈妈在宝宝出生后的1~2个星期左右就可掌握这一规律。


        睡前醒来哭几声

        有些宝宝在入睡前和醒来时都会哭上几声。如果宝宝在入睡前会哭,妈妈可在宝宝入睡前抱着宝宝轻轻摇两下,让宝宝逐渐安静下来,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让他自己入睡。妈妈最好不要抱着宝宝入睡,否则一旦养成习惯,宝宝再也不肯独自入睡,一定要在妈妈的臂弯里躺着才肯闭上眼睛,那妈妈就很难再抽空去干点别的什么了。


        宝宝如果在醒来时会哭上几声,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宝宝醒来时,能看到妈妈在身边陪伴,同时如果妈妈能够握住一会儿宝宝的小手,相信宝宝很快就会安静下来的。


        受惊害怕也会哭

        小宝宝特别是新生宝宝,当他听到巨大的响声时,会因为受惊、害怕而哭起来,这时,上面的这个小方法就同样适用于宝宝了。


        感觉到冷还要哭

        宝宝如果感觉到冷,他也会哭着表达他的不满。


        有些妈妈喜欢给宝宝用尿片,但尿片一会儿就会因为宝宝的尿水而变得湿湿的,如果妈妈是一位马大哈,没有及时调换,加上是在冬天的话,又湿又冰的尿片肯定会让宝宝不舒服的啦。


        夏天宝宝待在空调屋里,衣服也要比在室外多穿一件,否则在空调冷气里的时间一长,宝宝

        肯定会觉得冷。


        告诉爸妈排泄啰

        新生宝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控制排尿和大便。因为不会控制排尿和大便,所以这个年龄的宝宝不像大一点的宝宝或者成人那样,去主动地通过小腹的腹肌来挤压排便,而是全靠先天的生理机能自动排便。在1周岁以内,宝宝总是在饭后5到10分钟内就要排大便。


        所以妈妈经常会觉得宝宝一会儿又尿了,一会儿又拉了,忙个不停。而宝宝一旦有秽物在身下,就会感觉不舒服。除了妈妈经常查看宝宝的尿片外,宝宝的一些哭声也代表着他的不适感。


        当宝宝拉尿排便后,宝宝的哭声会变得尖利、刺耳,提醒妈妈及时更换尿片,否则宝宝的屁屁长时间处在潮湿的环境里,可就大受其罪喽,尿布疹、红屁股什么的都会一股脑儿地找上门来。


        便后,妈妈可要及时给宝宝擦拭哦。有些妈妈特别喜欢用湿纸巾,而有些妈妈则喜欢用水清洗宝宝的小屁屁。如果宝宝的皮肤很正常,那两者都可以。如果宝宝已经患了尿布疹,那较好的做法就是用水泼洗,而不要去擦拭,以免刺激宝宝的皮肤,使炎症变得更为厉害。


        无聊想要妈妈陪

        宝宝如果长时间躺在床上,并且保持一个姿势,那宝宝也会因为无聊而哭闹起来。建议妈妈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试试:


        妈妈可以将宝宝换一个姿势,如将仰卧改为侧卧,或从俯睡改为仰睡等;


        妈妈也可以给宝宝一些可发声的玩具或放放音乐,让宝宝的手不闲着、耳朵有声音可听,不至于感到太无聊;


        妈妈还可以和宝宝玩玩小游戏,做做被动操,和宝宝有个互动时间;


        如果妈妈实在腾不出时间来照顾宝宝,又不忍心让宝宝哭,可以给宝宝一个安抚奶嘴,让宝宝安静地待一会儿。


        快来抱抱我

        不要听信“老抱着宝宝会把宝宝宠坏”的言论,至少在6个月之前,宝宝的拥抱需求还是应该满足的。因为在宝宝6个月之前,他还没有养成固定习惯的意识。


        在这段时间内,妈妈只要觉得宝宝需要妈妈的抚慰,就可以拥抱宝宝,而不必去理会他人的说法。要知道,宝宝只有在妈妈和亲人的肌肤触摸下,才会健康成长。研究显示,宝宝多和亲人有肌肤接触,对宝宝的身心发展大有好处哦。


        生病不舒服

        如果以上的方法都试过了,宝宝还是哭闹,那妈妈可要注意了,宝宝很有可能是病了。


        建议妈妈先测量一下宝宝的体温,体温的异常通常是宝宝生病的先兆。如果宝宝的体温正常,那妈妈还要观察一下宝宝的表现,看他是否还有吃不下东西、比平时要“蔫”等情况。妈妈可不能忽视这些现象哦,最好能上医院瞧瞧,以防万一。


        哪些哭声预示宝宝有疾病

        小宝宝的需求无非是吃、喝、拉、撒、睡,当这些要求都被满足,而宝宝仍然哭闹不停,妈妈可要注意宝宝是否生病了。

        ★哭声显得沮丧并带有流鼻涕、咳嗽等现象;

        ★哭声突然、短促、尖高;

        ★哭声无力或哭而无声;

        ★两腿屈曲,阵发性哭闹、翻滚,是腹痛的表现;

        ★触及宝宝某一部位哭声加剧;

        ★拒食或食后即哭,口水多,应注意口腔疾患。

        2006-10-21 09:04:3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

          avatar of douzi

          douzi

          历史

          看是否吃饱了. 我孩子刚生不久也老哭, 后来发现根本没吃饱, 只好母乳和奶粉一起上. 我宝宝生下来比较重, 有8斤1两.

          ZT收藏:

          新生儿哭吵分为病理性和非病理性两种。非病理性哭吵可包括“冷、热、饿、尿、便、困、怕”等。病理性哭吵指异常的啼哭,如感染,疼痛等。

            对寒冷的反应:哭声低,乏力,皮肤花纹或紫绀,严重时苍白,干燥,全身蜷曲,动作减少。此时,妈妈可将宝宝抱在自己温暖的怀中或加盖小被子。

            对热的反应:哭声响亮,有力,皮肤潮红,额面部可以看到轻度出汗,四肢出现活动,严重者可出现轻度发热。此时,妈妈需要将所盖或包裹的小被子松解或移开,出汗多者需擦汗换衣,如出现发热者则可以予洗温水澡。

            对饥饿或口渴的反应:宝宝的胃容量小,喂奶频率要高,距离前次喂奶2-3小时后,容易饥饿。这时哭声洪亮,音调高,而且有规律,同时头部左右转动,口唇出现吸吮,伴伸舌和吞咽动作。此时,妈妈可试探性地碰触宝宝的嘴唇,如果宝宝立刻含住奶头吸吮起来,则给予喂奶。如果喂完奶后仍哭吵,再多喂点奶,如果天气热,可适当喂些水。

            对尿湿或解便后的反应:哭声常突然出现,有时很急,下肢的活动比上肢的活动要多。解便前有时有面色涨红用力状。此时,可更换尿布,并注意小屁股的清洁与润肤,以防止尿布皮炎的发生。

            对困乏的反应:如果宝宝累了,却又不容易入睡,会出现哭吵,哭声响亮,双手揉搓面部,尤其是鼻子和眼睛,此时,妈妈轻拍宝宝,注意拍打的节律,可稍慢于心率,并随着宝宝哭声的时有时无,越来越轻,拍打的节律也越来越慢,直至宝宝睡着。

            对惧怕的反应:对突然出现的声音或体位变化或其他外界刺激的反应,先出现受惊吓的表现,如双臂举起,拥抱状,或哆嗦一下等,哭声随后立即出现,哭声急,面部涨红,此时妈妈如给予轻声安慰拍哄,哭吵可较快消失。

            宝宝吃奶时边吃边哭,除了感冒时鼻塞外,尚需注意是否有母乳过少或奶嘴开口过小,此时,可见宝宝吸吮几口才吞咽,数分钟后即出现哭吵,哭几声后再吃,反反复复。出现这种情况时,爸爸妈妈可在母乳后加喂牛奶,或适当将奶嘴开口开大,以挤压后奶汁流出顺畅为合适;母乳过多或奶嘴开口过大时,宝宝也会哭吵,此时,宝宝每次吸吮后马上吞咽,偶有呛咳,这时,妈妈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乳头,使乳汁流得慢些或换奶嘴。

            其他非病理性哭吵也可见于解便前,肚子胀气,衣服过紧,蚊虫叮咬,异物夹入衣物(如细线,小刺,针等),体位不适等,妈妈可仔细观察,及时调整,可以使宝宝的哭吵消失病理性哭吵多为持续性,剧烈。任何感染都会引起新生儿不舒服,从而引起哭吵,如口腔炎、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腹膜炎、腹痛、肠炎以及尿路感染等时都会出现哭吵。

            发热的新生儿哭声与平时不一样,常表现为低微,颜面潮红,哭声时轻时重,哭声间隔期也与平时不一样,可以缩短很多。当体温过高时,新生儿常出现吸吮动作,哭声反而不如初发热时,而且哭声中常间隔出现哼哼的呻吟声。

            各种疼痛也会刺激哭吵,常表现为突然的尖叫,如肠痉挛、肠梗阻;斜疝嵌顿;尿布皮炎;外伤等等,其他皮肤湿疹(俗称奶癣)等引起的皮肤瘙痒也会导致新生儿哭吵。

            发现可疑病理性哭吵时,爸爸妈妈要观察宝宝有无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便秘,摇头,气急等,并仔细查看全身有无局部的异常,如有异常,建议到医院就诊,及早治疗,减轻不良的后果。


          2006-10-21 07: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