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发烧后4天脸部背部出现红疹

      pic of user:mbfcxr

      毛萌萌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发烧后4天脸部背部出现红疹

      疹子挺多的 感觉是一块一块的。不怎么办,,去看了个老教授说是风疹。。今天第二天有严重了,好像更多了。。那位达人指点下。看着好心疼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本病古称“奶麻”、“假麻”,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
        病因与流行病学: 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经为200nm。其核衣壳为163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发热39一40度,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人可有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 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 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持续3一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但无压痛. 在病程中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可达70%-90%.
        诊断依据: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有以下几点:
        1.骤起高热,而其它临床症状较轻。
        2.颈. 枕. 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3.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
        4.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
        【鉴别诊断】
        (1)麻疹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疹和发热可同时存在。
        (2)风疹出疹前已发热6~24小时,高热同时发疹,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3)药疹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治疗原则: 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患儿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2.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适当应用阿斯匹林5一10mg/(kg·次),每日2一3次,一旦出现惊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
        中医治疗早期治宜疏风解表,出疹期宜清热凉血。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二、幼儿急疹会传染吗?
        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三、幼儿急疹及其护理
        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有关。
        本病主要多见于周岁内婴儿,四季均可发生,一生中感染两次以上者极少见。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自然骤降,精神即刻好转。它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斑。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抗生素治疗无效。只需对症处理,高烧、烦躁或易惊跳时,可用退热镇静剂;如果持续高热,就需要补充更多液体,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
        四、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①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③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④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⑤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五、幼儿急疹应重在护理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
        幼儿患了急疹一般不用特殊治疗,只要加强护理和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痊愈。孩子患幼儿急疹后,家长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孩子发热时,要给患儿多饮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如果体温较高,孩子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年轻的妈妈在遇到这种情况下,不要急于给孩子退烧,应查看疫苗接种情况,配合医生治疗。

        2009-06-08 06:10:5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森林宝贝

          森林宝贝

          历史

          发烧是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为特点的全身性反应。唾液的分泌,胃肠的活动也会减弱,消化酶、胃酸、胆汁的分泌都会相应地减少,这些食品如果长时间地滞留在胃肠道,就会发酵、腐败,最后引起中毒。

          所以当孩子发烧时,父母不要给他们准备肉、蛋类荤腥食物,应多喝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婴儿感冒发烧前有什么征兆?

          当致电你的保健医生,向他描述孩子的症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详细描述你孩子的症状

          2.这种症状持续了多长时间

          3.如果你是在小孩患病几小时后打电话,最好向医生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

          如婴儿的年龄、相关的病史等。

          4.保持冷静,描述时尽可能准确

          5.通常情况下,保健医生需要知道孩子是否发烧,体温多高,发烧多长时间。因此,除非是急病,否则,打电话前应预先测量一下小孩的体温。

          当致电医生时,对幼婴,特别是三个月以下的幼婴,与对稍大一点的婴幼儿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因此,我们把生病的迹象分为两组:幼婴患病的迹象,和婴幼儿患病的迹象。

          严重疾病的症状:

          如果你的宝宝有以下任何症状,必须立即致电医生。以下所有症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脖子僵硬

          2.困倦嗜睡--难以叫醒,或对你没反应

          3.发烧超过40.5℃

          4.腹部或睾丸肿胀、触及即痛

          5.紫色小块或大块的斑点(不是挫伤--除非是头部周围的挫伤)

          6.不能行走

          7.当被抚摸或抱起时哭叫

          8.暖和以后嘴唇仍发起青

          10.平静时哮喘

          11.每分钟呼吸超过60次,或呼吸吃力,或发出较大的响声

          12.无法抚慰地哭泣,时间超过2至3小时

          一、幼婴患病的迹象

          必须格外注意小于3个月的幼婴生病,因为他们患病的迹象可能不明显,并且病情会比稍大的婴儿更快加重。虽然婴儿的复元能力很强,严重疾病很少发生,但有些指引还是很有帮助的。以下是幼婴患病的一些迹象:

          1.发烧

          幼婴发烧必须认真对待。直肠温度超过38℃就为过高。对这个年龄的幼婴不要使用耳式探温计。要用肛式或腋式探温计。

          如果婴儿的体温上升,给他脱掉衣服,在15至20分钟内再次测量他的体温。如果他的体温仍然没有恢复正常,就要致电保健医生。这种情况可能属正常,也可能只是感冒,但无论如何也要告知你的医生,以防万一。

          随时向保健医生报告你的婴儿是否吃好,睡好,活泼好动,还是表现出其他患病的迹象。对于幼婴来说,身体发热很可能只是穿着太多,而不是生病。还要让医生知道你的婴儿过去一两周里有没有生病,有没有什么慢性病。

          2.体温低于正常

          有时,婴儿感染疾病会表现在体温的降低。如果他的体温低于36.3℃,就用衣服把他裹起来,15至20分钟后再量一下体温。如果婴儿已经穿了足够的衣服,而他的体温仍没上升,或者即使上升了,过不久又回落,就要马上致电医生,并告知婴儿的其他病症。

          3.呼吸急促

          当幼婴呼吸有问题时,他们的反应和稍大的婴儿一样,呼吸更吃力、更急促。而每分钟呼吸超过60次就属于过快。如果发现你的婴儿呼吸急促,请致电保健医生。如果他肋骨之间的部位随着每次呼吸凹陷下去,就更值得关注,要把他的衬衣拉起来检查一下。

          4.厌食

          每个婴儿都偶尔会厌食。但如果你的婴儿连续几天都这样就要检查一下了。如果他还表现出其他不舒服的迹象,或到了喂食的时候还不醒过来,不要再等了,马上向保健医生咨询。如果你母乳哺养,发现宝宝胃口不好时也要咨询医生。

          5.呕吐

          婴儿都会溢奶,有些婴儿偶尔还会呕吐。如果他每次呕吐量多于一汤匙,或者连续呕吐两次以上,又或者他表现出其他生病的迹象,就要打电话给你的医生了。明黄色的呕吐物预示着严重的疾病,要马上联系医生。喷射状的呕吐(没错,真的是喷射状)有可能是胃堵塞,也要联系医生。

          6.不能排尿

          幼婴连续六小时不排尿,或24小时内没有尿湿六片纸尿片(出生一天的新生儿除外),有可能是脱水症状,要告诉保健医生。

          某些新型强力吸收纸尿片用过后摸起来仍是干的--这些尿片可使婴儿的肌肤干爽。如果因此而担心你的婴儿没有排尿,把一张纸巾放进纸尿片里面4至6小时,不时查看一下纸巾有没有湿。如果纸巾仍是干的,就要告诉你的医生。

          二、婴幼儿患病的迹象

          1."看起来象病了"

          判断你的婴儿是否生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观察他是否"看起来象病了",但同时这也是最难判断的。让保健医生知道你的婴儿"就是有点不对劲"非常重要。相反,如果你的婴儿虽然发烧或出疹,但他的精神状况很好,就不需要过于担心。

          如何感觉婴儿"就是有点不对劲"?作为父母的你应该最有发言权。以下是一些小提示:

          ·宝宝不和往常那样笑或玩耍。

          ·用平常的方法哄不了他

          ·他似乎过于缠人

          ·特别嗜睡

          ·无力地哭,或者似乎感到疼痛

          向医生描述诸如此类的症状会帮助他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办。

          2.发烧

          宝宝的直肠温度超过38℃,或腋温超过37℃就是发烧。(低于4岁的孩子不要用口腔温度计。)耳式测温计和肛式测温计一样,适用于三个月以上的婴儿。

          发烧意味着你的宝宝正在与疾病作斗争。发烧本身并不意味着宝宝病得很重。小孩低至中烧是身体抵抗机制的一部分。低烧有可能由天气过热引起,甚至有可能由一杯滚烫的饮料引起。高烧(40.5℃以上)有可能引起并发症,必须立刻降温。一般说来,发烧超过39.4℃就有可能预示严重的疾病,但小孩看起来有多难受比体温的高低更重要。

          如果你觉得宝宝生病了,记住测量一下他的体温,有必要时与保健医生联系。如果你的宝宝超过三个月大,可以选择服用退烧药,但必须先根据你宝宝的岁数和体重查看该药的剂量。然而,千万不要给宝宝吃阿司匹林,否则会引起严重病症。洗个热水澡可以退烧,但前提是不要让他着凉而发抖。身体发抖这种生理功能使体温上升--这是你此时最不想要的。

          不要用酒精擦拭、洗冷水澡、或用冷压布。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暂时降温,但它会引起小孩发抖,结果体温反而会上升。

          3.呕吐

          和正常的溢奶不同,呕吐是指胃里的东西喷出来。呕吐通常最多不超过8个小时。年龄越小,病情就越需得到重视,因为他们更容易脱水。

          呕吐若伴有以下情况,必须马上治疗:

          ·孩子"看起来似乎病了"(参照上文)。

          ·孩子难以叫醒,或醒着的时候却不清醒。

          ·呕吐物有血,而嘴巴并没有割伤,鼻子没有流血。

          ·呕吐物是明黄色或绿色。

          ·婴儿腹部肿胀,腹痛超过3小时。

          ·婴儿吃了有害物质(注意:如果是在医生或中毒救治中心指导下服用了泻药,呕吐是正常的反应)。

          ·婴儿头部受伤。许多孩子身体任何部位受了伤后都会马上呕吐一次。但如果连续呕吐,并伴随着打瞌睡或其他反常现象,就值得忧虑了。

          ·婴儿表现出脱水的迹象,包括:六至八个小时不排尿、哭泣时不流眼泪、口眼干涩。

          4.脱水

          以下症状表明你的婴儿脱水:

          ·不能排尿

          ·呕吐时伴随水样腹泻

          ·拒绝喝流质

          ·6个月以内的婴儿断断续续呕吐超过8小时,或6个月以上的婴儿断断续续呕吐超过12小时。

          ·体表发热

          你需要做的事:

          如果你的婴儿不能排尿,试着喂他一匙开水或水电解质。即使他看上去能喝更多,也要等15分钟后再喂第二口。然后喂双倍的份量。水电解质固然很好,但果汁、开水和无泡含糖苏打水也行。(开水加糖搅拌后即成无泡含糖苏打水)

          只要你的婴儿不呕吐,在接下来的6至8个小时内只喂这些流质,然后在8至12小时内喂些清淡的食物就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了。如果你正母乳喂养,让宝宝少食多餐。例如,先用一边乳房喂奶,等15分钟后再用另外一边喂。

          便秘

          虽然家长们经常担心宝宝便秘,其实便秘很少是个严重的问题。只有在排便困难,坚硬如石的情况下才需要治疗。有些婴儿可能几天才排一次便,而四至五天排一次便仍属正常。通常,改变饮食即可舒缓症状。你可以先喂食后喂水,如果宝宝喝果汁,可以给他喂苹果汁或梅汁。对于吃固体食物的婴儿,可在饮食中加入粗纤维食品,如燕麦片或大麦片,水果或蔬菜,还要喂给更多的水。要使排便正常,关键在于喝多一点水,进食大量的粗纤维食物。

          呼吸困难

          在宝宝平静的时候,擦拭干净宝宝的鼻子,检查宝宝是否呼吸急促。呼吸急促或困难意味着严重的胸部疾病,必须马上治疗。如果你发现宝宝肋骨之间的部位和锁骨上方随着每次呼吸凹陷下去,请马上联系医生。婴儿正常的呼吸速度是每分钟40至50次(参照以上幼婴部分)。每分钟呼吸超过60次就属不正常。

          要确定宝宝的呼吸速度,擦干净宝宝的鼻子在他平静时观察他呼吸。如果你担心宝宝的呼吸有问题,马上致电医生。婴儿偶尔都会有不规则呼吸,但是呼吸间歇时间超过10秒就不正常。如果宝宝嘴唇发紫或呼吸停顿超过10秒,请马上打急救电话。

          呼吸时发出不正常的声响

          婴儿不时会发出许多奇怪的声响。当宝宝生病,并且呼吸时发出不正常的声响时,如果你能把这种声响向医生描述出来,将对诊断有帮助。宝宝呼气或吸气时发出吱吱的喘气声可能预示着肺部疾病,或变应性迹象,也有可能是异物进入气管。有以下情况,请致电保健医生:

          ·宝宝小于6个月

          ·喘气声越来越大

          ·宝宝脸色有任何变化

          幼婴呼气时发出有规律的"呼呼"声,表明呼吸有困难,需要得到及时的照料。这种症状在稍大的孩子中表现为每一次呼气都伴有呼哧声。婴儿吸气时发出很大的声响有可能是哮吼,由于声带或喉咙感染病毒所致。如果宝宝平静时,或者把他带到充满蒸汽的浴室时仍哮吼,就要联系医生了。突然而来的呼吸困难,伴随着高烧、口吐白沫和肤色的任何变化,都需要得到及时的照料。

          婴儿咳嗽、哭闹或不适时,呼吸有时候也会发出很大的声音。使空气湿度增加有助于缓解症状。仔细观察症状是否加重。

          咳嗽和流鼻涕

          如果宝宝的呼吸平静,不喘气,也没有别的严重病征,你便可以在家里自己采取一些措施。如果宝宝鼻塞,帮他清理一下鼻孔。对于婴儿,可以先用几滴盐水使鼻子分泌物松开,然后再把它吸出来。对于幼儿,只需用柔软的纸巾擦拭就行。使用增湿器,特别是在晚上使用,对每个婴儿都有好处。

          肤色变化:发红、发白、发青、或发黄

          许多新生儿的手或脚发青,是因为他们的循环系统没发育完善。而婴幼儿不会那样,除非他们感到寒冷﹑屏住呼吸﹑有呼吸疾病﹑或有心脏问题。婴幼儿发青的嘴唇或手脚不是个好迹象,需要立刻治疗。有些小孩因发怒而屏住呼吸时嘴唇会发青,但只要他们恢复呼吸,症状就会消失,因此不必担心。当小孩感到寒冷--例如,当他游泳了很长时间时,肤色有可能发青。这种情况下,他所需的只是一条浴巾和一个拥抱。

          肤色苍白有可能是贫血或其他疾病。检查宝宝口腔内侧或眼皮内侧,这些部位的颜色应该是红色中略带粉红,否则,要尽早告诉医生。

          肤色发红可能是因为发烧或出疹。测量宝宝的体温,并彻底检查宝宝的身体。他还有可能是穿得太多了--看是否需要脱掉衣服。

          肤色发黄意味着黄疸。这种现象在新生儿里较为普遍,虽然你仍要让医生知道,以便他能够监控你的宝宝。婴幼儿肤色发黄可能是肝病的征兆。然而,橙黄色的皮肤意味着宝宝吃了大量的胡萝卜或南瓜,不必过于担心,但你可以考虑给宝宝换换口味。

          不可抚慰地尖声哭喊,时间长达2~3小时

          这种情况通常表明婴儿正承受着痛苦,或神经系统有问题。这种尖声哭喊与一般婴儿,即使是腹痛时的哭叫有很大的区别。它是一种高声的尖叫,并且似乎不会停息。

          瘫软

          如果宝宝突然瘫软,不能抬头﹑坐直,或伸手抓玩具,必须马上看医生。这种症状可能是严重病症。

          持续腹泻

          腹泻标志为频繁水样的粪便,通常会持续几天到一周。多喝一点流质,稍注意一下饮食即可。如果腹泻仍持续5~6天,那你就要联系医生了。注意有没有脱水现象。粪便带血,或带脓也要立刻联系医生(除非血量很少,色泽鲜红,显然来自肛门微小的破损)。

          绿色水样粪便会急促地泻下来。这种腹泻,不管严重与否,都很可能会刺激宝宝屁股的皮肤。保持宝宝屁股干净;直接在宝宝屁股上涂凡士林,或涂在纸尿布上都可以。对于各种类型的腹泻都要频繁少量喂给开水或水电解质。补充水分是治疗腹泻的关键。

          腹泻有可能导致的问题主要是脱水。以下事情是你应该做的:

          ·如果宝宝只是粪便稀薄,每次喂食时喂给一些开水﹑母乳或配方乳。如果宝宝吃固体食物,喂一些"止泻"的食物,如苹果酱,米饭,或马铃薯不要喂果汁。

          ·如果宝宝粪便呈水状,就要24小时内频繁(每15~30分钟)﹑少量(一汤匙至一安士)喂给水电解质。没有水电解质时,无泡苏打水也行。如果你正母乳哺养宝宝,请继续;如果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给他加一些"止泻"食物(参照上文)。

          幼儿水样的腹泻:--停止食用奶制品3~5天

          --喝大量的水

          --先吃米饭﹑苹果酱﹑面条和其它面制品

          --逐渐加入肉类﹑蔬菜和鸡蛋

          除非遵医嘱,否则不要自行给宝宝喝中药,或任何非处方药。适用于成人或儿童的非处方药对婴幼儿可能非常有害。

          皮疹

          出皮疹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征兆,也有可能只是给虫子咬了一口,或皮肤炎症,或过敏。除非以下情况,否则不必去急诊:

          ·皮疹为紫色斑点或斑块

          ·大片红色的斑块,表明为荨麻疹或需要治疗的过敏反应

          已经学会行走的小孩拒绝走路

          当一个会行走的小孩的腿脚不能承担身体的重量,或突然跛腿,就可能是关节或骨头有问题,应该马上让医生仔细检查一下。如果宝宝站不稳或看起有点跛,也应该马上看医生。生病或疲劳的小孩例外,他们只是想大人搀扶一下。

          对儿童发烧,要时刻注意。如果有以下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3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烧超过37.9摄氏度;3到6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38.3摄氏度;6到12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39.4摄氏度;1到2岁的儿童持续发烧超过24或48小时;任何年龄段的儿童体温超过39.4摄氏度或38摄氏度以上超过3天。另外,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脖子僵硬、呕吐或拉稀也很危险,应该在第一时间送往医院。


          婴儿发烧莫吃鸡蛋



          当婴儿发热时,父母为了给虚弱的宝宝补充营养,使他尽快康复,就会让他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饭菜,当然饮食中会增加鸡蛋数量。其实,这是个误区。
          发热时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不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婴儿的体温升高更多,因此,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正确的护理方法是鼓励婴儿多饮温开水,多吃水果、蔬菜及含蛋白质低的食物,最好不吃鸡蛋。(摘自3月10日《黑龙江日报》)


          小儿使用退烧药须注意些什么?
          小儿由于体温调节神经中枢功能尚不健全,因而一旦遇有内外不良因素影响时,便易出现发热症状。在小儿,常常一点小病就可烧达40℃甚至更高,另一方面,小儿发热往往来势凶猛,其体温往往升高很快,尤在夜间更加显著。因此,家庭学会合理使用退烧药十分重要。
          小儿发烧有几个特点:其一,小儿对发烧的反应多不敏感,低热、中热的孩子往往能照常玩耍而不表现出鲜明的异常,因而起病之初常常不能被家长们及时发现,待孩子变得不活泼、异常安静、萎靡拒食时,其体温常已在39℃左右了;其二,小儿发热时体温往往升高很快。并可升得很高,5岁以下的小儿常可因高烧而发生惊厥,出现意识丧失、眼球固定或上翻、头颈后仰、面肌及肢体抽搐、呼吸暂停等危急症状;其三,引起小儿高烧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各种急性感染,其中尤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多见,故而对小儿高烧的治疗中,常常在退热同时须使用大量的抗感染药物。
          小儿发热而使用退热药时,有以下几点必须引起注意:①具有退热作用的药很多,但小儿用药有小儿的特点,事实上,许多成人使用的退热药,小儿不能使用或须避免使用,如APC(复方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均是成人发热时最常用的退热药,但在婴幼儿,因其肝功能尚不成熟,使用这类药品时易致损害,故而3岁以下小儿须避免使用;安乃近因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多,故也不主张应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②小儿发热时较为适用的退热药是阿司匹林片,该药虽然古老,却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药物,极少引起严重副反应,唯该药过久使用也可造成小儿肝脏损害,而患有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或患有水痘的小儿则必须禁用此药。③由于小儿发热时体温往往很高,使用退烧药尤其当用药过量时,常可引起过于剧烈的药效反应,从而导致患儿大汗淋漓,这样,体温回落固然迅速,但出汗过多容易引起小儿虚脱,因此,在小儿使用退烧药时,计量必须准确,尤须避免因退热心切而过量用药。④中药小儿牛黄散、紫雪丹等退热药相对副作用较少,因而在病情和缓的小儿发热,可优先选用中药制剂。⑤对于小儿急起高热,尤其是体温高达40℃时,单用阿司匹林口服已不能应急,此时可采用安乃近注射剂滴鼻法救治,方法是:将普通安乃近注射剂兑入相等量的冷开水,将此药液滴入小儿两侧鼻孔中,5岁以下小儿每次每侧鼻孔滴l滴(不可过量!配成的药液因性质不稳定,故不可久存);也可采用体表冷敷、凉水浴等人工降温法降温,以免发生小儿惊厥。⑥由于小儿发烧大多为感染所致,故退烧降温治疗都只是临床时的对应措施,欲使病情得到根本性的控制,必须采取相应的抗感染等治疗,对于体温过高而发生惊厥等并发症者,必须去医院请医生诊治。小儿发热起病隐蔽,体温升高快,尤在夜间易发生高热而惊厥,故而对不明原因的小儿发热,一旦发现,都应及早送医院诊治,不可因小儿体温此刻不高而心存侥幸。平时家中应备有一些供小儿使用的退烧药,能贮备一些应急降温的安乃近注射液则更好。只是安乃近作用迅速、显著,使用不当(如浓度过高或滴药过多)常易引起小儿大汗虚脱,故而应用此药必须慎重,非必要时不可擅用。
          有一种小儿发热,系盛夏环境气温过高所致。这种无其他原因可查的小儿发热,称作“夏季热”或“暑热”。对这类小儿,应采用设法降低环境气温、给孩子多喝水或在医生指导下饮用一些清火去毒的中药煎剂等措施治疗,此时服用退热药大多是有害无益的。对夏热的小儿,可采用中药大青叶、青蒿各10克,麦冬6克,生地3克水煎服;或以淮山药10克,葛根、麦冬各6克,枣皮4.5克,鸡内金3克,五味子1.5克水煎服。两方均分一天2—3次服,1岁以下婴儿服药量减半;中成药六一散、鸡苏散、碧玉散也有良效,可斟酌选用。

          2009-06-08 07:32:50

            avatar of pingping885211314

            pingping885211314

            历史

            楼上说的很对,宝宝发烧之后是要起疹子的,也就是所谓的玫瑰疹,我女儿在前段时间就是发烧之后起了好多的疹子,尤其是脸上和头上,不过过了4到5天之后就没有了,应该没有关系,你要是还在哺乳期的话,就给宝宝把有疹子的地方拿湿毛巾擦一擦之后用你的奶汁蘸到棉签上面,涂到宝宝身上,很管用的~~

            2009-06-08 08:25:55

              avatar of 宸宸BABY

              宸宸BABY

              历史

              应该是幼儿急疹,我宝宝上个月也一样,反复发烧3天,都在38度以上,然后烧退疹出,疹子脸上,身上都有,一大片的,放心吧,疹子会在3-4天内逐渐消失,不需打针吃药,最好不吹风或少吹风,多喝水,喝点橙汁补充维C,照顾好就可以了,我宝宝就是这样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2009-06-08 09:07:02

                avatar of fuyuhan2008

                fuyuhan2008

                历史

                应该是幼儿急疹,反复发烧3-4天,疹子脸上,身上都有,一大片的,放心吧,疹子会在3-4天内逐渐消失,不需打针吃药,最好不吹风

                2009-06-08 09: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