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腹泻  > 吃奶粉腹泻

      pic of user:nicole20080926

      nicole20080926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吃奶粉腹泻

      我宝宝现在八个半月了,出生到现在都在吃雅培喜康宝的,七个多月就换了二段奶粉,后来宝宝常常一天拉二三次大便,拉出来都是软软的,,以前都很正常一条条的一天一次的。。。打营养热线都说正常。。。

        avatar of ♡俊俊

        ♡俊俊

        历史

         

        8个半月的宝宝还没有添加辅食吗?光吃奶粉营养跟不上的,其实喂养小宝宝确实就是观察他的大便,吸收了足够的营养大便通常都是成条比较干的,如果你有添加辅食,会不会是奶调的太稀,试试放多一点奶粉调浓点。

        2009-06-12 11:57:0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唯唯的医生妈咪

          唯唯的医生妈咪

          历史

          可能是不习惯新的奶粉吧..刚换奶粉有点消化不良也是比较常见的.在换奶粉的初期,必须两种奶粉混合吃,无论是由一种牌子换到另一种牌子,或是由一个阶段换到另一个阶段(即使牌子相同),这个过程叫作转奶,是必不可少的。转奶可以这样转: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这样吃了两三天没什么不适后,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两三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两三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老的奶粉。注意转奶的那几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辅食,宝宝生病(感冒、发烧、起皮疹等)及接种疫苗期间不要转奶。有了这么一个逐步的转奶过程,宝宝一般是比较容易接受新品种的,也不大会闹肚子。如果宝宝拉肚子,可以给孩子喝点丹尼宝贝益生菌冲剂,改善肠道功能,增强宝宝自身胃肠功能。祝宝宝健康

          2009-06-12 00:46:48

            avatar of I_LOVE_33

            I_LOVE_33

            历史

            可能是乳糖不耐受有原因,希望下面这篇文章可以对你有帮助: 《怎样喂养乳糖过敏孩子》 奶类是营养丰富的食品,除提供优质蛋白、维生素外,还含有丰富的钙,吸收率也很高。一般来讲,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应该多喝牛奶。但有些孩子却不喜欢喝牛奶,因为,喝牛奶后常常会使他们感到腹痛、腹胀等不舒服,小婴儿还常常会出现腹泻。这样的表现通常是对奶中的乳糖过敏所引起—— 乳糖缺乏的3种类型 1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是指从婴儿出生即无乳糖酶。无论饮用母乳、牛乳,均可导致明显的腹泻,停止喂乳或代之以米汤类食物喂养,腹泻消失,即为先天性乳糖缺失或低下,可能与遗传有关。 由于小婴儿的大肠清除能力比年长儿和成人差,所以腹泻更为明显。典型的粪便是水样便,可能有泡沫、酸臭味,但大便常规检查却常常是阴性。也可表现为生后不久即腹泻,可持续数周到数月。可婴儿食欲好、生长发育也正常,这即是常常所说的“生理性腹泻”。 2 成人型乳糖酶的缺乏 成人乳糖酶缺乏是遗传型,受基因调控。当孩子生长到一定的年龄,即出现乳糖酶活性的缺失或消失,或随着年龄递减。在所有乳糖不耐受的类型中,成人乳糖酶的缺乏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不同的民族和人种,乳糖酶缺乏的始发年龄也不同,日本人通常发生在6-8岁,芬兰人通常发生在10-15岁,而非洲人通常发生在1-5岁。 3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常常发生在一些疾病之后,如感染性疾病、严重的营养不良等,大多由于疾病所致的小肠黏膜受损造成。当疾病恢复后,乳糖酶缺乏可能会持续存在,或逐渐恢复。 乳糖过敏 乳糖是奶类食品特有的糖类,在母乳中含量较丰富,牛奶中含量也不少。当孩子吃奶后,其中的乳糖在小肠内经过乳糖酶的水解后被吸收利用。但有的孩子肠道先天就缺乏乳糖酶,致使乳糖在小肠不能被水解而直接进入大肠。在大肠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和气体,刺激肠道因而导致腹痛、腹胀、肠鸣甚至腹泻等反应。当饮用奶制品出现上述症状时,一般称为乳糖不耐受或乳糖吸收不良。无论是吃母奶或吃牛奶的孩子均可发生乳糖过敏,但以吃牛奶的孩子更为多见。 贴心小提示: 1、如果孩子吃奶后有腹痛、腹胀、肠鸣等表现,或腹泻经久不愈,便应怀疑是否肠道缺乏乳糖酶,及早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 2、有些年长儿,甚至成年人,到一定的年龄也可出现吃牛奶后腹痛、腹胀甚至腹泻表现。这是由于乳糖酶的活性逐渐降低或消失所引起。这种乳糖酶缺乏的情况也很常见,二者均可能与遗传有关。 3、有的孩子在患了某些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或肠切除后引起乳糖酶活力降低,当疾病恢复后,乳糖酶活力可逐渐恢复或持续缺乏,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生活中这种类型更为多见。 乳糖缺乏及乳糖不耐受的调查结果 长期以来,对于儿童乳糖不耐受或乳糖酶缺乏的发生,一直未能引起营养界的足够重视,有关中国儿童乳糖酶缺乏发生的年龄和发生率报道极少。 为此,在达能科研基金的支持下,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研究所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四大城市3-13岁的儿童1200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每个城市选择健康3-5岁儿童100名,7-8岁儿童100名,11-13岁儿童100名,首先进行喂养史、乳制品摄取史调查以及一般体格及营养状况的检查,然后进行乳糖耐受试验、呼气H2测定及症状观察。最终,得出了判断乳糖缺乏及乳糖不耐受的判断结果。 北京、广州两地调查结果 乳糖酶缺乏发生率 年龄组 北京 广州 平均率 3-5岁组 54.10% 30.90% 41.90% 7-8岁组 83.60% 87.70% 85.70% 11-13岁组 91.30% 91.40% 91.35% 乳糖不耐受发生率 年龄组 北京 广州 平均率 3-5岁组 31.5% 13.6% 22.1% 7-8岁组 53.5% 25.9% 39.0% 11-13岁组 50.0% 22.2% 36.8% 乳糖缺乏及乳糖不耐受判断结果 1.乳糖酶缺乏:H2>20PP 2.乳糖不耐受:有2项以上临床症状,如腹胀、腹鸣、排气多、肠痉挛、腹痛、腹泻等。怎样喂养乳糖过敏的孩子? 如何解决乳糖酶缺乏,还有饮用牛奶或奶制品方面的不适和苦恼,一直都是营养学和乳品行业致力解决的问题,以下几点建议可以试试—— 1 配合谷物同吃 一般来讲,乳糖不耐受的孩子空腹喝奶,就会有较重的症状。但在混合膳食时,牛奶的乳糖浓度可能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胃肠中的乳糜作用和消化运动的进行,可以提高乳糖的吸收率。比如,让孩子在喝奶前或喝奶时吃一些饼干、面包,就会减少肠道排气和不舒服的感觉。如果喝奶粉,加入一些麦片同吃也是一个好办法。特别是有些奶粉,在加工中一般经过高温和加压,又加入了蔗糖和其他添加剂,如乳糖酶或乳酸菌等,使乳糖得到部分分解和稀释,使肠道较容易吸收和利用。而且,冲调奶粉中的乳糖含量也易于控制,更加适合于这种特定人群。 2 少量多次 ?

            2009-06-12 02: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