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安抚奶嘴对宝宝有何利弊

      pic of user:clmlffluokexin

      luoluokekexinxin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安抚奶嘴对宝宝有何利弊

      宝宝有时明明不饿但是她也 爱哭闹,所以我就把安抚奶嘴放到她嘴里,这样就能让宝宝安静一会,但是看到宝宝使劲在奶吮吸又吸不出任何东西,又觉得有点心疼,所以想问问这个东西该不该使阿?

        avatar of 宝妈琪琪

        宝妈琪琪

        历史

         

        让你正确的认识安抚奶嘴。

        传言:没必要给孩子安抚奶嘴

        事实:小宝宝,特别是新生儿,更需要安抚奶嘴的帮助。每当他们感到疲惫、烦躁或是试图适应那些对他来说新鲜有陌生的环境时,就需要许多特别地安慰和照顾。如果其他的安慰方法,如食物,晃动,轻拍他的背部,妈妈温柔的怀抱,温柔的音乐或歌声,都不足以平息他的烦躁,让他平静。就该考虑求助于安抚奶嘴了。小宝宝通常对安抚奶嘴的大小和形状很挑剔,所以在最开始的的时候,要多给孩子试用几个不同形状、大小的安抚奶嘴,观察孩子的反应,直到选到他满意的为止。

        传言:安抚奶嘴会使孩子形成乳头混乱,影响母乳喂养

        事实:你的宝宝要比你想象中的聪明得多,他清楚的知道妈妈的乳头和塑料制品之间的差异。(通常,要等到孩子出生后至少三个星期,再给他使用安抚奶嘴)当小宝宝需要妈妈的照顾、安慰时,他会坚决的选择妈妈而不是安抚奶嘴。美国儿科专家Roy教授向我们解释说,关于安抚奶嘴会影响母乳喂养的说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恰恰相反地是,孩子得到安抚奶嘴后,很可能会促进母乳喂养。这是因为,安抚奶嘴使孩子形成自我安慰的行为,这样就能让疲惫的妈妈腾出时间来好好休息,比如好好的睡上一觉。让妈妈的身体从生产和喂奶所带来的疲惫中尽快恢复过来。

        传言:使用安抚奶嘴就会影响孩子牙齿的发育

        事实:专家认为,这种说法不全面,安抚奶嘴是否对孩子的牙齿造成损害,要根据使用的频率、程度、时间长短判断。如果你的孩子在只在一岁以前偶尔使用安抚奶嘴,那就不会影响他的牙齿的发育。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安抚奶嘴的狂迷者,总是让它不离嘴,那就要小心他的牙齿了:出牙的时间可能会比正常的晚,或是牙齿长得不整齐,以及出现两个牙齿重叠等现象。所以要让孩子正确使用安抚奶嘴,尽量让孩子在一岁以后不要再使用安抚奶嘴,可以为他选择其它的安慰物。

        传言:孩子对安抚奶嘴有依赖性,会很难把他们分开

        事实:大多数的孩子到了6~9个月的时候会自己主动戒掉使用安抚奶嘴的习惯。这是因为这时候的宝宝开始学习坐、爬等技能,他们的兴趣集中在伸手去抓东西时的快乐,这些不断增长的技能和控制能力已经让他们觉得很满足。于是安抚奶嘴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当你发现孩子有不喜欢安抚奶嘴的表现时,大多数孩子喜欢午睡和晚上睡觉时使用安抚奶嘴并且很难让他放弃这种习惯.可以等到孩子稍大点再让他改掉这个习惯最高不能超过2岁。

        传言:孩子会含着安抚奶嘴才能入睡

        事实:只是一部分孩子会这样,但也不见得就是件坏事。如果安抚奶嘴能帮助小婴儿顺利入睡,使他形成有规律的睡眠,那就是件非常好的事。通常在小宝宝睡着后,安抚奶嘴会从他的嘴里掉出来,这会让他很不高兴,甚至哭闹不止,最终影响他的睡眠。这时候需要你将它重新放入宝宝口中。不过这种现象不会一直存在,一般宝宝到了6个月左右,就会自己把掉出去的安抚奶嘴找回来。孩子会自己寻找自我安慰的方法不是很好吗?

        传言:使用安抚奶嘴可以减少婴儿猝死

        事实:专家认为,这种说法很有可能。通过对500个有小婴儿的美国家庭的对比调查发现,睡觉时使用安抚奶嘴的孩子发生猝死的几率要比没使用的孩子低3倍。专家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小宝宝口含安抚奶嘴入睡时,一般不会用趴着的睡姿,这样就减少了窒息的可能。并且,使用安抚奶嘴的宝宝睡觉时都比较敏感,如有不舒服的感觉会主动醒过来。这些特点都可以防止宝宝发生猝死。

        传言:使用安抚奶嘴的孩子患中耳炎的几率更大

        事实: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孩子把带有细菌的安抚奶嘴放到嘴里,那细菌就会在他的身体里肆意横行引发炎症。想让孩子摆脱这些细菌的干扰,远离疾病,首先要清洁好他的安抚奶嘴。所以每天都要清洁他的安抚奶嘴,而且要注意避免你的宝宝和其他宝宝共用一个安抚奶嘴以及其他安抚玩具,阻断他们之间传播细菌的可能。

        传言:吮吸安抚奶嘴有助于让孩子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

        事实:这个观点有一定合理性。婴儿出生后4-5个月之前在吃奶时,毫无例外都用鼻呼吸。不过在5个月以后,吃断奶食和开始发声时就会变为嘴呼吸。用鼻子呼吸可以防止外在的病毒和病原菌侵入体内,嘴呼吸则办不到。这时候就需要些东西让孩子“闭嘴”,安抚奶嘴就是很好的选择。欧美一些专家研究发现:孩子使用安抚奶嘴的过程中,能让他养成闭口的习惯,自然就促使他学着用鼻呼吸。要注意的是,孩子一旦习惯了用鼻呼吸(尤其是一岁以上的孩子),就不要刻意让他使用安抚奶嘴,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决定是不是给他用。

        Tips:安抚奶嘴的安全提示

        ·用婴儿专用洗洁精清洗:如果碰到脏东西或掉在地上,应马上把它清洗干净。

        ·不要在安抚奶嘴上系绳子,因为在使用的时候,过长的绳子可能缠绕住孩子的颈部或胳膊,从而引起意外的发生。

        ·及时更换新奶嘴。旧的、有裂纹的、有小孔的以及上面的部件不齐全的安抚奶嘴要及时更换。一般两个月就要换一次新的,如果你的孩子吸吮的力量很大,就要更频繁的更换。

        ·如果孩子总是咬安抚奶嘴,就要给他准备磨牙的玩具了。避免孩子把安抚奶嘴咬掉,咽下,否则会阻塞在孩子的气管,发生窒息的危险。

        ·选择和妈妈乳头形状相似的安抚奶嘴,但不要让孩子过于依赖安抚奶嘴。

        2009-07-27 18:03:1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很详细,看得我有点晕

          avatar of mency520

          mency520

          历史

          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他们强烈需要一种安全感,吸吮需求很强烈,尤其在就寝时间更为明显。哺乳或吃奶瓶能满足孩子多方面的需要。哺乳不仅给孩子以营养,而且暖暖的乳汁,母亲温暖可以给孩子心理上的慰籍。在孩子感到压力和紧张,牙齿不舒服,想感受一下吸吮手指滋味的情况下,都会吮吸手指。不少父母担心孩子吸吮手指不卫生,可能吃入很多细菌。其实孩子这一阶段拿到什么东西都会往嘴里放地,相比之下,吸吮手指吃入的细菌可谓是微乎其微,只要注意必要的卫生即可。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不能强制剥夺,也不要大惊小怪。
          我曾经在读者文摘是看到的个小故事,里面讲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在教育小孩中的体现,一个中国人到一个美国人家中做客,他看见美国人的小孩在吸吮手指,就上前拉出小孩的手指,告诉小孩这是不卫生的、不可以的,美国父母则轻松的笑道:“让他享受吧,没有关系”。我的孩子小时也有吸吮手指的习惯,我从不要刻意的纠正,孩子大一些,度过他的这一发育阶段,自然会不再吸吮手指。
          有的父母说,当孩子吮吸手指时,他们常常拿样其他东西给他吮,这种做法也是可以的。不过要注意,这种方法可能会助长和延长孩子吸吮的时间,使正常情况下原本可能会停止的吮吸行为延续更长时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父母要注意孩子准备放弃吸吮的行为动向,伺机不再给他吮吸的对象。
          许多孩子一般到3岁—3岁半就不会吮吸手指或其他东西了,除非偶尔感到累了或发现自己无事可做、无所适从以及暂时感到不安时,才会吮吸手指。如果孩子4岁以后还继续吮吸手指甚至养成习惯,父母就必须注意了。因为这些孩子可能会因吸吮时间太长或太过用力,使上腭往上推,影响上面一排牙齿的整齐排列。对这种情况,父母往往会直接制止、不许孩子吮吸手指,但很快会发现收效甚微。如果父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类孩子往往在其他方面或事情上感到不高兴或很失望,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吮手指上。父母要注意找出孩子不开心的症结所在,多给孩子以关心和爱护,这比直接干预他的吮吸行为更有效。有些父母采取诸如固定孩子的手,往手上涂有异味的东西,或者给孩子戴上手套等不恰当的手段,不但收效不大,还会有意无意地伤了孩子的心。
          从生长发育角度考虑,宝宝10个月~1岁时要停止使用安抚奶嘴。实际上在1岁内,宝宝有2个容易戒掉奶嘴的自然时期,即3~4个月和6~9个月。
          在宝宝3~4个月时正是先天性吸吮反射自然削弱时期,这时如果逐渐不给宝宝安抚奶嘴,而经常给宝宝爱抚,就很容易戒除安抚奶嘴。

          在宝宝6~9个月坐爬、站大运动技能的获得阶段,他感觉到自己的运动本领越来越大,通过自己的能力,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宝宝从自己的运动技能和控制能力中获得很大满足,也很容易主动戒掉安抚奶嘴。如果错过这两个容易自然戒掉奶嘴的时期,再戒奶嘴妈妈就要想其他办法了。



          宝宝认识这个世界,首先是通过嘴开始的,而手对于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宝宝来说,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是自己身体的一个器官。因此宝宝常会用嘴来吃手、啃玩具、咬衣角。宝宝吸吮手指,做家长的应该为宝宝的进步感到高兴才对。从一开始吸吮整个手,到灵巧地吸吮某个手指,这说明:孩子大脑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能够促进大脑、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分析孩子吸吮手指的心理,同时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对症下药:

          1.吸吮手指——表现为时间较长、神情专注、吸吮欲较强时

          宝宝在婴儿期,正处于用嘴感知世界的阶段,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和照顾,长大以后,很容易出现咬指甲、吸烟等不良习惯,甚至容易产生脾气暴躁、心理焦虑、对人缺乏信任感等现象。

          如果孩子长时间专注地吃手指头,妈妈们一定要通过安抚的方法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指转移到玩具、画册等色彩鲜艳的东西上,使其能够更多的认知其它事物,对于大脑的发育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个别孩子的吸吮欲望特别强烈,如果不能用怀抱、抚摸、玩具等方法来满足需求的话,建议各位妈妈们借用假奶嘴,有了它的帮助,一般能够避免宝宝吸吮手指。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假奶嘴永远不能代替来自父母的关爱,一旦发现孩子吸吮手指,就不负责任的把奶嘴塞进孩子的嘴里,而不去查找孩子吸吮的真正需要,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孩子遇事更加依赖奶嘴来自我安慰和调节情绪,从而防碍孩子的正常成长。

          2.吸吮手指——为了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婴儿时期的宝宝,往往对这个世界既好奇又惊恐,如果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摔到地上,很容易使孩子从此产生不安全感以及情绪焦虑等现象。

          在孩子独自耍玩一段时间后,如出现哭闹、烦躁的现象,应及时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后背,并轻声细语与其对话,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亲切和愉快的感觉。

          3.吸吮手指——妈妈喂奶方式不当

          当我们在喂奶时,由于抱孩子的姿势不当,不能使孩子躺在臂弯里感到很舒服,或喂奶的方法不正确,喂食的速度太快,没能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即使宝宝的肚子吃饱了,但是在心理上还没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便会通过吸吮手指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喂奶的时候不要心急,等孩子主动吐出乳头的时候再离开。边喂奶边观察孩子的表情,看他是不是有一种满足感,并且用胳膊来体会孩子细小的身体变化,他是不是躺得很舒服。如果宝宝已经能够用奶瓶喝奶了,那么一定要注意奶瓶嘴口的大小一定要适中,过大容易使宝宝喝奶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满足,从而导致宝宝吃手指头。

          专家提示

          虽然处于婴儿期的孩子吃手指头是很正常的现象,一般都采取顺其自然的原则,但如果孩子是由于其它原因而拥有这个习惯的,那家长决不能袖手旁观了,要及早认清,抚平孩子幼小的心灵。

          曾经有人对2650个宝宝做过调查,发现其中46%的宝宝都有吃手指头的习惯,男、女孩之间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异,可见有这种习惯的孩子还不在少数。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在该阶段如果父母能够顺其生理发展的需要,比如孩子在临睡前有吃手指头的习惯,不必太担心,等孩子一睡着,记得把手指头从他嘴里移出来,不要让他吃一整晚,以免长此以往手指变形,并试着让他抱着熊宝宝或是布娃娃睡,用这种取代的方法,慢慢地把孩子的习惯矫正过来。相反,如果父母此时强硬的制止孩子吃手,反而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对别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从生长发育角度考虑,宝宝10个月~1岁时要停止使用安抚奶嘴。实际上在1岁内,宝宝有2个容易戒掉奶嘴的自然时期,即3~4个月和6~9个月。

          在宝宝3~4个月时正是先天性吸吮反射自然削弱时期,这时如果逐渐不给宝宝安抚奶嘴,而经常给宝宝爱抚,就很容易戒除安抚奶嘴。

          在宝宝6~9个月坐爬、站大运动技能的获得阶段,他感觉到自己的运动本领越来越大,通过自己的能力,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宝宝从自己的运动技能和控制能力中获得很大满足,也很容易主动戒掉安抚奶嘴。如果错过这两个容易自然戒掉奶嘴的时期,再戒奶嘴妈妈就要想其他办法了。

          2009-07-27 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