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自制力差怎么训练和管教

      pic of user:szcloud

      szcloud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自制力差怎么训练和管教

      看了《孩子自制力、自觉性差怎么办》这篇文章,我想问的是:对自制力、自觉性差的孩子如何进行科学的训练和正确地管教?
      我有一5岁5个月的男孩,自制力、自觉性差,他自己也知道不好,但是总说控制不了自己,我该怎么训练和管教他呢?

        avatar of 衍睿

        衍睿

        历史

         

        有不少家长抱怨:孩子放学后,不写作业,而是先玩;有的孩子一边玩一边写作业,总要家长在一旁督促才行;还有的孩子上课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不是东张西望不专心。对这样的孩子老师经常批评,家长也总是责骂。批评和责骂以后仍不见效果,于是这些孩子被老师打入了“另册”,家长也为此头疼不已。
          为什么这些孩子的自制力和自觉性这么差呢?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那些胎位不正、剖腹产、难产的孩子兴奋,活动量大,自我控制能力差。要改掉这些孩子的毛病应进行专门的训练和调整。例如,拍球、跳绳、滑梯等训练,这些训练看起来像玩,实际上是训练孩子不断地用大脑指挥自己的眼、耳、手、脚和躯等进行协调一致的运动。而这些训练的效果与玩游戏机、电动汽车、唱卡拉0K等活动是不能相比的,后者是加强孩子的参与能力,而前者是从根本上提高孩子自觉性与自制力的手段。

          还有一些孩子缺乏自制力和自觉性是由于出生后运动量不足造成的。孩子小时候老让家长抱着,缺少充分地练习翻身、爬行、掌握平衡和协调等活动,使得孩子大脑中枢对躯体的控制能力得不到充分地发展。其实孩子的自制力和自觉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它的发展进度并非人人一致,而发展的快慢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正确与否是非常有关的。

          所以,孩子的自觉性与自制力的表现体现着家长教育的是否成功。有的家长的教育方法是放任自流,认为孩子长大了就自然会好,殊不知,一棵在狂风暴雨中长大的小树是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才能让它们长直成材的。还有的家长对孩子严加管教,控制得非常严,结果孩子没有学会自制,而是依赖“他制”,一旦家长控制不到他了,他就非常自由散漫,为所欲为。所以,正确的做法一是从小对孩子进行科学的训练,二是要对孩子正确地管教。

        一个人的坚强意志从何而来?从小学会自我控制是问题的关键。一般认为,自我控制能力表现在内部行为的自我控制和外部行为的自我控制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对情绪的控制和对动机的控制,后者表现为行为的自觉性、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研究发现,3—4岁的孩子行动的自觉性还比较差,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常常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已行动的目的和意义。5岁以后,孩子的自觉性、自制力、坚持性等意志品质进入到了一个比较迅速的发展时期。

        人的思维主要借助于语言来进行,离开了语言,任何体现意志的意志行动也就不可能发生。2—3岁的孩子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5岁的孩子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父母应抓住孩子的这些特殊时期,加强早期的语言和思维训练。

        同时,父母应尽量创造环境和条件,强化孩子在活动中锻炼意志的直接经验,支持孩子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鼓励孩子完成父母或老师交给的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和自控能力。

        父母还应采取针对性较强的锻炼意志的有效措施,使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都能从自觉性、坚持性、独立性等方面逐步学会控制自已。

        事实上,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品质,就是培养孩子在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中,学会较强的自控能力。

        2006-11-29 11:40:3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