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宝宝吃手指怎么办??

      pic of user:cheryl-lee

      啊爽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宝宝吃手指怎么办??

      现在我的宝宝3个多月了,但就是经常吃手指,甚至有时刚喝晚奶一会就开始吃,由于将手指塞得太里面了,导致吐奶的现象,现在也是经常要吃着手指才肯睡觉,不知道各位有谁可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呢?正在烦恼ing.......

        avatar of mency520

        mency520

        历史

         

        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他们强烈需要一种安全感,吸吮需求很强烈,尤其在就寝时间更为明显。哺乳或吃奶瓶能满足孩子多方面的需要。哺乳不仅给孩子以营养,而且暖暖的乳汁,母亲温暖可以给孩子心理上的慰籍。在孩子感到压力和紧张,牙齿不舒服,想感受一下吸吮手指滋味的情况下,都会吮吸手指。不少父母担心孩子吸吮手指不卫生,可能吃入很多细菌。其实孩子这一阶段拿到什么东西都会往嘴里放地,相比之下,吸吮手指吃入的细菌可谓是微乎其微,只要注意必要的卫生即可。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不能强制剥夺,也不要大惊小怪。
        我曾经在读者文摘是看到的个小故事,里面讲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在教育小孩中的体现,一个中国人到一个美国人家中做客,他看见美国人的小孩在吸吮手指,就上前拉出小孩的手指,告诉小孩这是不卫生的、不可以的,美国父母则轻松的笑道:“让他享受吧,没有关系”。我的孩子小时也有吸吮手指的习惯,我从不要刻意的纠正,孩子大一些,度过他的这一发育阶段,自然会不再吸吮手指。
        有的父母说,当孩子吮吸手指时,他们常常拿样其他东西给他吮,这种做法也是可以的。不过要注意,这种方法可能会助长和延长孩子吸吮的时间,使正常情况下原本可能会停止的吮吸行为延续更长时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父母要注意孩子准备放弃吸吮的行为动向,伺机不再给他吮吸的对象。
        许多孩子一般到3岁—3岁半就不会吮吸手指或其他东西了,除非偶尔感到累了或发现自己无事可做、无所适从以及暂时感到不安时,才会吮吸手指。如果孩子4岁以后还继续吮吸手指甚至养成习惯,父母就必须注意了。因为这些孩子可能会因吸吮时间太长或太过用力,使上腭往上推,影响上面一排牙齿的整齐排列。对这种情况,父母往往会直接制止、不许孩子吮吸手指,但很快会发现收效甚微。如果父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类孩子往往在其他方面或事情上感到不高兴或很失望,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吮手指上。父母要注意找出孩子不开心的症结所在,多给孩子以关心和爱护,这比直接干预他的吮吸行为更有效。有些父母采取诸如固定孩子的手,往手上涂有异味的东西,或者给孩子戴上手套等不恰当的手段,不但收效不大,还会有意无意地伤了孩子的心。
        从生长发育角度考虑,宝宝10个月~1岁时要停止使用安抚奶嘴。实际上在1岁内,宝宝有2个容易戒掉奶嘴的自然时期,即3~4个月和6~9个月。
        在宝宝3~4个月时正是先天性吸吮反射自然削弱时期,这时如果逐渐不给宝宝安抚奶嘴,而经常给宝宝爱抚,就很容易戒除安抚奶嘴。

        在宝宝6~9个月坐爬、站大运动技能的获得阶段,他感觉到自己的运动本领越来越大,通过自己的能力,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宝宝从自己的运动技能和控制能力中获得很大满足,也很容易主动戒掉安抚奶嘴。如果错过这两个容易自然戒掉奶嘴的时期,再戒奶嘴妈妈就要想其他办法了。



        宝宝认识这个世界,首先是通过嘴开始的,而手对于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宝宝来说,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是自己身体的一个器官。因此宝宝常会用嘴来吃手、啃玩具、咬衣角。宝宝吸吮手指,做家长的应该为宝宝的进步感到高兴才对。从一开始吸吮整个手,到灵巧地吸吮某个手指,这说明:孩子大脑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能够促进大脑、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分析孩子吸吮手指的心理,同时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对症下药:

        1.吸吮手指——表现为时间较长、神情专注、吸吮欲较强时

        宝宝在婴儿期,正处于用嘴感知世界的阶段,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和照顾,长大以后,很容易出现咬指甲、吸烟等不良习惯,甚至容易产生脾气暴躁、心理焦虑、对人缺乏信任感等现象。

        如果孩子长时间专注地吃手指头,妈妈们一定要通过安抚的方法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指转移到玩具、画册等色彩鲜艳的东西上,使其能够更多的认知其它事物,对于大脑的发育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个别孩子的吸吮欲望特别强烈,如果不能用怀抱、抚摸、玩具等方法来满足需求的话,建议各位妈妈们借用假奶嘴,有了它的帮助,一般能够避免宝宝吸吮手指。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假奶嘴永远不能代替来自父母的关爱,一旦发现孩子吸吮手指,就不负责任的把奶嘴塞进孩子的嘴里,而不去查找孩子吸吮的真正需要,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孩子遇事更加依赖奶嘴来自我安慰和调节情绪,从而防碍孩子的正常成长。

        2.吸吮手指——为了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婴儿时期的宝宝,往往对这个世界既好奇又惊恐,如果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摔到地上,很容易使孩子从此产生不安全感以及情绪焦虑等现象。

        在孩子独自耍玩一段时间后,如出现哭闹、烦躁的现象,应及时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后背,并轻声细语与其对话,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亲切和愉快的感觉。

        3.吸吮手指——妈妈喂奶方式不当

        当我们在喂奶时,由于抱孩子的姿势不当,不能使孩子躺在臂弯里感到很舒服,或喂奶的方法不正确,喂食的速度太快,没能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即使宝宝的肚子吃饱了,但是在心理上还没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便会通过吸吮手指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喂奶的时候不要心急,等孩子主动吐出乳头的时候再离开。边喂奶边观察孩子的表情,看他是不是有一种满足感,并且用胳膊来体会孩子细小的身体变化,他是不是躺得很舒服。如果宝宝已经能够用奶瓶喝奶了,那么一定要注意奶瓶嘴口的大小一定要适中,过大容易使宝宝喝奶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满足,从而导致宝宝吃手指头。

        专家提示

        虽然处于婴儿期的孩子吃手指头是很正常的现象,一般都采取顺其自然的原则,但如果孩子是由于其它原因而拥有这个习惯的,那家长决不能袖手旁观了,要及早认清,抚平孩子幼小的心灵。

        曾经有人对2650个宝宝做过调查,发现其中46%的宝宝都有吃手指头的习惯,男、女孩之间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异,可见有这种习惯的孩子还不在少数。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在该阶段如果父母能够顺其生理发展的需要,比如孩子在临睡前有吃手指头的习惯,不必太担心,等孩子一睡着,记得把手指头从他嘴里移出来,不要让他吃一整晚,以免长此以往手指变形,并试着让他抱着熊宝宝或是布娃娃睡,用这种取代的方法,慢慢地把孩子的习惯矫正过来。相反,如果父母此时强硬的制止孩子吃手,反而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对别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从生长发育角度考虑,宝宝10个月~1岁时要停止使用安抚奶嘴。实际上在1岁内,宝宝有2个容易戒掉奶嘴的自然时期,即3~4个月和6~9个月。

        在宝宝3~4个月时正是先天性吸吮反射自然削弱时期,这时如果逐渐不给宝宝安抚奶嘴,而经常给宝宝爱抚,就很容易戒除安抚奶嘴。

        在宝宝6~9个月坐爬、站大运动技能的获得阶段,他感觉到自己的运动本领越来越大,通过自己的能力,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宝宝从自己的运动技能和控制能力中获得很大满足,也很容易主动戒掉安抚奶嘴。如果错过这两个容易自然戒掉奶嘴的时期,再戒奶嘴妈妈就要想其他办法了。

        2009-08-17 14:35:1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非常感谢你的回复,为我解决了我的烦恼^_^

          avatar of 小豆腐的妈妈

          小豆腐的妈妈

          历史

          3个多月宝宝吃手,和正常的呢
          很多家长都很疑惑,为什么孩子小时候已经改掉的吃手习惯,在3岁以后又故伎重演?而且不管家长如何“严厉管教”,孩子依旧把手吃得津津有味。

          婴儿吃手现象比较普遍,吸吮是婴儿出生即有的本能,体现了婴儿用嘴对手指的一种探索行为,说明婴儿支配行动的能力达到了手、口动作相互协调的智力水平。此外,这一行为对稳定婴儿自身情绪有很大作用,即自慰行为。一般在孩子断奶后,吃手的习惯就会消失,但如果3岁以上的孩子仍在吃手,就得在身体发育或心理发展方面找原因了。

          大孩子吃手的原因

          A.孩子体内缺少微量元素如锌、铁等,会引起异食癖,诱发吃手。

          B.孩子心理不健康,压抑、焦虑、强制、逆反等情绪也能引起吃手。

          C.孩子感觉无聊时会吃手。

          D.孩子的好奇心养成吃手的嗜好。

          吃手害处多

          如果孩子形成了吃手的坏习惯,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情感,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1.对牙齿排列形状的损害。

          孩子吸吮手指时,手指会顶在上牙的内侧和口腔的上部,由于吸吮的力度,会通过手指由内向外推上牙,从而造成门牙向外凸,或上颌牙弓由正常的“U”型变为“V”型。这种牙齿排列的变形,会对咬合、咀嚼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使上部牙齿遭受撞击的危险增加。

          2.影响发音、说话。

          当上下颌前牙不能正常咬合时,孩子就不能准确地发出如“zi”“si”“shi”“chi”“po”“bo”等音节。发音不准,会造成孩子说话时口齿不清,进而在日后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3.对手指的伤害。

          手指长时间浸泡在口水中,皮肤会变得柔嫩脆弱,手指变得肿胀、发红,容易被嘬破,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增大。长期吸吮和皮肤破损会使手指的皮肤形成粗糙的老茧,强力吸吮还可能造成手指骨骼变形,使手指关节弯曲,不能伸直。

          4.引起其他疾病。

          3岁以上的孩子会随家长出现在各种场所,双手可能沾满各种细菌。被吃到肚子里的细菌,轻则会引起腹泻,重则会感染传染病。即便是“洗干净了”的手,被嘬破后的手指也很容易感染,将细菌带进口腔。

          5.被同伴嘲笑。

          3岁以上的孩子吃手,是由于长期形成了自我安慰和自我愉悦习惯,孩子对这种行为并没有特别的意识,只是觉得安然和舒服,当孩子突然遭到同伴嘲笑时,会非常困惑和难过,造成最直接的心理伤害。另外,孩子也会因为心理紧张和外界压力才会吃手,而来自同伴的嘲笑更会加剧孩子心理的恐惧和脆弱。

          与“吃手”说再见

          如果发现孩子在3岁时仍有吃手习惯,家长就应马上纠正,让他与“吃手”说再见。家长对孩子吃手的行为切勿过于紧张,更不要取笑,以免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家长可以采取不鼓励的态度,留意孩子的心理需要,了解吃手的动机,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纠正过来。

          1.检查微量元素。

          若孩子是因缺少微量元素导致爱吃手,就要及时给他补充相应的微量元素。

          2.多陪伴孩子。

          家长尽可能多陪伴孩子,与他一起玩耍、游戏,降低他吃手的意识。

          3.减少心理压力。

          如果孩子有压力,经常处在焦虑状态,就应采取措施缓解压力,以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孩子改掉坏习惯。

          4.分散注意力。

          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转移他的注意力,切不可打骂、恐吓,以免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引起孩子的吃手欲望。

          5.正确引导加奖励。

          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大孩子了,应该尽力改掉坏习惯,或者用精神或物质奖励来鼓励他改掉坏习惯。

          2009-08-17 14:29:12

              avatar of ♬小筱

              ♬小筱

              历史

              3个月吃手,正常的,没有关系,不用担心

              2009-08-17 14:37:14

                avatar of 瀚瀚2009

                瀚瀚2009

                历史

                宝宝吃手指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每个宝宝都有这样的情况.这是他的需要,父母不要强制性地剥夺他的这个权利,会给宝宝造成伤害,随着长大,这个习惯就会消失的.

                2009-08-17 14: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