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关于吃饭习惯问题

      pic of user:niejingmei

      niejingmei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关于吃饭习惯问题

      宝宝满1岁了,暂时还不会自已吃饭,每次喂他的时候都是抱在身上喂的,所以为了宝宝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吃饭习惯,想给他买一个餐椅,这样呢可以培养他自已吃饭,喂他的时候也不用抱在身上,有经验的妈咪们,给我一点意见好吗?这个餐椅该不该买呢??????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是一种很坏的进食习惯,它既不科学又不卫生。因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在进餐期间血液会聚集到胃部,以加强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如 果是一边吃着饭一边玩,就会使得一部分血液被分配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从而减少了胃部的血流量,这样必然影响各种消化腺体的分泌,还会使得胃的蠕动减慢,妨 碍对食物的充分消化过程,必然造成消化机能减弱,导致孩子食欲不振。另外,如果孩子吃几口就玩一阵子,必然使得进餐的时间延长,使饭菜变凉,还容易被污 染,也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还会加重孩子的厌食。边吃边玩的毛病不仅损害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使孩子从小养成做什么事都不专心、不认真、注意力不集 中的坏习惯,长大之后对待学习往往也是不专心,总想着一边玩一边学习,上课也不能安心听讲,使得老师和家长都为他烦恼,也影响了孩子对知识的获取。
        孩子的行为是学来的。他之所以边吃边玩,其主要的原因必定是来自父母或其他照料者。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和缺乏正确的教养经验所致。纠正的关键在于 帮助父母认识其危害。为了改变孩子边吃边玩的习惯,明智的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定时、定地点吃饭的饮食行为,同时还要注意饭前1小时内不再给孩子吃零食,如 果两顿饭之问的零食吃得过多,如果他吃零食吃得都不感到饥饿,就会在吃饭的时候心不在焉,就会坐不住。另外,不能给孩子吃过多的凉食、冷饮,以防伤了脾 胃,吃饭定量,不能强迫孩子进食;有的家长为了使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能够坐得住,就在吃饭时允许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看节目,使得孩子的心思滞留在电视 节目里。或者给孩子一本图画书,让孩子手里握着个玩具,让他一边摆弄一边吃饭,孩子的兴趣停留在图画书上或者玩具上,孩子只是跟随着大人的指令机械地张 口,不去用心咀嚼和吞咽,怎么还会有食欲?家长给孩子做的饭菜花样要经常更新,也是把孩子的心思吸引到饭桌上来的办法。还有,当他边吃边玩时,父母要明确 告诉他这不好,爸爸妈妈很生气。当他乖乖专心吃饭时要表扬鼓励他,使他建立自信心。
        最后一点,千万不要纵容爷爷奶奶的过分宠爱,长辈不能照顾孩子一生,严格教育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孩子的吃饭问题,是很多家长的共同烦恼。乐乐的妈妈正为这事发愁呢,自从乐乐能自如地跑来跑去以后,餐桌就变成了战场。那时,家里人都觉得孩子小,不是什 么问题,长大了自然就好了。于是妈妈就形成了一个习惯: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勺子,跟着乐乐的后面,趁他不注意,往嘴里塞一口饭;乐乐呢,要不就玩玩具, 要不就跳来蹦去,吃饭只需要嘴,手就不用了。为了给乐乐补充足够的营养,沙发上、地板上、床上、甚至窗台上,都当过餐桌。吃完一顿饭,大家像打了一仗,都 松了口气。

        乐乐渐渐长大了,准备上幼儿园了。就这样吃饭,在幼儿园怎么适应啊!?吃饭的问题要提上议事日程了。

        妈妈的对策

        首先,妈妈要求家里的人不要喂乐乐,让他习惯自己吃饭。其实,乐乐用勺子很熟练,筷子也会用,就是过惯了饭来张口的生活,自己懒得吃。第一天 让乐乐独立吃饭,乐乐吃了两口就跑了,趴在沙发上大喊:"我在沙发上吃!我在沙发上吃!"妈妈生拉硬拽地把他拽过来,刚吃了两口,乐乐又大喊:"奶奶喂 喂!奶奶喂喂!"几个回合,饭热了好几次。最后,剩下的饭还是在沙发上奶奶一口一口地喂到乐乐嘴里。首战虽然没能告捷,毕竟有了小小的进步。

        为了提高乐乐对吃饭的兴趣,妈妈特意买了漂亮的餐具,勺子上的卡通图案是乐乐最喜欢的,用它吃饭肯定乐趣无穷。乐乐也很兴奋,拿着勺子评头论足了一番。妈妈说了,如果不好好吃饭就把勺子收起来,乐乐好像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吃饭有了长进。

        但是,乐乐吃饭到处跑的毛病没有彻底地改善,他经常穿梭于沙发和餐桌之间,对大人说的"把饭收了,不给你吃了"诸如此类的话并不放在心上(怪 只怪从来没有实施过)。有一天,妈妈忍无可忍,对乐乐大吼了一声"你再不好好吃饭,我把你关到屋里",抱起乐乐就进了房间,把乐乐往小床上一扔,关上门出 来。乐乐追到门口,哭着喊:"让我出去!让我出去!"哭了一会儿,妈妈隔着门问:"吃饭还跑不跑?""不跑了。""真不跑了?""真不跑了。"乐乐被放了 出来。这一招还真管用,乐乐擦着眼泪坐在餐桌边乖乖地吃饭。至此,餐桌大战暂时告一段落。

        专家的建议

        宝宝能够自己吃饭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这表示宝宝在某些事情上能够做主。如果引导得当,宝宝会很乐意自己吃饭;没有机会让宝宝自己学习,剥夺宝宝学习的权利,或把吃饭变成一场激烈的战争,这些都为宝宝不肯自己吃饭埋下了"伏笔"。

        对于宝宝来讲,吃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补充身体必需的营养,还可以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两项依据可以帮助父母判断宝 宝的饮食是否有问题:一是身高和体重(大多数宝宝的身高体重都会在一个范围之内);二是宝宝吃饭的情形。一般来讲,除非特别偏食,宝宝的营养不会有问题; 但是,边吃边玩却是父母伤脑筋的事,这就需要父母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固定座位和时间

        这是培养良好习惯的第一步。父母必须下定决心,只在餐椅上或餐桌旁(如果没有餐桌,要选定固定的位置),才给东西吃,以养成宝宝吃东西不四处 乱跑的习惯。另外,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也不要给他东西吃。两餐之间不可有过多的点心,尤其是吃饭半小时之前不可吃零食,吃饭的时间最好不要看电视,同时 要把玩具书本拿走,以免造成宝宝分心。

        有意培养

        宝宝在一岁左右时,有自己动手的强烈愿望。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浓厚的兴趣,吃饭时常常有抢勺子的举动。这时,父母应该因势利导,鼓励宝宝学习 自己吃饭,并在旁边给予适当的帮助。当然,这个年龄宝宝的精细动作还不协调,常常有弄洒饭菜的情况发生,如果家长怕麻烦,剥夺了宝宝学习吃饭的权利,可能 就为以后的宝宝不自己吃饭打下了"基础"。其实,不管是成人还是宝宝,学习技能时都要经历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宝宝掌握技能本身,还能促进手眼协调动作 的发展。

        选用餐具

        宝宝想自己吃饭时,家长应该准备适合宝宝用的碗、勺,勺子的大小要适合宝宝的嘴,最好一勺子一口,不多也不少;碗、盘子要好盛,以免溢出或打翻。那些有可爱的装饰的餐具,也能增加宝宝吃饭的兴趣。经过愉快的引导和示范,不仅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同时也学会用餐的规范。

        利用逆反心理

        两岁以后,宝宝特别喜欢与父母对着干,越是让他坐着吃饭,他越要走来走去,动这摸那。可以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有意地说:"今天的饭真好吃,你先别吃了,玩去吧。"或者说:"菠菜有营养,你少吃点吧。"这样,宝宝一边喊着我要吃,一边大口地吃很多。

        鼓励与肯定

        吃饭的气氛,饭前的鼓励,以及对时间的要求要诚恳地与宝宝沟通。在鼓励、肯定和期望的过程中激励:"很好,就剩下几口了"、"你今天的速度比昨天还快"、"你一定可以在七点之前完成。"

        利用反馈表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和宝宝讲好,如果坚持好好吃饭,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在餐桌前贴一张表,登记用餐的情形,20分钟之内贴大 星星,30分钟之内画苹果,不到处跑画一个圆圈,不剩饭画一颗小星星……,让宝宝明白其中的含义,体验成功的喜悦,然后再积累起来好好奖励他。

        坚持原则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父母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首先,让宝宝清楚地知道父母的原则,例如,要求宝宝吃饭开始后20-40分钟内必须结束,吃不 完也要把饭菜拿走;如果宝宝屡屡犯规要适当地予以惩罚,这种惩罚可以是不允许宝宝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如不能出门、不能看电视或玩玩具,切不能只说不做。 父母只有坚持原则,才能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2009-08-27 11:38:2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等宝宝大一点了,他就不会老实的坐里面了。

          2009-08-27 11: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