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脾气噪爱打人抢东西怎么办?

      pic of user:a00oo00

      a00oo00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5

      脾气噪爱打人抢东西怎么办?

      儿子一岁零七月了,出去打爱打人,特别是比自己小的,看到冲过去就打人家,一看到别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抢,每遇到这种情况,我试过很多方法,要不就给他讲其他的分散他的注意力,要不就细细的给他讲道理诱导他,要不就凶巴巴的批评他,甚至还狠狠的打他。。。总之什么方法都用完了,也不行。他依旧我行我素,还打人打得更历害了,这么小的娃娃到游乐场都有小娃娃怕他了。为这个问题我请教过很多人,有的说孩子小不要打他,有的说大点自然就好了,有的说慢慢教,可这些好象都解决不了我目前遇到的问题。人家都说孩子小的时候性格最好培养,眼看一天天大了,时间都慢慢过去了,儿子依旧那么恶,唉,都愁死我了,要以后上学怎么办?将来长大怎么办?我不想儿子成这样子一个恶人,不知道哪位有经验的朋友可以帮我解决这个难题?

        avatar of ping654123

        ping654123

        历史

         

        宝宝现在已经一岁多了,要是改过来,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了,宝妈不要着急,要有耐心,慢慢的更改宝宝的脾气,每天培养宝宝在缓和的气氛和环境中多呆一些时间,还可以每多少天尝试着改掉宝宝的某个坏习惯,比如说在一周到十五天之间培养宝宝不焦躁,喜欢去听柔和的音乐,然后不去强硬的抢小朋友的玩具(一般宝宝都会去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的,但是每个宝宝抢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你慢慢的一点点的培养和观察,觉得有好转就是有收效了)等..相信宝宝在宝妈的耐心培养下会变好的,祝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2009-08-31 17:53:2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嫻08嫻

          嫻08嫻

          历史

          小孩子都是这样,自己在玩什么,别人过来就不愿意了,长大就好了

          2009-08-31 16:48:01

            avatar of binbinkeai

            binbinkeai

            历史

            部分小孩子是这样,长大点就会好的,不过你要耐心给说服了。多带宝宝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去让他溶入群体生活。

            2009-08-31 16:59:32

              avatar of ping654123

              ping654123

              历史

              另外还有最好不要轻易的和宝宝发脾气,不要因为宝宝打人了或抢小朋友东西了就打宝宝,这样只能让宝宝有一种心理,妈妈都可以这么发脾气,宝宝也可以,这样对宝宝还是会有影响的,你有要耐心的引导,让宝宝慢慢的改变和意识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这样时间长了,相信宝宝自己也会改变了的。

              2009-08-31 17:56:16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打人是一种试探和情绪反应

                对于1到2岁的孩子来说,类似闹闹这样的攻击行为非常普遍。有时候孩子打人,看不出有任何的理由,他们常常怀有一种玩的心理去试探自己的行为能力,或者试探大人们的反应。打完人,他们就等着看下面将发生什么事情。对他们来说,打人是正在进行的一项重大试验。

                另外,孩子打人也是带有很强烈的情绪因素的。想一想1岁孩子们的生活世界,你就会发现,宝宝的每一天都在努力掌握各种新的技能,遇到他们不熟悉的各种情形。因此,打人成为了孩子们表达挫败感,或者遭受打击后的复杂情感的一种方式。

                ★打人是因为无法用语言表达

                当一个4岁孩子的玩具被抢走之后,他会说:“还给我!” 但是,1岁的孩子还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语言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于是就用拳头来代替语言。而且,一两岁的孩子也意识不到打人会伤害别人,即使大人告诉他别人会疼,这么大的孩子也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避免攻击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

                由此可见,阻止孩子打人行为出现的最好方法应该是防患于未然。父母应该仔细观察是什么促使孩子产生了打人的欲望,然后抢先有所行动。先回想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累了或者饿了以后就会爱打人?还是当他在人多的场合爱攻击人?或者是当他去一些陌生场所的时候?

                如果带孩子去一些陌生的地方游玩,无论是在途中还是到了终点,父母都要确保自己的孩子按原来的习惯午睡,并为他准备一些小甜点。如果你的宝宝以前就因为想要好朋友喜爱的玩具而打了人,那么就告诉那个孩子的妈妈当他们一起玩的时候,把这根“导火线”藏起来。

                ★父母不要过度反应也不要惩罚

                即使这样,你所做的一切也并不能完全杜绝孩子的打人行为。一旦打人事件发生了,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有过分强烈的反应。大喊大叫,或者打孩子的这些反应,对打人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变相鼓励。父母过于强烈的反应恰恰是向孩子表明了攻击是解决冲突和引起注意的一个非常恰当的方法。惩罚也是白费力气,1岁的孩子还不能把父母的做法和自己的行为联系到一起,还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对2岁以下的孩子进行任何处罚都是没有作用的。

                另外,父母态度的前后一致性至关重要。比如说,当孩子打人的时候,父母不能这次还无所谓呢,下次就生气了。

                那么,当打人事件发生后,父母该怎么办呢?

                1、首先要保持冷静。当你做出了一个好的榜样,那么你的孩子就会向你学习,在紧迫关头保持耐心。

                2、然后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关心一下被你孩子打的小朋友,即便被打对象是自己也要表现得很关心。而且向孩子解释打人使其他人受伤了,使你的孩子明白他的打人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告诉孩子被打的胳膊很疼,也会使小朋友或者父母很伤心。

                3、认可孩子的感受,简短地给孩子一些指导。打人行为是不能容忍的,但孩子的感受是可接受的。父母应该向孩子表明理解他的感受,平静但要清楚地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那个玩具,但是我们不能打人……。”要避免过长的训导和讲道理,因为这会使孩子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了。另外,强制性地让孩子表示道歉并不可取。换一种做法,比如你直接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并且表示你的关心,效果就会很好。因为你的行为给孩子做出了一个典范。

                4、给孩子提供一个可选择的替代攻击的方法。对于学会说话的孩子们来说,使用语言是一个替代武力的好的建议。父母甚至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如果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不要打小朋友,可以说“让我玩玩你的玩具”。

                5、表扬孩子积极的努力行为。应该寻找机会鼓励孩子,可以夸奖他“和小朋友分享真好”,“这次没有打人,非常棒!下次再试着这样做。”

                6、循环往复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父母不要担心孩子打人行为的重现,1岁的孩子需要花很长时间学会不打人,所以,父母在教导孩子的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忍耐性,锻炼自己皮肤的抗攻击性,加强自己的幽默感。

                2009-08-31 18: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