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宝宝爱哭闹怎么办?

      pic of user:yyqx521

      烨烨强雪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宝宝爱哭闹怎么办?

      我家宝宝现在3个多月了,白天还好,一到晚上总爱哭闹,很难入睡,而且夜里也经常醒来闹;望有经验的妈妈们帮忙分析以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avatar of ninibao

        ninibao

        历史

         

        宝宝爱哭怎么办?

        妈妈常觉得宝宝爱哭,其实在还没学会说话之前,哭就是他的语言,宝宝正是通过哭声来和他人交流的,来表露情绪。妈妈需要仔细分析,宝宝爱哭有生理性的、病理性的和心理性的原因。所以,妈妈一定要耐心仔细地判断宝宝哭声的含义。

        宝宝爱哭——因为有生理需要
        当宝宝肚子饿了或尿片过湿,拉粑粑后小屁股不舒服时,必定要哭。这种宝宝出于生理需要发出的哭声,常常是清脆、响亮、有节奏的。
        妈妈应该怎么办:
        这是最容易解决的哭声。替宝宝喂奶或及时更换尿片后,宝宝就会停止哭闹。如果妈妈发现宝宝在喂奶后或者等不到下个喝奶的钟点就哭,同时伴有吸吮手指,或啃小拳头的动作,那么多半是因为奶量不足、奶水太稀而没有吃饱。这时,妈妈就应该及时调整奶量,让宝宝按时吃饱吃足。


        宝宝爱哭——因为生病了
        如果宝宝病了,他的哭闹和平时会不一样,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哭闹的宝宝突然大哭,通常表明他的身体出了问题。这时宝宝会用力地、大声急切地哭出来,希望寻求帮助。
        妈妈应该怎么办:
        妈妈对于这种异于平常的哭声要仔细倾听并努力分辨:如果哭声尖利,这可能是身体中的某个地方有了炎症而引起发烧等病痛;如果间歇性地哭闹,这可能是肠胃问题;如果不让你碰触身体某个部位,这可能是某个部位有外伤或内伤。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妈妈应该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宝宝爱哭——因为想要更多心理安慰
        有时候宝宝也会无理取闹,这种哭声意味着宝宝想从妈妈那里得到心理安慰,他想让你抱抱他,和他进行身体交流。
        妈妈应该怎么办:
        传统的做法是要求母亲对这种无理的哭泣置之不理,现在我们主张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多抱抱他亲亲他,告诉他妈妈爱他,这对他以后的心理健康成长大有好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婴儿时期得到的满足越多,孩子长大成人后越有自信,越乐观,也越愿意接受各种挑战。对付哭闹不止的宝宝,给他一个可以啃咬质地柔软的安抚小熊,有了小熊的陪伴,妈妈不在或暂时离开的时候,宝宝能获得安全感。

        对于宝宝正常的哭声,妈妈不用急着把宝宝抱起来,而是先要认真听懂宝宝哭声的含义,然后更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帮助。正常的哭声,对宝宝而言也是一种运动。是在睡眠之间的一首插曲,可以加深呼吸,增进肺活量。当然,不能让他们哭得太久,还要注意,别让眼泪流入他们的小耳朵,以防中耳炎。

        回答时间:2009-11-16 21:51
        最佳 妈妈大宝宝
        宝宝年龄:2岁4个月
        宝宝性别:小男生
        来自:天津 河西
        知识积分:520198分
        头衔:睿智的18级宝树
        级别:
        回答:31082个
        最佳:9586个
        举报
        的确,有的孩子特别爱哭,而且很敏感,容易激动,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会大哭。这种情况很让人头痛,尤其发生在男孩子身上,更让家长发愁。其实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对待孩子的哭,这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他们一生的发展。

        对孩子来说,哭是社交方法之一。因为他们语言表达还不很清楚,是以哭表达挫折感和情绪,随着孩子胆量的增大,哭的次数会渐渐减少。也有的孩子经常哭,其实是父母的缘故,他们对孩子的身体损害或情感变化过度反应,如对孩子有时擦破点皮,父母就会心疼地说:“呀,可怜的宝贝怎么又伤了,”父母的态度会使孩子感到过度的委屈。

        2、 哭是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孩子在一日生活中会产生烦恼和不安情绪,这种消极情感需要一个宣泄的渠道,而哭可以使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孩子在身体不适、离开他依恋的对象、提出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等等,都会用哭来表达宣泄。儿童在一日生活中会有很多压力,被老师冷落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等等都会给儿童心理造成压力。尤其儿童正处在社会化形成期,对新事物、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比较弱,再加上独生子女缺少交流感情和共同游戏的对象,他们更容易积累一些消极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经常用哭来表达心中的委屈,释放心中的压力。

        其实,孩子哭不一定是坏事,孩子大哭后,会感觉轻松一些,哭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压力。有学者发现爱哭的孩子比不爱哭的孩子生理与心理更健康。因此,不要太抑制孩子的哭,父母比较恰当的做法是:

        1、 对孩子的敏感性要表示同情。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困惑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不准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泪,应鼓励说他是一个坚强的孩子,引导他克制哭。

        2、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爱哭泣。因此要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他做出他能力之外的事。

        3、 不要强化孩子的哭。不能因他哭就给予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为哭而免于惩罚等。父母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家长可以给予一定的安慰,但不能太多同情,否则孩子会哭得更凶。

        4、 教会孩子明白自已的痛楚,说清为什么哭。这时妈妈给些安慰,可减少孩子哭的机会。

        5、 因为孩子特别敏感,所以大人的焦虑、紧张、愤怒、忧郁等情绪极易影响到孩子,因此大人自已要放松、控制好自已的情感,不要影响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不要让孩子猜想,加重敏感,也不必让孩子承受父母的情绪。

        6、 对孩子要少批评多表扬。即使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样,但他只要尽力了,就别批评他。假如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我自已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责他“把水洒得到处都是”,而要多鼓励他,自已洗手是好事,然后再帮助他把手擦干。

        7、 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会引起反应。所以大人应控制自已的情绪,更不要大声骂孩子,对他们温和与幽默或许效果会更好。但当敏感的孩子做错事时,也不要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给孩子讲清道理。

        8、 不要给孩子贴上爱哭的标签。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诉老师或保姆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或者动不动就对人说自己的孩子就爱哭。

        2009-12-02 11:17:1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非常满意,谢谢

          avatar of duoduor

          duoduor

          历史

          白天多晒太阳,补充鱼肝油

          2009-12-02 11:19:17

            avatar of binbinkeai

            binbinkeai

            历史

            夜哭
            1、缺钙、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宝宝夜惊、夜醒、夜醒,夜汗、夜间睡不安稳,瞎折腾,头颈部多汗。应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2、应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A、补钙:每日300——500毫克。B、补D:每日补维生素D400—800IU。3、缺乏维生素B1也要致夜啼,应给宝宝口服维生素B1,每日10mg.
            孩子这样无原因的哭闹,考虑缺钙的可能性比较大。一般两岁半以前的孩子,都应该适当地补钙。但是单纯补钙的效果并不好,应同时补充维生素D3,如鱼肝油、伊可欣,而且应该多晒太阳,每天应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至于缺锌,作为一岁半的孩子,可以暂缓药物补锌,从饮食中补充锌比较好,而且长期服用葡萄糖酸锌对胃肠的刺激也比较大。海产品如海鱼、海虾、海带等含锌比较多,可适当地多吃一些。除了这些治疗措施,还应该从生活习惯方面进行调节。晚上临睡前,不要使孩子玩得太兴奋,同时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如灯光不能太亮,保持安静,被子薄厚应适中等等。另外,如果孩子习惯白天睡很长时间的话,这也可能是她晚上哭闹的原因,应减少孩子白天睡觉的时间,以免黑白颠倒,影响晚上的睡眠。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后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而且哭闹有加重的趋势,则应该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的疾病。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2009-12-02 11:28:39

              avatar of 开心小鱼

              开心小鱼

              历史

              造成小孩爱哭的原因很多,有时是因为身体不适,有时是因为愿望得不到满足。一般情况是小孩生病后往往变得脾气大了,爱哭了,或是家里来了长辈: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小孩有了“仗势”,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容易变得娇气,爱哭。在正常情况下,有的小孩爱哭,常常是用哭声作手段引起父母注意,达到某种目的。或许,他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或要求,急了就哭,以哭“说”事。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养成爽快地提出自己的请求,或对家长的要求表示自己态度的习惯,在他们不痛快时就哭。有的父母只注意就事论事,问清哭的原因。加以解决就完了。他们常忽略了教育孩子应该怎样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教育孩子懂得爱哭不是好孩子。由于家长一次次的忽略,一次次地在孩子哭了之后满足他的愿望,有的孩子就渐渐地形成了爱哭的习惯。

              孩子爱哭和感情脆弱也有关系。由于幼儿认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情绪上往往易表现为爱冲动和不稳定性。因为一点委屈或不满就大哭大闹,或者本来正在哭着却又破啼为笑。一般的孩子都会表现出感情脆弱的一面,尤其是在受到伤害时都会哭。有的孩子对诸如疼痛,惊奇,快乐,恐惧等刺激的反应就

              更为强烈,对周围的事物尤其敏感。别的孩子不在乎的一些小事,也会使他们感受到刺激而异常激动。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造成孩子比较脆弱,遗传因素和周围环境是两个重要的原因。在感情脆弱,敏感的孩子中,约有10%是天生的,另外一些则是后天原因造成的。有些父母感情就比较脆弱,易激动,往往传给孩子。还有一些孩子自小比较自卑,遇到一点事就觉得受到伤害,心理承受不住。一般说来,感情敏感脆

              弱只是孩子个性的一方面,作为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孩子,有意识地锻炼孩子。

              对待爱哭的孩子,家长怎么办好呢?

              每当孩子哭泣时,父母首先应弄清楚是怎么哭的,是真哭还是假哭,是大哭大闹,还是一般的小哭小闹,哭的原因是什么?确定后就可采取措施使其停止哭泣。有一点家长要明确,不能一哭就抱。如果你清楚你的孩子很爱哭,也确认在没有发生什么危险情况下,孩子遇到点事就大哭不止,你可以说一句“没关系”继续干自己的事,或者一开始就不理他。孩子哭往往是向大人“求援”,见你不理他,哭一会儿,便也觉得没有意思,自己就会平静下来。如果你很专注地干自己的事,就会给他一个暗示“你的事并不严重”。他也许会走过来看看你正在干什么,或者对你说点什么。总之,这样就使他那种强烈的情绪变得平缓些。孩子安静下来了,你再讲什么也就容易听进去了。

              如果你一开始就大呼小叫地表示“同情”,孩子会以为自己真的遇到什么严重的事了,老的一套又开始了。所以,不要一哭就 “哄”,那只能加重孩子爱哭的习惯。

              爱哭的孩子,往往是遇到事不知该怎么办,以“哭”声告急。作为家长应常给孩子讲些处理问题的方法,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比如:“你想干什么吗?先问问大人行不行,”“你想用别人的东西,要和人家打招呼,不能上来就抢”“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才是好孩子”。渐渐地你就会发现,孩子在干什么的时候,会跑过去问你:“我想要骑车行吗?”“我可以出去玩一会吗?”养成这种商量的口气和别人讲话,孩子的心情要平静得多。如果你的孩子非要拿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并且泪汪汪地又向你求援时,你可以提醒他,“妈妈平时怎么给你讲的?如果想要别人的东西应该怎么办?”一般的孩子受到这种暗示,会收住要涌出的眼泪,走过去和小朋友商量。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他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了。

              家长要引导孩子有什么事要说清楚,告诉孩子只有说话,大人才明白,甚至可以告诉他如果只哭不说话,大人就不理睬。当然,最好是家长多和孩子说话,看看孩子有什么要求,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孩子渐渐地用语言表达请求与愿望。如果孩子明白了道理之后,有时还会出现爱哭的现象,最好用鼓励的方

              法告诉他“你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好哭了”。

              虽然在周岁前,哭是孩子的一种需要,但孩子长大了,仍然爱哭哭啼啼,无疑是懦弱的表现。哭闹是由于父母的溺爱迁就所形成的一种不良习惯,是孩子用来“要挟”父母的一种武器。因此,防止孩子哭闹的主要方法是,注意早期优良行为的培养,正确运用德育的一般原则,切忌溺爱、娇惯、迁就。

              利用孩子喜欢听故事、看画书、看电视、电影等特点,经常对孩子进行教育,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引导儿童学习摹仿他们心目中的主人公,培养孩子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品质,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约束自己情感和欲望的能力。

              只要作父母的能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孩子,严格要求,孩子的哭声就会逐步减少。



              2009-12-02 13: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