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宝宝三个月舌苔白怎么回事

      pic of user:LWWQWYD

      LWWQWYD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宝宝三个月舌苔白怎么回事

      我的宝宝三个多月了,吃的是母乳,舌苔一直比较白,嘴唇也总起干皮,一天大便有五次左右。有时还会吐奶或打嗝。请问是什么原因?

        avatar of 星星妈咪123

        星星妈咪123

        历史

         

        可以每天给宝宝用纱布清洗一下口腔,以免长期积累导致舌苔。舌苔过厚会影响宝宝吐奶,消化不良。嘴唇起干皮用纱布沾水湿润一下,喝点水,那干皮自己会掉的。
        三个多月的宝宝,如果每天大便一直都是4~5次,金黄色有奶瓣都属于正常,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清淡,不要太油腻,也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吃的东西直接影响宝宝的健康。
        打嗝就不要担心啦,我家宝宝每天打嗝七八次,都是每次五分钟左右,一般止嗝方法最有效的就是给宝宝喝点水或是让宝宝哭。不过,一般宝宝有自动调节的能力。

        2010-05-27 21:16:5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binbinkeai

          binbinkeai

          历史

          舌苔白多半与消化不好有关,妈妈的饮食要注意了。
          还有看看便便的颜色怎么样。

          2010-05-27 17:59:05

              avatar of suxin666

              suxin666

              历史

              舌苔发白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现。从中医来看,如果舌苔出现偏厚或者发白等情况,而身体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认为是“上火”的表现。而这种情况还经常会导致口腔里有难闻气味,甚至出现口臭。因此,建议您可以在刷牙时用牙刷轻刷舌苔,在饮食上最好以清淡为主。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就该到医院口腔科看看了,因为舌苔发白也有可能是肠胃疾病表现出的症状。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但临床上也有里证和热症而见白色舌苔。根据现代舌诊的研究,认为白苔主要可出现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白苔除可见于正常无病的人以外,多见于轻病,表证初起,以及疾病的恢复期。因为机里内在的病理改变不明显,所以舌苔的变化也接近正常的薄白舌苔。 ,
              各种疾病的恢复期,尽管各种疾病在严重阶段可出现黄苔、黑苔或红降剥舌等,但随着疾病好转,脾胃生发之气恢复,舌苔仍可转为薄白色。
              一些仅有主诉症状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疾患,如神经衰弱、肠胃神经官能症等,舌苔发白而薄腻。
              疾病早期或局部病灶,未影响全身的局部病变,如青春期甲状腺肿大、外伤、足癣、梅核气、早期的乳房癌、子宫颈癌等。由于早期缺乏症状或病灶局限,尚未影响全身的气血流通而反映到舌上,所以舌苔仍薄白,属于正常范围。但如果疾病发展,舌苔也会出现变化。
              表证初起: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早期等,多见白苔。
              第二,白苔可出现于体内有水湿停留或痰饮的病人,临床上常见某些胸水、腹水、慢性肾炎及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体内有湿浊或痰饮停积,使舌苔出现厚白或白腻苔。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可能是口腔的唾液分泌较多,以及气管内痰液分泌增多,浸软了舌头的角化细胞或角化不全细胞,使细胞肿胀而不易脱落;加上舌组织水肿和淋巴回流障碍,舌面上老的角化细胞不脱而新的角化细胞又增加堆积,所以舌质肿胖,舌苔白厚而腻。
              第三,白苔可见各种慢性炎症感染:如慢性盆腔炎、慢性肾盂肾炎、结核性脑膜炎、骨关节结核等。这些患者仅略有低热或无发热表现,由于体内有慢性病灶存在,常使舌苔较正常稍厚,或为薄白腻苔。当体内病变又趋活动或急性发作,例如肾盂肾炎又发高热时,舌苔可迅速由白转黄,或转红绛。

              2010-05-27 23:43:58

                avatar of 塘底水

                塘底水

                历史

                每天给宝宝用纱布沾点盐水清洗一下口腔,淡淡的盐水就可以啦。还要多饮水。

                2010-05-27 23: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