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手足口病症状及治疗,表现都有哪些呢?

      pic of user:wusks

      靓妈MM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手足口病症状及治疗,表现都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症状及治疗,表现都有哪些呢?

        avatar of ningyu080714

        ningyu080714

        历史

         

        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3-4天,一般症状较轻的常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约半上数患者出现低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2天既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吃东西疼痛,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
        手口足病症状: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专家提醒,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必须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整洁卫生;饭前便后让孩子洗手;夏天不要让孩子喝生水、猛吃冷饮,生吃瓜果要洗净;食品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同时,少让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2010-07-06 12:57:0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avatar of 爱手工的铭妈

          爱手工的铭妈

          历史

          主要症状是发烧,手上 脚上 嘴里都会出现小水泡。现在的手口足病已经属于变异的了。才怎么厉害。
          我记得我家宝2岁的时候也得过手口足病。没发烧,就是手上脚上有小水泡。去皮防所开了一支2块多钱的药膏就涂好了。

          2010-07-06 12:42:05

            avatar of 钒仔妈咪

            钒仔妈咪

            历史

            预防:(一)增加个人之免疫力: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及运动、充足睡眠。

            (二)时时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正确洗手。

            *正确洗手步骤如下:湿、擦、搓、捧、乾

            (1)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

            (2)擦上肥皂或洗手液起泡约二十秒。

            (3)将双手冲洗乾净。

            (4)关水前先捧水将水龙头冲洗乾净 。

            (5)用乾净纸巾或烘乾机将手烘乾 。

            (三)加强居家环境卫生及通风。

            (四)避免接触受感染者:避免於流行期间携12岁以下出入过度拥 挤之公共场所如游泳池、电影院、百货公司等。

            (五)目前并无证据显示肠病毒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之可能,但孕妇须避免感染,以预防生产时感染给新生儿。

            (六)高危险群:三岁以下小孩要特别小心,有较高比例得脑炎、类小儿麻痹病毒或肺水肿,要特别注意。
            应采取何措施:

            1.吃冷、流质、高热量食物:因为患者的口腔舌面会出现溃疡水泡,冷、流质的食物如冰淇淋、鲜奶、布丁、冰豆花、冰爱玉、冰果汁等比较易吞咽且能减轻吃东西引发的疼痛。

            2.多补充水份:鼓励孩子多喝水其用意是预防脱水及退烧。

            3.多休息:如有学童罹病,应建请家长予以请假暂勿上课,以免传染其他学童。

            4.必须将患者的饮食、饮水分开处理,避免共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5.负责餵食婴幼童的人,要注意手部的清洁与乾燥。在准备食物前,上完厕所后应将双手洗净。

            6.小心处理患者的排泄物,包括口鼻的分泌物。因患者在痊愈的过程肠病毒仍会在口沬排出达一至三周之久,也会持续经由粪便排出二至三个月以上,很容易经由接触到患者的排泄物过程中而不慎传染,所以除了马上把双手洗净外,也要注意身体有无沾染患者的排泄物,而将肠病毒传染给自己及他人。

            7.保持乾净、凉爽的居家环境:炎热的气温肠病毒易於滋生,所以保持环境的通风以及屋内的乾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8.衣物的曝晒:因肠病毒对紫外线及乾燥特别敏感,容易降低它的传染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大白天,将衣物、棉被拿出来晒,以遏止病毒的活跃。

            9.当出现下列应立即就医:如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呕吐、颈部僵便、手脚无力、麻痹、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等。

            2010-07-06 13:54:26

              avatar of 钒仔妈咪

              钒仔妈咪

              历史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专家呼吁:手足口病多“袭击”5岁以下小儿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时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会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也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或危及生命。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

              可通过玩具和日用品传播

              “手足口病常通过患病幼儿的玩具、餐具以及日常用品传播,容易在幼儿园中造成小范围流行。”王鸣说,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例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传播给他人;与患者同居一室易被感染;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专家指出要预防手足口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是要做好疫情报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疫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是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玩具、食具、桌椅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浸泡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4.是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5.是教育宝宝坚持饭前便后勤洗手,可有效预防病从口入。

              需要提醒的是,手足口病无免疫性,患过本病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

              2010-07-06 1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