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宝宝得了佝偻病

      pic of user:reqingrose

      reqingrose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宝宝得了佝偻病

      小儿将3岁,患佝偻病,怎样治疗效果最佳?

        avatar of

        历史


        建议到医院检查,明确是活动期还是后遗症期,同时明确是否有严重的骨骼畸形,有严重骨骼畸形的需要外科就诊,如果是佝偻病活动期,还要进一步寻找病因。

        2010-07-20 11:56:18

          avatar of ningyu080714

          ningyu080714

          历史

           

          佝偻病是在婴儿期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
          常见症状为夜惊、睡眠不安、多汗,易烦躁。病情较严重者,肌张力降低、关节松懈、腹部膨大,生长发育也受影响。
          骨骼的改变,是佝偻病的主要表现。头部早期只是颅骨软化,7~8个月后出现方颅,囟门关闭晚。胸部可见肋串珠、鸡胸或漏斗胸。腕部和踝部骨骼粗大,形成手镯、脚镯样变化。另外,由于骨质软化,可出现膝内翻(0形)或膝外翻(X形),即俗称的圈圈腿。这是它的特征性表现!
          佝偻病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故应给予维生素D治疗,一般只要注射1~2次即可,具体的剂量应由医师决定。较轻的病例可口服维生素D,在注射维生素D时,可口服葡萄糖酸钙。
          除药物治疗外,最重要的是合理营养,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每天到户外活动。另外,应注意衣服宽松,不要让小儿过早、过久地坐与立,但可训练其俯卧、抬头、展胸与爬行等动作。
          佝偻病的预防关键是抓早、抓小。从孕妇怀孕的中期,即应开始服用维生素D,小儿满月后,即开始户外活动,从每日15分钟,逐渐增加至2小时以上;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自小儿生后半月至2岁,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早产、双胞胎、低体重儿、生长发育过快、慢性腹泻或患肝胆疾病的小儿,可在冬春季节肌内注射维生素D330万国际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的耐受量和中毒量,个体间差异很大。因此,不要常规地、过量地给孩子服用鱼肝油和钙片,以防中毒。

          婴幼儿佝偻病防治
          *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产期开始,以一岁以内小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三岁,即作到“抓早、抓小、抓彻底”。应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母亲学到有关的知识。
          *胎儿期的预防:妊娠后期(即怀孕第7、8、9三个月)胎儿对维生素D和钙、磷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因此,作好孕期保健非常重要。
          孕妇应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努力防防治妊娠并发症,对患有低钙血症或骨软化症的孕妇应积极治疗。
          冬春季妊娠或体弱多病者,可于妊娠7-9个月给维生素D10-20万单位,一次或多次口服或肌注,同时服用钙剂。
          *新生儿期的预防:
          加强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并尽早开始晒太阳。
          对早产儿、双胎儿、人工喂养儿或冬季出生的小儿可进行物预防。于生后1-2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D500-1000单位,连续服用,不能坚持口报者可给维生素D10-20万单位一次肌注。
          *婴幼儿期的预防:此期生长发育速度快,较易发生佝偻病,必须坚持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多晒太阳是防治佝偻病的简便有效措施,应广泛宣传大力推广。尽量暴露皮肤并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应在一小时以上。
          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节,应用维生素D预防仍是重要方法。
          小儿佝偻病的治疗方法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弛,易惊、多汗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乳食失调,复感疾病,调护失宜,日光不足,以致脾肾虚损,骨质柔弱或畸形。临床常用的治疗小儿佝偻病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
          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人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一剂可分1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
          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
          [方二]
          鲜鸡肉500克,青辣椒、葱、火腿、蒜各50克,猪油250克,酱油20克。将鲜鸡肉削去皮,揩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人猪油,待油温上升到50℃时,将鸡肉入锅炸一下捞起,锅中留油25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倒入锅内,加入酱油,加一匙肉汤,用淀粉勾芡,加入味精及少许芝麻油。
          本方能防治儿童佝偻病。
          [方三]
          鹿茸100克,附片30克,猪蹄2只。将鹿茸切薄片,猪蹄洗净,3味同入锅,微火煮数沸,调味食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症。
          [方四]
          生板栗500克,白糖250克。先将板栗加水煮半小时,待凉,剥去皮,放在碗内再蒸40分钟,趁热用刀将板栗压拌成碎泥,加入白糖搅匀,再把栗泥填平成饼状,摆在盘中即成色味俱佳的食品,可供患几经常食用。
          本方常吃对治疗小儿佝偻病有效。
          [方五]
          龟板(即乌龟的腹部甲壳)若干。将龟板用清水浸泡3日,但需每天换水。刮去污垢,放入砂锅内,加多量的水用文火煮,每天煮8—10小时,连煮3天,取出晒干,碾为细末。每次1克,每日2—3次,开水吞服。
          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儿佝偻病。
          [方六]
          鸡蛋皮若干。将鸡蛋皮洗净;烤干,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每次服0.5克;1—2岁,每次1克;每日2次。
          本方可用以防治小儿佝偻病。

          2010-07-19 14:39:44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小金和小健

            小金和小健

            历史

            现在的宝宝得这病主要是每晒太阳吧
            要让宝宝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2010-07-19 14:41:11

              avatar of nanalin

              nanalin

              历史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弛,易惊、多汗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乳食失调,复感疾病,调护失宜,日光不足,以致脾肾虚损,骨质柔弱或畸形。

              病因病理

              佝偻病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尤以6~12个月乳幼儿发病率最高。特别是喂养不当,又接触阳光太少更易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是日光的照射不足;先天不足或生长过快;乳食中钙、磷等含量太少,不能达到身体所需,特别是早期断母乳以及小儿患各种急性传染病、长期腹泻、营养紊乱等均可使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神经、骨胳、肌肉和造血系统的异常,尤以骨胳生长障碍最明显。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哺养不当,从而导致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肌肉、骨胳失于孺养所致。常见症状为患儿睡眠易惊,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夜间多汗,常有枕秃,方头,囟门开大,闭合晚,肋骨有“串珠现象”,出牙迟缓,严重者有鸡胸,腿部呈“O”型或“X”型等。
              常见原因一、 维生素D供应不足。婴儿膳食中含维生素D量很少,牛乳中含量少且钙磷比例不当,影响钙的吸收,所以人工喂养者佝偻病的发病率比母乳喂养者高。
              二、 人体中维生素D 的主要来源是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户外活动少,则易患佝偻病。
              三、 其他因素如生长发育迅速;患有胃肠道或肝、肾疾病;只以谷类为主要食物,副食少以及服用其他药物等。
              临床表现

              (1)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小儿爱急躁,出汗多,睡眠不安,夜惊,夜哭,枕秃;活动期主要是骨骼改变如方颅,出牙晚,肋缘外翻等症状。
              ②以后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如前自门闭合延迟(正常应在1.5岁前闭合),出牙晚,可晚至1岁才出牙,头较大呈方形,助骨下缘外翻,鸡胸、“O“形腿等。 血钙、血磷可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长骨X线照片在疾病活动期均有不同改变。



              治疗

              ①主要治疗是补给维生素D,轻症每日口服5000~10000单位(相当于浓鱼肝油30~60滴),重症每日1万~2万单位(相当于浓鱼肝油60~120滴),连服1个月后,改用预防量,每日400~890单位(相当于浓鱼肝油2.5~5滴);对重症或不能口服的患儿可肌肉注射维生素D:40万单位,或维生素D:30万单位,2~4周后可重复注射一次,一般仅需注射1~2次,注射后2~3个月内不再口服各种维生素D制剂,2~3个月后再口服预防量。
              ②如饮食中含钙量不足,可适当口服活性钙。注意不要长期过量服维生素D,以免维生素D中毒,但可服预防量至2~3岁,2~3岁后佝偻病已静止,无须再用鱼肝油预防。每日用维生素D治疗量较大者,不宜用鱼肝油(鱼肝油中含维生素A与D)而用单纯维生素D制剂,以免 发生维生素A中毒。

              预防
              (1)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获得足够的紫外线。
              (2)婴儿应尽量进行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注意补充钙质。
              (3)加强调护,不可让患儿过早、过多的坐。立、行走,避免骨胳发生畸形。


              呆小症(daixiaozheng)又称“克汀病”。是一种先天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造成幼儿发育障碍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过程明显受到阻滞,特别是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如:(1)身体矮小,上身长,下身短,并常伴有四肢骨畸形等。因为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一样是长骨生长和骨骼正常发育所必需的因素。(2)表情淡漠,精神呆滞,动作迟缓,智力低下,并常可有耳聋。这主要是由于神经细胞树突与轴突的形成,髓鞘与胶质细胞的生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生、发展,脑的血流供应等,均有赖于适量的甲状腺激素。甲状素激素缺乏则导致这一系列过程的障碍。(3)常伴有体温偏低,毛发稀少,面部浮肿等一系列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一般症状。呆小症患儿出生时身高、体重等可无明显异常,至3~6个月时,则出现明显症状。如果能在出生3个月左右即明确诊断,开始补充甲状腺素,可以使患儿基本正常发育。一旦发现过晚,贻误了早期治疗时机,则治疗难以生效。
              回答者:维名所止 - 同进士出身 七级 7-24 21:13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弛,易惊、多汗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乳食失调,复感疾病,调护失宜,日光不足,以致脾肾虚损,骨质柔弱或畸形。临床常用的治疗小儿佝偻病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
              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人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一剂可分1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
              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
              [方二]
              鲜鸡肉500克,青辣椒、葱、火腿、蒜各50克,猪油250克,酱油20克。将鲜鸡肉削去皮,揩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人猪油,待油温上升到50℃时,将鸡肉入锅炸一下捞起,锅中留油25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倒入锅内,加入酱油,加一匙肉汤,用淀粉勾芡,加入味精及少许芝麻油。
              本方能防治儿童佝偻病。
              [方三]
              鹿茸100克,附片30克,猪蹄2只。将鹿茸切薄片,猪蹄洗净,3味同入锅,微火煮数沸,调味食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症。
              [方四]
              生板栗500克,白糖250克。先将板栗加水煮半小时,待凉,剥去皮,放在碗内再蒸40分钟,趁热用刀将板栗压拌成碎泥,加入白糖搅匀,再把栗泥填平成饼状,摆在盘中即成色味俱佳的食品,可供患几经常食用。
              本方常吃对治疗小儿佝偻病有效。
              [方五]
              龟板(即乌龟的腹部甲壳)若干。将龟板用清水浸泡3日,但需每天换水。刮去污垢,放入砂锅内,加多量的水用文火煮,每天煮8—10小时,连煮3天,取出晒干,碾为细末。每次1克,每日2—3次,开水吞服。
              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儿佝偻病。
              [方六]
              鸡蛋皮若干。将鸡蛋皮洗净;烤干,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每次服0.5克;1—2岁,每次1克;每日2次。
              本方可用以防治小儿佝偻病。
              [方七]
              田螺、酱油、醋各适量。将田螺漂洗干净,放于沸水锅中煮沸,挑取螺肉蘸调料吃,可以常煮食。
              本方可治因钙代谢失调而引起的小儿佝偻病。
              [方八]
              猪脊骨或腿骨150克,红萝卜 200克。将二者洗净共煲汤服食。
              本方适用于因肾脾虚弱所致的小儿佝偻病。
              [方九]
              胎盘粉10克,醋炒鱼骨50克,炒鸡蛋壳20克,白糖30克。共研细末,每次0.5克,1日3次,宜久服。
              本方适用于因肾气亏损所致小儿佝偻病。
              [方十]
              虎胚骨(酒炙赤)、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风、当归、川穹、牛膝各等分。将药制成末,炼蜜和丸麻子大,每服5丸,酒吞下或木瓜汤下。
              本方出自明朱橡著的(普济方》,适用于小儿佝偻病。
              [方十一]
              怀山药、牡蛎、生龟板、黑芝麻各15克,怀牛膝、熟地、茯苓各9克,制首乌12克,山萸肉、生白术、西党参、全当归各6克,益智仁3克,大红枣3枚。水煎服,或将药研成细末,和匀,每日早晨、晚上用开水冲调4.5克。同时用炙黄芪9克,大红枣5枚浓煎,连汤带枣1次服完,每日1次。
              本方源于《中医临证摄要》,适用于小儿佝偻病。
              [方十二]
              黄芪、菟丝子、白术各10克。水煎服,上药煎成200亳升,装人瓶中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全程2个月。
              本方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年9月,可主治小儿佝偻病。

              2010-07-19 14:52:21

                avatar of 优宝贝2010

                优宝贝2010

                历史

                缺钙了,建议你吃全元康的多维钙啊,这个补钙效果很好的,快给宝宝试试吧,不要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了

                2010-07-19 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