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爱哭的宝宝!!

      pic of user:yanmaxiaolu

      yanmaxiaolu

      历史

      悬赏:20分

      回答:3

      爱哭的宝宝!!

      我家宝宝这个月就3岁半了,男孩,特别爱哭,怎么讲道理也没用,好像就根本不听。。总是很固执,比如他想穿牛仔裤,早上一睁眼第一句话就是我穿牛仔裤了,不穿就不行,哭,怎么说都没用。。晚上睡前也爱哭,比如就是不洗脸等等就能大哭一场,大闹一场。。总之最近是身心疲惫,自己总觉得和他同龄的孩子或者比他小点的宝宝都很懂事。他究竟是怎么回事?我都不知该怎么办了!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孩子爱哭的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爱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气质来说,就是“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时,通常会以负向的情绪:如哭闹、发脾气等来表达。这是他的个性倾向,但家长不了解,就容易跟着孩子闹脾气,以致于亲子之间经常闹得不愉快,而无法心平气和地教导。

        2、哭只是获取的手段

        现在的家长孩子生的少,太过宝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从小只要孩子哭,大人总是满足他、妥协,让孩子感觉到“用哭来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语言表达能力不够

        由于家长或带孩子的人照顾太周到,从小孩子不必说话,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无法成长,于是惯用哭闹动作来表达。

        4、父母的态度过严厉

        大人太凶,一点小事就对孩子疾言厉色,吓坏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妇”以博取同情。

        5、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父母连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满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总忙着照顾小的或忙着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爱或安全感等不满足,就会显得焦虑、不安,表现出来的是爱哭或不快乐的神情。

        找出问题原因

        孩子的哭有它正面的意义,但哭得不是时候就要找出原因:天生情绪本质负向、惯用哭来达成目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大人对孩子太凶、或者被忽略的孩子等等,都比较容易表现出爱哭的倾向,你的孩子爱哭是属于哪种原因呢?找出来才有办法协助他。以下的亲子生活现场实例,跟你分享解决方法。

        亲子生活现场问题二:小孩子在外受委屈后,除了哭,其他什么都不会,你说怎么能不让人揪心?

        改善亲子教育方式

        从小教孩子看事情的光明面,增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凡事鼓励孩子说出来,只有他用说的不用哭的,才给予正面响应;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不是忽略了孩子,或太凶、太严厉?或者太保护?当然更不能孩子一哭就妥协。最后,还要给孩子时间,协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够了,情况自然会逐渐好转。
        另外,哭,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大哭后,孩子可以感觉轻松、减轻压力。有些学者发现爱哭的人甚至比不爱哭的人生理与心理更健康,因此,父母不要为了清静,过于抑制孩子的哭。

        恰当的做法是

        1、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阈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不准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泪,应该鼓励说他是一个坚强者,引导他克制哭,对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减少他的孤独感和脆弱感。

        2、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不要强化孩子的哭

        哭时不能给予表扬,不能因此给予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惩罚等。父母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给一定的安慰,不能给太多同情,否则会哭得更凶。妈妈抱一抱,就会使他“雨转晴”而高兴起来。

        4、让孩子用语言表达

        教会孩子善于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痛处,说清为什么要哭,这时妈妈给些安慰,可以减少哭的机会。

        5、父母学会控制情绪

        因这种孩子特别敏感,所以对大人的焦虑、紧张、愤怒、忧郁等情感,极易被影响,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响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向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

        6、多些鼓励少点批评

        对孩子要少批评,多表扬,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脱下来,真了不起”,“让我们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样,但他只要尽力了,就别批评他。假如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责他“把水洒得到处都是”,而应先鼓励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帮助他把水擦掉。

        7、多些温柔多些幽默

        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会此起反应,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声骂孩子,对他们温和与幽默或许效果更好,但当敏感的小孩做了错事时,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要斥责,也不能无原则。

        8、别为孩子乱贴标签

        不要对孩子贴上敏感、好哭的标签,否则以后就难以摘此标签。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诉老师或保姆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动不动就对人说这个小孩“哭得像狼一样”。

        2010-10-06 10:58:5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若凡寶兒

          若凡寶兒

          历史

          哭是孩子表达沟通重要的工具,需要有人来满足自我的需求。除了生理不舒服外,心理的需求有赖父母的用心观察与处理。
          拥抱能让宝宝能产生满足与愉悦,感受到大人的关爱,并不会造成传统父母所担心的:会抱习惯,养成依赖的个性。先处理情绪,再处理行为。“我要不要?我行不行?”因内心冲突引发乱发脾气的现象,一岁开始到两、三岁会达到巅峰。在孩子学会克服情感冲突前,当他情绪失控时,父母只能抱他、安慰他。或是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要说教或责骂,只要让他尽情发泄情绪,等他冷静下来再抱抱他。

          怎样处理宝宝的哭闹?
          1、父母千万不要说下列贬低孩子存在价值的话。例如:“哭什么,不准哭,再哭下次就不带你出来。”“我不喜欢爱哭的孩子,不要再哭了﹗”
          2、用不相干的问题来问孩子,转移注意力,也可以两个选择让他决定。如果他完全不满意你的建议,就抱起他,直接带离现场。
          3、如果孩子持续哭闹,父母绝不能心软或发脾气,一定要耐着性子。直到他冷静为止,再做适当的响应。无法满足他要的东西时,先告诉他还有东西比这个更好或是和他订下约定,要达成什么样的要求时才可以买。
          4、不管父母用什么方法,通常孩子一定会继续哭闹,但父母坚持个四、五次后,孩子自然就知道哭闹是达不到目的的,以后就不会再哭闹。最好的方式是出门前约法三章,先讲好只能买什么,如果孩子不守规定,那下次就不要带他出去,或是取消他的某些权利。
          5、宝宝怕生而哭闹时,尽量安抚他,说故事给他听、马上带他出去逛逛,给他小玩具、小点心,分散注意力、转换情绪。然后不要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6、 有时候孩子哭闹让人莫名其妙、觉得无理取闹,例如故意把东西吐出来、把食物、餐具丢地上,让父母觉得生气。父母千万要冷静,给他发泄的时间,发泄后就给些简单无关的命令,让孩子有事可做。
          7、如果孩子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力,那么当孩子哭闹时,最好不要理他,等孩子做出好行为时,再给予注意力与赞美,自然而然就会导引孩子做出好行为来。

          2010-10-03 11:02:59

            avatar of ♡沫晗妈妈

            ♡沫晗妈妈

            历史

            孩子发泄也是一种情绪的表现 呵呵多多倾听他的哭声 搞清楚他的需求把

            2010-10-03 16: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