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7个月宝宝会走?

      pic of user:xtmeimei

      二只卡娃依

      历史

      悬赏:30分

      回答:6

      7个月宝宝会走?

      宝宝生下来以后身体一直很强壮`一个半月会抬头``二个半月翻身``三个半月会无意识天天喊妈妈`四个半月会爬`姿势还挺正规``无误了``五个半月扶着家里的沙发会站了`6个来月的时候看到我们吃饭能很稳当的扶着沙发走过去要吃的了``快7个月了`我看他有意识的想走了`我让他走吗??准备学步车还是在坚持到8个月在说??谢谢大家`我很迷茫。

        avatar of 若凡寶兒

        若凡寶兒

        历史

         

        应该多练爬

        为什么“爬”对婴儿很重要

        根据近年的研究证实,婴幼儿时期会不会爬对小儿的今后发育是很重要的,爬得越好,走得也越好,学说话也越快,认字和阅读能力也越强;在阅读困难的病儿中大多数在婴幼儿时期缺乏爬的训练,或不会爬就走或是爬不好。爬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因为大脑的发育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接受并事例来自其他脑部(如小脑、脑干)的刺激而发育起来,爬是婴幼儿从俯卧到直立的一个关键动作,是全身的综合性动作,需要全身很多器官的参与。在爬的时候双眼观望,脖子挺起,双肘、双膝支撑,四肢交替运动,身躯扭动,这不仅需要自身器官的良好发育,更需要它们之间的协调运动,这些部位必须协调配合才能向前运动,因此爬对脑各种部位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可以治疗受伤后的大脑。

        有些小儿在应该爬的年龄因种种原因没有很好爬过,如环境狭小限制了爬,天冷穿得太多爬行不便,父母怕地上冷、怕孩子弄脏、怕出危险,还有很多父母只一味地想让孩子早走而忽视爬行训练。一旦错过了爬的关键时期则很难弥补。正常挑战儿总是会走、会蹦蹦跳跳的,不会爬也可以走;但没有很好爬过的小儿,在运动中经常显得动作不协调、笨手笨脚,很容易磕磕绊绊、走路摔跤。

        现在看来,爬是不应该逾越的,不要忽视婴幼儿爬行,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很重视对孩子爬的训练。首先,俯卧是爬的准备,一般而言,婴儿在8个月左右开始有爬的动作,这时父母可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进行爬的训练,方法要点是:父母用手撑住孩子的脚心,在孩子前面放上吸引孩子的东西,用亲昵的话和表情鼓励,最初的爬可能不是前进而是后退,但只要坚持每日练习,1个月左右就能向前爬了。如果已是年长儿童,也可以做一些以爬为主的活动,来弥补婴儿期爬的不足,例如专门设计一个四面可转动的四轮滑板,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头颈抬起,与躯干保持一致,用手撑向前滑行,进行系统的感觉统合训练则效果更好。

        2010-10-05 21:30:5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我的乖宝

          我的乖宝

          历史

          你的宝宝是很聪明好,一般的孩子一岁才会走路呢?他会走干吗不让他走,让他发挥啊!

          2010-10-05 21:31:08

            avatar of 漂亮的金鱼

            漂亮的金鱼

            历史

            不会吧,也太早了,有人说孩子走得太早不好,到底哪不好我也说不太清楚,觉得七个月走实在是太早了,还是等等好了,先让他多爬爬,锻炼锻炼,不要太早给他用学步车,我觉得怎么着也要十个月后吧!

            祝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2010-10-05 22:41:55

              avatar of aassaa999

              aassaa999

              历史

              这也太早了吧,我姐姐的儿子在我认识的小孩里算早的。11个月会都路,太早走路好像会影响双腿的发育,因为腿还不能完全支撑身体,容易造成O形腿~~~~。

              2010-10-05 23:59:13

                avatar of 钒仔妈咪

                钒仔妈咪

                历史

                正常婴儿动作发育是:6个月坐,8个月爬,10个月站,1岁走;过早的站和走不但影响视力发育,还可把两腿压弯,如罗圈腿。

                2010-10-06 00:16:50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宝宝还小,不要太性急了!

                  婴幼儿运动功能的发育是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婴儿的骨骼组织中含胶质多,含钙质少,骨质比较软弱,容易因受外力的牵引而变形。 若练习走路的时间过早,全身的重量必为双下肢所承受,由于垂直重力的持续作用,往往使双腿产生弯曲畸形,甚至形成“X”或“O”形,另外,过早学走路也使婴儿双足弓罹受重力压迫,加之维护足弓部位的肌力又较软弱,可使足弓渐渐变得扁而平,易于形成“平板足”。

                  小孩学走路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般在小孩十至十一个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父母发现宝宝在放手能稳定站立时,就可以开始尝试走路了!

                  第二阶段(十二个月):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第三阶段(十二个月以上):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十三个月左右):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第五个阶段(十三至十五个月):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奇心,使其朝正向发展。

                  父母给予的辅助方式:

                  第一阶段:父母可利用学步用的推车或是学步车,协助宝宝忘记走路的恐惧感觉学习行走。


                  第二阶段:训练宝宝学习蹲——站的方式为父母将玩具丢在地上,让宝宝自己捡起来。



                  第三阶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两头,让宝宝慢慢从爸爸的这一头走到妈妈的那一头。



                  第四阶段:让宝宝练习爬楼梯,如家中没有楼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让宝宝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练习。



                  第五阶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但倾斜度不要太大,让宝宝从高处走向低处,或由低处走向高处,此时父母须在一旁牵扶,以防止宝宝跌下来。

                  依以上五个阶段走路动作发展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辅助方式

                  2010-10-06 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