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腹泻  > 宝宝拉肚子!

      pic of user:wlytco03

      天使悠悠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宝宝拉肚子!

      我家宝宝6个月了,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一天要拉好几次,奇怪的是大便是好的,就是有点粘稠的东西,拉的小屁股也伤了,红的来,后来发高烧了,现在高烧好了,肚子没好转,看医生医生也就配点药。吃了也没用啊,谁能帮帮我!

        avatar of 宸宸妈妈0825

        宸宸妈妈0825

        历史

         

        不知道医生给LZ宝宝的诊断是什么样的 如果轻微腹泻 苹果水是可以的 我家的吃过 如果严重的话 还是吃药比较好 问清楚医生 腹泻的一定要补充必须的水份哦~

        2010-10-06 16:00:1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佑旻

          佑旻

          历史

          蒸点苹果水给他吃,苹果可以治拉肚子的,把苹果削皮,切成薄片,放在碗里,往碗里加上开水,放锅里隔水炖或者蒸,宝宝有6个月也可以吃些果肉的

          2010-10-06 15:23:51

            avatar of xrdyh1199

            xrdyh1199

            历史

            应该是腹泻。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

            非感染性原因有:生理性腹泻。母乳的营养成分超过宝宝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时,便会使宝宝发生腹泻。人工喂养的宝宝,由于喂养不定时、量过多或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也会使宝宝患腹泻。另外,个别宝宝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酶缺乏),喂食后会发生腹泻。气候突然变化,宝宝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或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吃奶过多,增加了消化道负担,这些都容易诱发腹泻。

            感染性原因: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肠道内感染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引起,尤其是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
            细菌感染主要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

            另外,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或急性传染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乱,会伴有腹泻。

            7招预防宝宝腹泻

            1.注意饮食卫生

            食品要新鲜、清洁,变质的食物绝对不能喂给宝宝吃,食具也要注意消毒。

            2.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是六个月以内宝宝最适宜的食物。人乳中含有IgA,会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大肠杆菌的作用。

            3.遵循辅食添加原则

            从少到多,逐渐增加,使婴宝宝有个适应过程。

            从稀到稠,先喝米汤,渐渐过渡到稀饭、软饭;

            从细到粗,如加水果时,开始喂果汁,以后吃果泥。

            五个月时试着添加蛋黄、鱼泥、嫩豆腐;七个月以后添加富有营养、适合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鱼、肉末、青菜、饼干等,逐渐为断奶做必要准备,但是夏天不宜断奶。

            在逐渐添加食物时,最好等宝宝先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食物,不要同时添加几种,特别是遇到宝宝生病时,更不能加另一种食物。宝宝食欲不振时,也不要强制他吃东西。

            4.增强体质

            平时加强宝宝的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体格得到了锻炼,体质才能增强,才能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5.避免不良刺激

            日常生活中防止宝宝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

            6.加强体弱宝宝的护理

            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的宝宝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7.合理应用抗生素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肠炎。


            2010-10-06 17: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