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婴儿长牙

      pic of user:tong0330

      语彤0330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婴儿长牙

      我家宝宝六个半月了,最近爱咬东西还流口水,今天早上发现我的宝宝下牙床上有个和大米颜色差不多的点,不是都说长牙的时候冒乳白色的,所以想问问有经验的妈妈们这种情况是长牙了还是怎么了?

        avatar of 快乐晨长

        快乐晨长

        历史

         

        宝宝爱咬东西吗会不会流口水
        如果是,就能确定宝宝长牙了

        2010-10-14 13:15:2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王缪一

          王缪一

          历史

          宝宝出牙之前会有什么表现或症状?
          出牙期间,做家长的应该注意什么?
          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牙时并无痛苦,也没有症状。开始出牙时可见唾液量增加、流口水、喜欢咬硬物或者将手指放在口内吮吸,也有的吃奶时咬奶头。
          为促使牙齿萌出,不妨给宝宝咬嚼一根清洁圆滑的小木棒。少数孩子初出牙时可能有睡眠不安、低热等现象,对此不必太在意。


          看看出牙规律


          小儿正常出牙顺序是这样的:先出下面的二对正中切牙,再出上面的正中切牙,然后是上面的紧贴中切齿的侧切牙,而后是下面的侧切牙。小儿到1岁时一般能出这八颗乳牙。1岁之后,再出下面的一对第一乳磨牙,紧接着是上面的一对第一乳磨牙,而后出下面的侧切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的尖牙,再出上面的尖牙,最后是下面的一对第二乳磨牙和上面的一对第二乳磨牙,共20颗乳牙,全部出齐大约在2-2.5岁。


          如果小儿出牙过晚或出牙顺序颠倒,可能会是佝偻病的一种表现。严重感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也会出牙迟缓。


          如何护理婴儿的乳牙


          应注意儿童的口腔卫生,培养小儿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并定期接受口腔检查。


          多数宝宝出牙无特殊反应,但也有少数会出现低热、暂时性流涎、烦躁、睡眠不安等症状。宝宝牙齿生长得好坏不仅关系到面部的美观,更直接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因此,做好宝宝出牙前后的家庭护理极为关键。


          一.保持口腔清洁


          宝宝的牙齿快萌出时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方法很简单,即在喂奶或食用其他辅食后喝几口白开水,用以冲洗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切忌让宝宝含着盛有奶液或其他饮食的奶瓶入睡。


          二.进行牙床锻炼


          快出牙的宝宝会出现经常性流涎、牙肉痒、抓什么咬什么的现象。这时,可以使用由硅胶制成的牙齿训练器,让宝宝放在口中咀嚼,以锻炼宝宝的颌骨和牙床,使牙齿萌出后排列整齐。也可以买磨牙饼,用以促进牙齿萌出。


          为何有些宝宝出牙晚?


          乳牙的牙釉质较薄,牙本质较脆,容易发生龋齿。所以要保持坚固的乳牙,必须供给小儿适当的营养。从婴儿时期应注意及早防治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及供给各种必须的营养,尤其与骨骼发育有关的维生素D、钙、磷的供给,甚为重要。营养的不足会导致出牙推迟或牙质差。


          宝宝患了佝偻病和营养不良,会妨碍乳牙的发育和生长,佝偻病的发生往往与宝宝出生后日照不足有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促使人体皮肤中一种叫7-脱氢胆固醇的物质转化为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营养不良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的,比如单纯给宝宝喂牛奶和米糊类食物,不按时添加辅食,就很容易造成宝宝体内维生素D缺乏和严重营养不良,为使宝宝乳牙正常地发育生长,就应防治佝偻病和营养不良。


          因此,在这一时期除全面加强营养外,还应特别注意添加维生素D及钙、磷等微量元素。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多抱宝宝去户外晒太阳,因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太阳中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3,是人体所需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一.做到合理喂养


          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如饼干、馒头、蔬菜、水果等,既补充营养,又有助于乳牙的发育。


          二.多晒太阳


          冬季出生的宝宝,2个月即可抱出户外活动,晒太阳的时间夏季宜在早晨,冬春季可以在午后。应尽量暴露皮肤让阳光直晒,寒冷季节可只露出面部和双手。晒太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可用纱巾或帽子等物遮挡一下。夏季晒太阳应注意防止皮肤灼伤,可以在阳台或树荫下活动;冬季要避免着凉而感冒;屋内晒太阳应打开窗户,因为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


          治疗佝偻病除了晒太阳,还应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


          警惕出牙“不良”反应


          发热:有些宝宝在牙齿刚萌出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只要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多给宝宝喝些开水就行了;如果体温超过38.5℃,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请医生检查看是否合并其他感染。


          腹泻:有些宝宝出牙时会有腹泻。当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应暂时停止给宝宝添加其他辅食,以粥,细、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数每天多于10次、且水分较多时,应及时就医。


          流涎(俗称流口水):多为出牙期的暂时性表现,应为宝宝戴口水巾,及时擦干流出的口水。


          烦躁:当出牙前的宝宝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给以磨牙饼让宝宝咬并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佝偻病、克汀病、营养不良等都可引起出牙延迟,牙质欠佳。如果宝宝超过12个月还未出牙,应到医院查明原因,及早诊治。


          出牙:婴儿的第一副牙齿被叫做乳齿。它们数量共有20颗,大约在婴儿两岁半时长齐。


          你的孩子大约在6岁时开始掉牙,它们将逐步被替换成32颗恒齿。


          虽然乳齿不是永恒的,但它们却很重要,因为它能让宝宝学会正确地发音和嘴嚼食物。最重要的是,它们为恒齿保留了成长空间。在婴儿出生前,乳齿已在齿龈牙床下形成,所以有的婴儿出生时已长有乳齿。如果有这种情况产生,需要带婴儿到儿科专家那儿检查一下,看它是否被安全地固定住;如果它生长不稳定或者妨碍到喂母乳,这样就不得不拔除它。


          第一颗乳齿大约在5个月或6个月时出现,但在3个月至12个月之间,会产生许多变化。在第一颗牙露面之前,会有几个星期中出现长牙的迹象。婴儿开始流大量的口水,在牙齿露出齿龈牙床时开始就得烦躁不安。

          2010-10-14 14: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