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幼儿园  > 过早入园或入托好吗

      pic of user:nethttp

      nethttp

      历史

      悬赏:40分

      回答:10

      过早入园或入托好吗

      现在小家伙1岁8个月,以前都是和我们一起吃住,宝爸妈是上班族,奶奶过来帮忙照看。中秋节时回趟老家,因为播种小麦,宝宝和奶奶留在老家,现在老家没什么事了,奶奶不愿来了,宝宝不哭闹这倒无妨,主要是饮食太单一,奶奶是节俭一族,能有多简单就吃多简单,水果蔬菜不如和我们在一起时充分。
      请问亲们在这种情况下,是让宝宝继续留在老家,还是把宝宝接过来找个保姆,或者是接过来找个托儿所入托,这个季节还有这个月龄,能否适合,是否过于早?
      给宝宝奶说吃饭时炒些菜,宝宝奶说每天都吃鸡蛋,不往菜上说,要么就说,吃饱就行,早上晚上不用吃菜。怎么能劝服奶奶多给宝宝做些营养餐啊。每天早上晚上稀饭,中午面条,现在是发育时期,营养跟不上着急哦。而宝宝奶是不愿来了,嫌住楼房闷。

        avatar of qinqinbaobenyanyi

        qinqinbaobenyanyi

        历史

         

        你好,我和你的情况是一样的。不过我还是恨心辞掉了工作在家带孩子,我认为孩子第一,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钱是挣不完的。让孩子有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就算孩子现在送进幼儿园,但是你想过没有,宝宝生病以后家里也要有个人看护,一样也要个人。三天两头请假也不行。如果一定要上班,那就请个人来带,总之宝宝一定要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才是幸福的,任何人都代替不了母爱。

        2010-10-25 15:23:0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哦,看到亲的经验对对我也是一种启示哦

          avatar of 马兰开花二十一

          马兰开花二十一

          历史

          1岁8个月入托是有点小,不过也看情况,其实,幼儿园有时会让孩子成长的更好,我们小孩也是2岁多一点就入托的,感觉很好

          2010-10-25 09:25:03

            avatar of XULI753852951

            XULI753852951

            历史

            这么小还是不要入托,这个冬天太冷了,再大一点吧!

            2010-10-25 09:26:38

              avatar of 金诗航

              金诗航

              历史

              太早了吧,个人认为不好!

              2010-10-25 09:36:22

                  avatar of 王缪一

                  王缪一

                  历史

                  什么时最佳的入园时间。这个很难界定。可有几点需具备:
                  1、可以带小孩去幼儿园看宝宝与园内宝宝在一起的情况,是喜欢,还是哭闹。
                  2、能听懂家长简短的尿尿、便便并能做出回应。
                  3、会自己动手用餐。
                  我家宝宝是两岁入的园。感觉很好。而且有一个新发现是语言的表达能力飞速发展,培养了一个团队精神......
                  俗话说三岁看老,让孩子养成一生受用的好习惯,可以给孩子的人生加分。六一期间,记者走访了京城的一些幼教专家,他们建议,现在的家长更多的是从物质上满足了孩子的各种需求。不管合理不合理,而忽略应该从小给孩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这些好的习惯,就是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它们可以使孩子赢得
                  先机。

                  习惯1:良好生活的习惯

                  北京精诚教育集团北校区校长郭玉环表示,例如饭前洗手、起床后叠好被子等生活习惯的养成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开始。

                  北京红黄蓝教育机构总经理史燕来建议,家长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父母日常的行动习惯对孩子影响很深。所以首先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例如,每天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主动做到饭前洗手,起床后叠被子等这些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有意无意地将逐步帮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培养最佳时期:从二三岁开始。

                  培养最佳方式:言传身教+有意识培养。

                  习惯2:文明礼貌的习惯

                  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这首先应让孩子学会懂得尊老爱幼、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比如需要得到别人帮助时先说“请”字、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记得说“谢谢”等。还要懂得礼让他人,现在的小孩子都是独生子,习惯了吃独食,家长就要注意培养孩子。例如吃水果时先让爷爷、奶奶吃等,郭玉环说道。

                  养成这种习惯,同样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培养。例如全家吃好东西时,家长首先要做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比如说“宝宝,今天奶奶很辛苦的,咱们把最大的、最红的苹果先给奶奶吃好不好……”家长应该经常给孩子说一些类似的话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效果。

                  培养最佳时期:一岁左右最好就可以开始帮助孩子逐步养成。

                  培养最佳方式:贯穿日常生活,例如提醒孩子得到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等。

                  习惯3:养成独立的习惯

                  东方金字塔儿童潜能培训学校连皇岑校长表示,独立习惯的养成对孩子至关重要。这包括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习惯等。养成独立能力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大有益处。例如,我们现在总看见家长专门陪同孩子学习做作业,尤其是小学生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其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总是不放心孩子,嫌孩子做作业的速度慢,不得不“陪读”,与其说是陪读不如说是“监视”。

                  郭校长认为,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家长就要让孩子学着干一些简单的活儿。比如让孩子自己叠被褥、洗手绢、洗袜子等,这样可慢慢培养起孩子的兴趣,也逐渐地显示出孩子在某方面的能力来。特别提醒,家长千万不要一味地代替孩子做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

                  培养最佳时期:从1岁左右开始。

                  培养最佳方式:家庭培养与幼儿园培养相结合。例如孩子能坐着自己玩玩具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跟自己玩一会儿,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习惯4:勤于思考的习惯

                  幼儿教育专家阎晓霞表示,思维能力包括儿童数学逻辑能力、分类能力、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空间能力、手眼脑协调能力、专注的心理品质。我们曾经在教学实验中使用了德国LOGICO儿童思维升级训练系统的教具进行对比后发现,一个孩子的思维能力究竟好不好,小学三四年级时会突出地表现出来,因为当孩子读一二年级的时候,基本上是靠机械记忆的能力学习的,而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孩子依靠思维能力学习的。所以好的思维能力究竟能不能养成,三四年级这个时期就成了分水岭。

                  郭校长说,孩子应该从小起就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这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好处。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可以经常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多观察新鲜的事物,并引导孩子多读书、多动脑,从书中寻找答案或是与家人、老师和朋友讨论沟通。

                  培养最佳时期:从3岁到7岁进行系统的训练。

                  培养最佳方式:幼儿园或是专业机构培养的方式。

                  习惯5:热爱生活的习惯

                  史燕来表示,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爱,要让孩子养成爱的习惯,知道心疼长辈。爱是一个健康的、正常的人不可或缺的,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要如何去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要如何爱爷爷、奶奶,不知道去爱小猫、小狗;不懂得去保护身边的小动物,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估计大家都记得北京有个高材生用硫酸泼熊的事件,这个事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于,一个智商没有问题的高材生却在情商上出了问题。可见,一个不懂得爱的人,可能对于社会做出更极端的事情。

                  郭校长表示,正像教育专家关鸿羽形容的那样“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就像一包溶化了的铁水,它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一块铁块,再改变就很困难了。所以家长必须重视教育幼儿懂得热爱生活。

                  培养最佳时期:幼儿时期到小学阶段。

                  培养最佳方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宝宝不宜过早入园

                  不少父母认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玩伴,不容易合群;交由老人或保姆照顾,孩子容易任性且独立性差;老人精力有限保姆文化低,孩子在家学不到相应的知识,所以应该尽早送孩子进幼儿园。话虽如此,但也不可盲目为之。何时入园应视孩子的心智是否成熟到能够暂离家庭单独融入新环境来决定。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心理上的适应比身体上的适应更加重要。孩子的个体发育千差万别,如果无视孩子的年幼体弱,执意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培养“独立性”,结果很可能反而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因此年龄过小、身体不够强壮、气质比较敏感、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是不适宜入园的。过早地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一旦孩子无法适应集体生活,会在孩子心灵深处烙下伤疤,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宝宝入园的最佳时机

                  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约3岁左右)随着宝宝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家庭的空间、只和几位家庭成员进行交往,产生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需要,伙伴关系开始发展,产生了与小伙伴交往的兴趣和愿望。

                  尽管公认“3岁是宝宝入园的最佳年龄”,但有些学前教育专家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购买玩具应按儿童的兴趣爱好及能力所及的范围选择,而不宜参照店员类似 “您的孩子4岁了,适合玩这种玩具”的推荐。同样的道理,以年龄作为划分入园时机的唯一标准是不够科学的。


                  入园时孩子具备以下的能力是必要的:基本上幼儿的成熟度愈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也相对地增强;如果幼儿在几个基本能力上还没有达到相当的成熟度,就应该避免太早上幼儿园。
                  第一,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幼儿不仅要听得懂对方所说的话的意思,还要有能表达自己所有意愿的70%左右的语言能力,这样才能够表示出自己的意思,和别人做简单的沟通;

                  第二,在基本动作技能方面,幼儿应该具备一些简单的技能和基本动作,如丢球、握剪刀等,这样在入园后才不至于什么都不会,以至于无法参加园里的活动;

                  第三,在一般社交常识方面,要懂得“轮流”、“排队”等规则,会处理自己的大小便问题,有请别人帮忙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也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010-10-25 09:38:49

                    avatar of 钒仔妈咪

                    钒仔妈咪

                    历史

                    有经济条件的话,找个保姆在身边把宝宝带在身边照顾,两岁半以后的宝宝大小便、自主吃饭也比较不用大人操心,那时候比较“强壮”了,也不怕上幼儿园被欺负,感冒病毒被传染。

                    隔代抚养毕竟还是有距离的,老人们对我们的“科学育儿”根本不当回事,说的多了倒惹人不高兴了。再说宝宝还有很多习惯需要我们自己手把手敎着。

                    2010-10-25 11:14:01

                      avatar of 祎晗

                      祎晗

                      历史

                      要根据宝宝的情况,宝宝要是自理能力不错的话。可以早点入。一般两岁半差不多少。

                      2010-10-25 14:29:06

                        avatar of 楚瑶

                        楚瑶

                        历史

                        做菜谱,让奶奶按菜谱做

                        2010-10-25 18: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