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7岁小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pic of user:nuhfyah

      8977834qq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7岁小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我家儿子7岁半,有一次我看到他在家玩一个玩具,我从来没见过,就问是哪来的,他说在同学那拿的,我问他同学知不知道,他说我也不知道,我怀疑他是不是偷偷拿了人家的东西,真是伤脑筋

        avatar of 逍遥小女人

        逍遥小女人

        历史

         

        要让孩子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幼儿时期,孩子的物权意识薄弱,对物品所有权的是非概念混淆,常常分不清“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误以为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就可以拿走,这是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导致的,这时候是“误拿”而不是“偷拿”。上学的孩子已经发展了明确的物权意识,能够掌握行为规范上的对错概念,你要敦促孩子严格遵守“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如果想要别人的东西,应该自己买,或者向别人借,不能随意占有。明确了是非与对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后,孩子就能明辨品德上的善与恶了。

        2010-11-03 15:32:0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Happy441700

          Happy441700

          历史

          家长对宝宝的偷窃行为非常敏感,认识宝宝偷了别人的东西就是学坏了,会觉得非常愤怒和不解,宝宝有不缺那些东西,为什么她会偷别人的东西呢?很多家长都会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没有一个宝宝是小时候从来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的,问题是,当家长发现宝宝偷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时候,会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首先,在考虑该如何对待偷东西的宝宝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宝宝为什么会出现偷东西的行为。


          其实,很多情况下,宝宝并不清楚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他只是认为“只要我喜欢的就是我的”,但是通过教育,3岁以后宝宝会逐渐具有物权的概念,他们会知道什么东西是别人的,什么东西是自己的,这时候那别人的东西就具有“偷窃”的性质了。


          分析宝宝的偷窃行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一些:


          1. 放纵宝宝或过度严格。


          现在的宝宝绝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把宝宝的要求视为圣旨,不管什么样的要求都会满足,使得宝宝没有是非标准,想得到什么东西就会毫无顾忌的去拿,慢慢的,宝宝就会养成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发展为偷窃。也有的家长对宝宝过度严格,宝宝希望得到别的小朋友拥有的东西,家长不能满足宝宝,又不做任何解析,这是宝宝就会觉得非常失望,这种情况下宝宝就会产生偷拿别人的东西的行为。


          2. 缺乏关注。


          有的宝宝偷拿别人的东西,并不是真的需要那种东西,而是想通过这种行为来引起父母和老师的关注,这种宝宝通常是生活在父母都非常忙碌的家庭中,他会觉得爸爸妈妈不关心自己,不注意自己,因此故意那别人的东西,让小朋友去告状,以引起别人的关注。


          专家支招:


          宝宝早期的偷窃行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宝宝将来的健康发展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家长们必须要重视宝宝的这种不良行为,如何矫正宝宝的偷窃行为主要有以下方法:


          1.建立物权的概念。


          家长可以为宝宝准备她专用的日常用品,例如碗筷、衣服、鞋子等不要和被人混用,帮助她从小建立“我的”“你的”“他的”的概念。给宝宝一个房间或一个他自己的地方来放置他自己的东西,,让他自己管理。同时帮助宝宝建立这样的观念: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域,不经同意,不能随便那别人的东西。还有,帮助宝宝养成征求别人同意的习惯,,那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之前一定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而别人要向她借东西的时候同样也必须要有他的同意。例如,宝宝要借宝宝的铅笔的时候,一定要先问问他,,如果宝宝同意借,不要忘了说声“谢谢”,用完以后一定要归还。


          2.信任宝宝。


          宝宝背着爸爸妈妈那别人的东西,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他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心理不一定就有“偷”的概念,因此,父母不必大惊小怪,而应该巧妙地让宝宝讲清楚来龙去脉,如:我喜欢这个东西,可是家里没有,我就拿了别人的;他欺负我,我就拿他的东西,让他找不着……父母应该相信宝宝不是有意去偷别人的东西,即使是因为发泄不满的情绪有意去做的,父母也要耐心的跟宝宝讲清楚道理,说明这样做是不对的,鼓励宝宝吧东西归还给人家,只要宝宝吧东西还回去了,就应该表扬他。这样宝宝明白了事理,并体会到父母的信任,类似的事情就会避免发生了。


          3.分辨是非。


          宝宝年纪小,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差,需要成人用浅显的语言和直观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让宝宝体会故事、游戏中小朋友丢失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感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给别人造成的麻烦,提高宝宝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让宝宝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不再随便那别人的东西。


          4.榜样作用。


          宝宝的模仿能力强,他们模仿的对象首先是父母,因此,父母首先要严于律己,不贪小便宜,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如果发现宝宝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应该耐心教育,让宝宝几时归还,并且告诉宝宝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应该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宝宝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0-11-03 15: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