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宝宝长牙了

      pic of user:woshiqingqing

      我是清清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

      宝宝长牙了

      我家的宝宝五个多月长牙,长出来的是一颗黄的

        avatar of 若凡寶兒

        若凡寶兒

        历史

         

        宝宝六、七个月大时,乳牙开始相继萌发出来,乳牙好坏可能影响日后恒齿发展,因此在宝宝还不会自己刷牙前,照顾者须负起宝宝口腔保卫工作。每次吃完奶后,以适当硬度的小牙刷或棉花棒,来清洁牙齿,确实作好口腔清洁,亦可避免或减少罹患口腔疾病的机会。

        宝宝平均约六个月大时从下颚的大门牙开始长牙,但也可能提早到三、四个月,或延后至十一、二个月才长牙,通常前牙会有前后六个月的差异,后牙的差异甚至可达一年。大约到二岁半时便长满完整的二十颗乳牙。……呵护牙齿 呵护健康

        乳牙长牙顺序&时间

        乳牙长牙的顺序和约略时间如下,原则上是左右对称,其中上下颚的第一臼齿,及上下颚犬齿的萌牙时间则约略相当。

        上排牙齿:
        正中门牙: 8~12个月 长牙顺序:2
        侧面门牙: 9~13个月 长牙顺序:3
        犬齿: 16~22个月 长牙顺序:7
        第一大臼齿:13~19个月 长牙顺序:5
        第二大臼齿:25~33个月 长牙顺序:10

        下排牙齿:
        第二大臼齿:23~31个月 长牙顺序:9
        第一大臼齿:14~18个月 长牙顺序:6
        犬齿: 17~23个月 长牙顺序:8
        侧面门牙: 10~16个月 长牙顺序:4
        正中门牙: 6~10个月 长牙顺序:1


        |保护宝宝牙齿|

        2岁之前,保护孩子牙齿的关键是什么?专家表示:良好的清洁习惯+适宜的食物。

        清洁牙齿,从第一颗乳牙萌时出开始

        当宝宝开始长牙了,妈妈不妨每天晚上都用干净的蘸有淡盐水的纱布帮他的牙齿做一下清洁。

        等到孩子大一点,牙齿长多了,可以用为婴儿特别设计的柔软牙刷给他刷牙。但不要使用成人用牙膏,可选用婴儿用可吞牙膏。刷牙的时间最好放在宝宝入睡之前换尿布的时候。这样,宝宝很容易就会将身体和口腔清洁结合起来。清洁牙齿的习惯培养得越早,孩子越易接受。

        同时,清洁牙齿时间也是妈妈和宝宝交流、亲热的好时机。当然,最好让爸爸也一起参与进来。

        保护宝宝的牙齿,父母先改坏习惯

        口水是细菌传递的途径之一,因此,父母必须改掉一些不良的喂养习惯。比如:在喂宝宝食物之前,先把勺子放在自己嘴里尝尝,或把宝宝的手放在自己的嘴里逗他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本身是细菌的携带者,尤其是引起龋齿的链球杆菌携带者,就很有可能会把细菌传递给孩子。因此,作为父母你也必须按时、正确地刷牙,定期看牙医,每年至少一次。如果有龋齿,要尽快去接受治疗。为了方便有效地减少传染的可能性,你也不妨用漱口水来清洗口腔。

        为孩子护齿,父母最应关注的时期

        不要以为孩子的乳牙早晚要换而掉以轻心。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孩子在19~24个月之间最容易感染导致牙病的细菌,这个时期被称为潜在的感染期。

        让孩子的牙齿坚固,要做到膳食平衡

        从出生到10岁,是孩子长牙的时期。为了让孩子的牙齿长的坚固结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膳食均衡。多给孩子吃些奶制品,因为奶制品含有丰富的钙质。同样,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对牙齿生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人们发现,还有一些食物对牙齿的生长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处,如奶酪、巧克力和以可可为原料的食品。在奶中添加巧克力也能降低患龋齿的风险。除了食物本身以外,孩子进食的次数对牙齿生长也有重要的影响。孩子一天吃饭(包括加餐)的次数不应超过5次。

        宝宝牙齿好坏,和父母的遗传没关系

        经常听到有的妈妈说:“我孩子长虫牙很正常,因为我的牙齿就不好!”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遗传对牙齿的生长影响并不大。牙齿好坏主要取决于唾液的质量,唾液所含的酸性越小越好。很多孩子喜欢吃糖,尤其是饭后。而细菌也偏偏喜欢那些残留在牙缝中的糖渣。细菌和糖结合后,会产生一种乳糖酸,就是这种乳糖酸在侵害孩子们的牙釉,引发龋齿。这时,就需要唾液来发挥威力,它的作用是将口腔中的酸性转回到正常的状态。

        带孩子看牙医,每隔多长时间一次

        2岁之前:每年带孩子去看一次牙医。牙医会给出这个阶段保护孩子牙齿的方法和建议,比如不要夜里给孩子喂糖水。

        3岁以后:最好每6个月带孩子去看一次牙医,检查有没有龋齿。这个年龄段,两侧的牙齿容易发生龋齿,在临床检查中较难发现。同时,由于孩子的牙间距很小,有时医生会建议做透视检查。

        是否该为宝宝的牙齿做氟保护需由医生定夺

        氟对孩子的牙齿发育十分重要。由于孩子不能使用含氟的牙膏,是否需要给孩子添加氟剂,或是给小牙齿做一下氟保护,应当由当地医生决定。因为,各地饮用水中含氟量不定。

        如果有必要,尽早带孩子看牙医,给牙齿表面刷氟,这样有益预防龋齿的发生。



        |小牙齿也需要营养|

        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可对于小宝宝来说,吃得好,牙就好。虽然,乳牙的发育与全身组织器官的发育不尽相同,但是,乳牙和它们一样,在成长过程也需要多种营养素。比如说,矿物质中的钙、磷,其他如镁、氟、蛋白质的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中以维生素a、c、d最为主要。

        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营养元素对于宝宝乳牙的作用。

        营养素和牙健康

        我们先来说说矿物质钙、磷,缺少他们,小乳牙就会长不大,坚硬度差,容易折断;而适量的氟可以增加乳牙的坚硬度,不受腐蚀,不易发生龋齿。

        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牙齿排列不齐、牙齿萌出时间延迟及牙周组织病变等现象,而且容易导致龋齿的发生。

        维生素a能维持全身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少了它就会使得上皮细胞过度角化,导致小宝宝出牙延迟,当维生素a缺乏影响牙釉质细胞发育时,就会使牙齿的颜色变成白垩色。

        而缺乏维生素c可造成牙齿发育不良,牙骨萎缩,牙龈容易水肿“出血”。

        维生素d的作用是增加肠道内钙、磷的吸收并促使钙、磷在牙胚上沉积钙化,一旦缺乏时就会出牙延迟,牙齿小且牙距间隙稀。

        固齿食物大拼盘

        营养素

        固齿食物和它们的作用



        虾仁、骨头、海带、紫菜、鱼松、蛋黄粉、牛奶和奶制品

        钙是组成牙齿的主要成分,少了它,小乳牙就会长不大。



        磷在食物中分布很广,肉、鱼、奶、豆类、谷类、以及蔬菜

        磷能让小乳牙坚不可摧。



        海鱼、茶叶、蜂蜜

        咀嚼含氟丰富的食物就和用含氟牙膏刷牙一样能防止细菌所产生的酸对牙齿的侵蚀,抑制细菌中的酶而阻碍细菌的生长。

        蛋白质

        各种动物性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等)、牛奶及奶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质属优质蛋白质。植物性食物中以豆类(尤其黄豆)所含的蛋白质量较多。

        它对牙齿的形成、发育、钙化、萌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a

        鱼肝油制剂、新鲜蔬菜

        可以维护牙龈组织的健康

        维生素c

        新鲜的水果如桔子、柚子、猕猴桃、新鲜大枣

        牙釉质的形成需要维生素c

        维生素d

        鱼肝油制剂,另外,日光照射皮肤可使体内自己合成维生素d。

        缺乏维生素d会造成宝宝牙齿发育不全和钙化不良。

        未雨绸缪,营养补充要趁早

        怀孕最后三个月,小宝宝的乳牙胚胎已开始逐渐形成。孕妈妈每日最好能补充额外的钙制剂,为未来小宝宝出牙“加油”。

        宝宝出生后,最初4个月内以母乳和配方奶喂养为主,但4个月后,母乳或配方奶都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此时,妈妈就需要给宝宝补充必要的辅食,这些营养辅食不仅能提供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营养素,同时也能促使宝宝乳牙萌出。



        |宝宝也有黄牙,为什么?|

        刚长出的乳牙是白色,但若有黄色的牙菌斑附着其上,牙齿看起来便黄黄的,若牙齿已有脱钙现象,也会呈现局部的黄或白色斑块。牙菌斑经由刷牙便可去除,初期的脱钙可经由唾液内的离子成分,或牙齿表面涂氟来帮助再钙化。

        何谓牙菌斑?
        口腔内细菌和食物残渣所混合形成、附着于牙齿上的黄白色薄膜,其中的细菌和食物,均是造成蛀牙的罪魁祸首。将牙菌斑显示剂以棉签涂布在牙齿上,漱完口后,若在牙齿上仍残留有红色的区域,便表示有牙菌斑附着,此时再以牙刷刷除被染成红色的牙菌斑。

        刷牙增进亲子互动
        帮已长牙宝宝清洁口腔时,可让宝宝躺在床上,妈妈以面对面的方式来帮宝宝刷牙;妈妈也可以像牙医师的位置一样,将双腿盘起,让宝宝的头靠在小腿上,从宝宝头部后上方来刷牙;或者让宝宝躺在妈妈大腿上,妈妈从侧方帮宝宝刷牙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就是要找到一个妈妈以及幼儿,都觉得舒服放松的姿势。





        |乳牙长出快慢,会影响咀嚼能力吗?|

        每个宝宝的长牙时间,天生的基因便决定了,只有快慢的分别,无关好坏,牙齿萌出的确实时间并不重要,反而是萌出的顺序,较有可能影响日后牙齿的咬合关系,但和恒牙比起来,乳牙咬合不良的情形少之又少,所以家长不必太过担心,倒是乳牙太早长出,若没有好好照顾,当然蛀牙也就提前报到。
        若长牙时间大于平均时间一年以上,才需寻求医师的协助,以X光片检查来确定牙齿的状况,极少数案例会有天生缺牙的情形,多与全身性的疾病或家族遗传有关。



        |“长牙”时常见口腔问题|
        宝宝长牙时,牙龈会觉痒痒的,而变得喜欢咬人或咬东西,感觉会较舒服,而在牙齿萌出牙龈的边缘会有一圈红红的发炎现象,称为萌牙性齿龈炎,宝宝会因此而感觉疼痛,容易烦躁哭闹,此时可涂抹表面止痛剂来减缓不适,但宝宝的哭闹可能也不完全和长牙相关,而是宝宝的脑部发育,让他开始注意外面的有趣世界,稍有不如意,情绪也就不好了。
        在刚长牙的同时,也正是宝宝唾液腺发育渐趋成熟的时候,所以会觉得宝宝口水流个不停,而此时来自妈妈的抗体也渐渐消失中,但宝宝自己的免疫系统又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而有发烧的情形;另外这时由于副食品的慢慢加入,容易因食物或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



        |小心对待新生儿的“马牙”|

        曾有一个老奶奶看到出生不久的孙子长了“马牙”,就用布蘸水去擦,结果不小心导致了宝宝口腔糜烂,高烧不退,不得不送往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年轻父母一定要以此为诫,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家庭,一定要说服老人不要轻易去“动”宝宝的“马牙”。

        为什么有的宝宝会长“马牙”呢?原来胎儿在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牙板,而牙胚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为牙齿,断离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颌骨内,有的被排出而出现在牙床黏膜上,即为“马牙”。“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燥、咬奶头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暂时不适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年轻父母不用担心,随着宝宝牙齿的生长发育,“马牙”会被吸收或自动脱落的。

        为什么有的宝宝会长“马牙”呢?原来胎儿在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牙板,而牙胚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为牙齿,断离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颌骨内,有的被排出而出现在牙床黏膜上,即为“马牙”。“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燥、咬奶头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暂时不适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年轻父母不用担心,随着宝宝牙齿的生长发育,“马牙”会被吸收或自动脱落的。

        提醒:千万不要用未曾消毒的物品去接触或处理“马牙”。



        |长牙:宝宝成长的里程碑|

        你知道吗?早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宝宝的乳牙己经开始形成了。当然,当宝宝出生的时候,小牙还没有长出,不过这时候宝宝的口腔里己有了20颗乳牙和若干个恒牙的萌芽,它们像种子一样把整个牙床排得满满当当的。宝宝出生后6-10个月,细心的妈妈会惊喜地发现宝宝第一颗牙齿正“破土而出”,这颗小小的牙齿给全家都带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这可是宝宝成长的里程碑哟,值得好好庆贺一番!

        到了三岁左右,宝宝的乳牙一般都会完全出齐,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与此同时,宝宝的恒牙大部分正在孕育之中。当他步入小学时,会长出第一颗六龄齿,它的出现标志着成人的牙齿崭露头角。等到他成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后,乳牙会全部脱落,换上满口的恒牙,宝宝真的长大了!

        乳牙刚冒出来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因牙龈发炎而感到不舒服,有的宝宝在此阶段会特别容易哭闹、不好带,也有的宝宝开始长牙后会特别喜欢咬东西,这是一项新的发展,你可提供给他安全的啮咬玩具,以满足他此时口腔的需要。

        常见的错误做法或想法:

        1.宝宝长了一颗门牙就无法咀嚼。

        错。事实上门牙的功能是用来切断食物的,在其他乳牙还没有长出来之前,宝宝己经开始运用牙龈来咀嚼了。这一口腔功能的发展对他将来进食习惯、语言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宝宝哭闹是长牙的缘故,不必太在意。

        错。6个月左右的宝宝哭闹、烦躁不安或发烧,许多父母都认为这是长牙的必然现象,其实,宝宝的反应一部分与长牙有关,但也有一些其它因素不容忽视:宝宝发烧可能是生病了,因为6个月大的宝宝从母体中带来的抗体正慢慢减少,而他自身的免疫系统又没有建立好,受感染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另外,宝宝哭闹也许是拉肚子的缘故,因为这一阶段是宝宝添加辅食、走向断奶的阶段,肚子不适也会引起吵闹。所以宝宝的不适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不能轻易与长牙划等号,以免耽误病情。

        你可做的:

        1.按摩宝宝的牙床。有时候你用手指轻轻按摩宝宝红肿的牙肉,会让宝宝感到舒服一点。

        2.准备冰冻、柔软的食物。如果宝宝不愿吃东西,你可以为他准备一些布丁、奶酪等。

        爱心提醒:为防止乳牙萌出期的宝宝乱抓乱咬,你可为他准备固齿器,食用胡萝卜、苹果等有硬度的食物,但要小心宝宝一下子咬太多而噎住。



        |宝宝几岁开始刷牙好?|

        许多父母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其实,对宝宝的牙齿护理要分三步走,刷牙训练也要一步一步进行。

        第一阶段:当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的时候,也就是大约从6个月开始就要给宝宝“刷牙”了,具体的做法是:父母用干净的纱布包住自己的手指,沾点凉开水,帮宝宝清洗口腔,洗去牙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至宝宝两岁,直到宝宝的乳牙全部萌出。

        第二阶段:从两岁至两岁半开始,父母就可以为宝宝选择合适的牙刷了,每天早晚各一次,手把手地教宝宝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方法是:上牙从上往下刷,顺着牙缝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再仔细刷磨牙咬合面的沟隙处,以有效地预防蛀牙的发生。

        第三阶段:从3岁起,宝宝己经有过半年的基础训练,也许已能独立完成刷牙的基本动作了,你只要在一边稍稍指导就行了,重要的是,要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此外,在牙膏的运用上,专家建议:由于目前市售牙膏中大多含氟,过量的氟摄入有害健康,家长应严格控制宝宝牙膏用量,以防宝宝误吞误咽。牙膏量以绿豆大小为宜。

        2010-11-05 13:30:14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