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我的宝宝是不是出了麻疹?

      pic of user:milirere

      洁∩з∩米

      历史

      悬赏:60分

      回答:5

      我的宝宝是不是出了麻疹?

      我家宝宝,七个月大,5天前,每天晚上都特别的吵,一到半夜就吵个不停,一直哭,额头没有发烧,但是身上比较的烫手。我抱她起来睡觉就没事,到了第四个晚上,没那么吵了,但是起来后发现身上长了很多红色的点点。以为是过敏,所以没有去看,又过了一个晚上,起来后,红点点全身都是的,肚皮和背上满满的,腿上和手臂上有零星的几个点点。。。听人说是出麻疹,然后昨天弄了芝麻水给她吃,我想知道宝宝到底是麻疹还是别的什么?

      PS:宝宝长的红点点,不大,红色,也不突出,用手压,就看不到。

      我把宝宝出红点点的相片传到了宝宝的主页,请知道的人,去看看帮我回答。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冬春季节是各种病菌猖獗之时,妈妈在照料上稍有不慎,讨厌的传染病便会一个个地接踵而至,特别是麻疹,让宝宝备受折磨。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末春初时节非常流行。若照料或治疗不当,还会导致很危险的后果。因此,妈妈在冬春季节里一定要做足各种防护准备工作,让讨厌的麻疹离宝宝远点!

        明眼辨疹

        麻疹症状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即被传染的宝宝表现为"发烧3天,出疹3天,退疹3天"。 由于它的传染性很强,一般让6个月~5岁左右的宝宝深受其害,而未出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宝宝,一旦接触了麻疹患儿,也会被立马传染上。

        “发烧3天”

        宝宝在患病初期,很像是患了感冒,出现发烧、咳嗽、流涕、喷嚏等症状。但宝宝流涕的症状不同于以往的感冒,表现较为严重,同时眼睛出现怕光、流泪、充血的现象。通常在发烧2~3天内,在宝宝的口腔颊黏膜上会出现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医学上将此称为"科氏斑",这是麻疹的一个特征。

        温馨提示:

        当宝宝出现发烧、流涕、两眼泪汪汪时,妈妈要警惕宝宝是否患了麻疹,一定要查看口腔颊黏膜上有无“科氏斑”,如果有则表明宝宝已患了麻疹,这是判断麻疹的显著特征。

        “出疹3天”

        发烧3天后,宝宝的热度会更加升高,眼睛更为怕光,流泪、流涕、咳嗽的症状也更为加重。此时宝宝的皮肤会出现红色皮疹,一般先从耳后及颈部发际开始,逐渐扩展到脸上、胸背部、腹部、四肢等处,多在3天左右出齐。皮疹为暗红色的丘疹,大小如小米粒,如果出得多便会融合成片。

        温馨提示:

        有少数宝宝可能出现出疹不顺的情况,表现为皮疹在一开始就色泽暗而稀疏,不能完全透发出来,或是在发出后马上消退,这是麻疹里非常严重的表现。发现后需要立即求助医生。

        “退疹3天”

        皮疹在出齐后,会依出疹顺序逐渐消退,同时体温下降。随之,宝宝的精神食欲会好转,眼睛怕光、流泪及流涕、咳嗽等症状也逐渐减轻。在皮疹消退时,出过皮疹的皮肤开始出现麦麸样脱皮,并留下色素沉着,这样的出疹过程表明经过顺利,称"顺疹"。

        温馨提示:

        病情逐渐好转后,宝宝的抵抗力会急剧下降,因此十分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肺炎是麻疹常见的合并症,如宝宝咳嗽明显,发热不退,呼吸急促,面色青紫,要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就医指征

        对于小儿麻疹,一般中药十分有效。在出疹前应服用以辛凉解表透疹为主的解表药,以帮助麻疹顺利透出;在麻疹透出以后,应服用以清热解毒透疹为主的解毒药;在恢复期,应以养阴清余热或调理脾胃为主,具体用药方法,可请中医治疗和指导。

        护理攻略

        目前对麻疹尚无特效药治疗。所以一旦感染了麻疹,主要是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妈妈应做好以下护理,帮助宝宝度过出疹期。

        1饮食护理

        这段时间宝宝无需忌口。在发热期间妈妈应给予清淡且易消化的流质饮食,还应常更换食物品种并做到少量多餐,以增强宝宝食欲,有助于宝宝消化。多给宝宝喂点开水及热汤,这样可以有利于排毒、退热、透疹。

        2肌肤护理

        妈妈应保持宝宝的床单整洁干燥及皮肤清洁,在保温的情况下,每天用温水擦浴宝宝1次,以促进血循环和透疹,注意千万不要使用肥皂。对于容易出现腹泻的宝宝应注意臀部的清洁,还要勤给宝宝剪指甲以防宝宝自己抓伤皮肤从而继发感染。

        3五官护理

        耳:要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

        鼻:及时清除鼻痂、翻身拍背助痰排出,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

        口:加强口腔护理,稍大的宝宝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来预防口腔炎,1岁以下的宝宝可用棉花签蘸生理盐水揩试口腔,每天2次。

        眼:可以用生理盐水清给宝宝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液或眼膏,也可加服维生素A预防宝宝干眼病。

        麻疹护理三大忌

        一忌不进行隔离

        宝宝患麻疹时,一定要与他人隔离,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传染别的宝宝,另一方面也防止别人的疾病传染给患麻疹的宝宝,出现继发性交叉感染,导致病情加剧。

        二忌擅用退烧药

        宝宝出疹时会伴有发热。这时,家长不要擅自使用退烧药。退烧药一定要等体温升到38度以上时再给宝宝吃。否则容易引发心血管麻疹,加重宝宝病情,并延长病程。

        三忌给宝宝捂汗

        宝宝的衣着和被褥要薄厚适中,不要为了"捂"疹子,就给宝宝穿得过多或给盖的过厚。这样,不仅不利于身体散热,而且出太多的汗也不利于皮疹发透,还容易并发肺炎。

        防患未然

        近年来,虽然我国宝宝广泛地接种麻疹疫苗,使麻疹的患病率明显下降,然而有时仍会在局部地区出现流行,所以妈妈不可完全掉以轻心,而避免宝宝患麻疹首先应做好预防工作。

        1自动免疫: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注射,是非常主要的措施。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宝宝均应接种,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较轻。4~6岁的宝宝在进幼儿园或小学前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入大学的青年人还要再度进行麻疹疫苗。

        2被动免疫:在麻疹流行期间,对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年幼、体弱的宝宝,在接触患者5天以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能免于患病或减轻病情。

        3阻断传染源:注意阻断传染途径,宝宝的衣物要彻底消毒。应尽量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减少感染几率,冬春季节室内注意通风,注意室内紫外线消毒。

        2011-01-01 12:53:5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挺具体的谢谢啦·~~咱们是从医院回来了再问滴 那医生看不出 ··~~超郁闷~~·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你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确诊一下是不是麻疹,麻疹是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而且传染性极强,婴幼儿是高发人群,但是在婴幼儿时期出诊性疾病有很多种,按你以上描述的情况我觉得不一定是出麻疹,麻疹具有烧三天,出三天,退三天的特点,一般都是中高度热,38度以上,在出诊期间孩子一般情况很差,包括精神状态不好,畏光,流泪,口腔里可见白斑附着,前胸后背出现密集的小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应该没有水泡,红疹之间皮肤是正常的. 如果确诊是麻疹,应及时采取治疗,抗病毒,对症处理,还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防治儿童荨麻疹有良方
          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荨麻疹不仅是成人的多发病,也是儿童的多发病、常见病。别小看这些小疹子,一旦发作,带来瘙痒、哮喘等一系列的后果,甚至常年干扰宝贝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荨麻疹指的是皮肤上面粉红色或者红色突起的大疙瘩,出现后一般会在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后消失,其原因多种多样。总的说来,荨麻疹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它很让人心烦,因为它痒得实在是太厉害了。不过,如果不仅仅是皮肤上面有疙瘩,同时还伴随着嘴唇或口腔内部的肿胀,甚至导致呼吸困难,那么就需要立刻想办法医治了。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
          典型儿童麻疹从发病到出疹约3~5日。开始有发热及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一般发热低到中等度,亦有突发高热伴惊厥者。流鼻涕、刺激性干咳、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日渐加重,精神不振、厌食。
          起病约3~5日后,全身症状及上呼吸道症状加剧,体温可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厌食。首先于耳后发际出现皮疹,迅速发展到面颈部,一日内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约2~3日内遍及手心、足底,此时头面部皮疹已可开始隐退。皮疹约2~3mm大小,初呈淡红色,散在,后渐密集呈鲜红色,进而转为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出疹时全身淋巴结、肝、脾可肿大,肺部可闻干粗啰音。
          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隐退,留有棕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约存在2~3周。随皮疹隐退全身中毒症状减轻,热退,精神、食欲好转,咳嗽改善而痊愈。 整个病程约10~14天。另外,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可能症状较轻。
          对麻疹病毒至今尚未发现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故治疗重点在加强护理,对症处理和防治并发症。 应卧床休息,单间隔离,居室空气新鲜,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衣被不宜过多,眼、鼻、口腔、皮肤保持清洁。饮食宜富营养易消化,并应多喂温开水。不可忌嘴,恢复期尚应加餐。高热时可给小剂量退热剂,咳剧时予以镇咳药等。
          医生给开的药,板蓝根用于抗病毒,阿莫西林预防和治疗感染。也是可以的。

          2011-01-01 12:53:04

            avatar of 胡含蓉

            胡含蓉

            历史

            快带宝宝去医院看儿科医生,医生有经验。

            2011-01-03 16:22:21

              avatar of 王涵瑶

              王涵瑶

              历史

              那还在这问什么啊,还不马上带孩子去找医生。

              2011-01-03 16: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