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湿疹还是癣?

      pic of user:ericsanary

      加油小番茄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湿疹还是癣?

      我女儿已经快5个月了,湿疹都两个月了,一直有,擦黑豆馏油软膏没有效果,冬天了,家里的地暖都关了,温度还是26-28摄氏度,湿度30-40,用加湿器才能达到舒适的湿度,这几天我发现我女儿的胳膊上有好几片像癣的发红的东西,脸上的湿疹一直是像小红疙瘩,脸蛋上都是,还干,摸上去很粗糙,逗她也不怎么笑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avatar of 寶貝儿

        寶貝儿

        历史

         

        症状不一样,本质也有区别。浅部真菌病简称为癣。 [病因]浅部真菌病是由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其病原菌可分为: 一.皮肤癣菌:寄生在皮肤角蛋白组织致病真菌统称为皮肤癣菌。该菌凭其侵犯组织不同和培养特点差异把它再划分以下三属: (一)毛癣菌属:侵犯皮肤、毛发和甲。本菌属已查明有13种可使人类致病。常见有黄癣菌、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彼等培养特点呈棒形大分子孢子,壁光滑。 (二)孢子菌属:侵犯毛发及皮肤,在我国以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样小孢子菌等为多见;这些培养特征是梭形大分子孢子,壁有刺。已报道有8种能引起人类发病。 (三)表皮癣菌属:侵犯皮肤和甲。本菌属仅絮状表皮癣菌一种可使人类致病,其培养所见呈杵状或梨形大分子孢子。 上述三属的皮肤癣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组织反应而发生红斑丘疹、水疱、鳞屑、断发、脱发和甲板改变等。按其侵犯部位差别,临床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和甲癣。 二.角层癣菌:寄生于皮肤角层或毛干表面的致病真菌可谓之角层癣菌。此类癣菌又分两型,即角层型和毛发型。前者有花斑癣菌、红癣微细棒状杆菌,曼逊氏癣菌及威尼克氏癣菌;后一型有腋毛癣菌。 由于角层癣菌是寄生于人体组织的表面,故一般不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即使有也极轻微。 浅部真菌病发生与菌种类别、个体抵抗菌力及环境有关,但这一类皮肤病之所以流行这般广泛,发病率如此之高,究其原因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 一.真菌生活力极强:该菌不含叶绿素、无光合作用能力,只凭寄生或腐生来生存。真菌喜好潮湿温暖的环境、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6℃,在pH值此3.0~10.0条件下皆可生长。虽然对高温(45℃以上)抵抗力弱,但温度在4℃以下却有很强适应力.对紫外线、放射线等也有相当的抵抗力。由此可见,真菌对生活条件要求不苛刻。故此,人们可从大气中、动植物的体上、人类粪便、地板上和土壤里等可培养检出致病真菌,总之,真菌生活能力极强,在自然界中几乎无处不存在,所以真菌感染人类的机会自然也随之增加。 二.带菌者是造成浅部真菌病菌流行传播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们对癣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因而不重视它,有病往往任其发展。以足癣而论,多数患者,病情不很严重,仅微痒而已,故从不主动去求医;某些病人即使有较明显症状,亦仍不积极医治,缘于患病日久,习以为常了;还有部分患者,虽经治疗而获痊愈,但因感染源没有控制,又无预防措施,所以往往再次复发。以上例举的三种人都是带菌者,其最终造成后果:对已则可能引起自身传染而招引他处发生癣;对社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周围人群传播。 三.致病真菌传播场所广泛以致预防颇困难:引起本病传播场所相当广泛,可以通过公共物品,象拖鞋、浴盆、脚盆、毛巾、理发工具等而使病原菌广为传播。由此可见,上述公共场所必须有严格管理制度和消毒措施,否则欲控制其发病率则不容易实现。 四.机体自身抵抗力强弱对本病流行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虽然有人认为真菌传染力低,即便在趾间,如果局部不破伤,还是不易发病。但众所周知,不讲究个人卫生的人;患有全身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长期因病而使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等。以上情况,无疑将对癣病的发生起促进作用。 五.外界环境与癣的流行也有重要关系:真菌喜在潮湿环境中生长繁殖,故本病好发于趾间,并多见在湿热地区和炎热夏季发病或加重。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浅部真菌病是具有一定传染性,既可自身传染,也可传染他人。本病传染方式:一则直接接触传染,如头癣的发病往往是直接接触罹患头癣的儿童或患有癣病的动物后引起;二则间接接角传染,如经常使用癣病患者用过的东西,象拖鞋、枕巾、擦脚布等就可能发生癣。 所谓湿疹,缘于本病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之征,故名。该病可称得最常见的皮肤病。 [病因及发病机理] 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变态反应在湿疹的发病机制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湿疹可能发生在皮肤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本病常常发生于具有过敏素质的个体。凡有此素质的人,对体内外各种致敏物质,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还有化学物品、植物、动物皮革及羽毛、肠道中寄生虫,感染灶等的作用较正常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的甚至连日光、风热、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诱发湿疹。 此外,湿疹的发生,有时还可能同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肠道疾病、新陈代谢异常等有一定的关系,一言以蔽之,湿疹的发病往往是诸种因素共同相互作用所致的。诚然,临床上也可见到,由于坚持锻炼身体或环境改变,使湿疹病损自然消退而获痊愈。 还必须指出,湿疹易复发,原因何在?有人解释为这是患者敏感性增高以及致敏物质的多源性之缘故。 [临床表现] 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但根据发病过程中皮损表现不同,可将本病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兹分述如下: 一、急性湿疹 本型湿疹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较易见于头部,四肢屈侧、阴部、手足背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一般为局限在某些部位,而全身泛发性湿疹甚少见。 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形性,即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见。也就是说,在同一病变处,于同一时期内,可出现上述3~4种以上损害?即ρ字⒎从νǔ=厦飨裕绕渲醒氩课桓灾橛忻永谩⑸觥ⅰ5∷鹁辰绮磺宄渍鸵步锨帷? 自觉痒甚,其瘙痒程度与发病部位,个人耐受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痒以夜间尤甚,症情厉害,可影响睡眼?褂幸蛏ρ鞫撞⒎⑾妇腥荆佣⒚已住苤住⑴ю宕⒘馨凸苎住⒘馨拖傺椎然云し舨? 急性湿疹如经妥当处置可获痊愈,但易复发。临床上也时常观察到由本型湿疹移行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二、亚急性湿疹 当急性湿疹炎症反应缓解、红肿、渗出明显减轻。整个病变以丘疹为主,间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且伴有少许结痂或鳞屑、则可称之为亚急性湿疹。 此期湿疹,主观痒依然存在,病程可达数周之久。倘若病性迁延不愈者,可演变成慢性湿疹;如果处理欠当,症情迅速恶化剧变,还可逆转为急性湿疹。 三、慢性湿疹 该型湿疹可以在发病伊始就呈慢性型,但多数是从急性、亚急性演变而成,还可见于急性湿疹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最终转变成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好发于四肢,如手足、小腿、肘窝、窝等处,分布也多对称。皮损常是局限型,呈皮肤增厚、浸润彰明、往往成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屡见不鲜,境界分外清晰。 患者常诉说剧痒难忍,遇热或夜幕降临时尤甚。病情缠绵,经年累月难得痊愈。在此期间,如局部治疗处理欠当或饮食刺激性食物,可使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这时其临床表现如同急性湿疹。 湿疹还可凭依发生部位不一样而患处命名。现简述如下: 耳部湿疹:惯发在耳后皱襞处,中医称旋耳疮。皮损呈红斑、糜烂、渗出少许、结痂及皲裂。多对称分布、痒感较著、易并发感染。以儿童患者占多数。 乳房湿疹:多见于女性,常在哺乳期易患此病。好发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往往双侧同时受累。皮疹呈红斑、浸润、糜烂、渗出及结痂,有时伴皲裂。自觉痒甚,且有轻度痛感。若停止哺乳,症状可迅速改善,直至获痊愈。 手部湿疹:本型最大特点是易受气侯影响,多见冬天加重,而夏季缓解。常常侵犯指背,皮损表现浸润增厚较明显,可伴皲裂及脱屑。奇痒难名,往往因洗涤剂等刺激而招致病情恶化。 小腿湿疹:此型临床较为常见,好发生在胫部内、外侧面,分布对称,皮疹表现与急性或慢性湿疹相同。某些患者并发静脉曲张,多在小腿下三分之一处,患处因血液回流障碍,可引起慢性瘀血,局部色素沉着颇著,有的还可发生贵疡。 女阴或阴囊湿疹:发生于女阴或阴囊部位,皮损呈红斑、糜烂及渗出,也可出现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明显,该部湿疹、由于神经分布丰富故自觉奇痒难忍。 肛门湿疹:病发于肛门处,亦可涉及附近皮肤,皮损常为浸润肥厚,湿润或少许渗出,也能引起皲裂。剧痒。


        2011-02-08 16:31:4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寶貝儿

          寶貝儿

          历史

          湿疹有明显的渗液或出水的倾向,湿疹在起病的急性期,或复发的亚急性过程,或者慢性期的恶化过程中,每每有滋水、渗出的表现。这点与癣病有明显别,癣的自然过程一般是相对干的,无渗出倾向的。
          不管是癣还是湿疹治疗时多不能用激素类药治疗,激素类药用后会引起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色素斑、多毛等。

          2011-02-08 16:31:06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宝宝得湿疹的原因:

            天生的过敏体质:湿疹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些宝宝天生就是过敏体质,多数含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可以引起这类宝宝皮肤过敏而发生湿疹,如牛奶、鸡蛋、鱼、肉、虾米、螃蟹等。 后天因素的刺激:吸入空气中的化学性粉尘、气雾、霉菌孢子、植物的花粉、植物挥发物、尘螨、羽毛、动物皮毛碎屑等,也会刺激宝宝而引起过敏。
            衣物、日用品的原因:宝宝穿的毛织品、絮有羊毛绒的被子、装有动物毛绒的枕头、衣物上的染料和母亲的有色衣服等,都可能是引起宝宝过敏的原因。如果宝宝穿得太厚、穿的衣质过粗、吃得过饱、室温太高等也可使湿疹情况加重。 其他原因:如,有些患儿家族中往往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异性皮炎等。此外,当宝宝出现消化不良、喂养过度、大便干结、腹泻等情况时,也可诱发湿疹。


            出现部位:湿疹多长在头面部、颈背和四肢
            形状特征:刚开始为米粒样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斑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一般常由面部开始,以后逐渐增多,并伴有小水疱。水疱破溃后有黄白色浆液渗出,局部皮肤出现潮红。长在头皮上的湿疹,多糜烂流水.
            宝宝感觉:湿疹痒得厉害,所以宝宝经常烦躁不安,不断搓擦搔抓,容易出血,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脓疤或脓痂。
            当宝宝湿疹反复出现、合并感染等情况严重时,应使用药物或到医院就诊。不过,妈妈一般不要随便给宝宝涂药,以免加重过敏。一般湿疹经治疗后容易好转,但也容易复发,下面给妈妈几种建议:
            吃药?涂药?还是土办法?哪一种更适合宝宝呢?

            吃药就医

            宝宝的湿疹如果不是很严重,没有明显的红肿、瘙痒、烦躁,可以暂不用药,涂些有润肤作用的婴儿护肤品就可以了;但如果宝宝瘙痒症状很明显,小手又抓又挠,就该看医生和及时用药了。

            宝宝湿疹,吃药看医的几种建议!

            当宝宝湿疹反复出现、合并感染等情况严重时,应使用药物或到医院就诊。不过,妈妈一般不要随便给宝宝涂药,以免加重过敏。一般湿疹经治疗后容易好转,但也容易复发,下面给妈妈几种建议:

            1、局部用药

            应根据不同病期用相应药物:

            急性期:用2%~4%硼酸水湿敷而后涂氧化锌软膏,起到杀菌和收敛的作用。

            亚急性期:可用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洗剂为上层浮着灰白色或粉红色的液体,下层沉积着一层厚厚的粉红色泥土样物质。使用时必须充分摇匀,此洗剂涂布于皮肤后,由于水分的蒸发,宝宝会觉得凉爽,瘙痒有所缓解,干后皮肤形成一层淡红色或灰白色粉状薄层,其中所含甘油、氧化锌、炉甘石的成分有润泽皮肤和粘附粉剂的功能具有良好的消炎、散热、吸湿、止痒、收敛和保护作用。每天使用炉甘石洗剂次数过多或皮疹快痊愈时,皮肤会感到很紧绷,此时应适当减少次数或停用,并涂以甘油缓解皮肤紧绷;冷天也应适当减少使用次数;同时,毛发部位不宜使用,以防毛发结块;大量渗出、糜烂、结痂部位也不宜使用。

            慢性期:用0.5%可的松霜类药物或糠馏油软膏,涂擦前应先清除鳞屑及结痴。

            2、激素制剂

            宝宝湿疹慎用激素!如激素类(艾洛松或皮炎平)软膏,有很多妈妈发现给宝宝一涂,宝宝的小脸蛋就“光光溜溜”。后来,妈妈们一见宝宝有湿疹便涂艾洛松。后来发现药效并不像起初那么好,而且一停药宝宝重“犯病”,湿疹就更加严重。宝宝这是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故使用激素类药物,使用前最好先咨询一下医生。对于没有渗出但皮肤表面潮红并且痒感明显的湿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激素的药膏。但不宜长期使用。

            3、其他用药

            对于湿疹严重而又影响正常睡眠的宝宝,可于临睡前遵照医生嘱咐给宝宝吃点抗过敏剂或镇静剂。常用的内用药有苯海拉明糖浆、扑尔敏、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有继发感染时还要加用抗生素。此外,注意不让宝宝的手到处乱抓,最好把指甲剪短,或用纱布把宝宝手指包起来。

            金银花水洗脸:退疹效果确切,经常用这种方法洗脸还可以预防面部湿疹。副作用少,是预防和治疗湿疹的好办法。

            2011-02-08 18: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