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孩子成绩不佳我们应该怎么办啊?

      pic of user:fklsslkkgj

      明明德甲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孩子成绩不佳我们应该怎么办啊?

      不知道孩子笨还是怎么回事啊?我家孩子一直都是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请问孩子成绩不佳我们应该怎么办啊?

        avatar of skwo

        skwo

        历史

         

        一、孩子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问题。如孩子智力发展滞后,感觉器官先天缺陷或后天损伤,大脑受到伤害等。另外儿童思维大都具体、形象的特点,若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没能及时发展起来,赶不上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学一些现抽象性、逻辑性知识的时候就会跟不上。孩子学习差,多半是这个原因。
        二、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问题。如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路,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习惯不合理等。若孩子年龄较小的话,性格、情绪方面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当孩子自制力较弱,理智感不强的时候,情绪高涨时成绩会直线上升,情绪低落时成绩则大大下降。性格外向的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学习能力,性格内向的则容易背上精神包袱。
        三、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方面存在问题。如教师水平有限,上课枯燥无味,让学生厌学;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困难或者视而不见,随便训斥孩子;或者就包办代替,不能正确地启发,帮助孩子。
        四、环境方面存在问题。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若学校学风不好,设施、设备不完善,势必对孩子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孩子在课余时间没有好的活动场所,没有丰富的活动内容,与社会上各种不良分子接触,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也会使成绩下降;在家庭中,家庭结构、条件、气氛,家庭成员的素质等,都与孩子成绩有密切关系。由于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是复杂、多方面的,因此家长要抓住主要原因,如帮助孩子树立好的才学习动机,教育孩子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其中关键是对孩子既要受理解宽容,又要严格要求。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老师联系,交换情况,共同磋商,找到好的方法。一般来说,孩子学业成绩差,只是其发展过程中暂时的波折,只要家长重视,并加以适当的教育,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这时有必要进行一些心理调整。首先,需要父母做的是放弃过高的期望,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适合孩子实际能力的目标。假如命令孩子“集中精力学习1个小时”而孩子不容易做到的话,不妨把目标压缩一下,变成10分钟、或者15分钟。完成后好好表扬孩子一番。日后将时间逐渐拉长。当能完成30分钟后,1个小时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了。最终目标可以很高,但暂时目标不宜过高,应该是孩子易于接受的,这样能不断地给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小的目标逐一实现,这种积累终将化作一座大山。
        孩子学业差,家长们恨铁不成钢,着急、气恼,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粗暴对待孩子,既无益于孩子学业的进步,也加深了父母与子女的矛盾,不利利进一步的教育。家长们对学业不佳的孩子有一个教育态度是很重要的。现在家长们一般以孩子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学业成绩优劣的惟一标准。分数高者,家长十分高兴,给予各种奖励;分数低者,家长非打即骂,给予的则是各种处罚。但考试并不能检查全部。家长不要两眼盯在分数上。只有对孩子的学业不佳有了正确的认识,家长们才能避免粗暴地对待孩子。家长只有信任孩子,对孩子满怀期望,才能调动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孩子才能具有追求进步的内部动力。家长们应该了解,学业成绩不佳的孩子对他的态度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家长们可与学校老师联系,共同分析出孩子学业差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帮助孩子进步。

        2011-02-14 16:34:4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若凡寶兒

          若凡寶兒

          历史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这是“多元智力理论”的创始人霍德华·加德纳(H·Gardner)的一句名言。
          “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lligence)的理念现已为全球教育界广泛重视,并影响深远……在美国,多元智力学校或加德纳实验学校多达100多所;在我国,“多元智力理论”正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支点……
          霍德华·加德纳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加德纳领导一个名为《哈佛零方案》(Harvard Project Zero)的大型长期教育研究,探讨、研究人类智能与学习的奥秘。在其著作《智力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加德纳提出,就智力的本质来说,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力的结构来说,智力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7种智力。每个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种智力。只是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智力的程度不同、智力的组合方式不同。
          一、言语——语言智力。是人们读、写和用词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突出表现在作家、诗人、演说家、社会活动家、教师等身上。
          二、逻辑——数理智力。是人们进行数学思维、逻辑推理、科学分析及计算的能力。这种智力在科学家、数学家、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律师、法官、哲学家、会计师等身上有着极大的发展。
          三、音乐——节奏智力。音乐节奏智力结构中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音高、旋律、节奏、音色。这种智力突出表现在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及舞台表演者身上。
          四、视觉——空间智力。是人们在头脑中形成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运用和操作这种模式的能力。优秀的建筑设计师、画家、航海家、雕塑家等都具有高度发达的视觉——空间智力。
          五、身体——动觉智力。是人们对身体运动的控制能力和熟练操作对象的能力。舞蹈家、外科医生、体操运动员等都具有优良的身体——动觉智力。
          六、交往——交流智力。是善于理解他人、熟探他人心思、与人融洽相处、长于组织沟通的能力。交往——交流智力发达的人,都是沟通、谈判的高手,能很好地胜任谈判专家、咨询人员、营销人员、教师等职业。
          七、自知——自省智力。是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情绪情感、行为动机并能加以调节的能力。一般来说,文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音乐家、神职人员都具有高度发达的自知——自省智力。
          (加德纳后来又将自然观察智力增加为第八种智力;据悉,存在智力作为第九种智力正在研究中)
          加德纳关于智力本质和智力结构等问题的阐述为广大家长展现了认识孩子的全新的视角,为家庭教育注入了新鲜能量。

          ——家长应该以欣赏、欣慰、感恩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自始至终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和希望。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八种智力或九种智力!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智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出类拔萃!
          ——家长应该重新认识“智力”,及时转移开发孩子“智力”的重心。
          传统的智力以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为核心,家长主要关注孩子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加德纳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家长应该及时将开发孩子“智力”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和发展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注重孩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某种意义上,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所追求的方向是一致的。)
          ——家长应该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不断掌握“激活”孩子各种智力的有效方法。智力是一种潜能,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发展能力。家长可以成为这种潜能的激活者,也有可能在无知中或无意间成为这种潜能的“终结者”。因此,激活孩子的“潜能”,不仅需要家长的爱心,更需要家长的智慧和技巧。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汲取最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客观地观察孩子、公正地评估孩子、合理地引导孩子、科学地“开发”孩子……高效地激活孩子的“潜能”,使孩子的生命更加精彩!
          ——家长不应该盲目“跟风”,更不能生搬硬套。家教模式及方法没有最好的,只要最合适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智力组成及结构,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有着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家长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决不能盲目“跟风”、生搬硬套。适合别的家庭、别的孩子的模式及方法,不一定适合你的家庭、你的孩子!
          ——“聪明孩子坏成绩”情有可原,“扬长避短”不失为上策。
          受传统智力理论的制约,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评定主要还是以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测试结果为依据。用两种智力去衡量拥有八种或九种智力的孩子的智力,显然缺乏科学性、公正性、公平性!有目共睹的事实——许多被认为是“高智商”的人,在步入成年后未必有建树;有些“坏成绩”、被认为是智商低的人,却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也正质疑和挑战着传统的智力理论。
          “聪明孩子坏成绩”确实情有可原!
          家长应科学、客观、宽容、冷静地面对“聪明孩子坏成绩”,不灰心失望,不责骂羞辱,更不“拳脚相加”。永远都对孩子充满耐心、爱心、信心,在促进孩子全面、主动发展的大前提下,“扬长避短”,注重开发孩子的优势智力,使孩子生动活泼、自尊自信地成长、成才。



          2011-02-22 00: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