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奶藓怎么办!

      pic of user:baiebaie

      baiebaie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6

      奶藓怎么办!

      宝宝奶藓怎么办!

        avatar of kiddss

        kiddss

        历史

         

        奶藓是种过敏反应,多发于免疫低下的宝宝,吃益生菌就能缓解的~而且不易复发.因为益生菌的屏障作用,可以防止抗原进入体内;另外益生菌可以促进体内的特异性抗原免疫反应(特别是产生IgA),可以降低肠道的渗透性,控制抗原进入,还可以促进食物过敏者抵抗病原菌的免疫机制,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机能,将过低或过高的免疫活性调节至正常状态~有效缓解婴幼儿奶藓湿疹.
        纽曼思益生菌我儿子也吃过~差不多1个多月奶藓全好的,也没复发,可以试试~

        2011-03-25 09:59:1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对牛奶、母乳和鸡蛋白等食物过敏而引起的变态反应皮肤病,它也可能是一种由遗传性素质引起的皮肤病,如果爸爸妈妈小时候患湿疹,他们的宝宝也容易得湿疹。

            小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很轻微的刺激就能使宝宝的皮肤患病。婴儿湿疹一般都出现在出生后1月到2岁这段时间,又以2-3个月的宝宝最严重。常发生于双颊、头皮、额部、眉间、颈部、颌下或耳后,也可扩展到其他部位。皮疹形态大同小异,有的婴儿是在潮红的皮肤表面覆有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皮,有的却是在潮红的皮肤上散布着疹子与小水疱。

            得了奶癣以后,应采取以下几项治疗措施:

            1、总的治疗原则是: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合理喂养,精心护理。

            一般说来,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其次,母亲吃鱼、虾 、蟹、鸡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有关,婴儿应改变喂养方法;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间母亲不吃鱼、虾、蟹等食物。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

            婴儿的皮肤比较柔嫩,抵抗力较差,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渗水结痂时,不要用热水肥皂擦洗,免得渗液越来越多,结痂越来越厚,应该用植物油轻轻涂擦,不要强行把痂皮剥下。

            2、常用的内用药有苯海拉明糖浆、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有继发感染时还要加用抗生素。

            3、外用药要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时,用2%硼酸水液夜或0.1雷佛奴水溶液湿敷, 渗液与糜烂消失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湿疹霜、祛湿油、肤轻松霜等。湿疹上涂软膏不会使孩子皮肤产生色素沉着。

            4、婴儿湿疹发作期间不要种牛痘(天花已消失,现已不种牛痘),也不要和有单纯疱疹的人接触,以免发生疱痘。

            对于爱起湿疹的孩子,衣服不要穿得过多,最好穿棉织品衣服。洗澡时水不要过热,不要用香皂。你的宝宝属于过敏体质,建议适量补充多种维生素,可查血检测有无微量元素缺乏,对症治疗。

            宝宝长了湿诊怎么办呢?在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吃母乳者,母亲应注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鲐鱼、虾等食物。如果孩子是喝牛奶,煮奶的时间不妨长一些。

            2、母亲和小宝宝都不要穿丝、毛织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过敏。

            3、不要用热水去烫洗湿疹,不要给孩子用肥皂洗脸以避免刺激。洗脸后,可给孩子用一些儿童护肤霜。

            4、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抗组织胺药。

            5、如继发感染,应当使用抗生素。

            6、可服一些中药或用中药液外擦。

            湿疹患儿的护理

            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皮肤过敏反应,其预防及护理重点在于:

            1、查找病因:湿疹病因复杂,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过敏反应,可通过皮肤试验及血清特异性IgE检查寻找病因。

            2、避免接触可疑致敏原:如对牛奶过敏的患儿,应予母乳喂养,或将牛奶多煮一会儿,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抗原性降低,以减轻过敏反应,对尘螨过敏者,避免使用地毯,尽量将旧报纸、杂志及其他容易积尘的物品移出室外,不玩棉花、羽毛等填充的玩具。对霉菌过敏者,勿使用加湿器'并尽量避开霉菌易于滋生的地方,如地下室、阴暗处、树叶堆及草木繁茂的地方。对动物羽毛、皮屑过敏者,家中不要养宠物。

            3、内衣应宽大,并用纯棉制品,尽量不穿真丝、纯毛及化纤制品。

            4、搔抓、摩擦、肥皂洗、热水烫及不适当的外用药刺激常使湿疹加重,应予避免。小婴儿无自理能力,为防止其搔抓,可用约束带将其上肢固定在床上。

            5、过热会增加痒感,并使湿疹加重,所以不要给患儿穿过多的衣服,夜间也不要盖的太厚,原则上患儿要比母亲穿的少,不能比母亲穿的多。

            6、在湿疹发作期间,饮食宜清淡,少吃鱼、虾、蟹等蛋白质及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目前,真正有效的药物即是含有氢化可的松激素的药膏,常选用0.1%浓度的制剂。一般将药膏薄薄地涂在皮疹上2~3次,皮疹即可明显好转,痒感也明显减退。在皮疹好转后经常涂些润肤露可以延长缓解时间。由于湿疹的根本原因是对奶的不耐受,所以一段时间后,湿疹又会出现。这样反复使用激素药膏,直至添加辅食后,奶的需求逐渐减少,以及孩子对奶的耐受性逐渐增强,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湿疹的发生。



            2011-03-25 09:18:06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多见于肥胖婴儿,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一)病因和发病

              病因比较复杂,有先天的体质因素,也有后天营养失调。营养过多、消化不良、衣着不当,外部刺激等都是本病的好发因素。患者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约有3/4的患者父母双方或单方有过敏性疾病病史。

              (二)病人表现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三)家庭养护

              1.家庭用药

              (1)0.2%苯海拉明糖浆1-2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或用扑尔敏0.35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

              (2)糜烂渗出者可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再外搽氧化锌油,渗液减少时外涂硼锌糊,每天2-3次。

              (3)干燥型者可外搽2-5%黑豆馏油或煤焦油软膏或涂可的松、肤轻松软膏,每日2-3次。

              2.中药及偏方

              (1)黄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以香油调涂患处,渗液多的调稠些,渗液少的调稀些,每日搽2次。

              (2)黄连30克,枯矾15克,共研细末加凡士林适量,配成软膏外涂患处。

              3.营养和饮食

              饮食要定时定量,最好吃母乳,如吃牛奶要多喝水,少加糖,煮沸时间可稍长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可给予多种维生素食物,不可吃的过饱。如有便秘可给服蜂蜜或调换饮食。如有消化不良,应及时治疗。

              (四)注意事项

              1.婴儿湿疹皮损勿用水洗,严禁用肥皂水或热水烫洗,可用植物油擦干净,且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2.婴儿睡前应将其两手加以适当约束,以防抓伤,引起皮损泛发。

              3.衣着应宽大,清洁,以棉织品为好,婴儿尿布应勤换洗。

              4.激素类软膏若用于面部或大面积长期应用可产生副作用。婴儿皮肤比较嫩,用药不当往往加重病情。因此,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五)预防常识

              1.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变应原,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等。

              2.温度适宜。室内温度不要过高,衣服不要过暖,减少汗液分泌的刺激。

              3.注意饮食的性质、调配和喂哺间隔时间,不要喂的过饱,尽量避免吃牛奶,鸡蛋等异性蛋白食物

              2011-03-25 09:18:24

                avatar of hzy20101122

                hzy20101122

                历史

                不必太担心。保持房间通风,不吃易发食品,保持宝宝的清洁

                2011-03-25 09:35:05

                  avatar of xiaoxiaozai

                  xiaoxiaozai

                  历史

                  吃纽曼思益生菌益生菌就很好

                  2011-03-25 09: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