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营养  > 宝宝1岁了,老爱上火,饮食上怎么调节?

      pic of user:kfwgf

      我爱瑞宝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宝宝1岁了,老爱上火,饮食上怎么调节?

      宝宝1岁了,老爱上火,平时大便干,身上爱起湿疹,饮食上怎么调节?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1、给孩子喝些绿豆汤或绿豆稀饭,绿豆性寒味甘,能清凉解毒,清热解烦,对脾气暴躁、心烦意乱的宝宝最为适宜。

        2、多个孩子吃些水果,如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热外,其特点是能清润肺系,对于肺热咳嗽吐黄痰,咽干而痛的宝宝极适宜。荸荠:其性微寒,果汁丰富,凡热病后余热未净的心烦口渴、口舌生疮、便干尿黄等宝宝都非常适宜食用。杨桃:性寒,味酸甜,清热生津,内火炽盛、口腔溃疡破烂的宝宝最适宜。

        3、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性微寒,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芹菜:性寒凉,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热,容易“上火”的宝宝常食有益。莴笋:性微寒质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点为清热、顺气、化痰。适合肺胃有热的宝宝食用。茭白:性寒凉适合心经有热、心烦口渴、便干尿黄症状的宝宝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莲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捣汁,功效是清热生津、润肺止咳,若与梨汁和匀同服其效更佳。茄子:性寒凉,可以清热解毒,给易“上火“的宝宝食用时不要用油烧的方法烹饪,可以采用蒸茄子的方法。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诸症均有疗效。苦瓜:性大凉,味苦,泻六经实火,是一味苦寒清热食品。

        4、适当服用中药小儿化食丸适用于平日食欲好、食量大、口渴便秘、手心热、烦躁易怒,夜间睡眠不安的小儿。对小儿食火内热引起的停食停乳、呕吐腹胀、口中有异味、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有效。

        2011-03-26 14:26:1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快乐过

          快乐过

          历史

          我宝宝平时喝奶的时候加一些清火灵去冲,没那么上火。平时有空的时候可以煲一些薏米水来冲奶,或者就这样子喝水都可以,但是不能经常喝,一段时间喝一下,就不容易起湿疹了。

          2011-03-26 14:17:21

            avatar of 小牛牛妈咪

            小牛牛妈咪

            历史

            亲应该多用蔬菜给宝宝煮粥吃,每天要给宝宝吃两次果泥,有时煮点红薯给宝宝吃,这样宝宝排便就会比较容易。如果宝宝有吃奶粉的话,宝宝就会比较容易上火,亲平时要多给宝宝喝白开水。家里可以买盒清火宝放在家里,等宝宝上火时给宝宝吃两次就会好的。宝宝身上爱起湿疹,应该是湿热所致,亲可以用淮山薏米蒸水给宝宝冲奶或者直接饮用,这是排湿的。平时少给宝宝吃煎炸类食物。

            2011-03-26 14:18:12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1、多进食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做菜时注意增加莲藕(以水煮服或稀饭煮藕疗效最好)、萝卜(以青萝卜疗效最佳,最好生吃,如胃有病者可做萝卜汤吃)、茴香、苦瓜等食物;适当增加西瓜、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山竹、蕃茄等寒凉性水果及苹果、葡萄、柳橙、木瓜、草莓、樱桃、桑葚等平性水果的摄入。

              2、尽量少给孩子提供用油炸和红烧方法烹制的过于油腻性的食物。

              3、控制孩子的零食,特别要少吃高油、高糖的食品。

              4、鸡蛋、瘦肉、鱼、豆类等优质蛋白要充足供应,但动物性蛋白质应尽量选择脂肪少的,不可太油腻。在烹调中,多使用清炖、清蒸等方法。

              5、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浊。

              6、可给孩子常喝绿豆粥、荷叶粥或绿豆汤、莲子汤(不去莲心)。

              7、多吃山楂、山药等健脾开胃的食物

              2011-03-26 14:27:31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见到宝宝有便秘,尿黄,眼屎多,口舌生疮等症状产生,于是老人们会提醒父母,孩子“上火”了,要多吃清火的东西。然而,究竟什么是“上火”呢?

                “上火”是中医和民间的说法,现代医学解释是炎症,多是由各种细菌、病毒侵袭机体,或是由于积食、排泄功能障碍所致。小儿脾胃功能还不健全,而生长发育很快,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如果饮食不合理,再加上孩子皮肤发育也不完善,不能很好的锁住体内的水分,造成水分容易流失,所以易引起“ 上火”。而秋冬季节气候干燥,更是“上火”的高发期。

                人工喂养的宝宝较母乳喂养的更容易“上火”,原因在于奶粉中的矿物质含量较为丰富,长链饱和脂肪酸较多,蛋白质的比例也不太适合宝宝的消化道。同时也因为宝宝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和个体差异,导致宝宝常会有不同程度的“上火”反应。

                为了防止宝宝上火,建议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预防:

                1、多喝水:宝宝皮层薄,很容易丧失体内水分,尤其现在是秋天,水分的丧失更加严重。所以在两餐哺乳或正餐之间给宝宝多补充水分是预防上火的最简便的方法。

                2、多吃蔬菜水果:蔬果中的粗纤维对预防宝宝便秘很有帮助。

                3、可以给宝宝喝一些绿豆汁或绿豆粥也是清火的好方法。

                4、控制宝宝的零食量,不要吃辛辣,油炸等易上火的食物。

                5、帮助宝宝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可以让宝宝及时将体内的毒素排出来。

                6、即便是断了奶的宝宝,牛奶也仍然是他们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应该给他们选择不上火的配方奶粉。

                2011-03-26 14: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