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为宝宝会有中耳炎呢,想不通啊

      pic of user:nianjiayi

      meime的妈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为宝宝会有中耳炎呢,想不通啊

      宝宝得了中耳炎,平时我们还蛮注意的啊,这是为什么啊

        avatar of hzy20101122

        hzy20101122

        历史

         

        宝宝抵抗力低 易感染,尽快治疗

        2011-04-02 11:36:5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文静妈妈

          文静妈妈

          历史

          这是因为宝宝的咽鼓管位置低,且直、短、粗,患上呼吸道炎症时,细菌容易经此通道蔓延扩散到中耳,引起中耳炎。分娩时的羊水及出生后的奶汁等液体经外耳道流入中耳,也会引起感染,出现中耳炎。

          2011-04-02 11:18:01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中耳炎是小孩子常见的疾病,也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因为它可能会造成听力的损失,而这种听力损失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往往会难以察觉,而且会影响到小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中耳炎的感染有可能会通过耳朵扩散到颅内附近的组织引发其它并发症。不过,及时发现中耳炎并给予迅速且有效的治疗,大部分的孩子的和中耳炎是可以完全痊愈并且恢复正常听力。每个作为父母的人都应该注意这点,因为孩子的症状只能是大人帮忙及早发现,而年幼的孩子更是不会说出来自己哪里不舒服的,需要细心的父母去发现症状。
            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年龄段,易患渗出性中耳炎。80%的小孩在3岁以前会有一次以上的中耳炎,中耳炎也是造成儿童听力损失最常见的原因。
            为什么说3岁以前至少会有一次以上的中耳炎呢?那要中耳炎发生的原因说起。
            急性中耳炎的发生常常是因为因为感冒、过敏、鼻窦或咽喉感染时引发咽鼓管的发炎、红肿,而继而炎症蔓延到中耳引起感染,因为咽鼓管连接中耳腔及位于鼻后的鼻咽腔,是一具有可塌陷内壁的狭窄管道,约有铅笔芯那么粗的大小,每天要张开数百次,可以这么形容,每吞口水三次或每次打哈欠就张开一次,当咽鼓管张开时,空气就会流入并进入中耳腔。
            小孩的咽鼓管在形状、角度、与结构上与成人的不同,孩子的咽鼓管比较松软、短、宽且呈水平角度,这和小孩容易患上中耳炎有很大关系。
            比如小孩子松软的咽鼓管如果关闭不全的话,鼻咽腔内的分泌物容易流入中耳;咽鼓管肿起的话,会导致阻塞;咽鼓管太水平的话,中耳腔里的液体不容易流出中耳腔而这些情况会在孩子年龄大些的时候得到改善,因为3岁以后,小孩子的咽鼓管会开始发育,会变得较垂直,咽鼓管的软骨壁也会变硬,这样不容易让脏东西进入中耳,咽鼓管也不容易会发炎。
            还有一个原因是儿童机体免疫力较低,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感冒后,常伴有鼻塞、流涕等,鼻腔黏膜会充血肿胀,继而波及到咽鼓管,会导致中耳黏膜有液体渗出,形成渗出性中耳炎。但一些家长却常常可能忽略孩子感冒时出现的这些症状,而这些症状正是中耳炎的隐患所在。
            感冒后,家长一定要留心注意孩子的听觉反应。如果孩子说耳痛、耳闷、耳鸣等应立即治疗;如果孩子没有觉察到耳部不适,那么家长还是该留心孩子的听觉反应,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反应程度。
            容易导致婴幼儿患中耳炎的6种原因:
            1.导致咽鼓管阻塞的疾病:感冒、鼻炎、鼻窦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当呼吸道感染时,鼻内黏膜受到刺激,导致连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肿胀,从而使内部通路变窄、积液排流能力降低,易造成细菌滋生而引发中耳炎。
            2.不正确的婴幼儿喂奶姿势。
            喂奶时要保持宝宝头高足低,不能横抱或平卧,否则奶汁容易跑进鼻咽腔,经咽鼓管进到中耳引发炎症。
            3.游泳时进水。
            水可通过鼻咽或耳朵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4.不正确的婴幼儿卧床体位。
            正确的卧床体位应平卧时头背部略高,以免鼻咽腔滞留分泌物。
            5.错误的擤鼻方法。
            两侧鼻腔同时擤涕,粗暴用力,容易造成鼻涕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6.经常清除耳垢。
            耳垢可提供良性菌栖身处,是天然的防御措施,不可用棉花棒挖除。耳垢覆盖的耳道有防潮功效,所以不可经常清除耳垢。

            2011-04-02 12: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