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中耳炎

      pic of user:jrj0520

      jrj0520

      历史

      悬赏:60分

      回答:2

      中耳炎

      我儿子现在9个月,已经断奶2个月了,最近1个月耳朵老是有流淡脓水出来,去医院看了好多次说是中耳炎,吃了药也点药水后就好了,过几天又出现流淡脓水现象,这之间也没有停止用药,这让我好担心.麻烦大家有什么好方法,谢谢!急,急,,,,,,,,,,,急!!!!!!!!!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去医院问问一下吧,中耳炎宝宝很难受的,要快点给他治好啊

        中耳炎是指中耳腔急性或慢性发炎,是4岁以下孩童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中耳炎是由于耳咽管(连通中耳腔和鼻腔后壁)功能不良或阻塞,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所造成的。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引起听力障碍,甚至造成语言发展迟缓和学习能力差。

        造成中耳炎的危险因子

        根据国外的调查报告,过敏性鼻炎常常发生在耳朵感染之前。研究还指出,3岁以上的宝宝,若有反复或慢性中耳感染,有50%并发过敏性发炎。其他可引起中耳炎的原因还有感冒、鼻窦炎、过度肥大腺样体、腭裂、鼻息肉、甲状腺功能不好和鼻腔肿瘤等。

        急性中耳炎的好发年龄

        单纯急性中耳炎常见于6个月至1岁的宝宝。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几率就会下降。但中耳炎并发积水常发生在2~7岁的宝宝身上,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听力丧失及其他颅骨内或颅骨外的并发症,例如脑炎、脑膜炎、脑部化脓、乳突炎等。

        发生中耳炎的成因

        6岁前,耳咽管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常引起无效的中耳腔换气,再加上宝宝耳咽管较直、较短,当耳咽管因某些因素造成功能不好导致阻塞时,中耳炎就发生了,例如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耳咽管附近的构造异常,均可因黏膜炎、肿胀或机械性阻塞,造成耳咽管功能不好,使得感染的液体积在中耳腔,引起中耳发炎而造成耳痛。如果耳咽管持续功能不好,中耳积水会变得更多,甚至引起鼓膜破裂或向外扩散而引起其他并发症。

        中耳炎的症状

        中耳炎最开始的症状是发烧、耳痛和耳朵不舒服。年龄太小的宝宝不会表达,可能表现出躁动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也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若耳膜穿孔,会有分泌物流出。此外,中耳炎常伴随发烧,如果中耳炎并发积水,耳朵会有肿胀感,吞咽时会听到“pop”“pop”的声音或讲话时会有回音。若已经是慢性中耳炎,耳膜会增厚且结疤,耳膜活动性下降甚至中耳腔产生胆脂瘤,这时就要手术治疗了。

        中耳炎的诊断

        病史病人会有耳朵痛、发烧、并发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打喷嚏、咳嗽)、轻微听力障碍和耳鸣。如果是慢性中耳炎,就会反复发作。

        检查

        1.中耳炎发生时,用耳镜由外耳道看进去耳膜会有红肿,并向外耳道突出的发炎现象。

        2.耳膜表面对耳镜光线的反射会消失或减弱(正常情况下用耳镜光线照射时在耳膜前下方会有光线反射现象)。

        3.中耳积水时,耳膜呈现白色界面。

        耳朵的构造及功能

        中耳腔向外隔着耳膜和外耳道相邻,向内则和内耳道相接,正常功能是将声音传入内耳。另有一条耳咽管由中耳腔延伸出来,连接到鼻腔后壁上部,它提供了中耳腔的换气功能,保持中耳腔压力平衡,也可作为对抗感染的屏障;内有纤毛,可将含有杂质的黏液排到后鼻腔,耳咽管在吞咽和打哈欠时会打开。

        中耳炎的处理

        当中耳炎并发过敏性鼻炎或其他问题时,应该同时处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一个疗程。

        1.治疗中耳炎感染。中耳炎有一部分是病毒引起的,因不容易和细菌性中耳炎区分,所以目前治疗时,如果是急性中耳炎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一疗程。

        若使用鼻滴剂的局部鼻塞缓解剂来打开耳咽管,病人须躺着滴入鼻腔几滴药物,然后头部转向耳朵有发炎的那侧,如此可使药物流经耳咽管,使血管收缩,黏膜消肿使耳咽管打开。

        2.外科方式。当内科治疗失败或是有慢性中耳炎时,可以考虑手术方式。

        耳膜切开术耳膜上切一小口,可缓解耳朵疼痛,引流出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耳膜造口术如果中耳积水超过3个月,就要考虑手术治疗。因为积水过久会破坏听小骨,引起听力障碍。将耳膜打个小洞,放一个引流小管,一般建议应放置6~18个月或直到自然掉落为止。耳管放置期间最好不要去游泳。

        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半部的淋巴组织,若发育太大,也会阻塞耳咽管开口,引起中耳炎。若反复发作,可考虑腺样体切除。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包括,因鼻塞用嘴巴呼吸、睡觉打呼噜、吞咽困难和经常鼻窦感染等。

        中耳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应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完整的治疗过程,并注意是否并发积水或是听力障碍等症状

        中耳炎是小儿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频率仅次于感冒。据统计,四分之三的幼儿在3岁以前至少经历一次耳内感染,其中近一半的孩子可能会感染三次以上。看着宝宝拽着耳朵号啕大哭,做父母的难免心疼。疼痛只是中耳炎危害的一部分,更严重的是,频繁复发的中耳炎会影响孩子的听力,从而在孩子学说话的关键时期导致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受阻。

        怎样才能让孩子尽量远离中耳炎的威胁呢?由于某些超出人力控制的原因,中耳炎无法被完全杜绝,比如多发性中耳炎就会遗传,并且多发于秋天出生的男孩子身上。但专家也肯定地告诉我们,大多数类型的中耳炎完全可以预防,您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将中耳炎对宝宝的伤害减到最小。

        及时防治感冒

        很多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这与孩子的耳部结构密切相关。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连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不仅仅是一个连接的导管,还具有调节中耳腔的压力、引流中耳分泌物的功能。小儿的咽鼓管和成人有很大的区别,不仅形态上不似成人的咽鼓管长而成角,而是短、宽、平;而且位置低。

        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感冒时,鼻内黏膜受到刺激后,导致连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肿胀,从而使内部通路变窄、积液排流能力降低。当耳部无法及时排除感冒造成的黏液时,那里就形成了细菌滋生的最理想的温床。专家指出,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要做到这一点,正确处理以下几个环节尤为重要:

        ●让宝宝的鼻腔尽可能保持清洁。如果宝宝的年龄和能力允许的话,应该教会他自己用手帕或纸巾经常擤擤鼻子;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可以用医用吸耳球帮宝宝吸除鼻腔中黏液。同时,医生还特别推荐给孩子的鼻腔中滴入一些润舒剂以保持鼻腔畅通。

        ●晚间在孩子的卧室内使用喷雾加湿器。空气干燥会引起鼻腔干燥甚至发炎,造成咽鼓管肿大、阻塞。请注意,加湿器必须要保持清洁,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另外,你也可以采用以温热的毛巾为宝宝敷鼻子以减轻鼻腔的肿胀和阻塞。

        ●如果宝宝鼻塞得比较厉害,睡觉时可将头部垫得高一些,以便积聚于鼻腔内的黏液不至于流到咽鼓管内。对于一周岁以内的婴儿,可以将婴儿床的床头一端用电话簿之类的东西垫高一些;对于一周岁以上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比平时厚一点的枕头将头部垫高即可。

        ●很多儿科医生建议父母在宝宝感冒初期给孩子补充一些锌。尽管在理论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证实,但是临床经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减轻某些感冒症状,具体服用量最好遵照医嘱。

        打预防针

        目前世界上尚无专用中耳炎预防针,但是研究人员发现有两种儿童预防针在预防其他疾病的同时有助于降低感染中耳炎的危险。

        其中一种是最新型肺炎疫苗,名为普瑞沃纳,目前还尚未在国内推广,但在美国已经开始用于临床。美国儿科研究院建议所有2岁以下的幼儿都应该注射这种疫苗。其主要用途在于预防肺炎和脑膜炎,但同时也可以使儿童中耳炎的复发率降低20%左右。这种疫苗是怎样对中耳炎起作用的呢?原来,40%的中耳炎病菌是由肺炎病菌引起的。这类病菌引起的中耳炎往往属于最难处理、抗生素最难起作用的类型,因此,很多儿科专家认为这种新型疫苗的问世无疑使幼儿中耳炎预防的手段前进了一大步。

        另一种有助于预防中耳炎的疫苗是流感疫苗。流感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普通感冒一样,容易同时引发其它耳鼻喉疾病,其中以中耳炎最为常见。事实上,根据英国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在1070名注射过流感疫苗的幼儿中,只有1人感染了中耳炎;相比之下,532名没有注射流感疫苗的幼儿中,则有20人感染了中耳炎。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流感疫苗能否给孩子注射,还是应当咨询医生的意见。

        让宝宝少含奶嘴

        现在很多父母喜欢让宝宝平时含个奶嘴在嘴里,这种小道具虽然能让孩子保持安静,但实际上却会大大增加孩子感染中耳炎的危险。研究发现,频繁的吸吮动作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进入到咽鼓管,无论您选用的奶嘴采用了多么先进的工艺技术,都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宝宝感染中耳炎的危险。

        最近芬兰的一项针对18个月以下幼儿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受试的孩子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可以随时使用奶嘴,而另一组则将使用奶嘴的时间降低了21%,一段时间后,后者的中耳炎感染率比前者低29%。尤其应该注意的是,除非宝宝马上要睡觉,否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奶嘴。吸吮奶嘴可以帮助宝宝尽快入睡,而入睡后的宝宝吸吮动作就会减少减轻,但是宝宝醒着的时候情况则不同,其肺活量要比入睡后大得多,所以白天使用奶嘴会极大地增加感染中耳炎的危险。

        远离二手烟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吸入二手烟会使幼儿中耳炎感染率增加19%,每年因二手烟而患上中耳炎的幼儿多达120万。加拿大一份研究报告显示,3岁以前每天接触父母二手烟的幼儿患经常性中耳炎的比率是其他同龄幼儿的两倍以上。专家认为,香烟的气味会刺激孩子娇嫩的鼻腔和咽喉,使病菌更容易在这两个部位存活繁殖,从而降低抵抗力,一旦病菌进入到中耳,就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如果你或家人有吸烟的嗜好,现在你们有了一个最好的戒烟理由—为了宝宝的健康。

        调整睡姿—仰卧或侧卧

        最近多伦多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宣布,让宝宝采用仰卧或侧卧的睡姿除了能够避免新生儿猝死综合症外,还具有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意义—减少感染中耳炎的危险。具体的研究数字显示:采用这两种睡姿的幼儿比采用其它睡姿的幼儿中耳炎感染率低1/3。专家认为,仰卧和侧卧的睡姿可以增加幼儿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

        Tips:

        孩子抓着耳朵又哭又闹,是感冒引起的焦躁不安,还是得了中耳炎呢?孩子表达不清楚,而且临床症状经常不是以耳部症状为主要表现,身为父母,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辨别方法。如果你的宝宝出现了以下任何一种症状,你就应该尽早带他/她去看医生。

        疼痛:这是典型的中耳炎症状,因为吸吮和吞咽动作会压迫感染部位,使患儿感到疼痛。因此,宝宝可能会在吃东西时烦躁、哭闹,也可能不愿意入睡,因为一旦中耳发炎,卧姿反而会加剧疼痛和不舒适的感觉。

        发烧:中耳炎往往伴随着突然出现的发烧,体温可升至37.8℃至40℃。

        化脓:如果耳朵中流出黄色、白色或者含有血迹的液体,那么你的宝宝肯定是患上了中耳炎。流出的脓液说明原本留存于中耳的液体已经冲破了耳鼓。虽然这种症状对身体的危害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可怕,但仍然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做专业处理,以防止不必要的意外感染。

        听力障碍:由于液体大量存留于中耳部位,因此中耳炎可能给宝宝造成暂时性的听力障碍。具体的表现为,他/她可能会把电视机的音量放得比平时更大,或者经常会要求你重复刚刚讲过的话。

        2011-05-07 13:10:4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杨康妈

          杨康妈

          历史

          针对小孩最好使用外用药,这样安全,精业本草中耳炎散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安全:只需将药剂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药粉,吹入耳道深部即可实现治疗效果,治疗过程简易方便,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相比治疗中耳炎的其他一些方法,既无手术之痛苦,又无西药、内服之弊端。

          2011-05-01 0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