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营养  >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谢谢

      pic of user:ylyrf

      ylyrf

      历史

      悬赏:200分

      回答:2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谢谢

      您好,我儿子5周岁了,现上幼儿园学前班,他的反应和记忆能力其实很不错,人也活泼好动,但是自信心和胆量不足,比如在作珠心算作业时,每做一道自己看心算题时就要问我们他做的对不对,其实他基本上每次都算对了,如果要求他将一页都算完再给他说时,他就会哭鼻子,很委屈的样子;日常玩时,也总要父母在他旁边,即使在家属院中玩也是本样。请问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谢谢

        avatar of 蝌蚪妈妈

        蝌蚪妈妈

        历史

         

        我是一个3岁孩子的家长,又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的重视,在幼儿园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其实,我觉得,受人重视的孩子往往是那些自信满满的孩子,如果您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出挑”,那就从现在开始培养他的自信心吧!

          “老师的重视”

          “老师的重视”在家长的概念中和在幼儿园教师的概念中是不同的。从家长的角度和眼光来看,“老师的重视与否”大致是指以下三方面:

          1、家长问孩子“比赛你参加了没有?”“节目表演你有份吗?”等问题,然后从孩子简短的回答中获取零碎的信息;

          2、家长对自己孩子个性能力的理解所作出的结论,如:我的孩子活泼能干,老师注意的机会可能多一点,我的孩子内向不多话肯定老师不会喜欢他;3、家长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家长的愿望目的和老师处理方式的结果之间是否达成共识。

          家长通常会综合这三方面的内容,然后形成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受教师重视的概念。但事实上,这只是把“露脸程度”和“老师重视度”划上了等号,家长用自己想当然的猜测和老师的做法划上了等号。

          从教师的角度和眼光来看,“老师的重视”其实是对孩子的及时关注和帮助,这是由幼儿园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幼儿园的孩子身心发展处于自理能力索求帮助的阶段和思想行为的他律阶段;又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习惯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对孩子的重视体现在许多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小细节上。

          例如,哪个孩子肚子痛;哪个孩子今天心情不好;哪个孩子还想添菜;哪个孩子不爱吃芹菜;谁的美工纸被撕破了;哪些孩子争玩具了等等。这样的情况在一天中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生的概率和次数是非常高的,他可能会遇到类似的细节问题几十次。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其实就是由一个个这样的细节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孩子都是老师重视的对象。

          幼儿园坚持以“保教结合,保字为先”为基点,强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首要任务,而诸如比赛、表演等让孩子"露脸"的机会只是幼儿园生活中很小的一个插曲而已。

          自信的孩子很“出挑”

          作为家长,我能理解家长们为什么希望孩子能受到“老师的重视”,家长们的目的是想肯定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挑一点,机会多一点。但我认为老师对孩子重视只是让孩子出挑的一种途径,最根本的还是怎样让孩子自己产生一种让人去重视的特性。就我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来说,那些自信的孩子往往会在一群孩子中显得非常出挑。

          自信心是支撑一个人做任何事的动力,要让别人发现您的孩子并且重视他、相信他,首先您要让他对自己有信心。从孩子的终身发展来考虑,家长如何激发孩子主观上“我能行”的积极因素要比关注他受不受老师重视更重要。您可以参考下面的建议,让您的孩子充满自信,受人重视:

          1、有爱心的孩子受人重视。

          亲人的爱是孩子信心的依附和支持。您要坚持以耐心、爱心去对待孩子。不要嫌他烦,也不要把自己工作生活中不如意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更不要以忙、累为借口疏远孩子。请在一天中抽出十分钟、二十分钟的时间与孩子交流,听听孩子的倾诉,让孩子感受到您对他的关心。您的爱心会换来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关爱,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不管在哪里,都讨人喜欢。

          例如,当您的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您可以很正式地和他面对面坐下来谈谈。告诉孩子你愿意为他分担他的烦恼,把他当成小大人对待。孩子会觉得自己受到重视和关爱,不管问题是否能顺利解决,他会渐渐对自己产生信心。

          2、平等,让孩子有自信。

          应该让孩子感到您对他的重视而非保护,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他参与家中一些他能理解的事情的决策都是好办法。

          例如,您要给孩子添置一盏台灯,就可以先询问一下孩子“买哪一种灯好看?”如果您想给孩子买图画书,也最好先征求他的意见。不要小看孩子的意见,他的思维能力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如果你问他“你认为今天应该谁洗碗呢?”说不定,他还会愿意自己动手呢!

          您应该允许并鼓励孩子对成人的质疑,并能勇于向孩子认错。在这样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时刻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他的意见被接受、采纳、重视,那么他的自信也会萌发。

          3、多说几遍“我相信你能行”。

          请相信这句话对孩子有一种潜在的激励力量,您可以不断强调这句话,并在孩子退缩畏难时用它来鼓励孩子。另外,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做一些需要“跳一跳才可以摘到果子”的事。

          例如,如果孩子会用绳子打一个结,那就让他再学着打蝴蝶结;如果孩子会排列书架上的图书,那就再让他学着整理抽屉;如果孩子会折毛巾毯,就要求他再学着叠薄被子等。生活中有很多“困难”需要孩子去体验,去克服,而当孩子感受到克服困难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时,他会自然产生“我真的行!""原来我也可以干!”的体验。

          4、横向比较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您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把孩子的过去和现在进行纵向参照,及时肯定孩子在任何方面哪怕再小再细微的成功和进步,让他产生自己能行的信心,并不断充实壮大这种信念。

          切忌横向比较,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对比,如,“看,小明上课多会回答问题。”“瞧,小强钢琴比赛得奖了。”“小刚的体育多棒呀,你看看你这样儿,哎……”其实您把您的孩子和所有孩子集中的优势进行了比较,这是不公平的,只会把孩子推向自卑进而否定自己的死胡同。

          5、自信是正视弱点,扬长避短。

          您应该让孩子树立这样的理念:任何人都会有不懂或不会的地方,也都有比别人厉害的本领,大人和小孩都是一样的。例如,孩子唱歌跳舞不行,可他画画还可以;孩子画画不行,可他故事讲得好;孩子故事讲不好,但他会认很多字;孩子不认识字,但是动作灵敏;孩子动作不灵敏,但他心地很善良……

          只要您足够细心,您就会发现,虽然您的孩子有很多地方不如别的孩子,但他总有那么一项比别人优秀。对于他的弱项,只要他尽力而为就可以了,对于他的长处,那您就应该鼓励孩子,使之更强、更好。

          当然,您对孩子的夸奖和鼓励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对于个别自信已经快溢出来的孩子,您不妨在他旁边敲敲边鼓,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自以为是的“超人”宝宝,也不容易讨人喜欢。

        2007-04-11 12:23:4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蝌蚪妈妈

          蝌蚪妈妈

          历史

          如何培养孩子的胆量?
          看到一篇文章,美国人如何培养孩子的胆量,简单摘抄如下,和朋友分一起分享如何教育孩子:
          一 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 美国很多孩子在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孩子张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惧.晚上睡觉前,父母到孩子房间给孩子一个吻,说句"孩子,我爱你!晚安!做个好梦!"就回自己的卧室睡觉,孩子抱着布娃娃,狗熊之类的玩具安然入梦.
          二 决不总是围着孩子转 爱孩子但决不盯着孩子,抱着孩子.六七个月的孩子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用学用刀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子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饭,让孩子自己吃.孩子做游戏也是自己做或跟着小朋友一起做,很少缠着父母.父母外出旅游会把很小的孩子寄放在别人家,办晚会或者去参加别人家的宴会,看不到家长总牵着自己的孩子.
          三 让孩子接受锻炼 工程师杰姆斯带着3岁的儿子大城外10公里的乡下看望父母.吃过晚饭,天已黑,进城的公共汽车已经停开.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杰姆斯却带着儿子步行回城.儿子走一段,他背儿子一段,就这样摸黑回家.为什么这么做?杰姆斯回答说:"为了使儿子熟悉黑暗和吃一点苦."
          四 教孩子使用工具 教孩子从小认识和使用各种工具及电器,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应学会这些工具,有什么东西坏了,你就可以自己动手修理."工具包里有手锯,刨子,锉刀,螺丝刀,钳子等.父母教给孩子这些工具的用途,性能,让孩子掌握操作要领,并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就要他们使用煤气灶,电炉和洗衣机.家里东西无论哪里出了毛病,父母都鼓励孩子大胆尝试修理.
          五 教孩子适应环境 约翰夫妇假日里带着孩子到山区旅游.每当经过山涧时,就叫孩子观察水势,寻找水流较浅或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做缆车,而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有无危险,决定是否攀登,并问孩子怎样保证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那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六 进行自我保护训练 上街时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并嘱咐其他注意事项,说明怎样走危险,怎样才安全,许多家长还叮嘱孩子记住必要的电话号码,如父母单位的电话,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电话等.

          2007-04-11 12: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