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常见病  > 精索鞘膜积液

      pic of user:cocoazhaodan

      cocoazhaodan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精索鞘膜积液

      宝宝11个月时突然右侧睾丸上方有积液,而且这几天有增大的趋势,该怎么办啊,B超显示是精索鞘膜积液,能不能不手术啊,毕竟打麻药对孩子不好

        avatar of 杨康妈

        杨康妈

        历史

         

        一岁以上如果不好,考虑手术。鞘膜积液

        胎儿出生后,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出现鞘膜积液(hydroceles)。

        【分类】

        1.精索鞘膜积掖 鞘状突两端闭合,而精索部遗留的腹膜鞘状突囊内积聚液体。

        2. 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固有鞘膜囊内液体增多。

        3. 精索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固有鞘膜囊与遗留在精索的腹膜鞘突相通,液体积聚在其中。

        4. 交通性鞘膜积液 腹膜鞘状突完全开放,在精索或睾丸部有透光阳性肿块。

        【治疗原则】

        1. 1岁以内婴儿单纯性鞘膜积液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可试行保守疗法。

        2. 1岁以后未愈者,应行手术治疗。手术要位于内环处结扎残余鞘状突。精索鞘膜积液可行鞘膜囊切除术。睾丸鞘膜积液则行鞘膜翻转术。交通性鞘膜积液操作与疝相似。
        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童强松

        2011-09-02 00:00:0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天使钰儿

          天使钰儿

          历史

          鞘膜腔内液体积留过多,即成鞘膜积液。它是一种常见疾病,可见于各种年龄。胎儿早期睾丸在腹膜后,7~9月时经腹股沟管下降进入阴囊,附着于睾丸的腹膜也随之下降形成腹膜鞘突。出生后从内环至睾丸方整段精索部分的鞘突逐渐萎缩切台。睾丸部分的鞘突形成囊状睾丸固有鞘膜,正常的鞘膜腔内仅有少量浆液,当鞘膜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失去平衡时,可引起期膜积液。鞘突在不同部位闭合不全,又可形成各种类型四鞘膜积液。鞘膜积液分为四个类型: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和交通性鞘膜积液。其中睾丸鞘膜积液最为常见,其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友性,后着由炎症、外伤、肿瘤、丝虫病等引起。
          本病中医诊断为水疝,多因肾气不足,肾阳虚衰,水液不能气化,或脾气万虚,脾阳虚冷,运化乏力,水湿潴留,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肾子,或肾子外伤,瘀血阻塞水道所致。
          [临床表现]
          本病为阴囊内囊性肿块,少量积液可无不适,常在体检时发现。积液量多时可引起阴囊钝痛和精索牵扯感。


          [诊断]
          一、基本检查
          睾丸鞘膜积液质软,有弹性和囊性感,触不到睾丸和附睾,透光试验阳性。精索鞘膜积液位于腹股沟或睾丸上方,与睾丸有明显分界。睾丸精索鞘膜积液时阴囊有梨形肿物,睾丸亦扪不清。交通性鞘膜积液时,卧位积液囊可缩小或消失。

          二、进一步检查
          B超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特别对疑为睾丸肿瘤引起的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有重要意义。

          三、诊断要点
          1.阴囊内有囊性肿块。可有阴囊钝痛和精索牵扯感。
          2.肿块有囊性感,睾丸鞘膜积液时睾丸们不清。透光试验阳性。
          3.本病需与腹股沟斜疝和睾丸肿瘤鉴别。腹股沟斜疝的增大阴囊有时可见肠型或听到肠鸣音,阴囊内容物在卧位时可回纳,透光试验阴性。睾丸肿瘤为实质性肿块,有沉重感,透光试验亦为阴性。


          [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婴儿鞘膜积液和成人较小的鞘膜积液无症状者,可不需治疗。

          二、西医治疗

          三、中医治疗

          四、进一步治疗
          1.对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应针对病因治疗。若为损伤性积血,应使用止血药和抗生素,积血较多时应手术取出血块;如为丝虫病引起,须口服海群生并行鞘膜翻转术;如为睾丸肿瘤引起,则应针对睾丸肿瘤治疗。
          2.注射疗法 抽出积液,注入硬化剂。但易复发及合并感染。


          [西医治疗]
          对于较大的鞘膜积液伴有明显症状者,应行鞘膜翻转术。精索鞘膜积液应将积液囊全部切除。交通性鞘膜积液应切断通道,在内环处高位结扎鞘突。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肾气亏虚证:多见于婴幼儿,站立、哭叫时肿块增大,平卧时肿物缩小,肿物过大时,阴囊光亮如水晶,苔薄白,脉细滑。温肾通阳,化气行水。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加减。
          2.湿热下注证:阴囊潮湿而温热,或有睾丸肿痛,小便赤热,舌红苔黄腻,脉数。清热利湿。代表方:大分清饮加减。
          3.肾虚寒湿证:多见于病程长久者,阴囊寒冷,皮肤增厚,坠胀不适。可有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腰酸腿软,便溏,小便清长,苔白,脉沉细。温肾散寒。代表方:加味五苔散加减。
          4.瘀血阻络证:有睾丸损伤或睾丸肿瘤病史,能触到肿块,伴疼痛,多不能透光,舌紫暗,苔薄,脉细涩。化瘀行气利水。代表方:活血散瘀汤加减。

          二、热熨疗法
          小茴香、橘核各10Og,研成粗末,炒热装布袋内温熨局部,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下次使用时仍需炒热,可连用3 ~5天再换药。宜于本病证属肾虚寒湿者。
          三、浸泡法
          五倍子、枯矾各10g,煎水3O0ml,待适当温度,将阴囊置入药液中浸泡,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下次浸泡时需将药液加温。
          四、敷贴法
          用回阳玉龙膏或冲和散酒蜜调敷患侧阴囊,每日1次。宜于本病证属肾虚寒湿者。


          [疗效评定]
          一、治愈
          症状及阴囊肿块消失。

          二、好转
          症状减轻,阴囊肿块变小。

          三、无效
          症状无变化,或加重,阴囊肿块无变化,


          初生婴儿在睾丸鞘膜积液常在两岁前自行消失,故不急于进行治疗。若两岁后尚不消失。则行穿刺抽液。多数经抽吸后,不再复发。此法不适用于成年人。成年人抽液后均在短期又长大如初。

          (2)注射治疗:在抽液后向鞘膜腔内注射具有刺激性药物如硅宁、鱼肝油酸钠等,使发生炎性粘连。以消灭鞘膜腔。此法反应较大,粘连不完全,形成多房性鞘膜积液。给手术治疗带来更多的困难。目前使用较少。

          (3)手术治疗:行天性鞘膜积液不能用上两法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的目的是在内环处将疝颈做高位结扎,阻断腹水下流。以下的疝囊可不处理。

          精索鞘膜积液可将积液的包囊完整剥除。如剥除困难,亦可剪开囊壁,做翻转缝合术。

          睾丸鞘膜积液的有效手术方法是鞘膜切除翻转缝合术。

          术后复发问题:鞘膜积液经手术治疗很少有得发的。我们分析了睾丸鞘膜积液术后复发的病例。认为复发的原因主要是把先天鞘膜积液误诊为单纯的睾丸鞘膜积液,而做了睾丸鞘膜翻转手术,未做高位结扎。腹腔内液体不断外流,促使上皮细胞再生而有复发。其它或由于多房性睾丸鞘膜积液未能切除干净而复发者属于少数。

          2011-09-04 1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