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为裙子而疯狂的女儿, 急!

      pic of user:minigongzhu

      minigongzhu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

      为裙子而疯狂的女儿, 急!

      我的女儿刚三岁,不知为何对裙子非常的痴迷.像大多数的妈妈一样,我平时也喜欢把女儿打扮的漂漂亮亮,给她买漂亮的衣服裙子,这本很正常,可我女儿却到了不穿裙子就一直哭闹,饭也不吃,穿上裙子后就马上哭脸变笑脸,还拉着裙摆跳起舞来,跑去照镜子嘴里还一边说:我很漂亮...真让人啼笑皆非. 后来我回忆,那天给她买了条漂亮的公主裙,穿上身确实非常漂亮可爱,连我和家里人都赞不绝口,她穿上后到楼下花园玩,结果人人都夸她漂亮,其他的小姑娘都羡慕的看着她,(本来女儿就是小区的第一美女,呵呵!)她整个下午都被赞美包围,她本人也兴奋的一直拉着裙子在花园里摆POSE,开心的蹦了一下午,我从没看她那样子的开心和骄傲...其实之前小姑娘因为在家看英语碟子,里面的小朋友每天都穿着裙子蹦蹦跳跳,小姑娘也开始知道要穿裙子了,但没有这痴迷,后来看童话中她们都是穿的长及拖地的漂亮裙子,于是小姑娘不穿短裙了,非要穿长裙不可,每次穿了裙子她还要比试一下,如果盖不到脚背她就不肯穿,非要脱下来不可,每天要换好几次的裙子,折腾的我最后忍不住发火了,小姑娘只好用哭来对抗我,结果从早到晚都围绕着裙子折腾,哭闹,现在根本就不穿裤子了,真受不了. 请各位妈妈及专家们支招,帮帮我,让我和我女儿不要整天被裙子困扰...先在此谢谢了!

        avatar of 思飘飘

        思飘飘

        历史

         

        关于孩子听话的问题使许多家长困惑,我认为教育孩子听话是对的,问题是怎样教育孩子听话,听什么话。

        我们知道,幼儿的知识、经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感知、体验,在实践中逐渐掌握积累而获得的。成人要求孩子听话,是为了培养孩子懂得规矩,能够遵守良好道德行为规范,善于与别人合作,加速社会化的发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善于倾听成人有益的指教,可以使他们积累更多的经验,少走弯路,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有益处的。但是,如果孩子从小就习惯于成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会提出疑问,即使自己对要做的事有想法和不同意见,也不知向成人表达。这样的孩子常常受成人喜欢,被称为乖孩子。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如果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成人为他安排好的环境中,并完全按照成人的要求去支配自己的行动,则可能会形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很难独立自主。当他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就会感到恐惧,惶惶不安,遇到需要由自己去解决的事时,会感到束手无策。他们只会机械地模仿,不敢想也不敢动,只等着别人的指令和帮助。可以预见,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会缺乏主见,习惯听人摆布,社会性发展差,难以适应、控制和改造环境。在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中是很难有所作为有所创造的。有些家长对孩子表现出的反抗行为很反感。而对那些惟命是从、听话的孩子更为喜欢。其实孩子有时不按家长的要求去做,不听从家长的指令,这正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心理学家认为三岁幼儿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幼儿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何况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许多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长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且容易扼杀儿童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儿童最珍贵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家长留下难以弥补的悔恨。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研究:在2—5岁儿童中挑选出同样数量的反抗性较强的和几乎看不出反抗性的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作出快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所以对孩子的反抗行为,家长要有正确的认识,进行正确的引导。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既听话又能促进他们的发展呢?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权利。

        说起儿童的权利,有些家长可能不理解,其实儿童虽小,但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完整的人,他应享受有一个完整人的权利。他们有生存、发展和参与的权利。生存和发展权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也是对儿童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参与权是儿童生存、发展的具体体现。父母只有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权利,儿童才可能获得发展。我们提醒家长,不要把孩子当成棋盘上自己手中的棋子,可以任意支配,随意摆布。当您在培养孩子听话的过程中,要为孩子创设有利于他们发表意见、表达感受、进行选择、表现能力的环境和条件,促使他们成为一个自由、独立、自主的行动者。在将来面对生活时才会游刃有余。
        其次,要为孩子创造发展的空间。

        孩子来到充满诱惑力、信息万变的世界,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好奇,他们要去尝试、想像、探索、操作,他们常常是看到什么就要去动,想到什么就要去做,不会考虑后果,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符合规矩的错事,表现出不太听话的行为。这正是儿童自立性,强烈求知欲的可贵表现和创造力的萌芽。在遇到这种情景时,家长应抱着积极的态度,防止急躁动怒,急于制止。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以自己儿时的心态去理解孩子的兴趣、需求。再来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耐心地看个究竟,尽量不去干扰,打乱孩子的思路,对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多一些宽容理解和接纳。

        总之,对孩子一些不听话的行为,应肯定孩子积极的一面,以商量的口吻提出一些建议。我想,如果家长这样做了,孩子会从家长那里得到尊重和理解,孩子将会变得既听话又聪明能干,有创造个性的孩子,从而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2007-04-23 23:32:3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