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喝药茶有哪些注意事项?

      pic of user:hnxmsri

      sunny_ppp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喝药茶有哪些注意事项?

      最近身体不适,找中医开了一些药茶,准备调理调理的,我想问问喝药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avatar of ship_lilyhan

        ship_lilyhan

        历史

         

        饮茶对人的健康有很多益处,但是,饮茶方法不当或选用药物不适亦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对饮茶注意事项作以说明。
            1.冲泡或煎煮时间不宜过长。用冲泡法,一般以沸水冲泡10~20分钟为宜;煎服法,以煎沸10~15分钟为宜。有的需煎沸时间长些,如有毒的药物鸟头、附子、雪上一枝蒿、商陆等,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否则容易中毒,也不宜作药茶方使用。因此,应用特殊药物需遵医嘱而行。
            2.饮茶不可太烫,亦不可太冷。太烫的茶水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如果长期饮用太烫的茶水,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病变。饮冷茶对身体则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
            3.饭前、饭后不宜饮茶。饭前饮茶会冲淡唾液,使饮食无味,还能暂时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饭后马上饮茶,因茶中含有鞣酸,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发生凝固作用,影响人体蛋白质和铁质的消化吸收。
            4.饮茶不宜空腹,也不宜过浓,以免出现“茶醉”。空腹饮茶,茶性入肺腑,会冷脾胃。饮浓茶含咖啡因、茶碱多,刺激强,易引起头痛、失眠。“茶醉”系饮茶特别饮浓茶过多以及饮茶方法不适当所致,正象喝酒过量醉人伤身一样。空腹饮茶,素食充饥后浓茶或者不经常饮浓茶而突然饮大量浓茶,都会发生茶醉而出现心慌、头晕、四肢乏力、胃中不适、站立不稳和饥饿等症状,而这些症状不如酒醉表现明显,所以易被人们忽视。“醉”茶后应马上吃菜或吃糖果、水果,可起到缓解作用。
            5.忌饮隔夜茶,同时饮茶冲泡次数不宜过多。因隔夜茶时间过久,维生索已丧失,而且茶里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茶叶冲泡次数过多,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一般茶叶在冲泡3~4次后就基本没有什么茶汁了。据有关试验测定,头开茶汤可含水浸出物总量的50%,二开茶汤含水浸出物总量的30%,三开茶汤则为10%,四开茶汤却只有1~3%,再多次冲泡就会使茶叶中的某些有害成分也被浸出,因为茶中的微量有害元素往往是在最后泡出。
            6.忌用茶水服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质,可分解成鞣酸,与许多药物结合而产生沉淀,阻碍吸收,影响药效,甚至引起副作用。所以,俗话说:“茶叶水解药。”如小苏打、安眠药、阿托品、奎宁、去水吗啡、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枸椽铁铵和其制成的补血糖浆及氢氧化铝等药物均不能用茶水送服。
            7.注意辨证,选方用药。因为药茶方中多是选用中药为主,而中医诊治疾病离不开辨证论治的大法,诸如阴虚之人忌用助热燥烈之品,阳虚之人忌用苦寒之品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011-10-28 10:49:5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若凡寶兒

          若凡寶兒

          历史

          茶饮饮用宜忌

          1.饮食禁忌:在服用药茶期间,根据中医文献,有些食物要忌服,以免不利病情或妨碍药效。例如喝何首乌茶时,不能配萝卜与葱、蒜。喝治疗感冒伤风或调理脾胃的药茶时,忌吃生冷、油腻、酸涩、腥臭,以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而皮肤过敏性体质的人,或饮用止咳平喘药茶时,不可以吃羊肉或虾、蟹等刺激腥膻的食材。饮用补益药茶,如人参茶时,也不可以吃萝卜。此外,过敏或虚寒体质的人如果饮入过多的中国茶,会使体质更加虚寒。

          2.发霉的药材和药茶忌用:使用发霉的药材和药茶入茶饮,其所产生的毒素,轻者引起头晕、腹痛、腹泻等中毒现象,严重者则可能致癌,所以发霉的药材和药茶绝对忌用。

          3.药茶禁忌:病情轻的慢性患者饮用药茶时,要采用少量频服的方式。病重患者,因要以可按剂量一次服入,一天约2~3剂。

          4.饮茶时间要注意:饭前饮茶会妨碍消化与营养吸收,所以吃饭前半小时要停止喝茶。而吃饭时如果食用含丰富磷、钙的海鲜,又于餐后立刻喝茶,会将茶中的草酸和钙累积于体内,不易排出,长期下来容易产生结石,所以想要饭后喝茶,宜过15分钟后,并采淡茶饮用,才可以达到帮助消化的目的。

          2011-11-04 15: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