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什么是情绪智力?要怎么去培养呢?

      pic of user:wkevc888

      安逸小鼠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什么是情绪智力?要怎么去培养呢?

      听人说孩子的情绪智力也要从小培养的,好像外国的家长都很注重这个,我不太了解到底什么是情绪智力?应该要怎么培养呢?

        avatar of 角落里的梦想长不大

        角落里的梦想长不大

        历史

         

        就是情感智力或情感智慧,多和宝宝交流,教育宝宝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2011-11-01 13:21:24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蓝色基地

          蓝色基地

          历史

              情 绪智力又称为情感智力或情感智慧。人类的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十分复杂,有多种因素参与,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系统:①认知性心理功能系统,即智力因素,包括感 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②非认知性心理功能系统,即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它们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及处理各种内外 信息等具体操作,而是对活动的起始、维持、强化、定向、引导和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     情绪智力的构成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自我意识  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这是情绪智力的基础。“人有自知之明”,就是指自我意识。      (2)自我激励  每个人都想在学业、事业上有所成就,但是没有热情、干劲、动力及昂扬的斗志是不可能达到上述目的,那么如何激发自己的热情与干劲呢?只有自我激励和受到他人的激励,产生了“整体效应”,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动力,朝向目标,达到预期的目的。      (3)情绪控制  一个人的情绪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有波动,得意时忘乎所以,悲伤时垂头丧气,而要求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保持情绪的平衡,同时还要求揣摩别人的情绪;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心境,避免和消除不良的情绪,使自己不受愤怒、抑郁的影响。      (4)人际交往  人的一生有所发展、成功是与他人的交往和关系息息相关的。相反,人的悲伤、烦恼、失败也是与人际交往有关。       (5)挫折的承受能力  对失败的承受能力也是情绪智力的重要部分。学业上、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可能是一帆风顺,但多数是经历了重重挫折,跌倒了爬起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因为挫折可以使人消沉,也可能激发其潜力从头开始,最后取得成功、胜利。       但是智力因素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的心理能力,而非智力因素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知活动的心理条件,但是心理能力属第一位,心理条件是第二位。目前有的家长对子女的培养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倾向需要纠正过来。

          2011-11-01 13:06:36

            avatar of じ☆veyiyi♡宝贝

            じ☆veyiyi♡宝贝

            历史

            也就是大人要以身作责,我们大人不能做不良习惯之类的,呵呵

            2011-11-01 13:47:18

              avatar of qqdson

              qqdson

              历史

              情商比智商还重要哦。要注意从小好好教育,不要养成坏脾气。

              2011-11-01 15:00:01

                avatar of 松霖

                松霖

                历史

                要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幼儿的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任何时候孩子的哭泣都要想方设法立即进行解决,不能让孩子过长时间地哭泣,因此最好的状态是希望小孩子能总是保持微笑。其实,这恰恰不利于孩子的情绪智力的发展,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就失去了表达除了喜悦这种感情之外的其它类型的感情。
                毋容置疑,在孩子不能说话之前,哭泣往往很自然地充当了语言的功能。比如孩子需要某样东西,但是他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于是就通过哭泣来引起父母的关注,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幼儿饿了,他会哭;感觉很热,也会哭。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在学会说话之后,哭泣逐渐失去了它原来的功能,变成了另一种表达需要的工具。比如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在街上看到一个十分漂亮的玩具,嚷着要买。但是玩具的价钱贵得离谱,因此男孩的父母都不愿意给孩子买。于是,这个男孩哇哇大哭起来。这个时候,一般的父母会怎么做呢?表现得最多的行为就是安慰孩子,叫孩子别哭,哄孩子或者父母干脆狠下心来,将玩具买了,以此让孩子破涕为笑。其实,这极其不利于孩子的情感的表达和情绪智力的发展。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形成一个误解:那就是哭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在表达一种情感。按理说,这个时候这名男孩子应该感到一种挫折,为表达挫折这种感情而进行哭泣。所以,对待刚才男孩的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学会置之不理,态度强硬,让其尽情地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要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监视孩子的行为。直到孩子止住哭声了,才继续与孩子进行交流。通过这样,让孩子明白哭只是一中表达情感的方式而已,而不是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同时,也让孩子明白生活中是充满了喜怒哀乐的,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次,要教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智力很强调情绪对智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因而要让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中,促进其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对孩子进行情绪调节方法的介绍上,要注意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孩子最能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其中,通过举孩子身上或者身边的例子来教会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使用得十分广泛。比如要让孩子学会情绪调节方法中的合理情绪化法。合理化情绪法的核心观点就是个人对一个事情产生的情绪不是事情本身引起的,而是由这个人对该事情的解释引起的。如果直接给孩子这样讲,孩子肯定不会明白。那么,就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这种情绪调节方法。假设你的女儿念幼儿园的文静今天早上睡懒觉,结果上学迟到了,被老师当众批评了,觉得心里很难过,因为感觉在小伙伴前丢了面子。这个时候你怎么样去教会孩子使用合理情绪化法去调节她的情绪呢?作为父母,你就应该给她讲明这样一个道理:你难过的原因是你迟到后被老师批评了。那你要想一下,这其实是告诉你一个道理:上课要守时。否则,你就会在同学们面前被老师批评。所以,不要再难过了,以后不再睡懒觉,不再上课迟到了,就不会被老师批评了。通过这样来逐步引导孩子,加上你的耐心和恒心,孩子就会逐渐学会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问题。因此,其它情绪调节的方法也可采取类似的方式,传授给孩子。

                2011-11-01 23: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