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其它  > 经常使用电脑会引起哪些疾病?

      pic of user:zhou4x

      微笑的宝贝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经常使用电脑会引起哪些疾病?

      我是一名仓库管理者,几乎1天8小时都要做帐。时间长了眼睛很不舒服。经常使用电脑会引起哪些疾病?

        avatar of 知霖豆豆

        知霖豆豆

        历史

         

        我也是跟你一样的工作,干久了,眼干,眼痛,关节炎,骨质增生!所以应该每隔一个小时离开一下电脑,在电脑边放一盆仙人掌,这样有利于减低辐射!还要多喝绿茶,防辐射的!

        2011-12-01 14:43:1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说不待见还老想

          说不待见还老想

          历史

          电脑病的出现早些年就引起国外的重视。日本对电脑操作人员作了抽样调样发现:在屏幕显示器前操作的人感到眼疲劳的占83%,肩臂疲劳的占64%,经常头痛的占56%,食欲降低的占54%,一些人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忧郁症等疾病。日本“电脑劳动保护调查委员会”在1985年对电脑操作人员中的孕妇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她们之中患妊娠中毒症的占7%,流产的占14%,出现早产、死胎和其他异常的占27%。美国对电脑操作人员的调查表明,每天使用屏幕显示器超过3小时者,健康方面出现的毛病是一般的3倍多,而孕妇出现不良反应的超过90%。
          电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较高的一般每天要敲打3万次。这种紧张的劳动自然对肌肉与软骨组织造成损伤,严重时会使操作人员感觉到手腕手指的每一敲打动作都是痛苦的,天长,日久就形成所谓“重复的紧张劳动所造成的损害”,这种损害多发生于操作人员工作5年多以后,而工作10年以上者每4人就有一个患此症。受影响的主要是那些每个工作日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从事电脑敲打者。
          长时间过度使用电脑,可能会出现精神神经方面的障碍。有关专家报告了这样一个典型的病例:一位18岁的丹麦青年每天长达12-16小时与电脑作伴,无心顾及朋友与社交活动,长时间使用电脑语言思维,忍受着失眠和焦虑的痛苦,最后竟不能自拔,无法从电脑程序回到现实生活。于是,这位青年作为精神病患者被送进医院。电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电脑作为一种逻辑的产品,它仅能处理数据化了的资料,而对于外界变化的事物和现象,只能靠人去察觉,无法通过电脑来显示。长期学习电脑的人,由于他们被已经数据化了的事实困住了自己的兴趣、精神能力,所以很难有意识地努力觉察外界。
          电脑的机房里负离子含量少。对空气负离子的生物效应研究表明,空气负离子有改善呼吸功能,加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神经系统等作用。在电脑房里,屏幕显示器释放正离子,空调机等电气设备也产生正离子,正离子夺去空气中的负离子。这样,人们在一种低负离子的电离环境中工作,加上电脑中的微波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长此以往,会出现一些神经衰弱症候群,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食欲差,四肢疲乏,孕妇还可能引起早产或流产。
          德国汉堡环保局的调查显示,电脑和带有荧光屏的设备和电视机产生一种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有致癌可能。这种气体叫溴化二苯并呋喃。一台电视机连续使用3天后,在房间中测得的毒气含量相当于在一个十字街口测得的溴化二苯并呋喃的含量,每立方米含2.7微克的溴化二苯并呋喃,汉堡环保局因此建议,电视机经过几小时的使用后,要对房间进行较长时间的通风,如果是新电视机就更要这样做。
          此外还有电磁辐射、打印机的噪声污染、打印纸的植物纤维粉末、十丁印色带的墨粉颗粒、空调机中的霉菌、一些光电设备的化学物质污染(如激光打印机中的碳粉盒,保管不当,会产生辐射)、静电干扰等,都是人体致病的因素。
          综上所述,电脑病对人体的危害刁;容忽视。但是,人与环境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因果推论。不能认为电脑操作人员都会得电脑病。由于工作环境的差异,危害因素的性质、数量、作用时间长短、以及人体的素质、健康状况等各有不同,电脑病在同行人身上的表现决不能一概而论。只要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危害因素的影响。

          2011-12-01 14:30:40

            avatar of 尤扬

            尤扬

            历史

            对视力不女子,你可以用完一个小时,走动走动就可以了。

            2011-12-01 14: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