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2岁的宝宝怎么教育?

      pic of user:niuniu0306

      妈咪牛牛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2岁的宝宝怎么教育?

      我宝宝还有15天就2周岁了,大人说的话他都懂,就是脾气很倔强,老是和我们对着干,不满意就发脾气,哭的很伤心!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avatar of 猪头大

        猪头大

        历史

         

        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育儿专家,但我们一定能够做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成为自己宝宝的“专家型家长”。

        掌握三类问题,成为“专家型家长”

        这么多的问题可能会让我们有些应接不暇,其实,事情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复杂,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我们都可以将其归为三种类型,轻松把握。形成正确的养育观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我们就可以成为“专家型家长”!

        第一类:不是问题的问题
        孩子总说“不”、爱打人、抢玩具、认死理、怕生人、爱逞强……这些问题最容易被家长当作宝宝的缺点来对待,要么与其他宝宝进行比较,要么产生紧张或焦虑情绪。其实这类问题的出现非但不是坏现象,反而是提醒家长:孩子某方面的能力正处于最佳发展的敏感期,属于“不是问题的问题”。
        第二类 的确是问题的问题
        不爱看书、电视迷、任性、不自信、怕困难……这类问题常出现于成长在专断型、纵容型或放任型家庭中的孩子身上,是因为受到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引导或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属于“的确是问题的问题”。
        第三类 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照镜子、过家家、涂鸦、自言自语、喜欢夸奖……这些场景常见但容易被当做正常表现而被淹没,这其实是宝宝某项能力进入敏感期的标志,属于“容易被忽略的敏感期问题”。

        了解了以上三类问题,为我们成为专家型家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光了解这三类问题还不够,要想成为“专家型家长”,我们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让自己具备对孩子的各种表现保持高度“敏感”的养育观念。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其实都包含着许多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有些敏感期可能通过“不良现象”表现出来,有些敏感期则容易被当作正常行为而忽视,需要家长对孩子的各种表现保持敏感,掌握一定的规律和借助一定的手段来发现。

        第二、让自己掌握各种与孩子年龄特点相符合的育儿方法。当我们对孩子的成长保持高度“敏感”后,接下来就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找到事半功倍的方法。

        第三、充分利用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利工具。有了正确的观念和方法,那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一些行为上,我们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实现最佳教育效果。图书、影像资源、玩具、亲子活动,这些我们早已经熟悉的媒介,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教育工具。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充分地利用这些工具,帮助我们在育儿之路上走得更加顺利,更加自然。

        2012-01-31 22:26:0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冰冰精灵

          冰冰精灵

          历史

          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在家长没有满足他的欲望时大声哭闹、在地上打滚,或撕扯自己的头发、衣服,或抱着成人的腿部赖着不走。这些行为称为暴怒发作。暴怒发作中的孩子往往不听劝阻、除非成人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会僵持下去。

          坏情绪原因1: 无理取闹

          一般都是比较小的宝宝容易犯的错。起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宝宝不喜欢刷牙,所以每次刷牙的时候,他就故意捣乱或吵闹;宝宝不让父母离开,妈妈爸爸急着去上班,他就是不让;到了商店里,他一定要买和家里一模一样的玩具,不买就大吵大闹等等。

          应对招数:转移注意力

          对待年龄比较小的宝宝,书上说的要讲道理这一套,肯定是行不通的。宝宝比较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态度强硬地逼宝宝就范,也会搞得大人、宝宝都非常生气。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既让宝宝有新鲜的感觉,又不会违背父母的原则。

          坏情绪原因之2: 遭遇失败

          宝宝的心非常简单和单纯,但是也非常脆弱,经不起一点打击。比如,宝宝很用心地在拼拼图,但是拼了半天,都不成功;或是很努力地搭积木房子,搭得很高的时候,房子突然塌了。宝宝觉得自己没有想象当中那么能干,就会情绪低落。

          应对招数:同情并给与鼓励

          告诉宝宝,其他小朋友也可能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让宝宝觉得“这件事情很多人都遇到过”,以此缓解宝宝的压力和自责的情绪。父母同情的表达可以拉近与宝宝之间的距离,而拉近距离之后的劝慰效果会更佳。不要吝啬你的亲情,轻吻一下宝宝或抱抱他,都是让宝宝摆脱坏情绪的好方法。等宝宝情绪稍稍稳定后,再帮他找到失败的原冈,一起完成原先的任务。

          2012-01-29 13:42:12

            avatar of 冰冰精灵

            冰冰精灵

            历史

            对于这个年龄的宝宝,比较适合用良性漠视的方式,就是对于哭闹置之不理,这会减少孩子坚持哭闹的信心。不过,冷处理要适可而止,当他已经有点懂得自己的过错了,就要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要老纠缠于一件事。这时可以领他到街上走一走,或者到邻居家串个门,回来也不必提起这件事。 另外,讲点简单的道理也是好办法。当然道理是不能在他哭闹的时候讲,因为他听不进去,等他平静以后再找机会和他讲。这时,通过小故事来讲不能让他达到他要达到的目的更有效果。他会联想,会联系到自己而放弃原有的目的,以后碰到类似情况,就不会再哭闹了。 6岁之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一旦消极情绪暴发起来,很难马上控制。所以要宽容、理解、等待。当他有时能主动控制自己不哭了,则要大大地表扬。

            2012-01-29 13:42:56